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 · 学生代表“成长”感悟

2024-06-16 05:23吕炟麟朱显珺陈思马咏薇张晨曦李佳颖郝云起梁芷清张宇涵施忱希牛嘉琪刘蓓陈卓禧黄忻玥何子熙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前辈建筑学城市更新

吕炟麟 朱显珺 陈思 马咏薇 张晨曦 李佳颖 郝云起 梁芷清 张宇涵 施忱希 牛嘉琪 刘蓓 陈卓禧 黄忻玥 何子熙

01-清华大学-吕炟麟-《在深圳,我看见活力城市》

(节选)作为在北京生长二十年的地道北方人,此次深圳之行为我打开了观察体验迥异城市风貌的视窗。于我眼中,北京与深圳作为当今中国的“龙头城市”,都具有相当的城市活力。然而,北京的活“力”更多表现为“影响力”,而深圳的活“力”则是一种“生命力”。

北京的影响力是古之于今、内之于外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提供系统性框架的能力,也是坚强生长执行的能力。这种影响力是把双刃剑:其下的活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必然,然而也限制了活力的野蛮生长。在北京,厚积的历史文化汩汩滋润,为后世提供长久的温存与荫蔽,但其代价便是作为永久性参照,为现代城市空间先天划定了一道对错边界,令人望而却步。这种思想传承无疑会助长“活”与“力”的不均衡发展,使北京偏向一座力量型城市。

反观深圳,其底层建构逻辑则是“实验”与“求生”,本质上是对生命力的追求。在《机遇之城2024》榜单中,深圳蝉联“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两项榜首。从发展路径看,深圳城市活力始于改革、源于创新、成于开放。科技创新是深圳求生的密钥,催生了持久的城市建设与活力。在改革开放46年之际,我们还能看到深圳湾沿岸的大规模建设,着实令人振奋。创新所需的宜商环境,让深圳拥有大量高新企业,进而吸引来了大量年轻人,全市人口平均年龄较北京低了整整四岁,这无疑给深圳带来了巨大活力。

城市建设绝非单线程的征途,扩张之余的盘活存量,会使城市空间的分辨率更高,体现一种自我更新迭代的生命力。深圳自发而精细的城市更新便是一种极好的展现。暮色下的南头古城,性格表情各异的小店簇拥着窄巷,流光透过橱窗在石板路上各自圈画出一片领域,为游人编织致命的引力场;尺度节奏合宜的小广场点缀于老巷之中,树下大台阶为广场中孩童们的活动提供了最好的看台;建筑高低错落,时不时有脑袋从二层或三层的平台探出望向你,又增加了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如此立体鲜活的场景恐怕要归功于深圳“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独特更新模式,鼓励众多建筑师在微缩的场地中做“精细手术”,创造出无比生动的长卷。作为最早提出城市更新的城市,深圳采用多种更新模式,创新利用“非正规”空间,使小微企业获得了重要成长空间,催生了多元的“活力泉眼”…

02-深圳大学-朱显珺-《寻风格,创机遇》

因缘际会,忝列为深圳大学学生代表参与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身份复合,又持深大建规学院学生会主席一责协助筹办成长分论坛的系列活动。见各地院校学生代表在我参与策划的“南头古城参观及交流聚会”与“建筑考察——蛇口海上世界游览”中笑颜不断,倍感荣幸。

作为深大建院第一批建筑学卓越班(即教学实验班)的学生,与各地学生代表交流对谈,我无比珍惜。我自觉是绝对的井底之蛙,视线不过眼前;自觉站在绝佳的风口望海,方向不过脚下。当为成长分论坛中的圆桌对谈环节发言讨论,我与同组来自不同院校的同学们均针对“未来建造、技术伦理”这一课题各抒己见。同学们娓娓而谈,各大建筑院校的教学风格与课程体系差异跃然纸上,同济学子关注技术理论、浙大学子关注建造辅助、上交学子关注工具运用、山建大学子关注技术应用、深大学子关注建筑理论。不论方向,人人可谈,人人愿谈,求同存异,灵感碰撞。

当交流的窗口打开,我们得以看见建筑教育学派的多样性。当论清华建院,我们谈人居环境科学;论天大建院,我们谈文化遗产保护;论同济建院,我们谈建筑学派现代性...深圳大学的建筑教育要何以发展?我们应当发挥深圳特长。我与深大建筑学89届前辈段敬阳学长在全国学生作业交流展评图后交谈,他提到深大建筑学要向全国其他院校看齐、共同发展,又要独树一帜、做出深圳风格,应当看到深圳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色彩。城中村文化、城市更新、高密度住宅、超高层、城市在地性改造、可持续发展建筑...我们的课题是时代的、深圳特色的、在地的。正如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赵辰教授在主论坛中谈到,深圳之于当代建筑存量发展下的创作是有鲜明的探索视角的,秉持着务实的态度对待城市空间并意在活化。

