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慧
摘 要:上镇村是晋南地区一个历史久远的村落,喜符号源于汉武帝在此地“两日得三喜”的故事,是一种历史话语,具有浓厚的文化意义,同时又与当下村落文化建设相关。当前该村落从多方面表现出喜人势头,既包括闻喜花馍展厅、双喜广场、“囍”门雕塑、文化墙等物理空间的建设,同时也包含闻喜花馍文化节、双喜文化节、庙会等文化空间的恢复和展演,这对于当下村落公共记忆的凝聚、生活幸福感的提升、“美丽上镇”的建设这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镇村;喜符号;历史记忆;文化建设
自1991年,上镇村实施“新村建设”工程,村落空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外部形态与内在蕴含的多种历史记忆也在不断被重构,与之相关的故事传说、剪纸等文化元素被赋予了新的生机。现今因其深厚独特的喜文化底蕴,村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对于上镇村而言,喜符号是具有地方意义的本土概念,有着浓厚的文化意义,在上镇村发展策略与方向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记忆沉淀:上镇村的历史空间
(一)自然环境的特征
上镇村隶属运城市闻喜县东镇镇,距离东镇镇正北约2千米。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看,上镇村北靠峨眉岭,南临涑水河,坐落在地势较为平坦的腹部地区,这样的地形布局恰恰体现了“依山傍水”的风水布局,并构成当地农业良好发展的生态基础。
有关上镇村的确切由来现无从考究,根据相关墓群考古证明,秦汉时期该地区已有聚落活动遗迹,有着较为久远的发展进程。上镇村古村名为圣东镇,因村中的四圣庙而得名;西汉时期汉武帝来此地时,因避讳圣上的“圣”字而更名为上东镇;民国初年,“闻喜县知事杨韨田将治内改为六大区三十一小区,上东镇去‘东为‘上镇”。[1]因而有了“上镇村”之名,并延续至今。
(二)村落文化的类型
进一步看该村多种文化生态类型,具体包括以物质形式体现的景观、建筑碑刻等遗产以及非物质形式流传的传说故事、民间艺术活动等,通过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节点中,形成具有悠久历史底蕴的记忆之所。
多种传说故事叙事是最独特的文化形态。在上镇村,至今流传着丰富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与上镇村的庙宇建筑、地名、历史人物、山川河流等相互印证,包括董父豢龙与卧龙洞的传说、四圣庙石狮流油的传说、李家“四合大院”的传说、白龙泉河的传说、汉武帝两日得三喜的故事、慈禧太后参拜“喜神”的故事等。
二、符号象征:上镇村喜符号的实践
当前该村落的空间从多方面表现出喜人势头,这些丰富的形式共同构成上镇村喜符号象征的产物。
(一)村落物理空间的营造
在上镇村村落建设中,喜元素得到充分应用。一方面,上镇村按照“闻喜花馍博物馆+乡村记忆馆”的思路对村落进行开发建设,将闻喜县的花馍历史、村落区域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2014年3月,闻喜县在该村落修建了一座闻喜花馍博物馆,按照双喜的设计理念,将生日过寿、红白喜事、上梁乔迁、典礼等不同场合分类展示,总体上包括盘顶、吉祥物、花糕、花馍四大类型,共计百余种花馍陈列,构成了该村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实早在1996年,上镇村就在村委会大院修建了一座15间的花馍展厅,在不断传承发展中衍生出多样形式,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小孩周岁所制作的腿腿花馍,意味着小孩“按腿腿”,蕴含了让自家小孩学会走路的期盼;此外还有文化节所制作的“汉武帝迎闻喜”花馍、白事所适用的殡葬花糕等类型。
另一方面,与喜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广场、文化墙等场域也是上镇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该村结合自身的喜文化特色,运用图案、雕塑等形式,营造出具有文化标志性的村落公共空间。上镇村的文化广场,又名“双喜广场”,位于村落南部出口处,是该村村民休闲、集会的主要空间之一。在广场道路两侧,分别建有12座以红色为基础色、不同“喜”字的雕塑,每个雕塑上按照“喜鹊报喜”的理念设计出喜鹊叼着小红灯笼的形象;每个雕塑中心位置各以十二生肖和张、王、李、吴等中国十二大姓氏为主题进行设计。雕塑整体造型各异,生动形象,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叙事风格。而位于广场南部的门牌楼则更能体现出该村自身的文化认知和文化需求。该门楼区别于传统仿古门楼建筑样式,而呈现出喜文化的风格,被命名为“双喜门”。在视觉呈现上,双喜门整体以正红色为主基调,辅以白色花岗岩装饰,建构出双门结构的“囍”字样式,双连为一体,极具喜文化特色。另外,双喜门一侧塑有汉武帝“得喜赐名”的雕塑,以上这些意象共同结合,依附于特定空间、当地民众而展现,传达出上镇村内部的文化倾向和记忆认同,共同构成展现该村风貌的鲜明空间。
(二)文化空间节点的构建
文化旅游节、庙会等精神文化活动根植于上镇村悠久的历史,囊括了传说故事、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满足了当地民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在推进上镇村设施建设、打造村落喜文化品牌方面也具有辐射带动的作用。
