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炀 常泽辉 高智晖
【摘要】全媒体技术使得大众媒介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给深度报道的故事话语带来更广阔的叙事空间。在此基础上,跨媒体叙事为深度报道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机遇。运用跨媒体叙事理论,通过分析新华网下设的“新华深度”网页、新华社移动客户端、微博、B站等不同媒体平台关于深度报道的叙事特征,总结深度报道跨媒体叙事过程中呈现的方式与规律,这对促进我国深度报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华深度”;深度报道;跨媒体叙事;全媒体
自2014年媒体融合元年以来,由数字化浪潮引发的新一轮新闻业革命已是大势所趋。新华社作为我国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近些年来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和显著成效。
深度报道作为我国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一环,创新报道呈现方式,建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已是全媒体时代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的深度报道经过了以报纸深度报道为主的20世纪80年代和以电视深度报道为主的20世纪90年代,正经历着以新媒体深度报道为主的21世纪”[1]。新华网下设的“新华深度”作为新华社深度报道的官方平台,其深度报道信息来源均为新华社。在分发平台上,“新华深度”采用“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模式,符合跨媒体深度报道的生产与传播机制。
跨媒体叙事与传统的叙事模式不同,它并不是简单地重现现有故事,而是借助多种媒介传播平台共同叙事[2],即“随媒体融合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审美意境——它向消费者施加新的要求,并且依赖于在知识社区的积极参与”[3]。充分发挥各媒介独有属性来建构叙事框架,实现更好的叙事效果,以此满足受众对多元信息的需求。学者顾洁认为,在媒体融合时代,跨媒体叙事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新闻传播,它从多角度论证了跨媒体新闻叙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新华深度”虽然实现了深度报道跨媒体分发,但随着新媒体技术逐渐衍生出“信息高度智能化、网络化和泛媒介化的人类生存状态”[5],深度报道亟须在重塑传统价值的基础上改进当前的传播形态,打破深度报道的媒体区隔,开展跨媒体叙事成为必由之路。
一、“新华深度”叙事形式的媒体延展
(一)“新华深度”网页:专业性内容生产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著名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中对记者提出:“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前后联系之中。”[6]“新华深度”网页中的深度报道叙事方式与官媒、官网性质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以全面、深刻、易懂的叙事生产专业内容,给深度报道的发展带来机遇与变革。
1.图文与视频的符号组合
全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深度报道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多样态的媒介形态扩展了文字叙事的表达空间;另一方面,媒介技术的融合使得深度报道在节目制作、传播方式到接收方式都在向“流媒体”传递方式转变。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曾用“流”来形容符号被技术压缩传播的特性,他认为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的拼接与流动。[7]“新华深度”网页通过数字技术将深度报道压缩成数据传递给受众,实现新闻流动。流媒体技术扩展新闻流的流通渠道,通过网络技术加上现场录音、记者旁白、背景音乐等合成一种包含了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的全媒体报道形式,满足新闻工作者采编与传输一体化的需求和受众深入了解深度报道的诉求。
媒介符号的多样性也为深度报道叙事流程提供了多种选择。在原有的以文字叙事为主的深度报道叙事结构中,通常以时间为线索,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遵循事件的发展逻辑。传统叙事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时间叙事结构与逻辑叙事结构。而全媒体深度报道除了按照以上结构叙事外,图片、视频等媒介形态增添事件发生的细节,捕捉到文字难以表达的短期过程与人物情绪,使得深度报道叙事结构变得更加灵活。
2.差异化传播的多元栏目
全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方式、话语建构形式都悄然发生了变化。“新华深度”网页“已不再是简单地再现意义和实现构图上美化版面、吸引注意等作用,而是一种文化表征的建构,是一种社会意义的生产”[8]。在“新华深度”深度报道的发展时期,伴随着新闻生产方式的创新,逐渐产生了以《国家相册》《大国科学家》《流动的中国》《全民阻击》《幸福来敲门》《身边的新时代故事》《牢记嘱托建新功》《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等系列栏目,涵盖经济、社会、文化、人物等多个主题。
