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职业院校心理安全防线之三大路径探究

2024-06-15 10:00周乃勤
职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职业院校班主任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变化的时间线和原因,并且以班主任为主体,分别论述了入学阶段、学习阶段、择业阶段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建设的意义、现状、解决措施,以期促进职业院校心理安全建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职业院校;心理安全;主要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自卑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职业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目前职业院校缺乏专职心理教育教师,心理教育往往由德育处的行政人员或其他科任教师担任。而且,职业院校的心理教育往往侧重于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干预,而忽视了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这不仅难以确保心理教育的质量,还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配置的不合理。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有效的心理教育团队,已成为职业院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变化按照时间线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入学阶段基础心理、学习阶段成长心理、择业阶段就业心理,加强心理安全建设必须抓住三个阶段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主要矛盾。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家长”,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变化的每个阶段,因此强化班主任职能,抓牢学生心理变化的主要矛盾,成为职业院校心理安全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一、强基础,做好入学心理建设

新生入学阶段,师生双方互相处于相对陌生的状态,未知就是安全最大的隐患,而且入学阶段的心理建设影响着未来几年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规划,至关重要。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新生,从应试教育更换到职业教育新赛道,心理会存在落差,入学阶段做好学生心理安全建设,重点工作前置对职业院校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新生入学阶段往往是班主任最忙碌的时候,班主任在有限的时间需要统筹诸多工作,发现并抓住影响学生心理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据多项研究及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笔者发现,入学阶段职业院校新生存在多方面心理困扰,例如,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生理心理疾病等,其中对于未来学业以及个人成长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学业压力、性格与情绪问题。例如,学业压力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习任务与应试教育不同,学生无法适应或者不够自律,则会产生厌学情绪。性格与情绪问题主要是源自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因素,学生形成了过于依赖、自卑、焦虑等性格特点。

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工作前置、建立机制、联合家长等方式加以解决。首先,班主任的部分工作可以在入学前就进行。在掌握班级学生信息后,班主任通过创建微信群、入学前视频班级会、入学前视频家长会等方式,提前了解学生爱好、特长、性格以及家庭信息,筛选可能存在心理困扰或情绪问题的学生,并以此为契机创建一个友好、开放和提供心理支持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全。其次,在班级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可以安排心理辅导课,或者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设计针对新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游戏、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最后,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重点学生”的家长,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密切沟通,班主任能够更细致、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进而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为班主任,抓住主要矛盾,做好入学阶段学生心理安全建设,不仅可以及时排除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隐患,而且可为日后学生心理建设工作打牢基础,助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重过程,加强学习心理建设

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与其心理建设相辅相成。班主任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形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培养积极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建设,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信任和尊重、提升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培养积极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提供职业指导和规划,与家长及学生本人保持沟通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确保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齐头并进。

由于学习阶段时间跨度长、涉及方面广,无论是班主任个人,还是学校集体,都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陪伴和指导。这一阶段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而且要引导学生德学兼修,内外兼备。本阶段心理建设的矛盾主要是职业院校有限资源与家校全面要求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是班级缺乏完善的制度、学生缺乏良好的习惯、班集体缺乏科学的管理。首先,完善的制度是高效管理的基础。虽然学校在新生入学阶段会初步建立班级心理辅导机制,但是无法满足班级管理以及落实学生心理建设的需求,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且学生认可的班级制度尤为重要。其次,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已有的、正在养成的坏习惯在大脑“吸引力”机制的作用下,促使学生拒绝尝试新鲜事物,坚决维持现状,破坏了学生积极改变的创造力、努力破局的必胜心,因此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生活需求和作息习惯。最后,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集体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科学管理班级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集体氛围。如果班集体未能得到科学管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集体氛围,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受到影响,集体交流合作减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班主任将无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问题得不到解决。

