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姗姗
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保障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然而,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有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一)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且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可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和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二)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固定资产管理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使用、维修、报废等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管理。同时,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包括资产标识和标签管理、资产调拨和调整管理、资产维护和保养管理、资产盘点和检查管理、资产处置和报废管理以及资产保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其目的在于确保企业固定资产得到高效、合理的使用,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降低企业资产损失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保障国有资产规范管理
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可以确保资产在采购、使用、调拨、报废处置等环节中得到规范有序的管理,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结构
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国有企业不仅可以合理规划资产配置,精简冗余资产,还可以调整生产性资产和非生产性资产的比例,盘活存量资产,从而充分发挥各类资产的效益。
(三)推进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可以建立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各类资产采购、使用和处置流程,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既未明确划分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与权限,也未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标准,导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同时,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墨守成规,难以提高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二)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第一,部分国有企业未将固定资产采购系统与预算系统对接,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没有根据预算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导致固定资产采购成本失控。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未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的验收、调拨、处置等相关数据无法及时同步至财务系统。因此,国有企业不得不采用人工方式完成数据导入工作,这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会提高错误的发生概率。
第三,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闲置资产共享信息平台,导致企业闲置资产无法得到有效盘活和利用。这不仅会降低企业资产使用效率,还可能会引发资产重复配置、资产浪费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预算编制不合理
部分国有企业在编制固定资产预算时,没有综合考虑国家经济环境变化及企业经营战略调整等因素,也没有对企业存量资产折旧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仅仅以往年的数据为依据,导致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固定资产投入不足或者过度,从而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
(四)固定资产采购流程不规范
第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采购申请与审批流程,导致一些不必要或超出预算的固定资产采购申请获批,从而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时一味追求产品的功能款式和数量,而没有合理评估产品的适配性,导致采购的固定资产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少数国有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供应商时,未依法按照招标比价程序进行,从而影响固定资产采购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导致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腐败和违规行为。这不仅会损害国有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还可能会使国有企业面临法律风险。
(五)固定资产信息缺失
部分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验收入账后未及时将相关资产信息录入数据库,或录入的资产信息标准不一致,导致资产数据库内的固定资产信息量过少或缺失,从而影响后续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清查盘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维修保养机制不合理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不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未建立合理的维修保养机制,导致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保养。
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未明确规定具体部门或个人的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责任,导致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从而缩短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七)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国有企业资产数量大、种类多。部分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懈,缺乏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其无法及时发现丢失、损坏或过期的固定资产。同时,部分国有企业未及时建立或调整实物账,导致账外资产脱管。此外,部分国有企业在清查盘点固定资产时未能详尽反映实际资产变化,导致最终盘点结果与实际资产状况存在偏差。
(八)固定资产报废处置不合规
部分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缺乏全程监督和管控,导致固定资产处置未能按照规范要求严格进行。这可能会造成固定资产评估不合理,进而以远低于市场价格出租或转让,给国有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一)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提前规划重大资产布局,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标准内,压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培训工作,不断转变员工“重购置、轻管理”的管理观念,从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固定资产培训机制,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实操机会,以提高其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引导员工主动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以形成全员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设定关键业绩指标,并将其与员工绩效挂钩,以激发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优化固定资产结构
第一,国有企业应不断优化现有的固定资产结构,降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提高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以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
第二,国有企业应在重大固定资产购置前,充分做好需求性分析和市场调研,对固定资产购置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全过程的管控。
第三,国有企业应在编制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时,明确罗列拟报废和拟新增的固定资产,并结合存量资产,编制出合理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
第四,国有企业可以通过租赁出售、土地开发、资产共享等方式盘活闲置固定资产。盘活闲置固定资产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社会、环境与企业三方共赢。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国有企业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预算系统、财务系统等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管理融合与数据共享。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增设固定资产信息存储模块,以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扫描这些固定资产的电子信息标签,管理人员可以快速获取该资产的准确信息,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实时跟踪和管理。
(五)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方面,国有企业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资产管理文件,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管理责任,如设置专职部门或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工作,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细化、完善固定资产的申请购置、验收入库、登记发放、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报废处置等各环节的报备程序,并规范签字审核流程,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合法合规。
(六)强化固定资产清点盘查
一方面,国有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将产权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纳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以实现固定资产集中统一管理。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盘查,加强固定资产日常动态管理,分区进行固定资产季度盘点或重要节点盘点,从而快速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及使用情况,及时将盘盈的固定资产登记入账。同时,国有企业应对盘亏的固定资产进行追踪溯源,以确保账实相符。
(七)确保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合法合规
第一,在面对重大固定资产变动时,国有企业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分区盘点管理部门报告,积极履行审批手续,并严格按照“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处置重大固定资产。
第二,国有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做到公平、公正,确保交易过程公开透明,依法评估即将出售、转让的固定资产,不得随意定价、低估贱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国有企业应确保固定资产报废满足规定条件,并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申报审批。被损坏的固定资产只有经专业人员评估后,符合报废标准才可申请报废。
第四,国有企业应将处置固定资产(如资产有偿调拨、闲置多余资产变卖等)所得收入,全部上交财务部门,并由其进行统一管理。
(八)加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力度
国有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监督机制,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审计、纪检等重要检查工作中,定期检查和评估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以确保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同时,国有企业应重点监督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处置等环节,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综上所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不仅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国有企业应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调整和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引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细化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从而提高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作者单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