高屋建瓴的总体统筹。新华社作为官方主流媒体,“新华深度”的报道选题要时刻关注政治、经济、社会、国际等宏观领域的新动向,宣传党的领导,宣传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宣传我国国力的增强,以教育鼓舞全国人民。据此,“新华深度”于2022年7月10日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总专栏下,开设《非凡十年》子栏目,通过分地区、分领域、分行业的采访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非凡成就。例如《北京:向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黑龙江:在黑土地上奋力创新路、开新局》《上海:作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新业绩》。宏观层面的深度报道重点关注国家问题,多以政策解读、客观调查等报道方式,通过非强制性的宣传策略引导区域性的公众态度。
“以小见大”的家国情怀。与宏观整体的深度报道相比,“新华深度”深度报道也倾向于将先进人物或群体作为编写深度报道的主干。《大国科学家》《身边的新时代故事》《牢记嘱托建新功》等栏目的报道主体均为事件的当事人,他们不仅经历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而且对事件本身有着深刻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进行深度报道最重要的基础和构成材料。通过贴近民众的新闻人物与真情流露的现场报道拉近“人物”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使之融入全媒体深度报道塑造的拟态环境。
(二)新华社微博账号:互动性内容传播
全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众主要的新闻来源。社交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偿性媒介,“越来越与人协调一致的强大趋势成为‘人性化趋势,意思是说,媒介演化是由人选择的,其趋势是越来越符合人官能的需要”[9]。社交媒体不是严格意义的大众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更强调社会交往功能和公共传播功能。微博是我国最具公共性的社交媒体,它以用户关系为纽带,内容由原创信息和转发信息构成。“新华深度”的内容在新华社官方微博账号中均有发布。由于不同媒介平台的叙事特性,二者在叙事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1.简化叙事方式的故事传播
“新华深度”中的深度报道在微博平台上,一般呈现“导语(文字)+新闻事件(视频)”的叙事模式。与此同时,微博多元集成化的媒介形态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融为一体。对于深度报道而言,不同形态需要承担不同的功能。
文字在微博平台上,不再是叙事故事的主要媒介形态,主要承担标题和导语功能。这与微博自身的传播特性相关。从内容生成的技术细节来看,微博文字内容一般限制在140字以内,字数的限制使得文字由主要叙事角色到次要叙事角色的转变,这迎合了用户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同时,文字也需要充分体现深度报道附带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需要通过抽象文字的形式展现。而其他视听语言则承担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其核心在于视听形式的艺术性,从而调动用户的参与度,增强传播效果。
此外,微博作为手机移动APP,新闻载体由大屏变小屏、横屏变竖屏是深度报道分发的主要趋势,更符合全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随着使用手机媒介获取信息的受众增多,以手机为主的数字化媒体转型构建了全新的深度报道传播语境,赋予图像在公共场域话语表达与意义生成的机会,也能够让大众自主、自由、自觉地“说话”。这体现了技术与主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即“技术对人的需要、发展的肯定或否定的性质、程度,并在技术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展现开来”[10]的技术价值。
2.丰富用户互动的圈层传播
一是“实时互评”的双向表达。微博平台实现新闻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拓宽受众的“公共话语空间”。全媒体技术强化“用户意识”,将传统媒体思维转换为互联网思维。在全媒体语境下,受众不再是单向度地接收信息,而是更加注重自我意见的表达。新闻工作者也可以从中获取有效反馈,从而强化深度报道的公信力。
二是故事圈层的身份认同。微博平台营造的信息环境是与现实环境不同的大规模虚拟社区,在网页平台的深度报道发布于微博平台之后,传播受众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转发、收藏等多种方式开展实时互评,受众与受众等不同圈层之间的信息交互进一步延伸新闻信息的传播时空。新媒体平台同一圈层的受众群体总是持续关注内容相近的新闻信息,以此构成同一圈层的身份认同,深度报道如能不断强化新闻与受众的“类社交互动”,针对全媒体受众的舆论引导将会更加高效。
