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旦尖措
摘 要:在青海省小叶杨属于比较常见的树木,此树木是一种落叶乔木深根性阔叶树种,这种树具有比较发达的根系,其自身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改善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抗寒抗旱中具有重要作用。此类树木的木质相对较好,所以也可将其用在建筑和家具制作中。小叶杨不仅在青海具有广泛分布,而且还具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不仅可在砂地进行种植,在荒地上也能够健康生长。
关键词:小叶杨种植;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技术要点
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处于青海的东部地区,当地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具有较大的地势起伏,同时地势比较多样复杂。全州的海拔平均超过3000m。当地的光照时间较长,具有干旱少雨、大气稀薄的特点,气温整体表现为温凉寒冷,同时会随着海拔上升而降低。黄河下段谷地的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平均在7℃左右。当地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有超过300余种野生经济植物,大部分都为乔木灌木。对于小叶杨来说,在我国是一种原产树种,很多地区都有此类树种分布,在青海等地分布面积较大。小叶杨的木材纹理通直,整个树干高大挺拔,比较容易加工,所以可用于造纸原料和建筑材料,将其用在农具、家具、胶合板等制作中。此树木的树皮有利湿清热、活血祛风的功效,在风湿痹症、肺热咳嗽、口疮牙痛、蛔虫、痢疾等治疗中都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在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用材林中也是一种优质树种,还具有一定观赏价值。近几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小叶杨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在此情况下,针对小叶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小叶杨育苗技术
1.1 播种育苗
1.1.1 种子收集和贮藏
在种子的收集工作中,选择的母树要保证性状优良,还要具有结实较多、干形通直的特点。这种树木的蒴果在已经成熟后,很可能会开裂飞失,所以必须控制好采收时间。比如可在其个别蒴果已经开裂,并有白絮从中吐出且果穗从绿变黄时,就可以进行采收,具体方式主要包含两种,比如收集已经下落的种子、剪摘果穗。果穗在完成采收后,要在室内水泥地、席子过棚膜上进行摊晾,一般保证5.0cm的厚度,翻搅可按照5-6次/天进行,随着蒴果已经全部开裂,此时可用杨树或柳条条稍抽打,这样就可以实现完全脱粒,脱粒后再使用细筛进行筛选,将果穗梗、蒴果壳等去除干净,这样就能得到更加饱满、纯净的种子。整个采种工作,要严格根据《GB/T 16619-1996林木采种技术》展开,果实重量如果在50kg,那么一般纯净种子可采集1.0-1.5kg左右,其千粒重一般能达到0.4-0.6g,每1kg的种籽粒在120万-190万左右。新采的种子有95%以上的发芽率,但如果长时间存放,比如已经>20d,那么此时发芽率就会下降到60%左右,而且在进行育苗时,还会出现长势差、不整齐、出苗缓慢等问题,所以要按照随采随播的方式进行工作。
对于种子贮藏工作来说,主要面对的是一些不能及时播种的种子,此类种子需将其密封贮藏。种子的含水量要进行严格控制,一般调整在4%-5%,然后在陶瓷、玻璃瓶等密闭容器中装入,并使用蜡将缝隙密封,在干燥室内放置贮藏[1]。为了减少种子沤湿问题出现,可以在容器中放入氯化钙、草木灰、木炭等起到干燥作用。实际放置时要注意将干燥剂和种子分层放置,按照1∶4的比例进行配比。通过此措施进行贮藏,在次年的发芽率能够实现80%以上,在此树种种子的储存中,属于比较常用和效果较好的方式。
1.1.2 播种时间与方式
实际选择圃地时,需保证有便利的灌溉和交通条件,还要保证土壤的养分充足,一般以沙质土壤为最佳。播种前需事先对土壤进行深翻整地,翻地作业前要使用5%毒死蜱颗粒45-50kg/hm2、硫酸亚铁300kg/hm2杀虫灭菌,还要选择150-300kg/hm2复合肥、75-120m3/hm2有机肥进行施加,床面整体要保证平整,不会影响到灌溉和排水。实际播种前要做好1次灌透,当土壤的表层稍干后,床面使用耙子进行搂碎耙平,控制2-3cm的作业深度,撒种需保证均匀,细腐殖质土或细沙覆盖2-3 mm在上方。也可以使用扫把、树梢等,轻拉床面1遍,再利用方头铁锹或树梢,轻拍以起到镇压的效果,所有工序都完成后,床面使用细眼酒壶进行全面喷水。播种量要结合实际进行控制,一般保证在7.5-15kg/hm2即可。另外,也可利用落水播种的方式作业,灌水工作在播种前充分完成,随着床面的水分逐渐渗透完,在苗床的表面均匀撒种子,再使用筛过的腐殖质覆盖1mm,以种子若隐若现略见状态为最佳。
1.1.3 实生苗管理
