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化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街区

2024-06-16 07:35:28李彤曦
百花 2024年3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民族性回族

李彤曦

摘 要:本文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进程进行分析,得出目前出现在该街区的是基本符合传统士绅化定义、带有鲜明回族特征的士绅化现象。西安回民街的街区更新基本符合传统士绅化理论对于居民变化及街区变化的要求,并在街区景观变化层面展现出回族的民族特征。“下店上居”和“前店后居”是该文化街区居民自发改建的住宅特征,并与回族重视商业的民族特征相吻合。

关键词:士绅化;回族;民族性;历史文化街区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许多西方城市中的社会现象逐渐在中国城市里被研究者们识别出来,士绅化现象就是如此。它最早于20世纪末的上海被学者识别出来。在本世纪初,学者发现长春、成都、武汉等地也出现了士绅化现象。2016年,拉萨也被识别出了士绅化现象。[1]以此得知,士绅化现象已经基本覆盖了中国各大城市。

一、西安、回族、回民街概述

(一)西安历史变迁

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市老城区(明城墙范围内的区域)如图1所示,至今仍是“九宫格局、棋盘路网”的传统布局。这一布局,可参考西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藏的《西安市志》,基本符合明洪武年间的城市建设。[2]清承明规,西安市城市布局和建设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除设置满城以外)。[3]

近代西安城市发展建设的起点是民国元年(1912),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的计划得到了实施,第三个阶段的计划全部没有实现。[4]尤其在第二个阶段,政府以筹备和建设西京陪都为工作重心,借鉴欧美日等国家的城市规划经验,在编制西京都市计划时明确提出“西京为周、秦、汉、唐四代古都,胜迹之多甲全国”,一再强调必须保护西安的历代文物古迹,“恢复汉唐繁荣”。[5]这一规划与2005年西安市政府提出并实施的“皇城复兴计划(西安旧城改造计划)”有着相似性(图2)。

1949年至今,西安先后经历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1952年,第一部《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53年—1972年)》出台,该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是“以轻型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规划布局以明西安城为中心,主要向东、西、南3个方向往外发展,3个新建区均远离周、秦、汉、唐等古遗址和明西安城。[6]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年—2000年)》出台,这也是第二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这一轮规划突出了西安作为中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凸显唐长安城的宏大规模,要求保持明西安城的严谨格局。该城市发展规划重视对周、秦、汉、唐重大遗址的保护,在这轮规划中,城市性质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陕西省省会”,建设方针是“在保持古都风貌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城市”[7]。而在199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第三轮规划(即《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2010年)》)中,城市性质被确定为“陕西省省会,我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旅游胜地”,规划目标是“逐步把西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并具有传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8]。200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了《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指出西安的城市性质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强调要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优先、有机更新的原则”;重点保护好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等历史文化街区。[9]

(二)西安少数民族分布概况

西安有54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形成了大分散小聚集的格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半数以上。西安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回族(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近十分之六)。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西安市的回族总人口数为77851人。近半数的西安回族常住人口(约3.37万人)居住在莲湖区,主要聚居在北院门街区(回民街),也就是国务院在第四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所强调的重点保护“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也是全市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对于像西安这样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城市的文化资源,也是城市的文化资本。作为文化资源,回民街往往会与旅游相结合,一方面带动当地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该街区的再更新及保护。作为文化资本,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参与资本循环,遵循资本逐利的逻辑。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由香港大学王珺教授在上海红场士绅化实地研究中提出,这里所指的文化资本并不等同于传统语境下的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而是文化本身就是资本的一种(culture=capital)。在西安,回民街是著名的西安旅行美食打卡地之一,和附近的钟楼、鼓楼等旅游景点连接成线。通过文化集群效应,这一空间的符号性得以强化,从而引导需求的增长,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二、全球士绅化在中国

1964年,社会学家Ruth Glass最早提出了士绅化概念。这是在西方世界经历了城市化后期的郊区化高潮之后所出现的一种现象,即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受到租金的影响逐渐迁回衰落的内城,并与原有居民(住在租金较低区域的低收入群体)发生置换,使社区居民结构发生变化。这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一般是中产,他们将自身阶层品位带入社区,使社区的街道景观得到优化。