30年前,深圳走在时代改革发展前列,深大建筑学正处萌芽阶段;30年后,深圳与时代齐头并进,深大建筑学仍在摸索发展定位。”一横多纵”的设计教学体系正反映深大建院通过不断的教学实验打造一条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道路,以深圳发展之丰富资源铺垫一条不减当年盛况的机遇之路。深大建院在寻自我风格的同时,亦为建筑学教育丰富可能性、创造新机遇、提供新舞台,携各地院校之手,走向更远的未来。

03-浙江大学-陈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节选)建筑创作的±30,不变的是对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的追求;关于过去与未来的对话,是代际间的破壁、更是同行者间的交融;回顾此次成长分论坛,圆桌讨论将16位杰出建筑师与70余位建筑学子连结,畅谈建筑创作的过去与未来。言语间,最令我动容的,是前辈们对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的深刻诠释。

…当下的建筑学子,在怀揣理想主义时望往伴随着一份忐忑与焦虑,这份忐忑与焦虑源于建筑业黄金时代的辉煌、源于行业前辈的天赋与实力、源于同辈间不必要的竞争与内耗。正如前辈们笑谈三十年前为同辈的绘图能力所震撼,分别后模仿重绘的趣事,当下的我们应当做的不是忐忑、不是焦虑,是坦然面对挑战,留意生活中的每一处美好,为前行的每一步喝彩。面对存量,我们将协调现有资源、整合现存空间,让过去的建筑焕发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面向增量,我们将思考其设计方式、呈现形式,让未来建筑产生更为深远而正向的影响。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此刻,感谢深圳大学给予相遇的机会,让我们再次启程,与前辈们一同脚踩大地,放飞风筝!

04-天津大学-马咏薇-《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

如果硬要我说一下参加此次论坛的感受,于我而言,可以说这是一场美好而梦幻的——“理想”之旅。

“你以后想要做这个行业嘛……”为打破气氛尴尬,我常常会问同专业的同学这个问题,当然回答也毫无例外——“想做呀,我很喜欢。”

看着对方亮晶晶的眼睛,我对这个意料之外的答案感到诧异。接下来的时间,不管是在破冰环节,还是论坛间隙,我向新认识的朋友们问了同样的问题,答案都毫无例外,当然还有那同样的,眼睛里炽热的光芒。

30年前,有这样一批学生踏上了前往深圳的火车,在那个新中国快速发展的年代,深圳这个国家的窗口无疑是当时所有青年的向往。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或许他们中有的人是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往南方、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城市,但毫无例外的,他们都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都怀揣着对建筑学无限的热爱,都用热忱赤诚的眼睛期待着建筑学的明天。

没错,我们都毫无例外。

30年前的学子们,现已经成为中国建筑界或建筑行业的中流砥柱,在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建筑理想,成为我们敬仰的前辈。30年后的我们,同样是从五湖四海聚集在深圳的、在大环境唱衰的情况下依然怀揣对建筑学热情的、在各个同行都劝“跑路”的时期下立志要创造祥和平静充满活力的生命空间的“建筑后生们”。

我们会聚在一起畅谈在课设中的城市更新探索发现,讨论创新规划、留白空间、社会公众参与,分析未来技术对建筑影响;我们会积极面对当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遇到一见如故的相同灵魂;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蹦床、一起做“无聊幼稚”的事情……在这里,没有对建筑学现状的吐槽,没有对未来就业的迷茫困惑,没有老师和同学之间清晰明确的界限和距离,一切都是积极的、热情的、充满希望的、意义非凡的。

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理想。或许,使得我们毫无例外的,是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那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

在现代社会,“理想主义”常常被人们贬用,认为理想主义者都有一个不切实际理想化的世界观,总是把前路想得过于美好,没有忧患意识。但在我看来,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不对立。理想主义并不是幻想,相反,他是基于现实的、符合客观社会发展规律的,是进步的。同时,它又反映了人和群体的不屈不挠,无论现实多么艰难,都不会击溃他们的理想。当下,中国的建筑行业正面临转型阶段,昔日辉煌不在,建筑学专业也逐渐成为各高校分数线低谷。但如今,还是有这样一批“理想主义者”,坚信自己的热爱,在困难和社会规律中试图探索出一条新的可行之路,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屈不挠。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这条路充斥着痛苦、艰难,但也伴随着强大、美好。放弃的人不是“理想主义”,一直在路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美好,需要这样的人。

