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记录了他从黄河入海口溯源,探寻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旅行。游记中记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俯拾皆是,体现了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感。波特途经河南的开封、郑州、登封、洛阳和三门峡五个文化名地,描述的历史文化印记标识了河南的黄河文化元素。《黄河之旅》的跨文化视角有助于河南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比尔·波特的河南经历也为河南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比尔·波特;《黄河之旅》;河南黄河文化;国际传播
美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汉学家比尔·波特,又名赤松,从197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湾和香港地区,经常在中国旅行,已出版8部探寻中国文化的著作。他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文物的书籍和游记,并因此曾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黄河之旅》记录了他于1991年春历时两个月,从黄河入海口一直走到源头,所了解到的成就了中华文明的事件、人物和景观。他自己评价道:翻开这本书,可以感受一番永远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永远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沿途数不尽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这本游记充满中华文化和历史厚重感。河南地处黄河流域腹地,丰富的黄河历史文化给波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023年6月,比尔·波特获得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该奖项是中国出版界最高涉外奖,授予那些在介绍中国、翻译和出版中国图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外国翻译家、作家和出版家。比尔·波特曾说:“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宝藏,我希望将自己找到的珍贵内容分享给更多的西方人。”毫无疑问,比尔·波特的黄河之行为河南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黄河之旅》中的河南文化标识
比尔·波特的黄河河南旅程依次途经河南的开封、郑州、登封、洛阳和三门峡五个文化名地,其河南文化书写也是对河南的黄河历史文化印记的一种标识。
(一)开封
在游记中,波特描绘了北宋时期迎来黄金年代的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庶的城市。在开封博物馆中,波特羡慕《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描绘的开封人民的幸福生活,惊叹于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至今依然影响着全世界。开封城市低于黄河25米,毛主席称黄河为“悬河”。黄河决堤最频繁的“柳园口”,见证了黄河次次决堤的场景和洪水巨大的破坏力。黄河鲤鱼已成为开封人生活的一部分。著名的铁“犀牛”,被人们赋予了防洪的寓意,理由是牛性属坤,而坤属土,土可以克水。体现了《周易》水土相克的思想。[1]开封有中国最高的琉璃塔铁塔及内墙上刻着《金刚经》的繁塔,它们都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国际交流。开封的犹太人社区是古代丝绸贸易的产物。中山路两侧的仿古建筑仿佛让人置身北宋的街道。禹王台是大禹治水时生活过的地方,比尔·波特赞赏了大禹疏浚河道的治水策略。
(二)郑州
郑州交通便利,是一座历史名城。黄河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主线的博物馆,它有着丰富的黄河资料,波特对它很感兴趣。邙山与嘉应观南北呼应,从青藏高原流过来的黄河,到了邙山,开始甩掉峡谷和高山的束缚,变得不老实了。因此,洪灾多发生在郑州和开封之间,黄河也有了“苦难之河”的名称。[2]1938年,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西进,炸毁了花园口黄河堤坝,阻止日军西进的同时,也造成了近100万国民丧生,1200万国民失去家园。从1938年到1947年,黄河是从胶东半岛的南边而不是北边流入大海,黄河改道见证了中原动荡的历史,也为黄河文化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和人文印记。
(三)登封
汉墓石雕上制作豆腐的画面,推翻了过去的正统认为豆腐的制作起源于宋代,说明在汉朝,豆腐已广受重视。山岳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作用,象征着尊崇,嵩山脚下的中岳庙如同泰山的岱庙一样,是皇家祭祀的场所。比尔·波特提道,“任何一个像我这样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人都不会错过嵩山这个好地方”。[3]建于公元五世纪的嵩阳书院,最初是佛寺,但它最重要的历史角色是儒家学说的讲习中心,公元11世纪,程氏兄弟在此讲授理学。老君祠不仅供奉着道家始祖老子的塑像,还有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的塑像,他们穿越时空的相见让波特感到惊喜,徐霞客是中国旅行爱好者心中的英雄,尤其是那些山岳游记迷心中的英雄。周公测景台和郭守敬设计、修建的观星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探索天文的智慧。
