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梅 王春冉
从戈壁滩上的第一支队伍到全球唯一一家连续近40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建”)因“核”而生,因“核”而兴,见证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当前,我国核工业正处在“两弹一艇”以来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中国核建勇当战略任务“承重墙”、核电建造“主力军”,展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昂扬状态,成为核工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顺应上海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2021年,中国核建迁址上海,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提出并贯彻“融入、融合、融创”上海的理念,深化央地合作,为上海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核建力量。
主责主业是中国核建发展的立身之本,但同时也存在工程建设点多面广、人员流动大、思想多元等挑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工程建设的效能胜势,全力保障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进度,以党建价值创造推动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是党建引领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在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系列挑战相互交织,种种“考验”不断凸显,也正是因为这些攻坚克难的历练,更加擦亮了核建铁军的底色。
(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主业之上有主责”
中国核建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自觉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2345”发展思路,把全面完成战略任务体现新担当作为首要内容,发挥工程建设板块的独特优势,为加强核产业链整体合力贡献力量,确保了工程建设“后墙不倒”。
(二)构建区域化施工组织模式,闻令而动、火速集结
中国核建靠前谋划部署,强化协调联动,优化组织设置,构建区域化施工组织模式,实施项目工程总指挥机制,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前移项目现场坐镇指挥,广大党员主动请缨奔赴项目一线,通过点对点支援、整建制调配,不断培养、发展、壮大管理技术骨干和核心产业工人队伍。
(三)打造“红色引擎”,用“党建链”串起“工作链”
中国核建坚持把党建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创造性提出党建“五力”,并将其作为党建融入中心的着力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织密基层党组织体系,紧密结合工程建设变化,动态调整基层党组织,先后建立112个基层党组织,切实做到应建必建、应换必换;分类、分级、分批建立百余支党员突击队、先锋队,1562名党员在工程建设中冲锋陷阵,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中国核建党委坚持以“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工程管理、工程管理主动对标党建要求”为原则,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体系与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有机融合、相互贯穿,打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重点工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现实”的佳话。
(一)抓工期保进度,推进项目建设
中国核建坚持锚定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节点,创新组织模式,构建党委引领、平行推进、协同攻坚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克服自然环境、人力资源及物资保障不足、施工图纸变更频繁、建安施工深度交叉等重重困难;借助区域化管理机制,党员带头攻关梳理制约工程进度的薄弱环节,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采纳同意率超过70%,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节点任务顺利完成。
(二)疏痛点解难点,带头创新创效
中国核建聚焦制约项目建设的痛点、难点,以“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党员攻关小组”等为抓手,鼓励党员干部在“科技创新”攻关中主动“打头阵”,争当“排头兵”,攻克“卡脖子”难题;围绕成套安装、装备制造、三维信息、高效焊接、先进检测、精准测量和安全创新等,发挥“集群效应”,研究施工方法、研发施工装置等,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160项,大大提升工效。
(三)坚持融入中心,注入红色动能
中国核建建立健全三级联动共创共建机制,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先后培育“八融八力”“13456”等党建品牌,找准项目安全管理、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探索党的建设与工程建设全周期融合路径;创新“快堆联链建”“1+6+9”等党建工作模式,切实把党员、人才、品牌等串联起来,以“党建链”串起“工作链”,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榜样、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四)关心关爱员工,绘就幸福底色
中国核建将“关爱员工 发展员工”的人才理念践行于“幸福项目部”建设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利用“沟通零距离”员工代表恳谈会载体,着力解决一线职工的热点、难点;开展“夏送清凉”“秋送温暖”,为员工过集体生日、送生日祝福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团结带领广大员工在奋斗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幸福目标。
中国核建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效导向,在工程建设的深入实践中,解难题、破难点,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坚定的基础。
(一)筑牢强核报国思想根基
中国核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和中核集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内容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筑牢强核报国的思想根基。
(二)深入践行“新型举国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核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学习领会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内涵,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围绕国家战略任务优化配置资源。
(三)科学构建党建工作体系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国核建创新建立党建“五力”模型,明确15项关键路径,使党建作用发挥得更加精准;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针对“小远散新”党组织情况开展全面摸排、推动全面整改;以成效导向优化完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基层党建从“做没做”向“好不好”转变。
(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为提升一线员工素质、提高一线员工技能水平,中国核建构建了“一体三翼”班组长长周期开发与培养机制;完善党员进班组制度,通过“点对点”助推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点对面”培养班组规矩意识和执行能力、“零距离”接触解难题,提高施工最小单元作战能力。
(五)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中国核建在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等开展“两个品牌”故事宣讲活动,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活力;选树一批一线鲜活生动、贴近员工、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争当先进、争做标杆的良好氛围;加强“幸福项目部”建设,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广泛凝聚推动工程建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奋进核工业强国新征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转型发展之际,中国核建党委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前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带领广大党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共同续写核工业建设者戈壁创业的光辉事迹,努力交出现代化建设新答卷。
【作者刘月梅,系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主任;作者王春冉,系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