我们是建筑学子,我们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05-武汉大学-张晨曦-《建筑会死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吗》

(节选)…前辈们用“低质量内卷,高质量躺平”的锐评戳穿我们勤奋的假面。一个年级的同学们之间,卷综测、卷保研、卷绩点,老师面前刷脸、同学背后互骂,为了挤掉竞争对手不择手段。但没有人肯好好坐下来读一本书、想一件事,做一个有深度的设计。时代的洪流浮躁哗然,我们明明端端正正坐在钢筋水泥房里,却好像也摆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反观前辈们,他们的的确确担上了时代的大任。尤其是当我看到他们三十年前聚会的分享时,我深深为他们的纯粹与热忱而震撼。初夏烦热,岭南潮湿,从北方而来的前辈们背着半人高的手绘图纸,坐了三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可是每个人奔赴的时候都是如此期待、如此向往,像是奔赴自己的太阳。三十年前赤诚的热爱,化成三十年后眼底的热泪,我们看见,我们慨叹,我们自愧不如。

但是建筑,真的会死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吗?

…熠熠生辉的前辈们,和闪闪发光的同辈们,都是我前进的目标和同行的伙伴。我们将在彼此的鞭策和鼓励下,坚定自己的初心与热爱,向前奔跑,破茧成长。我坚信在场的七十多位同辈们,和不在场的千千万万同辈们,有能力同我一起担上时代的接力棒,继承先辈们的伟大衣钵,创造我们的独特辉煌。建筑不会死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建筑也不会死在任何一代人手上。前三十年有前辈们,后三十年有我们,再后三十年有数不胜数的茁壮成长的新人。建筑会永远后继有才,建筑会一直在时代的长流里发光发亮!

06-深圳大学-李佳颖-《拓展职业边界,迎接时代挑战》

(节选)“这次来深圳,真是长见识了。”当听到一位来自内陆高校的同学如此感叹的时候,我不禁有些恍惚。30年前,时任深大建院院长的许安之老师对来自全国11所高校的建筑学子发出邀请,于是他们从天南海北来到深圳,来到这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那个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这样的交流活动打开了他们的眼界,深圳人敢想敢做的拓荒精神坚定了他们的理想和信念。30年后,当年的青涩学子都成长为了行业翘楚,与来自35所高校的后生们齐聚一堂,回忆激情岁月,也展望时代明天。深圳再一次成为两代人命运的联结点,跨越30年,这座奇迹之城依然是引领发展的模范先锋。也正是这四年间在深圳不断的观察与学习赋予了我思考的视野、与同辈们探讨的底气,以及理想家的底色。

变化的是物质条件和社会需求,不变的是使命和传承。城镇建设从过去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逐渐转化为市场导向,政企协同的新模式。技术创新和媒介变革正在深切地改变着我们的主观现实,公众与决策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对建筑从业者而言,这既是一个挑战,要求我们摒弃上位者的姿态,下沉到真实的用户生态中去,也是一个机遇,社会的再生产促进消费市场的迭代,也推动建筑师的职业介入方式从工程师、建造者的身份向策划师、社会活动家转变。我们探求的不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坚固实用美观,而是设计新的体系,为协调社会矛盾和复杂关系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07-长安大学-郝云起-《空间基因价值与形式价值之辨》

(节选)…在我们提到的“空间基因价值”之上,李院士进一步提出了“形式价值”之说。他点评道:提取空间基因价值是作为建筑师往往先想到,也是很有必要的手法,城市更新需要一些“改旧如新”来吸引人气,“改旧如新”的依据就是提取、学习过去旧场景的空间特点来营建全新的空间,这是空间的基因价值;但除此之外,不要忘记很多的旧空间本身就具有价值,这些旧场所虽已年久失修,但使用这些空间的人依然需要它,这些空间承载了一些不可替代的场所记忆。如贸然修改可能反而不是使用者的需求,这就是空间的“形式价值”,也就是基本完整保留某些空间的意义。在城市更新中,空间的基因价值和形式价值是各有意义的,改造既不可完全推倒重建,也不可完全不做更新。

