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娴 龙春林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观察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关于自然的传统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1]。这些传统知识包括了对植物、动物、土地和自然现象的认知,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这些知识不仅帮助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还促进了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2,3]。同时,这些知识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恩和尊重之情。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
传统植物知识维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也支撑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传统植物知识积累基础上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植物文化,编织了复杂而稳定的人与植物相关作用的关系网络。通过揭示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发掘植物文化的精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 (L.) Schott]是豆科槐属的落叶乔木,又称国槐、豆槐、金药树、槐花树、槐花木、守宫槐、紫花槐、槐树等。它是我国的本土树种,主要分布于辽宁、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在日本、韩国和越南也有发现,并已在美国、欧洲各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归化[4]。槐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树种,还有多种药用和经济价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槐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常被用来寓意长寿、团圆和幸福。
槐树出现在我国古籍中已有数千年历史,《诗经》和《山海经》就有关于槐树的记载。槐树的传统知识不仅包括对其药用价值和木材特性的认识,还涉及其在文学、绘画和宗教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关于槐树的传统知识逐渐丧失,这不仅导致了槐树资源的破坏,也使得传统文化中与槐树相关的知识和价值逐渐被遗忘。本文旨在通过对槐树传统知识的探讨,促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槐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一位文化见证者,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槐作为姓氏,读音作“huí”,亦可读作“huái”。关于其来源有很多说法:一说是以先祖名字为氏。源于姬姓,或出自远古黄帝属下臣子嵬槐氏,或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富槐文,或出自夏王朝大禹之裔孙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源于鲜卑族,或出自东汉时期鲜卑族首领檀石槐,或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烈帝拓跋·翳槐。一说是以部落名称或官职称谓汉化为氏。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汉时期鲜卑族槐头部;源于蒙古族,出自宋、元之际蒙古族;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沙陀突厥族汪古氏部落;源于国名,出自秦、汉时期西域桃槐国。一说是以居邑名称为氏。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槐里之地。此外,关于古槐移民也有许多民谣、传说和故事[5],可以说,槐树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迁徙历史。
在中国古代,据《尚书·周官》记载:“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周礼·朝土》载:“在外朝树槐棘以分朝臣品位”。意为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故后人以三槐喻三公,槐用于指代官职。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相关名词。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喻指三公;槐宸,指皇帝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岳,喻指朝廷高官;槐蝉,指高官显贵。此外,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槐也常被用于指代科考,考试年份称为槐秋,考试月份称为槐黄,举子赴考称作踏槐等。槐文化融于古代文化,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
槐树中的“槐”与“怀”谐音,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槐树经常被提及,被用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千年松,万年柏,不如老槐歇一歇”,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槐树的尊重和敬仰,认为老槐树有着独特的意义。
槐树拥有极旺盛的生命力,树龄可达数百年甚至千年,且其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力,故槐树被视为长寿、健康和吉祥的象征,有保佑平安、健康吉祥之意。古人认为无论将其种于家里,还是植于寺院庙宇,皆有驱邪护宅之意。