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后,基于西方国家城市背景的士绅化理论已经较为成熟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两个离散的体系。一个是由Neil Smith为主导的资本引导的士绅化,其核心是“租金差”概念,强调逐利资本循环规律这类经济动因(也就是供给侧)。另一个是David Ley为首的文化引导的士绅化,其核心是将中产文化品位作为士绅化的推动力。[10]Zukin的ABC理论也可以被归类为文化引导的士绅化。这一类士绅化理论强调中产阶级的品位选择与消费偏好等文化因素(也就是需求侧)。目前,士绅化理论不断补充了多种细分类型,例如城市士绅化、新建士绅化、政府(引导)士绅化、商业士绅化、旅游士绅化、文化士绅化、教育士绅化、乡村士绅化、超士绅化等。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并行发展,大量士绅化现象在世界各地区涌现并被研究者识别出来。在此基础上,西方学者提出并证明了“全球士绅化”这一观点,即士绅化是一个全球现象,它不仅仅出现在西方世界,在第三世界国家也有广泛出现,全球各国各地区均存在士绅化现象。他们认为,近些年来在非西方世界国家和地区士绅化的广泛出现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西方世界的士绅化的辐射,东亚地区的士绅化也不能被轻易解读为“他者”;对发生在非西方世界国家和地区士绅化现象的分析,需要放置在具体语境下对士绅化理论进行解构与重建。

1997年,上海的一位学者在其社会学研究著作中最早提到了士绅化。近五年来相关研究呈现井喷式增长,研究者们不断在国内城市更新中发现士绅化现象,并对此加以分析。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士绅化并不完全符合现有的较为成熟的,基于西方国家研究地点的士绅化理论,仍需要在中国背景下对现有的士绅化理论进行解构及重建,即士绅化中国式的呈现。

三、西安回民街的士绅化

在本研究中,西安回民街是指西大街以北、北大街以西的回民街区(当地人称之为回坊),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将《西安市城建系统志》中历代地图复制件与目前该地区的卫星地图(图3)对比,研究者发现,该地区主要街巷位置形态自清光绪十九年(1893)至今基本没有发生较大改变。

据《西安市志》记载,民国时期,这一地区就形成了经营小手工艺品的商业街。[11]近代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回民街更新工程只有1991年8月1日开始、1993年9月12日竣工的北院门一条街改建工程。这一工程总投资达3300万元,其中青石铺路8000平方米(原为民国时碎石路面),百分之九十的房屋经过翻修、翻建和净化,翻建的门面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在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与回族特有文化的双重影响作用下,目前回民街整个街区居住空间形态有着鲜明的回族聚居特质,是以各清真寺为核心的“寺坊制”空间格局,居民围寺而居,清真寺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民事中心,俗称七寺十三坊。七寺指化觉巷清真大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洒金桥清真古寺、北广济街清真寺、小学习巷营里寺;坊指居民住地。

1949年至今,回民街区域的街区空间形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12]第一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传统的四合院式住房逐渐衰落,街区内开始建设单位大院式住房,但此时城市经济发展较弱,建设总体规模较小,空间形态基本与新中国成立前无变化,传统的街巷结构四合院空间格局得以较完整保留,以居住用地为主,居民以原住民为主,并且延续着1949年前该区域以餐饮业为主的商业传统。第二个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回民街区域出现了局部改建活动,以及公有产权家属院的建设,空间形态发生了改变。随着商业活动不断繁荣,大量游客涌入,外来经商人群和租住人群明显增多,但这一时期的居民仍以原住民为主。另外,在西安市政府“拆一还一”住房更新政策引导下,居民开始自发将部分沿街建筑用地的性质从居住改为商业(自发性改造营建)以及改建拼贴住宅(局部更新改建)。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后,回民街进入加速扩张时期,街区居住空间形态发生了较大改变,虽然整个地区主要街道的格局无明显变化,各清真寺为中心及其附近仍存在标志性可识别的传统院落,但入户小巷难以寻觅。街区内商业活动繁荣,有经营者和租住者搬入,但原住居民仍占该地区常住人口的70%以上。