另外,探寻中国隐士的足迹是比尔·波特此行的一个兴趣点。在中国,自古有很多人选择山岳隐居度过一生,以寻求精神的本源,被称为隐士。庄子记载,隐士许由不慕名利,拒绝了尧帝的王位禅让隐居箕山,过着平淡的生活,波特敬佩中国的隐士。嵩山少林寺是一座佛寺,是中国功夫(或称武术)的摇篮,设有武术培训中心,为游客和外国人提供武术培训课程,闻名中外,吸引了大量游客。少林寺也是禅的发祥地,是冥想和通向内心静养的场所,少林寺体现了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四)洛阳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公元5世纪到8世纪,伊河岸边的悬崖峭壁上凿刻了逾十万尊佛像,令比尔·波特非常震惊。龙门东山的白居易墓,引发了比尔·波特对白居易《长恨歌》的叹息,东山栽植的日本赠送的樱花树,让他联想到白诗对日本小说《源氏物语》的影响。白马寺是印度高僧居住译经的地方,它象征着佛教在中国最早的传播。洛阳自唐朝起就被封为牡丹之都,近年来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节标志着洛阳旅游高峰的到来。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他的童年伙伴严子陵拒绝了刘秀入朝为官的邀请,成为一名隐士,很多中国人都赞赏光武帝的大度,但比尔·波特却唯独赞赏严子陵高尚不仕的态度,这便是不同文化背景所致。
(五)三门峡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三门峡仰韶村,比尔·波特认为属于母系社会的仰韶文化过渡到男性主导的龙山文化,其主要因素就是战争突出了男性的作用。三门峡大坝是黄河历史上第一座大坝。坐船行在水库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船员融通中西方的歌声,表明三门峡景观的国际吸引力,也体现了黄河文化的国际魅力。三门峡曾是黄河最恐怖的河段,但也是古代连接都城西安和中原的唯一运粮通道,劳动人民在峭壁上修凿栈道,纤夫用绳子把运粮的驳船拖向上游,波特把峭壁上栈道的洞眼和木桩比作象形文字,诠释着中国曾经的辉煌,也赞赏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4]这正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写照。在中国古代,函谷关是来往洛阳和长安的必经之路,无论古今都有重要的军事意义。然而函谷关还有深远的文化意义,两千年前,它立关未久,就迎来了中国历史上声誉仅次于孔子的伟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老子出关”的故事便发生于此,老子辞去洛阳那边的官职,骑着青牛到此,关令尹喜向老子请教“道”,老子的千古奇书《道德经》便来自于其口述的五千言。
很显然,河南沿黄的传统文化并不仅限于比尔·波特游记中所写的,还有众多城市的优秀传统文化他未涉足领略。但行走在黄河沿岸的河南各地,依然能读懂中国黄河文化的大概样貌。
二、《黄河之旅》对河南文化国际传播的贡献
中国读者不关心比尔·波特如何把中国经书翻译成英文,在意的是他怎么阐释它们。比尔·波特基于中国文化资源的解释又不同于中国人的解释,根源在于他的教育体系让他的读者乐于接受不同的观点,而中国人更受限于历史上的阐释。
(一)有助于提高黄河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黄河之旅》最初是用英文写作,名为“YellowRiverOdyssey”,意为黄河的长途而冒险的行程,“Odyssey”则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奥德赛》的英文名称,作品描写了主人公奥德修斯,通过十年海上历险重返故乡的艰辛旅程。“黄河之旅”是探寻黄河源头的冒险旅程,“Odyssey”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书名把黄河与西方文化语境相联系,跨文化的语境更容易为西方读者所接受。事实上,黄河之旅的过程充满艰辛与危险。黄河曾经历多次泛滥、决堤与改道,从喀拉昆仑山到黄土高原、到入海口,九曲回肠,流域地势严峻,自然环境恶劣,险象环生,比尔·波特多次生病,尤其是在高原寒冷、缺氧环境中前行,克服了种种困难才看到黄河源头的真面目。这与神话《奥德赛》中主人公的遭遇异曲同工,诉说了黄河之旅的惊险与艰难。在黄河河南沿岸地区,比尔·波特运用叙事的方式在现代游记和古代文化之间穿梭,讲述了在河南的所见所闻,介绍宋代开封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悬河”的由来、郑州的黄河博物馆、炸毁花园口的历史故事、嵩山少林寺、三门峡大坝等河南的黄河文化元素,通俗易懂,也让人感受到河南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与丰富多元。无论从《黄河之旅》名称上还是旅途故事,都有利于扩大黄河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二)有助于彰显世界古文明的魅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且是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黄河流域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5000年,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和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尔·波特对黄河的喜爱,源于他对中国佛、道经典的深刻感悟,黄河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家鼻祖老子的《道德经》便产生于中原大地。为了解中国文化的起源,他亲身探寻并顺利抵达黄河源头,这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是一项壮举,体现了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不断推陈出新的独特魅力。他真实地向世人展现了黄河流域这个古老文明的整体样貌,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保护与传承。登封少林寺的武术吸引国外友人慕名而来,观星台象征着中国古人的智慧,洛阳的历史文物诉说着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的辉煌。《黄河之旅》展现了赓续中华文明的强劲活力,增强了河南黄河故事的国际表达,进一步丰富了河南黄河文化故事的内容。
