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洁
文章利用景观基因理论对赣江流域18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景观要素进行解析,识别和提取出外部空间基因、整体布局基因、建筑基因、历史环境基因及文化基因。赣江流域传统村落外部空间古朴秀美、多组团聚居、典型赣派或客家建筑风格、历史环境底蕴深厚以及本土文化丰富独特。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重要乡土文化遗产之一,然而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革加速了村落衰败甚至消亡,对其文化内涵和重要性缺乏理解亦加剧了景观的破坏度,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对于发掘以及延续其文化价值至关重要。赣江流域占地约8.3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江西省境内,整体空间地貌异质性较强,南部海拔较高、以丘陵地形为主,中北部地势平缓、以平原盆地为主。流域内部分偏远地区因长期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使得古村落风貌与文化保存良好、尚存至今。截至2022年9月,赣江流域共有180个中国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赣州、吉安和宜春地区(图1)。目前研究倾向深入剖析村落文化景观内涵,但对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和基因体系的系统研究仍然不足。文章借助景观基因视角分析赣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特征,旨在为深入挖掘其内在特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景观基因理论内涵及其特征识别机制
景观基因理论内涵。景观基因最初是刘沛林在20世纪末受生物学“基因”概念启发提出,认为其是景观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单位。景观基因作为区分各类型特征的基本单元,是识别村落文化景观特征的钥匙。景观基因理论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以景观基因为核心单元定量分析其景观要素,构建指标体系并深入剖析传统村落景观特征,是探究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内在特质与外在表达的新方法。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基因理论的基础研究及运行机制、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要素及特征研究、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研究3个方面。
景观基因理论识别原则、方法及机制。景观基因作为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通过微观景观基因的相互作用形成中观的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从而构建宏观的传统村落景观意象。结合景观基因识别的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四个基本识别原则,另从元素、结构、图案、含义、感知和跟踪等方面构筑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方法。其识别机制为将赣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意象细划为独立的景观单元,提取景观单元影响因子,结合其识别原则及方法生成并量化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从而分析景观基因的共性与个性。
赣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特征
外部空间基因。外部空间主要指村落选址与环境,流域内传统村落选址受地形地貌和风水因素影响,大致分平原型(海拔≤200米,地势平坦,周边有农田且靠近大型河流,占比28.9%,主要分布在吉安和宜春地区)、河谷盆地型(地势平坦临近主河道,四周有陡峭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占比16.7%,主要分布在赣州、吉安和宜春地区)、丘陵盆地型(中间地势平坦,四周有山脉,防御性强,占比约41.1%,主要分布在吉安和赣州地区,少数位于抚州、新余等地)、丘陵型(海拔200-500米,地形较缓,山脉稀疏,占比约11.7%,主要分布在赣州和吉安地区)和山地型(海拔≥500米,山势陡峭,交通不便,占比约1.7%,主要分布于抚州乐安和吉安新干两地)5类。不同选址造成村落景观格局各异,如平原型村落环境多为“田——村、塘——田——河流”型,河谷盆地型村落为“山——村、塘——田——河流——山”型,丘陵盆地型村落为“山——村、塘——田——山”型,丘陵和山地型村落为“山——村——山”型。
整体布局基因。整体布局包括村落平面布局和街巷布局,赣江流域传统村落平面布局大致以集中团块式(建筑布局紧密,规模较小,核心地段常见祠堂、水塘等文化空间)、组团式(空间布局呈现“小聚集、大分散”形态,每个团块内建筑集聚,组团之间被道路、水系或丛林分割且相对独立,常见于大型村落中)、带状式(空间狭窄呈长条带状布局,常见于山地丘陵地形或河流边)3类为主,少量呈散点式(建筑分布呈零星散落状,常见于用地受限制的丘陵山地之中)布局。街巷布局包括街巷结构、铺装和立面,其中街巷结构有网格状(村落街巷整齐,通达性强,利于节约用地和扩建,但缺乏开放节点)、鱼骨状(村落主巷道明显,且以主巷为轴向两侧或一侧扩建,内部排水通风良好,但主巷交通负载大,通达性较弱)和树枝状(村落地形错综复杂,街巷顺应地形布置,通达性较弱,常见于丘陵或山地地形)3种。街巷结构与平面布局密切相关,集中团块式和组团式村落内部街巷多为网格状,带状式村落多为鱼骨状,散点式村落多为树枝状。