…提取基因价值而重塑的空间在较为现代的视觉感官和刻意留存的传统市井文化要素的冲突间使游客更有兴趣探索其中;而原汁原味保留形式价值的场景则使街区原住民珍贵的场所记忆得以封存。二者双线并行,一明一暗,既刻画了城市的肌理基因,也保存了难得的的空间历史记忆。思考之下,共同研讨空间基因价值与形式价值的恰当性,这或许正是未来做好城市更新设计的“参考答案”。

08-天津大学-梁芷清-《现在我知道,我们一定要敢想》

(节选)…堪称繁盛的知识点与对话中,圆桌会谈2带给我震动是最大的。许安之先生和嘉宾们作为发起者与前辈首先发言…我听见来自全国各地的思考与收获集聚一堂,许多个片刻曾经闪过的碎片想法被集合与固定,被激发和延展出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建筑学本科生的大家,想法或许尚为稚嫩,每一个“大发现”或许都是皮毛,但那份探索建筑学的执着与投入毋庸置疑。回忆中我意识到,每一个举起话筒的人,眼睛都是亮的…回程路上一个结论出现了:我要坚持在建筑行业…

09-青岛理工大学-张宇涵-无题

(节选)…短短两天奇妙的旅程中,我找到了答案。大师们“建筑让我们成为完人”、“尽量做到尽力而为”......这些话让我反复回味思考。给了我无数次震撼的瞬间,激动、自豪、反思。

自豪——能有如此难得的机会,近距离和大师前辈们面对面交流,听到来自建筑界前沿的理论与声音。

激动——同辈们来自全国各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迅速结交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聊建筑、谈人生,相互约定,结下深厚的友谊。

反思——我也明确地看到了自己和其他学校优秀同辈之间的差距,他们能勇敢地站起来,在建筑大师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正是我缺少的那份底气。而当我看到前辈们手绘图纸,一份作业要画三遍、五遍,这些都在告诉我:没有什么生来的天赋,只有无数默默的努力…

10-南京工业大学-施忱希-《塑造自然》

(节选)…在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中,我终于有幸得以亲耳听见张鹏举老师的演讲。手边《平实建造》的扉页已经开始卷边,在得以亲耳听见张老师有关“在地营建”的演讲,我再次思考建筑师与建筑,人与建筑,社会与建筑的本质关系。听完演讲步入室外,眼前的是现代高楼林立的深圳南山,我似乎看见那些科技感十足的高技术建筑,似乎都与“平实”有着相同的内核:真实的,自然生成的。符合实际意义的事物,都将给人带来美感,技术是对自然科学的具象演绎,而所谓的“平实建筑”即是纯粹对场地自然,人为习惯形象展现…

11-中国矿业大学-牛嘉琪-无题

首先十分感谢深圳大学为我们五湖四海的建筑学子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此次深圳之行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次温馨的旅程,更是一次新认知与新热情的旅程,让我从新的角度认识到了城市更新的差异性,更让我对于建筑学有了全新的体会和认识。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深圳,也是我第一次认识到中国各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的差异,对于一直生活在北部、中部地区的我来说,见到的城市更新大多是现代化的城市与破败的城中村共存的模式,但深圳却带给我一种“大规模现代化”的感受,在走下飞机看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识时,我可以很强烈的感受到深圳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有着很强的包容性,让我对深圳的发展历史有了强烈的好奇心。

而接下来在主论坛的讲座中,赵辰教授对于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的讲述回答了我的问题,他提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是深圳先试先行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在我们接下来的行程中也有所体现:我们共同参观了南头古城,一个有着近1700年历史的城中村。在很久以前它就作为案例分析出现在我的作业中,但当真的有机会一见时,还是不禁感叹它的街头巷尾充盈着的勃勃生机与十分浓厚的历史气息;为了延续城中村的市井烟火,南头古城的规划创造出了全新的公共空间,同时也与现代元素很好的结合,最终将这个城中暗巷变成了现在的城市客厅。据我所知,深圳诸如此类的改造还有很多,我认为正是他们这种勇于创新和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得深圳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新示范城市,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正位于时代的交叉口,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这是充满挑战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创作的新的机遇,我们的机会在哪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这次论坛给了我答案。