除去较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是由政府直接参与保护改造之外,回民街区域的更新以居民自发性营建为主。政府将此街区的更新活化原则描述为“局部入手、点状更新,公众参与、自下而上”。这里仍是西安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该区域仍是居住型社区,大量原住民仍居住于此。

回民街的更新受政府影响较小,这是中国语境下非典型的、不常见的士绅化现象。相比之下,该地区的士绅化更符合传统士绅化定义。首先,该区域原住民的收入随着街区商业活动的兴盛得到了显著增加。其次,同1960年代Glass在伦敦研究时所发现的一样,这些收入较高的居民按自己的需求改造住宅的外观,最终达到了整个街区景观更新的效果。这是因为该地区的街区更新是以居民自发性营建为主,政府只从局部针对街区内的重点文保单位做点状更新。与伦敦中产阶级按自己的品位改造住宅等案例不同的是,回族居民按自己民族的传统,将住宅改造为“前店后居,下店上居”的形式。回民街街区更新过程中的士绅化,可以被理解为中国语境下不常见的基本符合传统士绅化定义的士绅化(图4)。

四、与国内其他街区士绅化的比较

(一)与北京牛街比较

西安回民街和北京牛街相比较,能够发现居民自发性更新营建和政府主导下更新营建的不同效果。北京牛街回族聚居区同西安回民街一样,也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明朝。回族是北京少数民族的主体之一。[13]牛街回族聚居区是北京最具影响力的回族聚居区之一。

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危旧房改造工程将牛街作为重点危改区。牛街是北京市城内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且存在较多历史文化古迹,是体现民族政策的窗口,地方政府在改造中鼓励外迁、允许回迁、实行房改。现在,牛街作为展示民族风貌的窗口,有着较强的象征性。

(二)与天津第五大道历史街区比较

天津第五大道历史街区最早是当地的小洋楼高级住宅区。20世纪90年代,该区域内出现了小型商业服务,但仍以居住为主。直到1999年,天津市出台《五大道风貌区保护开发规划》,将五大道地区定位为“高级住宅区、高档办公区和旅游观光区”。20世纪90年代,该区域的旅游开发进入发展期。[14]近年来,五大道地区在政府保护规划的推动下,不断从居住区向旅游区转型。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街区文化品位,而且还改善了街区环境,但与西安回民街相比,大量新建筑也带来了原有文化景观的流失和现有街区文化景观的同质化。

五、结 语

西安回民街的士绅化是在中国背景下并不常见的士绅化,基本符合传统士绅化的定义,并带有鲜明的回族特征。在这一士绅化过程中,原住民保有量较高。回族民众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发改造新建住宅,是非常典型的士绅化。唯一与传统士绅化不同的是,居民们并非按照中产阶级的品位来改造住宅,而是受到民族自身文化的影响,将住宅改造成“前店后居,下店上居”的形式。因此,西安回民街所体现的士绅化,是带有民族性传统士绅化的中国式呈现。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参考文献

[1] 平措卓玛,徐秀美.历史文化街区绅士化对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以拉萨八廓街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4):68-72.

[2]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1991-2010)[M].2020.

[3] 同[2].

[4] 同[2].

[5] 同[2].

[6] 龚伟芳.涨知识,城市发展规划中看西安城百年变迁[N].西安日报,2021-06-24.

[7] 同[6].

[8] 同[6].

[9]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Z].国函〔2008〕44号,2008-05-06.

[10] 王雪,青木信夫,徐苏斌.转型时期历史工业街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以天津为例[J].新建筑,2020(2):102-106.

[11] 同[2].

[12] 林雪薇.西安回坊红埠街地段居住空间形态基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

[13] 良警宇.从封闭到开放:城市回族聚居区的变迁模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73-78.

[14] 惠晨阳.士绅化背景下的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研究[J].城市建筑,2023,20(8):206-209.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街区民族性回族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9:28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绿色科技(2016年21期)2016-12-27 16:24:32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58:15
旅游体验背景下重庆下半城历史文化街发展策略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16期)2016-06-29 22:05:08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雕塑(2000年4期)2000-06-24 01: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