建筑基因。赣江流域传统村落建筑以民居为主,兼有公共、商业和防御建筑类型。民居风格以赣派和客家为主,赣派民居布局简洁朴实、大多采用砖木结构,常见青砖灰瓦配马头墙,分布于赣抚平原和吉泰盆地。而客家民居有“厅屋组合式”和“围屋”两类,其中“围屋”是典型代表,其空间布局规整、轴线分明,主要采用土木结构和青砖灰瓦,屋前常设水塘和禾坪,注重家族和客家文化,常见于赣南地区,目前流域内约有500座客家围屋得以保存。公共建筑包括宗祠、宗教、文教和武教建筑等,商业建筑包括古商铺、古街道、古码头和手工作坊等。防御建筑主要包括围墙、隘门、兵器库、封火墙和封护墙等,旨在保障聚落安全,另外客家围屋亦具防御功能。
建筑样式包含平面、屋脸、山墙、屋顶和气窗样式5方面,平面样式分为无天井式、单进天井式、多进天井式、天井院落式和院落式。无天井式常见于普通民居,而天井式中轴线明显,体现“中正”“平和”的哲学观念,多进天井式强调等级次序,天井院落式中间形成小院落,院落式则在外围设置庭院;村落外墙一般简约朴素,但注重屋脸装饰。常见屋脸样式有门框式、门罩式、门斗式、门楼式和门廊式,其中门框式采用石制或木制、简洁内敛,门罩式在此基础上增加瓦片保护门和匾额,门斗式则内凹成过渡空间防御风雨,门廊式则雕刻精美柱体形成廊柱空间,门楼式采用石制“品”字形院门或建筑大门,呈现牌楼形式,尽显主人财富地位;山墙样式有一字墙、人字墙、鱼背墙和马头墙,其中一字墙墙面完整无垛,防火性能较好,但材料消耗较大,观感较单调。人字墙呈三角形山尖状,简洁实用且成本较低。鱼背墙是人字墙的变形,墙两端微微起翘似鱼尾状,普通民居多采用人字墙和鱼尾墙。而马头墙常用白灰作搏风线,形态挺拔厚重,高于屋顶可防火隔断,根据垛数不同分为两垛、三垛、五垛、七垛和九垛,大型民居和祠堂等大型建筑常见多垛马头墙;屋顶样式常见硬山顶、悬山顶和歇山顶,其中民居多用硬山顶或悬山顶,而歇山顶常见于宗祠、寺庙和戏台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因赣江流域传统村落民居占比较大,前两种屋顶样式也更为常见。气窗常见于规模较大的建筑和无天井民居中,通常位于一层半的位置,实现良好通风和采光,样式各不相同,外观形状常为几何形,内部图案包括空窗、直棂、几何纹样、变体钱纹、动植物纹样和文字纹样等,艺术价值较高。
历史环境基因。村落历史环境一般指村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包括建筑、街巷、农田、水系、植被和文化空间等。因前文对建筑、街巷已分析,现分析后四类景观特征。
古时赣江流域传统村落多以务农为生,农田肌理依地形不同主要呈现方块型、胞型和条带型三种形态,其中方块型农田边界规整,常见于平原地区;胞型农田常见于地形稍有起伏的地区,形似细胞、圆滑不规则;而条带型农田常见于丘陵和山脚地区,呈狭长条带状、边界不规则。此外,赣江流域村落常临水而建,水网密布,外有河流、溪流、池塘等自然水体,内有水圳、古井、古桥、古码头和防洪堤等人造构筑物。大多传统村落植被丰富,包括古树名木、公共空间和庭院植物及各类农作物。古樟树是最常见的古树名木,常见于村落入口和广场,见证着村落的发展变迁;公共空间植物包括道路、滨水、建筑外环境和山体的绿化,常使用乡土树种。庭院植物则种植观赏性高、寓意好的各类植物,如樟树、桂花等。农作植物主要有水稻、油菜、棉花和玉米,部分地区还种植一些中药材、果树和经济树种。赣江流域曾是一片红色土地,部分传统村落留存革命遗址、纪念场馆和烈士故居等红色文化遗址,如吉安陂下村、新余龙岗湘鄂赣指挥部遗址群、地下屋村熊雄故居等。此外,大多传统村落耕读之风曾盛行,设立过大型书院、私塾和私学,也有部分惜字塔、牌坊、旗杆石和匾额被保留至今,如白马寨村的隐幡私塾、白梅村的半山学舍和惜字塔、防里村的欧阳氏祠、摩高村、新居村和介桥村尚保留着旗杆石。
文化基因。赣江流域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宗族、信仰、民俗、红色和耕读文化。宗族文化以姓氏人口和宗法血缘为主要特征,单姓氏村落人口相对稳定,如天宝古村、湖塘村和下屋村;多姓氏村落则以各姓氏祠堂为核心,如店上村。传统村落内部宗法血缘紧密,通过祠堂、族谱、堂号、图腾和祭祀礼仪等体现家族认同和凝聚力。村落蕴含独特而丰富的信仰文化,如佛教、道教、地方信仰(如马塘村的傩文化)等;民俗文化包括技艺民俗和艺术民俗,技艺民俗涵盖多种手工技艺、特色饮食制作、服饰制作和传统房屋建筑工艺。艺术民俗则包括人生礼仪、节气节庆、戏曲舞蹈和传统表演活动。其中戏曲舞蹈有舞龙舞狮、彩灯舞、采茶戏,传统表演有南昌的舞狮、舞龙灯、吉安的灯彩、赣州的灯彩表演。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在赣江流域留下了许多红色标语和历史遗迹,如龙岗、潭山、店上等村留存130余条标语,马塘村的易氏祠堂目前留存的历史遗迹仅有旗杆石和烈士名录;赣江流域传统村落耕读文化主要通过乡风、家训和荣誉传承,如防里村有“进士村”之称,黄坑村以“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闻名,还有天宝古村、龙岗村、富塘村等。
文章以赣江流域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景观基因理论总结其景观特征。结果表明:赣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要呈现文化深厚多元、风景古朴秀美、整体布局聚居为主、赣派或客家建筑为主等特征。既反映出江南地区典型的文化形态,又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当前正值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时期,了解并挖掘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对于加速打造地域性美丽乡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