微博的技术与价值逻辑对自身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的核心在于它意味着话语权向受众的转移。[11]由于微博的可接入性较低,所以微博具有“草根媒体”的天然属性。该特点容易造成用户质量参差不齐,其发布的新闻评论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人人都是评论员”也容易引起群体极化,主要表现在对于某些问题讨论时的极化表达。深度报道如果缺少足够的技巧和专业性,就容易被微博平台解构,造成“对抗式解码”,成为娱乐的对象。因此,深度报道产品质量是“深度”传播效果的保障。
二、“新华深度”跨媒体叙事的链接方式
“新华深度”深度报道中的价值判断承担着培养受众正确价值观的基本社会功能。“语言中的意识形态意义取决于语言形式或语篇结构出现的上下文和发话人的交际意图”[12],深度报道的文本链接方式也最终形成“强弱链接”并存的局面。
(一)弱链接:叙事表达的初级形态
“弱链接指的是将新闻资料在不同媒介间的‘原生态传递文本。”[13]“新华深度”网页与新华社移动客户端存在跨媒体的报网联动,即“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生产体系。移动客户端与网页相比,可移动的便携性成为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最重要方式,客户端因而承担更多深度报道的任务。
在内容方面,“新华深度”网页中的深度报道内容与新华社APP内容大致相同,叙事内容仅在不同平台上进行机械搬运,或采用在文末放至二维码的方式,便于受众跳转不同平台进行详细阅读。此类跨媒体叙事方式虽拓展了叙事空间,但未进行内容上的深度融合。在用户使用规模庞大的基础上,新华社APP可利用算法推荐技术,在深度报道的使用价值、互动性等方面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这也与“内容为王”“以人为本”的行业理念相一致。
(二)强链接:媒介平台的相互补足
“强链接”的叙事方式有赖于传播者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各种叙事修辞的巧妙运用,传播工具和叙事话语逐渐被普及为理性诉求的符号和形式,民众思想在新闻潜移默化地宣传中被统一起来,深度报道逐渐成为拉斯韦尔所说的“御众之术”。
“新华深度”网页和新华社APP作为官方媒体平台,权威性要求官媒必须采用真实、详尽的叙事语言深入传达深度报道的具体内涵。微博以其短小、互动的媒介特征高度概括深度报道的基本事实,弥补碎片化时代受众阅读的不同习惯。此外,B站特有的弹幕功能充分满足全媒体环境的传播受众渴求“被关注、被尊重”的心理期望。在B站深度报道主要以视频的形式讲述新闻故事。在视频结束之后,官媒up主会选择有代表性的弹幕内容进行价值评价。这种跨媒体补足方式正是深度报道在全媒体时代践行“受众为中心”的类社交互动,传播受众成为积极参与新闻再生产的传播主体。
三、结语
对于深度报道而言,一方面其自身附带的主流价值是统一且多元、复杂的,同时,运用恰当高效的媒介平台进行跨媒体报道也是深度报道发展的趋势。“新华深度”传播矩阵平台的建立为深度报道下一步的媒介融合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跨媒体传播方式可以最大限度触及各类受众群体,提高传播效果,实现“多元呈现、多媒传播”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吴韩.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发展困境及突围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16):71-73.
[2]玛丽—劳尔·瑞安,赵香田,程丽蓉.跨媒体叙事:行业新词还是新叙事体验?[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4):13-20.
[3]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3.
[4]顾洁.新闻传播的“跨媒体叙事”:一种前景的分析[J].编辑学刊,2013(6):93-97.
[5]李沁,熊澄宇.沉浸传播与“第三媒介时代”[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02):34-43+126-127.
[6]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9.
[7]张磊.突发与常态的辩证法:BBC的新闻流[J].青年记者,2011(13):86-87.
[8]宁海林,王泽霞.现代新闻传播的图像化转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27-130.
[9]保罗·莱文森.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1.
[10]李宏伟,王前.技术价值特点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41-43+48.
[11]唐莉莉,杜骏飞.微博崛起及传统媒体话语权重构[J].青年记者,2010(28):71-73.
[12]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1):21-26+72.
[13]赵燕,骆静潇.融媒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跨媒介叙事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8):74-76.
作者简介:纪炀,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 430068);常泽辉,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武汉 430068);高智晖,郑州西亚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郑州 451100)。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