(三)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果
比尔·波特一直想充当沟通东西方的桥梁,国外对比尔·波特的报道称,他在中国是一个畅销书的作家,并且已经翻译了十本诗歌和宗教书籍。然而,令人诧异的是,《黄河之旅》出版后,对它兴趣浓厚的不是西方人,而是中国读者。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中国人了解自己文化的新视角。当一位美国人完成这一壮举,人们的期待视野便聚焦于他是如何看待中国黄河文化的。比尔·波特游记中呈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俯拾皆是,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遭遇小偷,有些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体现了当时中国贫困的一面。在2014年的一次访谈中,被问及中国发展飞速,23年前的旅行所记是否已经过时,比尔·波特答道,他感兴趣的是中国的过去,过去不会改变。对于过去的人和事,中国以坟墓和纪念碑作为标记,显示对历史的尊重。这个提问表明波特关注到了黄河文化的本质,注重古文明的传承,也提出了古文明的保护与传承之于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若此时有《黄河之旅》的读者进行一场黄河之旅,定能震惊于中国脱贫攻坚战所带来的成效,河南乃至整个黄河流域都能彰显出我们对赓续中华文明、推动传承发展上所作出的努力。河南黄河文化的现代呈现也定能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
了解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础,比尔·波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也表明我们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为世界传播优秀文化作出贡献。
三、河南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河南在赓续中华文明、推动传承发展上承担着重要使命。基于比尔·波特《黄河之旅》中的河南文化描写,河南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应优化其实现路径。
(一)擦亮文化地标,建构河南黄河文化超级IP矩阵
媒介及其传播方式的革新,其人类学本质在于让人的交流、信息存储乃至思考更加“轻盈”,媒介的发展以符号化为其文化发展向度的突出体现。[5]打造河南黄河文化IP,就是要让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更加便利。索绪尔(Ferdinandde Saussure)认为,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现已推出的黄河标志和黄河吉祥物六“河宝”,囊括了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文化遗产和精神标识,六种吉祥物元素都与河南黄河文化息息相关。黄河标志和吉祥物代表着语言符号,聚焦黄河形魂之美,是黄河文化的载体。但更重要的是其“所指”蕴含的意义。把河南黄河文化的“能指”与“所指”结合起来,就是要打造真正反映河南黄河文化的IP。
黄河之于比尔·波特,指的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源头,而目前河南致力于提炼的河南黄河文化地标,整体来说,就是要借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的塑造,加快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出黄河文化研学之旅(参见文旅发展大会),实现其“能指”与“所指”的融合。《黄河之旅》以其黄河溯源、奇遇、探险吸引着读者,但游记中最具魅力的还是黄河沿线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智慧。河南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区,要讲好河南的黄河故事,把河南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河南文旅文创融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河南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坚实基础。
(二)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河南黄河文化外延
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以及黄河溯源的故事拓宽了黄河文化的国际讲述,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范例。但黄河文化的海外传播单靠个例是不够的。一是必须打造郑州国际论坛的优势平台,实现文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如2023年9月,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举办,是首次就世界大河流域文明起源发展等进行交流研讨的国际论坛,成为河南打造世界大河流域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扩大了海外媒体对河南文化的发布次数。二是强化此类以全球调研交流为手段的国际论坛,提升河南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精准度。