因此,班主任必须坚持学生心理建设工作常态化、科学化、全员化,加强完善制度、习惯培养、科学管理三方面工作。首先,班主任联合班委及学生代表讨论并制定试行班规,通过班会、家长会征集意见,完善并形成学生以及家长都了解并同意的班规,进而对班级进行高效的管理。此外,班主任也应该联合思政及心理教育相关任课教师,在新生入学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心理辅导机制,强化预防、发现、辅导等方面措施,有效形成学生心理安全闭环管控。其次,班主任通过设立明确目标、制订日程计划、鼓励团队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最后,班主任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教师适时干预,营造松弛且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班级整体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与任课教师共同努力,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建设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应做好做实学生学习心理建设工作,目的是帮助学生高筑心理安全防线,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自主地探索、思考、实践,使其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抓关键,把握择业心理建设

就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初衷,就业不仅是职业院校以及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更是职业院校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班主任通过适时开展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辅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就业形势以及自己的特点,及时调整心态,激发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树立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择业道德、健康的择业心态,增强择业意识。

就业阶段虽然时间不长,但交织着毕业、就业双重压力,学生不易处理好现实与理想、合适与更好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面临多种心理问题,例如自卑与自负、焦虑与恐惧、依赖与从众、攀比与嫉妒、挫折与矛盾、怠慢与消极等,进而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效果。因此就业阶段,班主任应该围绕学生需求开展因人制宜的就业辅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做好就业过程跟踪了解、个性化咨询服务、职业技能强化培训等工作。首先,就业阶段快节奏的生活让学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选择,如果不能实时了解清楚学生的问题,班主任就无法及时准确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其次,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筹划就业。职业院校毕业生首次择业难免存在当局者迷的状况,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不仅是“旁观者”,也是过来人,通过咨询的方式,学生可以依托前辈的视角,摸清就业困局的逻辑线,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最后,职业技能是就业自信的基础。招聘单位用人时首先关注的是岗位胜任力,无论学生学习成绩多优秀,心理素质多强大,如果职业技能水平不高,择业时也可能无法被招聘单位认可。

作为学生的“校内家长”,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做好学生就业跟踪指导服务,而且要在学生接纳的基础上做好这些工作。因此,班主任需要以学生为本,洞察秋毫、科学谋划、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高筑心理安全防线。首先,班主任通过在线同步就业情况、定期组织就业辅导会等方式,采取多个措施及时掌握学生就业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就业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其次,班主任通过组织职业规划制定、相关行业前沿信息讨论会、观看行业线上展会等方式,剖析行业发展现状,并提供相关教师对本行业的看法见解作为参考,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在自己热爱的行业展露才华。最后,班主任通过前期掌握的信息,帮助学生提前谋划,制订胜任力自省计划,发现不足、完善自我,直到达到就业要求,进而建立技能自信,实现“学进来、走出去”。

班主任以学生为本,通过沟通、引导、指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一身高超技艺,这不仅维护学校的声誉,而且可增强学生的就业心理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更是对教书育人初衷的回应。

四、结束语

作为职业教育从业者,班主任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有待研讨和解决。首先,班主任作为筑牢心理安全防线的关键纽带,相较于普通任课教师,还需要增加心理、管理方面的知识并积累相关经验,目前针对性的培训、调研、交流等学习机会较少。其次,职业院校班主任上岗培训往往仅局限于经验传授,缺乏系统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岗位胜任测试。最后,班主任工作相较于任课教师,工作量、工作时长更长,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牺牲较多个人时间,但是目前职业院校的激励政策较少,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做好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安全工作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社会问题,由班主任抓主要矛盾仅是面上的直接办法,实际上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

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领域,筑牢心理安全防线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校内家长”,要抓住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安全建设的主要矛盾,做好做实相关工作,培养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肖兰娇,于宗炫.情·智·理·趣: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四字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5).

[2]陈俊.以“三因”为抓手,开创职业教育思政工作新局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10).

(作者:周乃勤,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盱眙中专办学点副主任)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职业院校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班主任
正确处理关键与次要间关系是确保航天装备质量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