说实话,我可能从未如此坚定地认为学习建筑是我一定会坚持且会坚持一生的事情,但在这次的学生分论坛上,看着前辈们侃侃而谈,相互探讨着曾经,又相互畅谈着未来,曾经那群意气风发的少年终于也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真正作为一名他们梦想中的建筑师,续写着建筑学的未来。我每每想起这些场景,都一次次的被打动、一次次的感叹建筑学是多么有魅力的学科,能让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校、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们毫无隔阂与壁垒的肆意交流,好像这一刻我们真的并肩站在一起,共同探讨着建筑学的过去与未来、调侃着各种有趣的设计方式、探索着如何才能给人们一个更好、更美的生活环境。品味着前辈建筑师们的各种看法与言论,它们与我的认知相互碰撞、融合,好像我之前所有的疑惑与犹豫都在这一刻被定格、被化解,就如同老师们所说:“建筑是一生的邀请”,这种情怀比任何利益都要更加打动人心。

我想,建筑真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学科。

我想,我会一直在这里,一直走下去。

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蓓-《对城市更新的感悟》

(节选)…深圳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一夜之间”“经济特区”等关键词将它拥有始于晋代的1700余年建城史的背景全然抹去。在主论坛发言的孟岩老师的讲述下,我作为新时代的建筑学子才得知了深圳这座城市背后的悠久历史和它承载的集体记忆。

我的参观游览从南头牌楼正式开始。穿过南头牌楼后,南门公园带来的活力扑面而来:尺度舒适的林荫步道、树下可供休憩的座椅、两侧大片草地中奔跑的小孩与宠物,美好的画面在阵阵音乐声中徐徐展开;穿过门楼,此时的书院广场化身南门音乐会的现场,不断吸引聚集着各类人群驻足欣赏;从中山南街一路向北,两侧的建筑风貌呈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相互交织,共生融合的状态,这时我想起白天孟岩老师在论坛中说的“任何一个时代的印记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只有尊重各个时代层积的文化,遵循历史的印记,才能塑造一个历久弥新,永远鲜活的城市。”…

13-广州大学-陈卓禧-《门扇间隙的那束光》

两片门扇中透有间隙,门是打开还是关上,取决于你自己。——题记

有幸作为学院代表之一参与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即使论坛早已落下帷幕,但期间各个老师的讲座、教诲,同学们的咨询、畅谈俨然历历在目,其中对心灵冲击最强的,无疑是老师们应对建筑业现今“挑战”的方法与对“机遇”的理解。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答案——深耕城中村,做好城市设计的更新与活化!

建筑创作的“机遇”与“挑战”是本次大会的主题,也是每个建筑师、建筑学子不断思考、探讨的人生论题。赵辰老师在首日论坛中同大家分享的一句话“大规模建设的结束不是建筑学的灾难”使我备受感动。不由萌发“不是只有新建设的作品才能体现建筑师的本领,不是只有三十年前前辈们的时代才是建筑发展最好的时代,更不是只有具备了大规模建设的条件才能发展建筑学”的想法。我认为存量建筑是我们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是我们可以触摸到的实体记忆。

曾经我会好奇,为什么城中村改造难?怎么样的城中村改造才能称之为“好”?直到我在大四上学年做了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课设级若干基于社区改造的竞赛后我对为什么难有了深刻感悟:旧城改造难就难在如何处理公共与私密的关系,你设计的建筑如果是公共的,怎么才能让居民愿意参与甚至愿意割舍自己的私有财产?你改造的建筑如果本就是私有的,怎么才能让与周围和谐共生而不是特立独行?同天孟岩老师的讲座给了我在定义什么是“好旧改”方面极大帮助。结合孟岩老师所讲与实地进入南头古城观览,对报德广场“杂交楼”的“好”相当震惊,原来!用简约的造型手法还原历史印记,用经典的材料还原集体记忆,用精致而又宏观的社区共营设计观打造公众广场,就能打造出和谐的“好”社区旧改。

“旧城改造是现代城市设计大门缝里透射出的一束光。”这是我在作品交流展同陈雨茁老师交流中,陈老师说出令我触动最深的话。现在不是大规模建设时代,或许没有太多的新建筑设计的机会等着我们,但是还有许许多多具有极大意义的旧改项目在等着我们,这不失为30年后我们的机遇!在作品展中总结陈雨茁、朱劲松老师对作品的点评我总结倒:城中村课设应用城市设计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思考角度,来利用好村内的原有资源做出符合居民民意的设计。

在有了这次意义重大,印象深刻的论坛经历后,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看到更多的建筑师和建筑学子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去面对这个挑战和机遇,我也将追寻门扇中的那道光,打开设计基于的大门,深耕城中村,做好城市设计的更新与活化,致力于设计优秀的旧改项目,做有温度的建筑,为我们的城市增添更多的活力和魅力。

最后感谢学院老师给予我机会参与本次论坛活动,感谢深圳大学的老师与同学们对活动的精心设计安排,感谢同学们与前辈们的热情交流,我们收获颇丰!

