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2024-06-14 16:36李源正
党史纵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经济体制资本主义

李源正

长期以来,由于受国内外形势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世人普遍认为,资本主义搞的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即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个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进行了长期观察和深入思考,先后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重要观点。在他的有力推动下,人们开始大胆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最终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共识。

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我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次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了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弗兰克·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在回答客人的提问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这也是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市场经济所进行的比较集中和完整的论述。

邓小平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二是阐明了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三是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不同。邓小平特别指出:“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四是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要借鉴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好的做法。“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五是向西方学习并不意味着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强调:“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

邓小平之所以在会谈时提到这个观点,是在密切观察改革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仔细考虑谈话对象后深思熟虑的结果。从谈话的对象看,弗兰克·吉布尼在二战期间参加过对日作战,是美国有名的日本问题专家,热心于开展中美文化交流,为中美合作出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作出了贡献。林达光与孙中山先生有亲属关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曾长期在中国生活,对华态度积极友好。1977年10月,邓小平在复出后不久便会见了他,并在交谈中就改革上层建筑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因此,这次与两位客人的谈话,具有旧友交流性质,有一定私密性,带有理论探讨意味。从改革的实践看,此时距改革开放启动已近一年时间,中国在农村改革、引进外资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新政策,市场的力量初步显现,有必要对发挥市场作用进行适当的总结。邓小平对于扩大市场、利用市场是持鼓励和肯定态度的。在谈话之前的8月9日,他在天津听取市委领导汇报时,针对天津准备搞市场调节的情况,高瞻远瞩地指出:“天津的市场要面向全国,而不是光面向全市。要打开商品的销路,可以发广告,全国订货嘛。”从继续进行经济改革的要求来看,由于经济改革在实践中必然涉及如何对待市场、怎样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等复杂问题,也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阐明,坚定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信心。

邓小平提出的重要观点,充分肯定了市场因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破除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陈旧观念、推动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农村改革为例,1980年5月,邓小平充分肯定了小岗经验,认为生产队大包干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并明确提出“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随后,党中央出台文件,认可了包产到户。从1982年到1985年,中央连续出台4个“一号文件”,最终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但是,邓小平此时使用的概念“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显著差异,它不涉及多种所有制的问题,更多强调的是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的一面,并且主要是强调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竞争,仍然将市场经济视为计划经济的补充。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实属不易,显然具有创新性、超前性。也正因如此,邓小平的论断尚无法成为全党和理论界的共识,谈话也没有公开发表,获悉谈话内容的人很少,在全国范围内影响不大,但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中,为下一步突破奠定了基础。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改革开放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以及发展各种类型的非公有制经济,都有利于形成更多的经营主体,这恰恰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微观基础。而鼓励各种类型的责任制,则明显扩大了市场竞争的范围,促进了市场分工,提高了经济效率。众多活跃的经营主体极大地繁荣了市场,使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从1981年至1983年,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60%左右,平均每年增长16.7%。而随着职工工资、奖金数额的增加和就业人数的扩大,城市居民的收入也在逐年递增。短短几年,人们的物质追求就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变成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

改革实践的发展与理论创新的推进相辅相成,邓小平也继续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思考。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的观点,提出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时,也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理论。

继续总结改革的经验,对经济改革的理论进行突破,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是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1982年7月26日,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分析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缺点,认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同时,也提出了如何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认为“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苏联在这方面也没有解决好”。

邓小平的观点直接影响到了中共十二大报告的起草。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了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做计划,由市场来调节。虽然中共十二大报告仍然强调“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但已经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比以往更多的强调,从而为下一步的理论突破奠定了基础。

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以中共十二大召开为引领,中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使认识上的进一步突破开始具备条件。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的一个重大成果是突破了长期以来的禁锢,要求尊重价值规律,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这就进一步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的理论问题,深化了十二大报告对经济改革的认识。邓小平对这个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10月22日,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他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

