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极地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2024-06-16 15:52李亚昊李丙瑞窦银科陈燕张维哲
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星链

李亚昊 李丙瑞 窦银科 陈燕 张维哲

极地与人类生活区域之间的距离较远,目前的大部分通信手段都难以覆盖。此外,极地恶劣的气候条件、海水的侵蚀与极寒低温也给通信设备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极区的高强度磁场与太阳辐射也使得传统的通信手段失效。又由于积雪海冰以及复杂的地形条件,通信基站的建立也十分困难。因此亟须建设广泛高效的通信网,保障极区科研人员、工程师的任务完成和人身安全。

早期的极地通信主要通过无线电进行,短波技术的应用尤其广泛。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网络也在极地通信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极地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无线电通信

早期的极地通信手段主要是无线电通信。

1970年代末,无线电通信中的甚高频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甚高频通信系统采用调幅工作方式,工作于 156~174兆赫兹频段,有效作用范围较短,只在目视范围之内,作用距离随高度而变化,在港口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1]。至2005年底,几乎所有的海上船舶都配备了甚高频设备。未来天地一体化的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络(VHF Data Exchange System),简称VDES,可覆盖全球,为两极数据通信服务。但是受到极区次折射影响,其作用距离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缩短。

中高频无线电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地面网络的主要通信方式,可在卫星无法覆盖的南北极提供通信服务。高频无线电有时也被称为短波,频率一般为3~30兆赫兹。1901年,马可尼使用短波实现了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当短波以天波形式传播时,不易被电离层吸收,易于被电离层反射。经过一次反射后,短波的跳跃距离可以达到100~4000千米。经过电离层和大地的几次连续的反射,传播距离更远[2]。同时,短波通信设备使用方便,组网灵活,价格低廉,抗毁性强,这些优点支撑着短波通信的战略地位。然而短波通信的带宽(单位时间内通过链路的数据量)不大,通常只有十几到几十千比特/秒,难以支持大体积数据的传输,适合作为备用的极地通信方式,传输一些非实时性数据。

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自适应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短波通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80年代末,短波通信设备的销售额达到了其历史最高水平。2023年,中国进行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二号”搭载着由中国电科22所自主研发的短波接收设备,开展对超远距离短波信道特性的研究。后续成果将提升我国在北冰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北极科考项目的推进。

卫星通信

由于两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两极沿岸的地面短波系统的通信能力较弱,数据信息传输速度较低,系统稳定性也较差。而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和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利用卫星接收机通信已成为极地船舶通航的必备通信手段。

1976年2月,美国在大西洋上空发射了Marisat卫星(海洋卫星),正式开放海事通信。1982年形成了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管理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此时的卫星多运行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的倾角为零度,距地面高达35 800千米,一颗卫星的覆盖区可达地球总面积的40% 左右,地面最大跨距可达18 000千米。因此只需三颗卫星的适当配置,就可建立除极区以外的全球通信[3]。国际海事卫星传输速率快,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通信方式多样,但是在纬度大于75°的高纬度地区存在通信盲区,无法完全覆盖极地。

1980年代中期,VSAT卫星通信系统诞生,并逐渐普及。VSAT的全称可被直译为“甚小口径终端”,是由天线直径小于2.4米的卫星用户小站和一个枢纽站组成的星状或网状的通信网,传输速率高达6 兆比特/秒,可提供高品质的数据、语音与图像。VSAT便于与岸台建立连接,组网灵活,用户站天线较小,可以实现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广播,目前在海上使用得较为普遍。

自1985年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建立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使用着短波通信。1986年,长城站装备了第一部海事终端。2008—2009年的第25次南极考察期间,长城站和中山站卫星通信系统被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租用了同步轨道卫星IS-903,将长城站纳入VSAT全球卫星通信网,将极区的通信内容借由地面站传输至卫星,再下行到接收地面站,最终通过国际国内专线到达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为解决卫星的带宽瓶颈,上海电信公司采用最新的载波叠加技术,将前后向的两个信号频谱叠加在一起,使用户收发信号的带宽扩大了2倍,成倍提高卫星链路的传输速率[4]。2013年,我国搭建起南极的第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了3G信号登陆南极,内陆覆盖范围达到8000米,对海方向覆盖范围达到15 000米[5]。

2020年7月,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三号系统采用混合星座模式,由30颗卫星组成[6]。通信能力达到14 000比特/次,既能传输汉字,又能传输语音和图片,还能覆盖北极航道水域。

静止轨道卫星难以实现两极的无缝覆盖,无法全面满足两极科学考察的需要。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极轨卫星、低轨卫星等新型卫星技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极轨卫星主要采用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和太阳光线保持固定交角,能运行到南北极区上空,实现实时观测和通信应用。

极地通信技术展望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在民用和军事市场的双重需求下,极地通信技术的革新已势在必行。美国“星链”系统作为当前技术最先进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在美军军事应用领域中的颠覆性影响值得我国高度关注。在西方强国实施高科技封锁的背景下,加快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此外,对于空间轨道的争夺愈发激烈,在“星链”已经抢先占据大部分中低轨“黄金”轨位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加强对轨道资源和通信频率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对现有的极地通信装备进行升级改造,为科考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保驾护航[10]。

[1]杨美霄, 李渊, 丁怀元, 等. 为我所短波、特高频通信发展史自豪——专家回顾电信一所短波、特高频通信发展史. 电信快报, 2007, 3: 14-16.

[2]邹国良, 叶建成. 实现地球空间极地短波通信设计与仿真研究.计算机仿真, 2015, 32(5): 226-229, 269.

[3]黄玉琴. 基于扩频ALOHA的卫星随机接入拥塞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4]沈伟民. 南极卫星通信系统的组网和维护. 电信网技术, 2015, 9: 59-69.

[5]中国电信天翼移动通信服务在南极开通——结束我国在南极没有移动通信运营的历史. 信息化建设, 2014, 2: 60.

[6]王辉, 杨锐, 李金亮, 等. 极地天基综合信息保障系统发展展望.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1, 38(S1): 1-7.

[7]宋飞, 冯旭哲. Argos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海洋预报, 2012, 29(6): 98-102.

[8]蒋季. 面向局部高容量和广域补充覆盖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 北京邮电大学, 2019.

[9]刘法龙. 铱卫星通信业务发展分析及思考. 卫星应用, 2021, 11: 43-49.

[10]徐小涛, 李建国, 刘鹏. “星链”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国防科技, 2022, 43(2): 15-19, 117.

关键词:极地科考 极区通信 低轨卫星 星链 ■

猜你喜欢
星链
星链背后的军事潜力
“星链”对俄乌冲突影响到底有多大
“星链”进行第33次、第34次专项组网发射
小心那个星链
“星链”第30 批卫星发射
“星链”第20 组卫星发射
“星链”第17 组卫星发射
“星链”第22组卫星发射
“星链”第18 组卫星成功发射
“星链”第十、十一批卫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