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首善之区 奋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2024-06-15 11:19:31周小斌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智慧 2024年4期
关键词:客群金融服务北京市

周小斌

以优质养老金融服务支持老龄事业发展,是中国工商银行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和服务民生工程的社会责任。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以下简称“北京工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总行战略目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新时代首都地区养老保障建设,奋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牢牢把握养老金融的发展定位

养老金融是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所在。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当前人口结构可以预见,我国老龄人口将呈现规模大、增速快、高峰期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进而深刻影响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变迁。加快发展养老金融,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既利当下又惠长远。

养老金融是满足人民所需的必要保障。类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均 GDP相对较低,“未富先老”的特征较为明显。通过适当的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积累养老财富、丰富养老保障,成为居民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是中国居民参与金融市场最主要、最普遍的中介,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理应提供更加多样化、专业化的养老金融供给。

养老金融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养老金融政策性文件,引导和规范养老金融发展方向,吸引资金及社会资源进入养老金融领域,为市场注入宝贵发展动能。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2.3万亿元,成为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北京工行在总行引领下,主动适应金融业态新变化,乘养老金融发展之势,不断推动自身业务创新发展。

深入根植首善之区的社会民生

加快养老金融布局对打造首善之区意义重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事关北京发展全局,对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坚持首都特色、首善标准,鼓励各方同向发力、协同作战,构建完善城乡协同、分层分类、全面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金融布局,全面打造养老服务的“北京模式”。作为立足服务首善之区的最大的金融机构,北京工行以增进人民福祉、服务银发经济为重点,在加速养老金融布局的过程中,结合北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与首都养老服务发展适配的金融服务,为北京市以首善标准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加快养老金融布局对北京社会民生十分迫切。北京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正加速进入重度老龄化。截至2022年末,北京市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有465万,占常住人口的21.3%;户籍老年人414万,占户籍人口的29%。在人口高龄化、少子化的双重背景下,平均每年新增18万老年人,全市老龄化呈加速趋势,人口老龄化问题较全国更为突显。同时,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对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多、要求高,围绕老龄客群金融服务和北京市居民养老金融需要,加快服务渠道适老化改造,研发专属金融产品,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十分迫切。

加快养老金融布局要发挥大行担当。北京市全面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3年末连续发布了《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充分展示出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发展养老事业的决心和信心。北京市明确提出通过京津冀三地的紧密协同,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三种形态相互衔接补充。北京市正在构建的跨地域、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为本市养老金融发展指明方向。北京工行作为首都地区最大的金融机构,服务国家战略落地,配合政府做好养老战略布局责无旁贷。长期以来,北京工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安民”服务理念,面向北京地区客户推出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主动赋能北京地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以“工银爱相伴”长辈客群服务品牌,深入根植社会民生,持续创新养老金融服务,着力打造首都地区长辈客群金融服务标杆。

积极打造养老金融的首都样板

多年来,北京工行植根首善之区,以专业的资产管理、优质的客户服务、丰富的产品供给,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方面持续发力,履行大行社会责任,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努力打造养老金融的首都样板。

以养老“三支柱”为重点,持续增强养老金金融管理能力。在第一支柱方面,北京工行整合网点渠道、服务客群、金融科技多方面资源,举全行之力配合各级人社部门做好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障工作。目前,分行服务社保缴存客户超16万户,面向全市123余万离退休人员代理发放基本养老金。在第二支柱方面,北京工行充分发挥工行年金管理“全牌照”优势,助力本市补充养老提质拓面。目前,分行为本市880余家企业提供年金管理服务,其中中小企业客户超过90%。截至2023年末,北京工行受托管理资金规模超566亿元,为560余万企业职工提供年金账管服务。在第三支柱方面,北京工行累计完成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超60万户,缴存金额近21亿元,并不断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推进本市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以场景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养老服务金融客户体验。北京工行结合老年客群需求变化,持续深化政银合作,聚焦“民政+养老+金融”服务场景,将工行金融产品与服务融入各养老保障活动;通过与北京市头部养老运营机构的跨界交流,共同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在支付、线上线下引流、养老服务供应商整合管理等方面,提升养老服务质效;紧紧围绕“工行驿站+养老”场景,构建敬老、适老服务生态。目前,已完成132家营业网点的适老化改造,推广“六温馨”敬老服务,引入智能语音识别导引,帮助银发客群克服数字鸿沟,定期开展“敬长日”活动,提升老年客户到店体验。

以政策扶持领域为重点,积极支持北京养老产业发展。北京工行紧跟北京市养老产业政策走势,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养老产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固定资产支持融资、项目融资、流动资金贷款等金融产品,为各类型的养老企业提供数十亿元低成本、灵活、安全的融资支持。同时,重点关注医养结合、社区融合式养老、民营养老机构共有产权项目建设等养老创新模式,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全方位支持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

扎实推进养老金融的落地实施

通过品牌打造凝聚服务共识,打造统一规范、具有工行特色的养老金融品牌体系,激发业务整体发展合力。积极开展“工银养老金融”品牌宣传,培育居民养老储备、养老规划意识。

通过统筹协同丰富服务内容,针对养老金融业务跨条线、跨层级、跨客群、跨周期的特点,加强内外部联动,利用好北京养老金融发展机遇,充实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

通过科技赋能提高服务效率,推动科技金融、数字金融与养老金融相融合,提供更快速的服务响应、更精准的产品供给、更便捷的客户触达、更有效的风险控制,满足养老金融高度个性化、长尾化的服务需求。

通过统一平台整合服务供给,配合开展全行养老社区平台建设,使之覆盖个人养老规划的全周期、养老财富管理的全环节、养老服务场景的全流程,成为承载工行养老金融服务的统一对客出口以及外部信息交互的入口。

通过场景建设完善服务生态,围绕养老服务政府监管、企业供给、居民消费各环节,持续深化与北京市场头部养老服务机构的业务合作,积极开展跨界合作,通过实体为金融搭建场景,利用金融为实体提供支持。

通过适老改造提升服务体验,持续推进软、硬件适老化改造,完善设施配置、加强辅助引导、增进情感互动,更好地满足长辈客群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到店体验。

通过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养老金融业务培训及考核评价机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养老金融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_曲玲玓

猜你喜欢
客群金融服务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节能与环保(2022年7期)2022-11-09 00:44:46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34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16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中小学校长(2022年4期)2022-05-28 11:40:36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测绘(2021年11期)2022-01-24 07:31:30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客群维护,集成商都在怎么做?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浅议社区超市的运营问题与深耕方向
智富时代(2019年8期)2019-09-24 18: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