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华
摘 要:鲜卑族是自汉晋以来第一个统一古代中国北方并建立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所以北魏作为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仅靠其自身的游牧文化是不足的。为恢复并发展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也为维护王朝稳定,北魏大量吸收、融合汉族王朝文化从而推动北魏整个社会发展。以北魏迁都为分界线,前期的文化发展风格以初级汉化和多民族文化交融为特点,伴随地域版图的扩张,融入北魏的民族越来越多,多种文化围绕着鲜卑文化以及汉文化共同发展形成了一种相互杂糅的文化风格;而迁都洛阳之后汉化的程度已深入社会各阶层,以汉文化为中心多种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文化风格逐渐形成。
关键词:北魏艺术;文化风格;时代特征
北魏建国于公元386年,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前期北魏虽未统一古代中国北方,但灭掉后燕之后就占据了中原腹地,政治经济重心南迁也让北魏王朝提高了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原始的拓跋部落贵族也逐渐成为北魏第一批封建地主。彼时的北魏为维护统治地位,广泛搜罗汉学典籍,开设太学,但其统治者的优越感也导致了统治思想保守,被动接受汉文化以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其创立的仿汉典章制度也只是为了缓解社会民族矛盾,各项制度只是形式上或名称上为汉制,内容上掺杂了不少鲜卑旧制,没有完全接受先进汉文化。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是汉文化和鲜卑族游牧文化相互融合的初期阶段。
一、平城时期的杂糅风格
平城时期的北魏文化代表了一个文明与另一个文明相互碰撞、学习、交融的初始阶段,民族融合是这种现象的最终目的。这一时期社会矛盾也比较激烈,新兴的皇权与固有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导致中原士族与鲜卑势力之间互相不认同等社会现象发生,从而激发社会文化不断变化。
《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的官名在定制时不效仿前朝,而是根据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或是随身携带的物品、装饰品,以及一些常见事物来确定官职的名称。最后用具有相似特征的各种鸟来命名,因为鸟是动态的,所以那些官名叫起来便很形象生动,比如“诸曹走使”称为凫鸭,负责监察的官员称为白鹭。[1]由此可见,北魏在官制名称上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习惯。《魏书·乐志》记载,道武帝拓跋珪命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自作皇始之舞(手执五彩鸟羽之舞),在追尊祭祀其皇始祖、皇祖、皇考诸帝时,配合八佾(纵横各八人排列的六十四人大型乐队)皇始之舞,使用鲜卑民族《真人代歌》告慰先人,以及歌颂现今的丰功伟业。[2]从中可以看出,祭祀活动仅仅模仿了汉文化的礼乐制度,在乐队编制上采用了秦汉时开创的皇家乐队八佾模式,但曲调和歌舞还是依照鲜卑旧俗而开展。天赐二年(405),鲜卑族的“西郊祭天”恢复,设立了太庙四庙、宫中五庙、旧都七帝之祀等祭祀制度,这种祀制很明显地违背了“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的儒家礼典规制。[3]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祭祀中虽然多用汉制古礼,但本质还在遵循鲜卑族的习俗。[4]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北魏建国初期,在核心都城附近大力发展农业,汉族农耕文化范围不断扩大,但游牧业也并未衰退,鲜卑贵族仍热衷驾车骑马,奔驰狩猎,保持着草原生活的乐趣。鲜卑人在征服的过程中依然伴随大肆掠夺,强制迁徙人口往平城地区,致使大批士族文人为避祸而主动或被动集中在都城,平城文化中心逐渐形成,汉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排斥融合局面逐渐形成。平城时期,无论是鲜卑贵族还是鲜卑平民,大多数还是保持着勇猛善战的尚武精神。为维持骑兵的强大,北魏所征服地区大多都退耕还牧,河西走廊的农耕区成为北魏王朝的重要牧场,一直到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还畜养十万马匹,每年运往并州(现山西太原)以起到拱卫皇都之用。[5]由此可见,拓跋皇族在统治中原地区时并未彻底放弃浓厚的草原文化特质。实际上北魏在迁都洛阳之前还经常被称为“皇代”“大代”等,代指鲜卑族之前建立的政权“代国”,而“代”“魏”并用的现象表现了平城时期统治阶级对于汉文化的不坚定。[6]鲜卑与汉族糅杂的文化正处在一个逐渐发展共融的阶段。
二、洛阳时期的新汉化风格
太和十七年(493),北魏孝文帝为解决胡汉之间的矛盾,摆脱鲜卑权贵对于汉化改革的阻碍,以南伐之由进行迁都,到太和十九年(495)基本完成,将都城迁至洛阳。由此可见,一部分北魏权贵对于汉文化的认可度已大幅提升,民族融合也由被动转向主动,这时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汉文化为主体的发展时期。作为汉化改制主导者的孝文帝由文明太后(北魏文成帝之妻,冯氏,汉人)抚养长大,自幼学习汉文化,对于儒家经典十分推崇,汉学成就以及对汉文化的理解远超北魏历代君主。[7]正如北宋政治家欧阳修所言,孝文帝重视汉化改革,建立礼乐制度,重视汉学经注。[8]再加上冯太后接连辅政两朝,制定汉化政策,推动政治改革,孝文帝在耳濡目染之下继续汉化改制,包括官制、礼仪、音乐、姓氏、语言等,将“稍僭华典,胡风国俗,杂相糅乱”[9]的魏初典章礼仪加以完善,大刀阔斧地将汉化改革推向整个北魏。
北魏洛阳时期受汉化影响,儒家大兴,举孝廉之风盛行。《魏书·儒林传》记载,迁都洛阳后,官家开设学校,教授儒学经典,刘芳、李彪、崔光、邢栾等人博学多才,得以出仕。[10]鲜卑王族也改汉姓为元,对于汉族文化的推崇可见一斑。北魏贵族还倾慕南方文风的潇洒旷达,仿效南方弹琴饮酒、舞文弄墨、纵情诗歌的生活方式。广平王元顺、京兆王元愉、清河王元怿等鲜卑贵族皆招引儒士,博古好文,谈经论道,当时的王公贵族府邸可称为学术文化交流中心。[11]洛阳出土的《元孟辉墓志》记载“左琴右书,逍遥自得”。左琴右书是古代文士身份的象征,此处是描绘元孟辉以文士为荣,怡然自得。《元举墓志》记载其书法与琴技都十分精妙,而《元子正墓志》中也说其是好学之才,礼贤儒士,对于汉学经典多有研究。而南朝的使者在抵达洛阳后,也感叹北魏文风胜过南方。此时在南梁(与北魏并存的南方政权)大将陈庆之的影响下,南方掀起了一阵学习北魏文风的热潮。[12]
