近年很流行一句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大约蕴含有两层意思:一是陈述当今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时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进步,对此缺乏敏感的人,就很容易被淘汰。二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如果安于现状,总是守着旧的知识想要吃老本、不跟着变化随时更新,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窄,最后只能从这个喧闹的大时代里无声无息地消逝。
过去之人,恐怕很难会想到知识也有“半衰期”。但现在,有可能才学到的东西,没过多久就变得毫无用处了。有报道称,当今一个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只要脱离研究领域四五年,知识基本上就荒废了。当今学术领域出现新成果越来越快,只要某个新发现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规则,相关人士就要及时对本学科的许多基本理论做出根本性的修正,才能与新理论适配。若是脱离圈子的时间太长,就再也跟不上了。即使人文领域,一不小心也会被落下。
为何有些人对“知识半衰期”没有感知?懈怠、划地自限的心态是重要原因。人随着年龄增长,雄心和期望出现收缩,会大幅削减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和精力,曾有的经历、思想、感情、行为选择和回忆则被汇聚到一起,形成一个自我的思维网络,很容易以常识取代知识。当今的大数据技术也导致很多人的知识和见闻是被框定在一个极其狭窄的范围内。
“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有时到第二天,之前从推送的信息里看到、学到的东西就毫无价值了。而应对这一状况,只能反其道行之,因为真正的知识都是要费些慢功夫才能得来的。除了活到老学到老,网络也不是唯一的求知途径,只有系统和沉浸式的学习,才能延长自己知识的“半衰期”。
——摘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