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轩
先秦诸子思想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源泉,后世的许多思想都难以超越。其中道家“无为而治”的治世追求及其包含的国家治理理念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继承性发展,通过梳理先秦道家治国思想及其治理价值观,以充分挖掘先秦道家治理的内涵价值,同时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提供重要的现实启迪。
“治理”一词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中的“掌舵”一词,在过去的使用过程中与“统治”一词交叉使用,一般在与国家公共事务政治统治和管理活动相关的语境中使用,来表达控制和引导。在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荀子的《君道》云:“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其大致意思是指统治者需要对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制定明确的规定,进行统一且公私分明的管治。如今这个概念随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新阶段,早已与古时不同,不再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和处理政务之意,而是根据使用的语境不同分为广义和狭义。前者认为国家治理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所采取的管理国家不同方式的国家治理;后者则专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或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可简称为国家治理。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传承历久弥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之上扎根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几千年来,“治理”作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一直被社会各阶层和知识派别所关注与争论,尤其是春秋战国作为中国思想史上的“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中诞生了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道、法、儒、墨四家脱颖而出,并且对中国社会和思想影响最为深刻,而先秦道家思想作为其中的耀眼明星,在历史的变迁中不仅没有黯淡,反而愈加熠熠生辉。因此研究先秦道家国家治理价值观能在做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为其发掘新的价值内涵,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高提供新的方向与经验,从而完成传统文化本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先秦道家国家治理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先秦道家国家治理价值观是老子与庄子对国家治理以及治理活动和治理者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自春秋战国发源至今绵延数千年,思想涉及深远,笔者从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来分析道家国家治理价值观。
先秦道家国家治理价值原则——“道宁天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其基本含义就是“自然”,而人们必须以“自然”为法,将“道”作为一切的价值根据。“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是老子对现实中“道”的看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哪怕处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水都利万物却不相争,所以老子认为水是这世间最符合“道”的存在。这也正体现了“水”不争的清净,所以说“水”等同于“道”。同样的,庄子强调“自然而不益生也”,认为人不应以自我后天增添之好恶来伤害自身先天之本性,一切应顺乎自然,这与老子所言是一脉相承。
先秦道家国家治理价值规范——“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讲“道”是为明德,因此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德”的含义可以解释为“法自然”,也就是“无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之意,在先秦道家老子眼中,“无为”是顺应事物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对应到社会生活中,即人的行为要“辅自然”和“顺自然”。在进行国家治理之时,一个君王要想坚守“道”,就需要做到自然无为,让万物自然而然地变化,当出现非自然人为因素导致变化的时候再“镇之以无名之朴”。所以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更高明的有智慧的“有为”,以“无为”去有所为,去实现“天下将自定”。那么在面对国家治理的时候,具体有以下三义:
顺势而为。顺应自然万物和时势变化而自为。这正是前文提到的一种“智慧高明的‘有为”,老子云:“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于行走的人,他若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是不会留下行走的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他若顺物之性,不别不析即不会留下说话的病疵;善于计数的人,因物之数,不假形也,都不需要用到竹筹。所以,老子质问天下:“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若治国也可做到“无为”则“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
不过度而为。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如同烹煮鲜鱼,烹饪需要注意火候,把控味道,不可操之过急,而治国同样如此。老子很看重“度”,一直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合适的界限内而为之,可事半功倍。超出这个界限,要么事半功倍,要么劳而无功,就变成了圣人所说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无为”的原则,让社会自然发展。