如2023年9月,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召开,全球26个国家43个国外旅游城市市长和市长代表,以及59个国内旅游城市市长和市长代表,国内外文旅专家以及旅游企业代表等齐聚郑州,研讨旅游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深化国际旅游城市之间的合作,推动国际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是实现论坛举办的持续性,以优化国际合作机制为目标,加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参与度。2023年6月,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在郑州举行,共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故事讲述”,为讲好郑州故事、传播河南声音搭建国际舞台。这些国际活动在郑州举行,都表明河南打造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的决心。如果能持续举办此类国际性论坛和比赛,在交流互鉴的同时加强优质内容推介翻译,必将能做强河南黄河文化全球的知名度。总之,要充分利用河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进一步推动黄河文化相关国际论坛永久落户郑州,多方位扩大河南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三)呼唤新的黄河之旅,拍摄黄河文化主题影视作品
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发生在1991年,根据他的游记描述,那时中国黄河一带的乡村、交通都比较落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也不够重视。然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通过黄河文化、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为黄河沿岸地区的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国外很多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亟待更新。可以向全球旅行爱好者和中国文化爱好者发布邀请,组织河南黄河之旅的短途旅行,了解河南黄河文化。
当然,也可以邀请国内外影星拍摄黄河之旅的影视作品。由于地理空间的阻隔,大多数外国人不能亲身到中国,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然而很多人却对中国功夫明星耳熟能详,比如李连杰、成龙等进军过好莱坞的功夫巨星。因此,可以邀请他们与好莱坞影星合作拍摄关于河南黄河主题的大制作电影,融合中原历史文化和黄河文化,打造世界了解河南黄河面貌和黄河文化的快速通道。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和探险故事令人着迷,如果能拍成电影或者纪录片,让读者、观众从屏幕中领略黄河真实面貌,将是另一番视觉盛宴。开封、郑州、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三门峡大坝等诸多黄河元素及悠久历史文化则为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历史资料。
四、结语
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最初是在香港地区一家电台播出的240期的黄河旅行节目,此节目成功播出后,随后又改写成书。他的游记是对河南黄河文化的细致观察,体悟的禅道文化和隐士生活使他深深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对自我心灵的解救功能。还有助于在跨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寻求共识,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能力[6],是河南黄河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也印证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其国际传播的基础。外文出版社德文专家、中国翻译协会“翻译中国外籍翻译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博瀚表示,欧洲大众媒体对黄河的详细报道并不多,报道中负面内容居多。如果河南努力填补国际传播领域的空间,河南黄河文化海外传播及生态旅游海外推广的前景将非常广阔,不仅可以吸引大量外国游客,还有助于树立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因此,做好河南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比尔·波特.黄河之旅[M].曾少立,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84.
[2]比尔·波特.黄河之旅[M].曾少立,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99.
[3]比尔·波特.黄河之旅[M].曾少立,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105.
[4]比尔·波特.黄河之旅[M].曾少立,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131.
[5]杨柏岭,张泉泉.文化与传播十五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2:136.
[6]樊宝英.中国传统文化域外传播方式的探究:以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为例[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1):216-224.
作者简介:刘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北京 100089)。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