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3-10
作者简介:周伟,女,河北廊坊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
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大工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立足新目标新任务,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根本原则和方法路径,科学回答了如何培养干部、培养什么样的干部等重大时代命题,为干部成长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生成逻辑和时代价值,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干部教育培训;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4)03-0038-07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括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地位、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教学体系、路径渠道、方式方法、师资要求、措施保障等内容,是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其作为一项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打造,认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干部教育培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通过全党大学习、干部大培训,才能推动事业大发展;提出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重点,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各项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到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这是重要论述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二)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
建设一支符合事业发展需要、党和人民信赖的优秀干部队伍,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好干部标准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干部评价标准。从忠诚、干净、担当三条原则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有”干部,从“四个铁一般”标准到“五个过硬”要求,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航定向。因此,必须把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好干部”标准,有计划、大规模、高质量地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
(三)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路径渠道
目标确定之后,路径选择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将组织调训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培训改革,不断完善培训班次、丰富培训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1],强调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纵向彼此衔接、横向相互联系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体系,这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他还要求在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有效利用各项培训资源,多措并举拓宽培训途径,突显网络学院、高校基地、海外培训机构等的独特优势和亮点,针对培训需求选择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四)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坚持政治统领、服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作为党校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要求各级党校时刻牢记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教育培训理念,以党的旗帜为指引,以党的意志为遵循,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绝对一致,自觉服务和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二是坚持分类培训、按需施教。习近平总书记从培训对象本身出发,十分注重个体差异性,强调干部教育培训不能搞“一锅煮”“一刀切”,要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年龄和经历的干部,按照国家需求、组织需求、岗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培训。这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培训理念,有效实现了教育培训主体与客体的高度契合。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院)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干部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系统研究,在教学方法、科研理念、智库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改革创新推动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四是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通过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将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贯通结合,切实增强工作本领,全面提升认知维度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水平。五是坚持从严治教、从严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全面从严理念,要求各级党校、干部学院必须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对于不良学风要敢抓敢管、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要转变角色认知,从领导干部角色转变为普通学员,以党校的各项纪律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发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坚决杜绝特殊化。
(五)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三者不可分割、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体系,要求各级党校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特色优势,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站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是抓好理论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论学习,认为加强理论修养是每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要求各级党校在教学体系中要注重提高理论教育的比重和含金量,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重点抓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是抓好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重要基石,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求各级党校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培训的重点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纪律规矩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等,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行修养,加强抵制不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三是抓好能力培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只有全面增强业务能力和工作本领,努力成为本专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才能切实发挥领导作用、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使命;要求各级党校、干部学院和培训机构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培训,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六)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既要突出培训内容,又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全面加强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培训对象设计丰富多样、灵活有效的培训载体,鼓励在开展课堂讲授、专题教学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现场教学、行为体验等方法,积极探索挂职培训、社会调研等方式,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科学化水平。特别是在加强党性教育方面,他要求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遵循党性教育自身规律特点,积极探索教育培训创新模式,坚持在全周期全链条教育管理上持续发力,着力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真正使党性教育生动深刻、入脑入心,在党性教育过程中达到让学员受启发、有触动、能铭记的效果。
(七)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不能按照一般的高等院校来管理,到党校参加培训的学员也不能按照一般的学员来对待,这样的特殊性对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他强调各级党校要本着对党负责、对学员负责的态度,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校教师、干部队伍,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他要求党校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重要的就是把党校姓党坚持好,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执着和坚守,坚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带着光荣感和使命感去传道授业,做到“吾道一以贯之”。
(八)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地位作用非同一般,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培养质效,是党的宝贵家业,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强调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一条根本经验,贯穿到党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方面;强调把办好党校作为全党的共同责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党委办党校、党委管党校、党委建党校,把党校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安排,研究解决党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党校事业发展,积极帮助党校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建立在理论、历史与实践三重逻辑基础之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干部教育培训思想,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汲取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灵活运用,顺应了时代发展新要求,回应了干部队伍建设新课题,契合了人民群众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期待,具有鲜明的传承性、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
(一)从理论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因为受时代条件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相关论述,并没有明确阐述出主体、内容、过程等内容,但提出了很多关于无产阶级教育的思想观点。马克思认为,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能够帮助工人在工作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而掌握这一思想武器的方式只能通过教育。列宁在结合当时俄国工人运动情况、探索宣传思想工作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那就是“灌输论”,强调无产阶级无法自发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他们应该进而把这个理论通俗化,把它灌输给工人”[2],从外部向内部传达,并辅助其深入学习掌握。1939年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学习是掌握各方面知识的重要手段,要把全党变成一所大学校,所有的同志都要在这所无期大学进行学习、研究学问。邓小平同志认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场深刻的历史革命进程中,我们党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在不断解决问题、学习探索中前进成长的。实践表明“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3]。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学习”[4],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自身学习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构建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5]他强调“要切实抓好成千上万各级干部的培训,越是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的干部越需要培训”[6]。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传承弘扬了马克思经典作家和党的历届领导人的学习教育观,充分彰显了兼容并蓄的宏大视野,拥有底蕴深厚的立论之基。
(二)从文化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历史典故和史实中汲取前行动力、明确奋斗方向,并将其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案例和佐证。他引用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观点论证读书学习的必要性,鼓励干部多读书;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引导干部养成学习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借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叹来引证学海无涯,劝告干部要终身学习;引用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规律,劝告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上既要有心存志远的追求,也要能受得住清冷、耐得住寂寞,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将提炼出来的精神标识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融会贯通起来,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三)从实践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复杂。一方面,从国际上看,我们面临着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两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性判断深刻揭示了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临如此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对世界发展大势认识不清,甚至茫然无知,就难以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的事业就难以有新的开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加强学习培训就成为我们党认清形势、摆脱困境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形势变化非常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艰巨,矛盾风险挑战越来越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前所未有的考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总体来看,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党员干部本领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如果不抓紧提高能力、补足短板,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是对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南。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坚持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聚焦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一核心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科学回答了干部教育培训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把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提炼以往经验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定位,赋予了干部教育培训目标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构建了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新体系,拓展了干部教育培训方法新载体,详细阐述了新时代领导干部为什么加强学习、学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效果以及如何保障学习效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内容丰富,体系完善,针对性强,不仅科学定位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地位、目标,还涵盖了培训的主体、客体、机构、师资等诸多方面,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质的充分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培训思想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了科学指南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再次进行安排部署,提出明确工作要求。这些重要要求对于我们党增强学习本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理论修养、营造全党崇尚学习的氛围具有重大意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关键一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先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着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2015年10月颁布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党内法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在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10月,党中央又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进行修订完善,对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管理体制、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培训保障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范,是新时代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遵循,为今后有效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的干部、党、国家、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坚持学习,大兴学习之风。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有利于保证我们党在开拓前进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对于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撑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作用的发挥,将其作为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这就意味着“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而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是主要载体和重中之重。干部教育得好不好,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有效落实,关系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有助于解决好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问题,对于建设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N].光明日报,2011-01-06(3).
[2] 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4.
[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4]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3.
[5] 习近平.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N].光明日报,2013-03-02(1).
[6] 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局处级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工作综述[J].旗帜,2022(10):8-10.
[7]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责任编辑:唐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