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进程

2024-06-16 03:09李巧珍
炎黄地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延安文艺

李巧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苏区工农大众文艺的基础上,延安时期文艺运动如火如荼,随着时代变化也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逐渐走上人民文艺的道路。这种变革是适应着社会实践而进行的,既是为客观形势所需,也是一场历史的主动。文章旨在通过梳理延安时期文艺在大众化过程中的机理,探查文艺大众化在时代大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文艺大众化的社会背景

文艺属于文化范畴,“在第一次革命运动中,文化运动都是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替革命运动做了思想上有力的准备。”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及延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艺的作用历来受到极大关注,尤其延安时期,血与火的时代造就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而文艺也反过来影响着时代的变革。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一切有生命力的文艺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对时代具象的反映中,体现着时代的需求,群众的诉求,以及社会运动规律,文艺在顶层设计与群众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文艺大众化走过了曲折的历程。封建社会文艺为统治阶级服务,属于特定阶级的文艺;到元、明、清三代,随着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小资产阶级跻身于社会阶级行列中来,元杂曲、明清话本、小说中多有体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内容,市民文学初露头角,文艺的受众虽较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有所扩大,但离文艺大众化还相去甚远。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白话文的使用,文艺在大众化道路上的壁垒第一次被撕开缺口,在这一过程中,鲁迅先生是旗手。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在客观环境下,被分割为两大阵地,一个是处于国统区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左翼文艺,大批左翼文艺家们,朝着鲁迅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将文艺大众化继续向前推进;苏区文艺则在瞿秋白等人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方向与时代结合走向大众化。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走上了一个极为关键的特殊时代,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在左翼文艺和苏区文艺大众化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和亟待去完成的任务。这一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文艺作为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其大众化的需求愈发凸显。

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早期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苏区文艺大众化举措,方式方法也较为笼统、单一。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以宣传、动员、凝聚群众力量为背景和底色,文艺创作的出发点亦在此。延安时期文艺政策的实行,客观上对抗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艺事业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适应时代剧变之需,适应宣传和战斗之需,文艺的具体宣传方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红军落脚陕北之初,宣传工作方面就要求“一切的宣传必须普遍深入,通俗简明,改正过去一些高谈阔论使人厌烦的宣传。要多利用一切活动的宣传方式,利用一切的机会,如各种会议演剧逢场去进行宣传鼓动工作,要多多采用挨户的、口头的、化装的宣传方法。”虽然这是针对宣传工作提出来的要求,但具体的方式则是采用演剧等文艺形式,并且要简明通俗,挨户的、口头的、化装的方式。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文艺的大众化工作已经在进行当中,方式较为笼统、单一,沿用了苏区时期文艺大众化的方式,将戏剧的演出和宣传作为文艺大众化的切入点,“苏区戏剧是砸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战斗号角,它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生长在翻身求解放的工农大众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描绘了土地革命时期的时代风貌,体现了暴风骤雨的时代精神,塑造了富有阶级特征、时代特征的新的工农兵形象,是五四之后出现的真正大众戏剧。”延安沿用这一举措,将文艺大众化向纵深推进。

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方向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延安时期,随着形势发展,无论从文艺自身的发展出发,还是从团结群众、凝聚人心,鼓舞力量出发,都需要文艺并利用文艺的方式进行宣传。陕甘宁边区相对和平、安全的环境,为文艺的大众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也让文艺领导机关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周密部署文艺大众化的相关工作。1938年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就提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里面“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指的就是文艺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这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文艺的方向和方法问题。而大众化的前提是文艺实现民族化,即文艺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此,1939年在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应注重宣传鼓动工作的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力求各种宣传品的生动与活泼,特别注意戏剧、歌咏等等的活动。”1940年陕甘宁边区第一次文协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张闻天作了《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的任务》报告,其中论述了关于中华民族新文化与大众化问题,是年1月17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指出本次大会的成就在于“确定了中国革命运动和文化运动的方向,强调全国文化界统一战线,应该从各方面提高中国文化,为建立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此一时期文艺的大众化方向已然明朗,在陕甘宁边区文协指导下,诸多文艺社团、宣传教育机构等纷纷进行了许多文艺大众化的活动。

延安时期,在时代的要求下,文艺大众化的方向也明确了其自身目标,戏剧在文艺大众化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在边区文协的指导下,剧协、美协、音协、民众剧团等文艺团体纷纷成立并沿着文艺大众化的方向开拓进取。戏剧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广受人民大众欢迎,以戏剧艺术为突破口则更易被群众接受,并且苏区时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其次是戏剧艺术以直观、形象的舞台艺术的呈现形式,更能够使教育程度低、文盲率极高的边区群众看得懂、听得清;再者内容上与群众的生活相契合,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与战斗活动,群众尤感亲切。基于这些因素,戏剧在文艺大众化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的早期表现最为突出的要数民众剧团的文艺活动。它利用边区群众普遍喜欢的地方传统戏剧秦腔为蓝本,加入新内容,创作新剧本,在文艺大众化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38年到1946年,边区剧团下乡最多的要算民众剧团,平均8天内有3天在乡间,共走了23个县(全边区31个县市),190处市镇村庄,演出1475场戏,平均两天有一场,观众达260万人。”民众剧团所走的文艺大众化的道路后来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为“民众剧团的戏,内容是革命的,来自现实生活;语言是大众化的,群众能听懂;形式是民众熟悉的,群众喜欢看。”民众剧团在践行文艺大众化的道路上堪称典范,它从内容到形式再到语言都实现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度结合,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1944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民众剧团获得一面“特等奖旗”,团长马健翎(柯仲平调离后)荣获“特等模范”和“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民众剧团在诸多文艺团体中是一个成绩卓著的艺术团体。