为而不争。老子“贵柔”,这其实是一种“用反”的精神。福祸相依,在老子看来肯定与否定一直相生相伴,若只看“居有”那一面,越有可能“水满则亏”式地走向“得无”。所以“不争”,就会遍天下都无人相争。“为而不争”其实就是“柔弱胜刚强”在国家治理上的体现,实际上表明的是一种积极的治世道术。
先秦道家国家治理价值理想——“无为而治”之世。“无为”是老子治世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以此来达到“治”的目的,根本目标是“安平太”,故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因为“小国寡民”该词在当今学术界颇有争议,为此针对“小国寡民”笔者从王弼的《道德经注》查询到:“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因此表明这只是老子为表达“无为而治”的治理效果而举出的一个例子。正因为是顺应天道,顺应人道,做到真正的无为而治,所以百姓们安居乐业,不需要迁徙别处,生活富足到不需要用兵器攻打他国。而庄子的治国理念在老子基础之上进一步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天道无为”和“人道无为”应为一体。“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大有者也”。即君主治理,有功不据,社会变好,百姓却不依赖;不办虚事,而是倡导实事求是;以谨慎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专心于道。
先秦道家国家治理价值观的现代启示
先秦道家国家治理价值观经过两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其思想理念诸多已与当今时代不符,但其中一些关乎维持社会稳定、提高治理效率、提升公务员素养以及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考路径等方面依旧能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以“顺道”作为一切治理的根本理念。“清静为天下正”,先秦道家主“以正治国”。正即清静无为,顺道,法自然,让社会回归原本自我发展状态,减少干预让民众安居乐业。顺道就是“顺民心”,回看历史,一个国家制度的建立和政策实施息息相关,秦国二世而亡就是警醒,在治理国家时不可完全凭统治者自我意愿而脱离群众意见,过于强硬的统治方式不利于百姓安居乐业与社会稳定。与此相反汉初的文景之治在此方面政策更加灵活,将民意纳入其中。因此,将“顺道”与治理相结合,政府需要谨慎对待政策调整,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让“民本”思想成为治理中的根本准则。马克思说过如果要体现“现实”和“真实”的民主,那么它一定是建立在“人民的自我规定”之上的。人民不仅是作为历史的主体,同样也是权力的主体。国家治理实践亦然。用现代眼光来看,其实老子的“无为而治”里面就充满了“民本思想”。
其一从施政的主体,即政府来看,基础群众自治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成效的渠道。将“无为”价值理念融合进去,即要求基层政府应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为需要尽可能放权于民,推进政府依法执政,民主行政,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好引导作用,积极拓展民主参与的渠道,激发人民政治参与的热情。这样既减少了政府的干预,但又通过“无为无不为”的手段,达到道家所追求的“无为而治”。
其二是从施政的客体,即人民群众出发。“无为而治”的实现,也要求公民参与到治理中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若只有党与政府的角色参与,治理是无法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需要推行自治,而这离不开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公民“主人公”意识需要觉醒,政府需要积极宣传与保障人民大众依法使用各项权利,不断完善更优越的参与制度、协商制度、决策制度和监督制度,并且严厉打击“贿选”等违法违规行为。当人民都有意识地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之时,才更符合老子所描述的“无为而治”。
以德治改正吏治。德治之行,关键在人。先秦道家认为管理者应该做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以德化人,来建立和引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良好风尚。
道家有“三宝”,一曰慈,“慈”顾名思义是“仁慈博爱”的意思,其核心意义是爱与助。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作为政府公务人员在面对人民群众的求助,需要更多地进行换位思考,要有一颗与公民共情但却不妄以干涉和控制的“慈”心。二曰“俭”,“俭,故能广”。道家主张节俭,放下自我享受情结,关注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层面,维护好社会公平与财政支出。除此之外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了解人民的心声,正如老子云:“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就要求公务人员坚守廉政本心,杜绝浪费和奢靡风气。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勿好高骛远和好大喜功之意,除此之外,亦有谦下的内涵在其中,“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为先”即不为人先,修身养性,效法天道,为而不争,这样才能达致上善。
我国当今时代的国家治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治理,这与我国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息息相关,也离不开我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的传承。在中国传统治理思想中,先秦道家思想是极具魅力与内涵的,其倡导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和政治架构独树一帜、屹立千年,其蕴含的辩证哲学思维至今依旧是学者争先研究的对象,因此研究先秦道家的政治思想,尤其是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国家治理价值观,不仅可以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深化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认识,同时对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有着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