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宇 廉莲 王欣平 唐顺英
社区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具备亲社会性。同时,社区企业的亲社会行为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实现社区与企业双赢。基于此,本文对社区企业亲社会性展开了调查研究,旨在评估社区企业的亲社会行为。
(一)社区企业现状
线上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部分社区企业通过积极探索线上模式,以赢得良好口碑,招揽顾客。虽然这些社区企业注重维护公共关系及口碑营销,并且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改进,但是在处理顾客数据和网络运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另外,部分社区企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受内部因素影响,部分社区企业的服务意愿较低,导致消费者在社区企业消费的体验感、满足感不足,消费意愿也随之下降。
(二)社区企业亲社会性概述
“亲社会行为”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韦斯伯格提出。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亲社会行为持有不同的观点,具体包括以下几种:①认为亲社会动机是论迹不论心的;②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任何有利于他人的行为;③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社会鼓励认可的行为,是符合社会规则的;④认为亲社会动机是一切有益于社会、他人和团体的行为,并且这一行为符合社会期望;⑤将组织中的亲社会行为分为内亲社会行为与外亲社会行为,并认为内亲社会行为会使组织成员产生组织惰性和群体盲思,以致组织僵化,外亲社会行为则更加关注消费者的现有需求和潜在需求。
社区企业亲社会性是指社区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社区利益,并通过自身行动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种亲社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企业关注社区整体福利,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社区环境,支持社区教育和文化活动,为社区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②社区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社区居民和其他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③社区企业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社区创造一个宜居、健康的环境。需要注意的是,社区企业亲社会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政府、社区、企业和社会等多个相关方。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由于社区企业组织规模较小,内亲社会行为程度较低,因此,外亲社会动机影响机制非常重要。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假设:亲社会动机对社区企业具有正向积极的内在影响,亲社会性高的社区企业不仅能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还能促进自身发展。为验证该假设,笔者进行了社区企业亲社会性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亲社会性对社区企业发展的内在影响。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社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旨在了解社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情况。通过了解社区企业对自身内部亲社会性及外部经营环境的看法,笔者分析了亲社会性六个维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二)调查方式
笔者选择了徐州市矿大西街和植物园街道作为调研地,并采用了实地调研和线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矿大西街临近大学与居民区,日常人流量较大,商业体发展程度较高,交通便利;植物园街道临近植物园、平山寺等旅游景点,文化底蕴深厚。因此,笔者实地走访了这两条街道,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对照,以减少数据误差。
(三)调查设计与实施
1.设计调查问卷
笔者认为,亲社会动机对社区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店铺质量与客流量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调查社区企业的亲社会动机;调研社区企业的运营质量,包括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采访社区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了解其经营理念及对市场环境的看法等。
2.预调查
在正式调查开始之前,笔者对近端的部分社区企业进行了预调查,分析了问卷数据,找出并修改了调查问卷中的不合理之处,使调查问卷更完整、更符合逻辑。
3.样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实地调研共收集29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6份;线上共收集调查问卷32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因此,本次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54份。另外,本次调查的对象涉及餐饮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装店、美容美发店、五金建材店、便利超市、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眼镜店、宾馆、花店、房屋中介等社区企业。其中,餐饮业占比最高,为27.59%;美容美发业次之,为20.69%;服装业占比17.24%;水果行业占比6.9%;医药行业占比6.9%;剩余其他行业占比20.68%(见图1)。
4.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根据亲社会倾向量表(简称PTM,是用于测量不同情境中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工具,该工具包含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和紧急性六个维度)来确定社区企业亲社会动机的性质。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采用了5点计分法,总分为5分。其中,评分超过3.5分的社区企业具有较好的亲社会性。
(1)公开性。笔者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社区企业在公开场合下更愿意帮助他人。这些社区企业往往更关注社区内部情况,也更重视与社区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见表1)。
(2)匿名性。笔者通过分析问卷发现,部分社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虽然认为默默帮助别人是好的,但是他们不太愿意帮助陌生人。在帮助陌生人时,社区企业会考虑诸多因素,如资源、风险、文化观念、战略定位、信息交流、利益冲突及社区认同感等。因此,当对陌生人的情况和需求缺乏了解时,社区企业往往会慎重考虑是否给予帮助(见表2)。
(3)利他性。笔者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社区企业是否愿意帮助别人与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员工认同感等因素关系密切。此外,社区企业还普遍认为积极帮助别人的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和快乐,并进一步激励自己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见表3)。
(4)依从性。笔者在分析问卷时发现,在规则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下,社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往往更愿意帮助他人。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同情和帮助他人似乎是一种直觉反应,人们在做出善意的行为后往往会感到更快乐(见表4)。
(5)情绪性。笔者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很多社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具有同情心,表现出关爱他人的倾向。这表明社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在受情绪影响时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见表5)。
(6)紧急性。笔者通过分析问卷发现,当事态紧急时,社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更愿意帮助他人。出于对受助者的同情,事件的紧急程度越高,社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越愿意提供帮助(见表6)。
5.调查研究结论
基于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亲社会行为深刻影响着社区企业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问卷结果与实地走访发现,亲社会性高的社区企业拥有较大的客流量。另外,这些社区企业更注重人文关怀,对社区有强烈的归属感。因此,亲社会动机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使社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更加关注他人,为他人提供帮助。
第二,亲社会性高的社区企业更注重维系社区关系。笔者通过走访与调查发现,亲社会性平均得分高于4分的社区企业,其经营者更愿意与消费者沟通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往往有问必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由于社区企业面向的消费者大多为周边居民,因此,其经营者更加注重客户黏性,努力维系邻里感情。
综上所述,亲社会行为对社区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社区企业需要培养亲社会动机,建立并维护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并且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表现出较强的利他性与情绪性,积极伸出援手,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进而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课题: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亲社会动机下的社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研究”(项目编号:202313579013Y)。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