洛阳时期开凿的龙门石窟与平城时期兴建的云冈石窟对比,佛像造型由端庄威严、雄健壮硕的“梵像胡貌”[13]变得更接近传统汉族士大夫的形象。在书画艺术风格上,洛阳时期更加注重线条的细密,书法作品多斜划紧结,与之前平城时期的古朴厚重大相径庭。乐舞艺术上,之前的风格较为雄壮豪迈,而迁都洛阳后,“战歌战舞”风格逐渐减少,绮丽清雅的风格逐渐形成。《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元琛府中有表演《团扇歌》《陇上声》的婢女。[14]《团扇歌》是一种南朝乐府,属“关声歌曲”。这一时期北魏各艺术种类都在主动吸收汉文化,当时的佛教文化艺术也有融入汉文化的倾向,传统汉族文人的形象取代了胡化的雕塑与绘画艺术形象。
经历了迁都改制后的北魏,在面对汉文化时显得从容了很多,对汉文化的认可和接受也推动了民族融合。汉化改革后,北方原有士族从心理上认同了北魏鲜卑的政权统治,接受了鲜卑的民族文化,在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融入鲜卑文化,丰富了整个北魏时期的文化体系。而以孝文帝为代表的鲜卑贵族在生活习俗上还保持着原有的传统,笔者认为虽有强制政令要求拓跋部族彻底融入汉文化,但不忘本的鲜卑族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自我的习俗。据考古发现,洛阳邙山的鲜卑贵族墓葬依然按照帝陵、皇族、九姓帝室、勋旧八姓及依附部落的等级排列,沿用的还是原有的鲜卑习俗。[15]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灭亡。另一个由鲜卑民族(慕容部落)建立的政权活跃于现中国甘肃、青海一带,直到公元663年灭亡。纵观北魏以及慕容部,鲜卑族建立的王朝和政权基本发展到中期时部落意识就已经磨灭,农耕经济超越原始游牧经济成为经济主体。同时民族融合程度和少数民族汉化程度都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是特别的存在。尤其是北魏王朝结束了中国北方几百年的战乱局势,为百姓带来了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推动了民族融合,为后面隋唐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为多民族文化融合做了一次尝试,为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三、结 语
前期的北魏政权因为各族之间,尤其是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不同,都以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主,文化融合表现出一种被动性。拓跋鲜卑虽然为了统治的需要,被迫征召汉族中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汉化改革,但此时建立的典章制度,只是为了适应其统治的需要,对汉文化采取的是一种选择性的、形式上的运用,社会制度上依旧保留着浓郁的鲜卑文化特点。所以,前期的北魏文化艺术,胡风无疑占据了主导位置,从此时期的石窟造像、陶俑、壁画以及乐舞等艺术作品中都能感受到浓郁的粗犷古茂之风。汉文化的影响以及孝文帝推出的“改汉姓、禁胡服、禁胡语”等一系列彻底、全面的汉化政策,使拓跋鲜卑主动融入汉文化之中,并将都城迁移到鲜卑旧族势力薄弱、汉族力量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原腹地洛阳,此时的北魏极力向南朝学习,进而呈现出了南朝文士化盛况。融合了胡族元素的汉风,由此占据了文化艺术的主流。从石窟造像、墓志书法到线刻绘画、宫廷乐舞,无一不呈现出一派汉风新貌,开创了新的汉文化,并一直流布后世。
参考文献
[1] 魏收.魏书·官氏志:卷一一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2973.
[2] 魏收.魏书·乐志:卷一○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27-2828.
[3] 郑玄.礼记注疏·坊记:卷五一[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34.
[4] 司马光.资治通鉴·宋记:卷一二四[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23.
[5] 魏收.魏书·食货志:卷一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57.
[6] 何德章.拓跋鲜卑汉化进程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2:15.
[7] 魏收.魏书·高祖纪下: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
[8] 欧阳修.文忠集·后魏论:卷五九[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57.
[9] 萧子显.南齐书·魏虏传:卷五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2:990.
[10] 魏收.魏书·儒林传:卷八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2.
[11] 冉令江.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0.
[12]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释·城东:卷二[M].周祖谟,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108.
[13] 同[11].
[14]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释·开善寺:卷四[M].周祖谟,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164.
[15]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J].文物,197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