槐树正直、坚硬,荫盖广阔,古人认为槐树有正直之风。故赋予其君子之称,常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品德高尚和忠诚。故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槐树也是常见的题材,例如,槐树出现于元代倪瓒所作水墨纸本画《六君子图》中。此外,槐树在中国的建筑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的宫殿、庙宇和园林中常常种植槐树,用来装点环境,增添庄严和神秘的氛围。因此,槐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象征意义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知识与传统文化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知识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知识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它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槐树所蕴含的传统知识是多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并形成了相关的植物文化。槐树根深叶茂,古人认为它作为人神交流的中介,能沟通阴阳。
《天仙配》是我国广为人知的关于槐树的神话故事,其中的主人公是董永和七仙女。其实,早在宋元时,董永遇仙戏已搬演于舞台,明代出现了心一子的《遇仙记》和顾觉宇的《织锦记》两部传奇作品,可惜这两部传奇全本皆佚,但《织锦记》中“槐荫相会”“槐荫分别”等散出被收录在明末清初诸多戏曲选本中[6]。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已被改编成多部电视剧,首先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的是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它是由青阳腔的《槐荫记》改编过来的。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场景是,七仙女遇到董永后,唱道:“你看董永多稳重,见我一面脸带桃红。若与此人成婚配,夫妻恩爱乐无穷。怎奈当面难开口,我不免槐树下面托媒公。本方土地哪里?”[7]意为七仙女见董永稳重且见她便脸红,仙女认为若与董永婚配俩人必婚姻幸福,但自己难以开口,故在槐树下要求土地爷做媒人。
在《天仙配》武安平调中,这幕略有不同:张七姐想要与董永成亲,董永要求三媒六证,张七姐转头看到一棵枝儿旺叶儿青的槐荫树,想要这棵老槐树做媒人。董永认为千年槐树无法开口,但张七姐认为他俩的姻缘正好,无论是槐树还是砖头瓦片都能言语。随后董永问槐树道:“她叫张七姐,行在中途路中,遇见张七姐,她要与我姻缘相配,要是俺二人姻缘相当,你就开口讲话,要是俺二人姻缘不相当,你就不要开口讲话。”在七仙女的施法下,老槐树开口道,“董永!十七十八,年纪相合,做对夫妻,相当不错”。董永被开口的老槐树所惊讶,遂叩首谢媒人老槐树。最后,董永和七仙女成婚归家[8]。在不同版本的《天仙配》故事中,槐树均被赋予了媒人角色,这也暗示了槐树幸福美好的寓意。
槐树被视为能带来福气的树精,被赋予吉祥、幸福、美好的寓意。在民间,流传着“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的说法;也有“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和“院中一棵槐,幸福自然来”的民谚。树崇拜起源于原始先民对世界万物的有灵信仰,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日常生活的拜树习俗或仪式中,成为各民族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共通的文化现象[9]。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党家村下的辉柳村村委会院内,有一棵千年唐槐,树前的石碑上写道:“此槐植于唐代,原周身8米许,分东南、西南、西三杈,长达20余米。传繁茂之时,远在龙山便可及之。因岁月侵蚀现仅存朝向一枝,但仍枝叶茂密。为留住历史遗存,保护此景观,特予认保护修缮”。通过现场观察发现,这棵千年唐槐底部还有一棵楸树伴生,当地人称这一现象为“槐抱楸”,寓意吉祥如意。当地老人讲,这棵槐树原是当地一座关公庙的后墙影壁,在大家上香祭祀后都会看到它。这棵槐树树冠大,能给行人遮阴,当地百姓爱护、保护了这棵树。后来关公庙消失,只剩下这棵大树留在原址,当地人把这棵树当作“神树”,每逢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均会去烧香和供奉水果后祭拜,祈求平安和健康,树上悬挂的绿巾寓意为生机和健康。同样,在南涧溪村村口,有一棵挂着几根红绳的百年槐树,寓意远离邪灵、守护安康。红绳通常被认为具有祈福求吉祥的神力。
树木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再生力量,使神树崇拜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信仰之一。村里的槐树就是村里的守护神,它能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在当地村民的心中,这棵古树不止是一棵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还代表了一种需要自发守护的文化。据当地老人回忆,这棵唐槐很早就已存在,小时候家里如有不好的事情(如疾病或灾难)发生,大人就会去树前祭祀,供奉很多贡品,然后去上香,祈求健康和平安,获得心理的慰藉。这一仪式传承至今,老人们也会在不同的传统节日或者日常不顺之时,延续这个仪式,以祈求健康和幸福。其实,在很早的年代,人类无法找到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灾难来临时往往基于本能地选择敬畏自然,这与我国西南地区崇拜原始宗教的目的相似。人类发现他们无法与自然割裂,只能寻求两者关系之间的平衡点,进而与自然和解,去感受不同的生命、探索不同的共存方式。这种方式不断传承和发展,不仅拉近了村民间的情感距离,也凝聚了人心。因此,运用传统知识,自发地保护这些槐树,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力尝试,也是槐树植物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槐树有很多用途。槐树木材优良,心材呈黄褐色,边材为白色,纹理直,质地坚硬而富有弹性,耐湿耐腐蚀,是建筑造屋、制作家具农具、雕刻木器的重要用材。未开的槐花叫槐米,可以制成染料染布。但最为特别的是槐树的药用价值。
槐树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被广泛应用。槐树的花、叶和根部都具有药用价值,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等。其中槐花作为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槐叶也是一味草药,有清热解毒、利尿等作用。