双喜文化节是在上镇村腾龙岭文化景区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最初的双喜文化节是从2012年开始,每年二月初一为固定节期,以景区的四圣祭祀为主要内容,同时进行“喜”字剪纸、“喜”字楹联、“喜”字刺绣、“喜”馍等系列主题陈列展览,伴随着餐饮住宿窑洞、游乐中心、垂钓园、采摘园、农家乐等相关设施不断建设与完善,进而演化成了为期十天的节庆活动。对于上镇村而言,双喜文化节的受众群体不局限于上镇村以及东镇镇,参与的民众包括闻喜县甚至辐射到附近县城区域。
三、传承延续:喜符号的文化赋值
文化以喜符号的形式存在于村落空间中,对当下村落公共记忆的凝聚、生活幸福感的提升、“美丽上镇”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凝聚共同记忆,提升生活幸福感
上镇村在对本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化的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复原,激发民众对故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充分调动和增强居民的参与感,提升对生活的满意度。
一方面,对于当地居民而言,上镇村是他们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承载着个体和群体记忆,是群体追忆过去、寄托情感的寄托地。
人们基于此而形成的认同情感,表现在个人行为、心理等多个方面。比如:“我们村这个喜文化活动搞得不错,像一年一次的文化节。像我们村有这个双喜门,为什么叫双喜门呢?就是因为过去汉武帝在我们这里住过,得到了喜上加喜的消息,就好像好运来了,历史非常久远。”
“我从部队上退休回家之后,有时候以义工的形式给村里也帮点忙,也会给我们村的这个庙会、篮球比赛等捐款。”
从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管当地居民的身份、角色、个性有何差异,对于本村的历史认同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很让人骄傲”“我们村”“我们的双喜门”“捐款”等表述,不断传达着本地民众对上镇村的依恋情感。
另一方面,在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上镇村古建筑的重建、道路的整修、村容村貌的优化、村志资料的编修等也具有经济属性,能够满足居民不断发展的生活需求,从而提升整体生活的幸福程度。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我们村的住宅生活改善了。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叫做新街,都是从老村那边搬过来的重新规划的,重新盖了平房和小区,小康村建起来了。现在那边住的人都很少。”
在此基础上,“喜”的含义逐渐得到丰富和充实。上镇村村民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赋予其丰富的意义,衍生出幸福、快乐、好生活等多重含义,进而具有综合性特点。
(二)基于自身“喜”特色,带动村落建设与发展
当前,上镇村不断挖掘自身优秀文化资源,以“美丽上镇、幸福上镇”为目标,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村容村貌等方面进行有效建设,总体上形成了老村、新村和小康村“三区一体”的布局,探索出具有自身喜文化特色的发展路径。上镇村的建设形式多种多样,回顾已取得的建设成就,主要是延续多种空间的传统功能,并赋予新的文化价值。比如,在上镇村复兴传统文化、发展喜文化产业的背景下,2014年,村民集资恢复重建了四圣庙宇,并将此地作为村落祭祀、庙会节庆等活动的空间,在每年二月初一定期举办庙会活动;先后编写出版了《上镇喜文化巡礼》《上镇村志》等文献。下一步,上镇村仍以喜民俗文化资源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喜文化产业链。“闻喜县、东镇镇政府及上镇村将立足喜文化,进一步开发喜文化产业,将其打造成风情独具的农业休闲观光基地、婚礼殿堂和影视基地。”除此之外,还不断创新场地利用模式,建设汉武帝纪念馆、中国喜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场馆,比如拟照风、雅、颂三部展区,分别以“喜气篇”“喜日篇”“喜舞篇”“喜婚篇”“喜辰篇”等为主题进行喜文化主题的展览。
当前上镇村的记忆传承与空间重构呈现出了新的时代风貌,存在于上镇村的多种传统文化遗产不单是历史所记忆的多种概念,更是顺应村落发展、不断建构的过程,愈发彰显出独特的喜文化色彩。
(西安翻译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2022年度校级重大专项项目“村落建设与文化传播:山西上镇村喜符号建构机制研究”(2022Z08);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民办高校专项课题“村落建设与文化传播:山西上镇村喜符号建构机制研究”(XGHZ22034)。
参考文献
[1] 王长远.上镇村志[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21:142.
[2] 王长远,解稳.上镇喜文化巡礼[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1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