延安文艺大众化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关系

文艺大众化贯穿各个历史阶段。延安文艺座谈会为文艺大众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各个领域的文艺人才践行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尽情抒写他们,讴歌他们,将文艺为宣传的现实需要服务、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进行到底。文艺家们从阶级立场、创作态度等方面也第一次真正发生了根本的蜕变,成为服务于党和人民的艺术工作者。座谈会之前文艺大众化在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打击敌人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就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方向奠定了基础。抗日武装真正实现了枪杆子和笔杆子两条腿走路,即“文武双全”。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也真正实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文艺大众化是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早期探索。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正式发表之前,部分文艺团体和文艺人对文艺的大众化已经作了早期尝试。在边区文协领导下,成立起来的战歌社、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战地社,就曾联名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号召诗人们走上街头,让诗歌走向群众、与斗争实际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宣言指出诗歌运动的目的“不但在利用诗歌作为战斗的武器,同时也要使诗歌走到真正的大众化的道路上去;不但要有知识的人参加抗战的大众诗歌运动,更要引起大众中的“无名氏”也多多起来参加这运动”。1938年以战歌社和战地社为中心,延安的街头兴起了街头诗运动,那些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鼓舞人心、凝聚士气的短诗走进了百姓的心里。还有诸多文艺团体,诸如鲁艺木刻工作团等都对文艺的大众化进行了实践,并且积累了文艺大众化的宝贵经验。彭德怀在1940年2月7日给鲁艺木刻工作团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早已听说你们的工作很努力,现在又亲眼看到了你们的作品,更证实这话是对的。这次你们勇敢的尝试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成功。许多艺术工作者口喊着大众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到。而你们则已经向这方面走近一步了。”这些文艺团体和文艺家们走在了文艺大众化的前列,一定程度上是对《讲话》精神的早期探索。

文艺座谈会讲话是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总结和升华,并指引着文艺大众化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延安文艺座谈会结论指出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进一步明确了大众化的方向,作家,戏剧家、美术家们都纷纷下到基层,主动走进群众的生活、战斗与生产的日常,从情感、喜好、审美等多层面了解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在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指引下,文艺工作的方向与方法都产生了重大变化,文艺的大众化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凯丰同志在1943年发表的文章《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中说:“从今年的春节宣传中可以看出来,春节文艺宣传活动,大量采用民间形式,采用为广大群众能听得懂看得懂的形式,采用为老百姓能解得下的形式,这是表示延安文艺活动向新的发展方向的开始,向着毛主席号召的方向的开始。”从中可以得到印证,在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延安文艺大众化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拥军秧歌《挑花篮》《兄妹开荒》《白毛女》等一大批新作问世,成为延安文艺大众化的经典代表作,文艺在大众化的基础上,走上了与工农兵结合的道路,成为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文艺,文艺家在创作上也树立起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的历史意义

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彰显了文艺的中国作风。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实践。1938年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贯穿到各行业、各领域。文艺界也主动学习,并且文艺创作与时代需要主动结合,走文艺大众化道路。与群众结合,就要向群众学习、向传统学习、向民间学习,不论文艺家在此之前曾有过如何卓越的成就,有过多么高超的西洋艺术技艺,都需要遵循着吸收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根本遵旨,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批判地吸收和批判地继承。因此,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将我国传统的、民间的文艺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文艺作品彰显了中国作风。延安时期创作的作品《黄河大合唱》《白毛女》,我国现行的《哀乐》《春节序曲》等无不是文艺家在继承传统与民间的文艺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

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发挥了文艺宣传的重要作用。文艺来源于群众的现实生活,文艺的直观、形象、生动和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共情力。因此,在时代大势所趋面前,文艺发挥了其强大的组织动员和宣传力量,这种力量的发挥,既是文艺家的文化自觉,也是客观形势需要。在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下,在文艺大众化的过程中,群众受到了教育,凝聚起了力量,这也是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作用。

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为新时期文艺的发展奠定了方向。延安文艺大众化归根结底是使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对于后来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文艺的创作方向,文艺工作的作风,以及文艺工作者对待传统与外来文化的态度,文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等方方面面来看,延安文艺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延安作风,深刻影响着新时期文艺的发展方向。延安时期从革命文艺阵营走出来的大批文艺工作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绝大多数都走上了文艺工作的领导岗位,他们或继续领导文艺工作,或继续从事文艺创作,都继续保持着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作风,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贯彻下去,创作出了许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让新时期文艺之花更加艳丽多彩。

猜你喜欢
大众化延安文艺
1942,文艺之春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文艺范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走进延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