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管理体制、贸易体制、金融体制、粮食购销体制、对外开放体制等都进行了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中国改革的系统性、联动性开始显现出来。与此同时,微观市场主体的增多、发展个体经济带来的雇工现象、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竞争以及由于经验不足和监管缺位带来的竞争无序等问题,又不断引起人们的思考和争论,这些都对理论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邓小平密切关注着改革进程中的理论争论,并予以回应和引导。1985年9月10日,邓小平再次会见弗兰克·吉布尼,在回答中国搞改革采用一些市场经济的做法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时,他说:“我们的改革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我们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允许一些个体经济存在,不会影响走社会主义道路。”10月23日,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对于客人提出的关于中国改革中出现的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现象是否表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邓小平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的观点。他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邓小平还自信地认为,虽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消极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通过这两次外事谈话,邓小平更加肯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而此时的市场经济已经超越了竞争,具有更多层面的含义。

1986年至1990年,中国实行了“七五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新旧体制的并存常常发生激烈冲突,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邓小平要求在理论上更清楚地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进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1987年2月6日,在同中央领导同志谈党的十三大的筹备和十三大报告的起草等问题时,邓小平就计划与市场有了新的论述,首次提出两者都是方法。他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他还要求进一步进行理论创新,指出:“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邓小平的观点推动了十三大报告的理论创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认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指出:“改革和开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经济活跃起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十三大报告还对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等进行了专门部署。这就进一步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市场发挥作用的方式,对国家如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概括,并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

邓小平坚定支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多次强调要继续发挥市场的作用、扩大市场的作用空间。1988年1月,他到浙江考察,在听到浙江的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发展很快时,高兴地说:“把市场当作一种手段,也可以搞社会主义经济。”针对价格和工资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提出:“价格没有理顺,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我们准备用若干年时间把价格初步理顺,最终达成面向世界市场。”

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88年价格闯关的失败,使中国经济进入治理整顿阶段。社会上关于市场与计划的关系、市场与资本主义关系、发展市场经济的风险等问题的争论再次出现。这一争论随着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而更加激烈,一些人把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市场取向的改革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坚决反对这一观点,旗帜鲜明地支持市场化改革。在风波发生之后的6月9日,他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强调:“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绝不能重复回到过去那样,把经济搞得死死的。”

政治风波发生后,使局势尽快稳定下来是当务之急。但是,邓小平仍然坚定地支持对外开放,要求要更大胆地推进改革开放。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一定要真正地搞改革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希望。”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也传达出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10月31日,在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谈话时,他明确表示:“改革的趋势是改变不了的。不管我在不在,不管我是否还担任职务,10年来由我主持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绝对不会改变。”12月1日,在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访华团时,他也提出:“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稳定的局势和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要求,使从理论上继续探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具备了条件。从1990年7月一直到1991年年底,关于改革目标的取向,学术界进行了激烈争论,但仍然难以达成一致。此时,邓小平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12月24日,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邓小平此时已经很清晰地不再从道路选择的角度来看待市场经济,明确否定了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1991年初,在视察上海时,邓小平有意告诫上海市委负责同志:“不要认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再次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邓小平于1992年初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他在南方视察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就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发表了振聋发聩的观点。他深刻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还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彻底从制度属性的层面上明确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合法性,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还特别强调:“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南方谈话从思想理论上解决了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南方谈话以后,中央领导层进行了关于建立新经济体制的讨论。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讲话时提出,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提法。6月12日,邓小平在住地同江泽民谈话时,赞成使用这个提法。他说:“实际上我们是在这样做,深圳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产品总是落后,也影响到消费,影响到对外贸易和出口。”为了形成党内共识,他还建议:“在党校的讲话可以先发内部文件,反应好的话,就可以讲。这样十四大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

经过思想解放和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认识历程,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从资源配置、鼓励竞争、宏观调控等方面对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具体解释。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肯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目标进行了具体部署,描绘了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形成这个改革共识共经历了10多年的艰难历程。在这个历程中,邓小平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逢改革推进到关键时刻,他都提出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旗帜鲜明地支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对改革开放起到了把舵领航的重要作用。邓小平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尊重并发挥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他尊重市场主体的主体地位,保护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尊重并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支持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重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国家的面貌在短时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具有极其深刻的划时代意义,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题图为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与出席中共十四大的全体代表亲切见面)

(责任编辑:徐嘉)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经济体制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翻译市场的性质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