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2024-06-15 14:03:49刘璐张暾
甘肃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农村中小学困境

刘璐 张暾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传统文化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开展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和难题,包括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存在认识误区、边缘化等。对此,文章提出了加强师资培养和研修、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措施,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走出困境,保证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走向常态化,使义务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走向回归。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价值;意义;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1—0023—03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自信,不仅是对文化传承的延续,更是对未来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且具体的要求,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乡村基础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1]。

一、农村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1.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传统文化凝结着历史、人文和思想源远流长的衍生历程,是民族凝聚之最重要的向心力所在。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之中,不仅能发挥内含科学知识、思想道德的育人价值,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墨家、儒家等优秀思想的熏陶,从而使其人格更加健全、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更加浓烈,最终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归属感。不仅如此,在深入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历程中,学生将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之中,为民族繁荣昌盛而付出努力[2]。

2.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道德理念、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等,如仁爱、孝敬、谦虚等都是培养学生正面人格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和引导农村中小学生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使农村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先贤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和体现,对于忠孝节义、仁爱互助等道德规范的倡导和遵守,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3.拓展知识视野和思维能力。传统文化并非仅具有历史记录价值,其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发展至今所凝炼而成的智慧精华,其所具有的创新价值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将起到显著作用。尤其是传统文化中所流传下来的经典人物、故事等,皆可对大众起到积极的启发与警示作用。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宝藏,将对其个性之发展大有裨益。不仅如此,通过其中无处不在的辩证法思维,有助于农村学生立足于多元视域去感受、认识世界,掌握看待和处理生活事务的方法与思想,同时实现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4.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中华传统文化涉及领域极为广泛,较为常见的类别涵盖艺术、科学、哲学等,其赋予了传统文化以多元且丰富的表现形式,并在其中融合了多个领域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中渗透与传播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农村学生开拓知识视野,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精华与杰出成就,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语文古诗词鉴赏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历史典故,能够引导农村学生获悉古人所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社会风貌,从而更加深刻地洞悉文中所含情感,同作者产生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最终实现艺术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培育发展。

5.促进区域文化发展与社会和谐。当前乡村学校发展的困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困境[4],需要乡村学校重视乡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变革与转型。农村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地方文化发展,丰富农村文化资源,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对于维系民族精神、弘扬优良品德、传播主流价值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主体的精神动力。同时,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农村学生的环保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传统文化师资力量薄弱。当前,传统文化师资主要面临着“缺、弱、差”三大主要问题。“缺”即缺乏能够胜任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教师。“弱”即农村中小学仅有极少数教师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而大多数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内容了解不够,基础薄弱。“差”指的是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果差。据调查,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根本不熟悉;另一部分教师仅粗略了解,只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深入的教育目标和策略。

2.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匮乏。如,缺乏专门的传统文化教材、缺少相关传统文化讲座表演等教育资源,严重制约了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此外,相比于城市,农村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中小学的实验室、艺术教室、音乐室等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传统文化活动中心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据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很多中小学配备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很老旧,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实效,也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认识误区。首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颇导致了教学内容偏颇,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指的是国学诵读及关于感恩和勤俭文化等的教育,还包括风俗民情、地域文化、传统节日等。其次,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有些教师是简单的识记型教学,要求让学生单纯地背诵经典篇目;有些教师把重点放在对作品的介绍和语句的简单翻译上,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和讲解,造成了文化堆砌的情况。此外,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局限于课堂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获取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空间,阻碍了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解决策略

1.加强师资培养和研修,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首先,应建立健全培养计划和研修机制,一方面要坚持教师本土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培养全科教师。在现有的中小学教师研修计划中,可以增加相应的课程,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研修计划,鼓励教师选修并颁发相关传统文化资质。其次,应借助专家指导、师资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农村中小学进行指导讲座,为教师提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盘活资源、促进共享,创新乡村教师流动政策,让不同地区的农村教师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2.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质量。首先,教育部门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等,开发一体化、全方位的智能化教育平台,汇聚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地区资源平衡,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其次,农村学校要充分挖掘乡土优势资源,如农村学校可凭借其地理环境组织学生进行采摘、种菜、爬山等活动,这些都是城市学校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只有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水平,才能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教育体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进。

3.优化课程设置,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实效。首先,要因材施教,科学设定教学内容。在语文、美术、科学等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激发农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如,元宵节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包元宵、煮汤圆、做彩灯;植树节可以组织学生去指定地点植树;汉字节可以组织书法比赛,或以传唱的方式学认字等,让农村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要突破农村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需要多维度、多方面共同努力,有效联动,打通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环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方能避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局限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不仅仅作为一种知识,更成为一种价值和信仰的传承和延续,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沈爱琴.我国乡村学校发展的当下困境与可能突破[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50-57.

[2]李玲.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

[3]张炳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2(23):52-55.

[4]庄燕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3(12):20.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农村中小学困境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08:52:55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50:24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38:15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2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