14-吉林建筑大学-黄忻玥-《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23、24日的两天论坛已经结束了,此时回想起来,依然会让我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30年前许安之老先生“灵机一动”首开先河开创了优秀建筑学子的全国性交流,30年后深圳大学又再次将这些前辈们齐聚,作为传承也让我有荣幸参加了此次全国性的交流,与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所学校的优秀代表交流学习。

耳边回荡着前辈们的谈论,是他们对于年少时的回忆,无一不是热烈的,好似我也透着这段关于过去的回忆一同穿越回了那段以学生来命名的时代,我看到了一群肆意、张扬的少年聚在一起谈笑风生、畅想未来,而如今这段奇妙的缘分映射在了我们身上。初次见面的我们是如此的忐忑紧张,但在眼神的对视间却又觉得无比熟悉。在前辈们热烈的情感中,我们也逐渐熟络起来,并互加好友,谈天说地。

整个论坛中3.23日主论坛李兴钢院士的讲座令我印象深刻,他从他的建筑实践经历中总结出了作为一个建筑师应该有的工作方法——设计与研究并行交互。期间展示了他在考察古村落时的所见所思所感,其中我最受触动就是李院士的钢笔画,他的钢笔画所呈现出的画面是相机与肉眼无法直接捕捉的,而是靠建筑师自己的理解与印象拼贴出来的体验——一幅散点透视的立轴山水,这是让我觉得很惊奇的,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我想没有长年累月的沉淀和矢志不渝的热爱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我被他身上对建筑学深沉的热爱所感染并由衷的感到敬佩。

之后孙一民教授对建筑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的探讨让我更加坚定对建筑学的选择。现在的大环境导致建筑学专业弥漫着一股转行的风气,虽然我对这个行业很热爱,但太多否定的声音总会让我有些动摇,让我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但孙一民教授的讲座给了我答案。孙一民教授放了广州很多地区的现状照片,这些照片都呈现出了城市发展不平衡、边界支离破碎的状态,他用这些照片告诉我们过去中国的快速建设下并不是说完成了任务,而是创造了更多重新再更新再思考的机会,他认为建筑学不应该悲观,因为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我开始思考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差异性,开始意识到应该真正从微观视角——用户体验出发结合宏观视角——公共利益优先。最后孙一民教授提出坚守专业追求是应对行业挑战的关键。我总是会被这些前辈们对专业的热爱所触动。终日乾乾,但行不倦。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此次论坛所有人的谈论及交流都让我感受到了对建筑学深深的热爱,遇见了太多志同道合的人。我相信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可疏远的也只是距离,不是心和心的距离,远方的朋友也终有一天会再次相见。少年无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

15-深圳大学-何子熙-《跨越30年的回响》

在论坛结束的离别时刻,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学生代表,在深大建筑院馆天台共叙情长.....在夜色的怀抱中,我们被这座璀璨夺目的都市环抱。三十年前,现在眼前的都市还是一片汪洋。当年的学生代表在深圳领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拥抱计算机时代与市场化建设的机遇,用创意与实干重塑了祖国的大地。三十年后的今天,历史的轮回再次将我们带到了时代的交汇点。面对建筑行业的转型和新兴技术的挑战,如今的后辈们带着个人的思考与实践,共同讨论时代的创新之策。从既有建筑的保护价值,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商业运营;从建筑设计的社会参与,到AI、智能技术的全方位介入......正如三十年前的前辈一样,我们也正在用创新的思维和开拓的行动,共同定义着建筑行业的新未来。

在夜色的低语中,我们回味着论坛上那些观点的碰撞与交融,不再有人提起“逃离”或“转行”的悲观论调。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建筑教育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需求洞察、设计解决、统筹管理的基本技能,更是与时代同行、与技术共舞的能力。建筑与社区营造、服务设计、交互技术的结合,也将重新定义建筑师的角色与使命,将建筑师的工作范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我们沉浸在对建筑教育模式的辩论,对深圳创新发展的感叹,对行业未来的思考之中,话题的讨论难以画上句号......在这场跨越30年的同频回响之中,改变的是市场机遇与技术背景,不变的是创新与开拓的精神力量。在前辈的启示与鼓舞下,也许再一个30年后,我们也将以创新的火花和实干的脚步,开拓出属于我们的天地。

猜你喜欢
前辈建筑学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TOD/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