槐的花和果实在韩国和日本也被用作草药。在韩国传统医学中,槐花和果实被认为是有效的止血剂;在日本传统医学中,槐花被认为具有抗出血、止血和镇痛作用。植物化学研究表明,槐花和槐角中主要含有类黄酮、异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矿物元素和氨基酸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槐的不同部位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骨质疏松、抗氧化、止血、抗血管生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4]。
我国历代古籍中记载,槐木皮和槐根白皮能治疗中风、风虫牙痛、蠼螋恶疮。槐花能治疗鼻血不止、吐血不止、咯血、唾血、尿血、屙血、妇女漏血、中风失声、痈疽发背(凡中热毒,眼花头晕,口干舌甘,心惊背热,四肢麻木,觉有红晕在背部)、疔疮肿毒、白带不止等。槐叶能治疗肠风痔疾、鼻气窒塞。槐枝能治疗风热牙痛、血崩、白带、阴疮湿痒等。
据我国现代典籍记载,槐花为槐树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其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槐角则为其干燥成熟果实,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4]。
人与槐树之间的关系互相依存、相互影响。槐树对人类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提供了木材、草药、薪柴和隐蔽环境等资源,同时也能够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和保护水源。槐树的美丽和独特性也受到人们的赞赏和保护。人类通过种植、繁育和保护槐树来维护其生存和繁衍。人与槐树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槐树传统知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槐树传统知识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保障。其次,槐树传统知识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再次,槐树传统知识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智慧,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通过对槐树传统知识的初步探讨,能引起人们对于传统知识的重视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早日实现。
槐树的传统知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现代社会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将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需要探索更多的出路,槐树的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从而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保护意识。第二,在当代社会,人类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槐树传统知识的借鉴,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第三,面对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困境,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进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槐树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应用,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Chakroun L, Droz L. Sustainability through landscapes: Natural parks, satoyama, and permaculture in Japan. Ecosystems and People, 2020, 16(1): 369-383.
[2]Pardo-de-Santayana M, Macía M J. The benefit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Nature, 2015, 518(7540): 487-488.
[3]Steger C, Kande S, Diop D, et al.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dicates pathways towards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Sudano-Guinean savanna. Human Ecology, 2024: 1-22.
[4]He X, Bai Y, Zhao Z, et al. Local and traditional uses,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Sophora japonica L.: A review.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6, 187: 160-182.
[5]刘郁瑞. 古槐移民与古槐文化.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 86-92.
[6]刘恒, 李永. 新中国戏改中传统戏曲剧目的改编研究——以黄梅戏《天仙配》为例. 齐鲁学刊, 2019(5): 136-144.
[7]胡玉庭(口述), 陆洪非(改编). 天仙配(黄梅戏).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0: 13.
[8]王昌言, 厉声, 曹成章, 等(改编), 河北省文化局剧目组编辑.天仙配(武安平调). 北京: 北京宝文堂书店, 1956: 8.
[9]严奇岩. 碑刻所见瑶光苗族神树崇拜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宗教学研究, 2019(2): 184-188.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槐树 传统知识 植物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