在完成播种的2天左右时,幼苗会开始顶土,当时间达到3-5天就可以逐渐齐苗。幼苗形成真叶前,需要做好洒水保湿处理,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时需要的水分进行满足。随着幼苗不断生长,如果高度已经达到2-3cm,此时可通过人工的方式拔除杂草,避免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幼苗如果已经长到5cm,此时即可进行定苗处理,拔除其中的密集苗、病苗、弱苗,所有苗都要连根拔除。行距和株距分别控制为35-40cm、8-10cm,保证25-35万株/hm2的产苗量。完成定苗工作后,浇水也要及时落实,然后对墒情与苗木的生长状况时刻观察,如果有阴天浇或在缺墒时期的早晚浇1次透水。使用600倍代森锌溶液、1%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交替喷施,这样可对炭疽病、立枯病起到一定防治作用。生长到速生期时,要将中耕除草、水肥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加强,除草和施肥工作,分别展开4-5次、3-4次。在8月的下旬左右将浇水施肥工作停止,以此对木质化进行促进。
1.2 插条育苗
1.2.1 采集和处理插穗
将平茬条作为种条选择,还要保证其生长健壮、品质优良,或者选择幼壮龄母树生长的1年生枝条,此枝条保证健壮且发育优良,没有病虫的危害同时生长茂盛,一般以1.8cm的粗度为最佳。种条的采集在春秋两季都可进行,采集时间如果为秋季,必须要进行窑藏或坑藏,保证可以顺利越冬。
在插穗的处理中,一般将种条在扦插前进行截取,使其成为15-18cm的插穗,进行处理时保证上平下斜、剪口平滑,第一个芽和上剪口之间有1.5-2.0cm的距离,小头的粗度≥0.5cm。以100根为标准进行打捆,然后在河渠中或流水中放入浸3-4d左右,以此促进其快速生根发芽。
1.2.2 扦插时间和方式
扦插的时间一般在春季,选择3月中到4月上旬展开即可。实际作业前需事先进行精细整地,控制35cm的深翻深度,并耙平打细、施足底肥。利用直插法进行操作时,借助木棍打扦插孔,深度一般为15cm,在孔内插入插穗后对周边土壤进行按压[2]。平床扦插分别保证株行距15-20cm、30-35cm,按照135000-210000株/hm2的标准扦插。如果进行垄式扦插,在每个垄上一般插2行,行距和株距数值控制为20cm、15-20cm,在40-50cm的垄距下作业,按照150000-195000株/hm2的标准完成扦插,插穗的顶端部位,需高出地面1.5-2.0cm左右,完成扦插后及时进行灌水坐苗。
1.2.3 扦插苗管理
完成扦插作业的7天内,要进行1-2次浇水处理,并在7天后按照10-15天的间隔,结合具体墒情完成1次浇水作业。在每年的6-7月左右,使用氮肥追施2-3次,选择磷钾肥在8月追施1-2次,保证氮肥有75-150kg/hm2的用量,而磷钾肥一般按照150-225kg/hm2进行应用。管理期间要重视除草松土,这样可将杂草滋生问题杜绝,对苗木的生长十分有利。全年中除草松土的次数,要保证>5次,整个苗床也要确保整洁干净,土壤有足够的透气性和疏松度。新条的萌发高度如果已经到8-10cm,此时即可将顶芽处理展开,将主枝条保留的同时抹除其余侧枝。小叶杨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随着萌芽不断生长,如果已经长到5-10cm,此时要选择生长最旺的枝条保留1个,然后从基部把其他枝条抹除,以此对幼苗的早日定形进行促进,抹芽工作在苗高1m时停止。
2 小叶杨造林技术
2.1 选择造林地
小叶杨自身的适应能力较强,即便如此造林地的选择上要加大重视,一般要保证有较好的肥沃度。如果条件不足,即使在贫瘠的沙土、石砾土、干旱区域的黏土中也能够正常生长,所以此树种在水土流失区域,经常被用于造林工程。确定造林区域后,还要通过水平沟、鱼鳞坑的方式进行整地。
2.2 选择造林模式
采用小叶杨进行造林时,可以选择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整个工作以合理搭配为前提,可选择紫穗槐、沙棘有根瘤菌的灌木与其混交,这样的搭配下,在完成造林后,可以促进生长,还能够让小叶杨生长中,得到充足的氮素等营养物质补充。根据相关文献和实践可发现,进行混交林造林时,小叶杨、沙棘的搭配最好。如果选择这两种植物,进行混合造林,可按照3000-4500株/hm2的规格分别栽植,小叶杨在完成混交后,能够保证树干通直、长势佳,而且通过沙棘对其产生的影响,小叶杨的侧枝,还可以实现自然脱落,有利于枝条调整、自然整理。小叶杨、沙棘混交林分中,小叶杨能够更快地增长树高,和纯林相比能实现10%左右的增幅,胸径的增幅也能达到25%,同时还可以较少病虫害的侵害。
2.3 选择造林方式
采用小叶杨进行造林时,可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埋条、插干、植苗等都比较常用。在造林工程中所选的苗木,一般都属于1-2年的幼苗,而且此幼苗没有病虫害问题且生长健壮。选择插干造林时,一般在沙土地的造林地比较适合,这种措施操作起来比较简单,造林时要注意深插,插穗尽可能深入到土壤中,只保证上方,留有一点梢即可,必须保证扎实充分。如果造林地,属于阶梯形复杂地势,在此区域可以使用插干造林方法。实际进行栽植时,枝条要在土壤中倾斜,覆土的厚度为30cm,然后将周边部位踩实。此树种的人工造林中,需注意密度的控制,一般在(2-3)m×(3-5)m即可,如果通过机械的方式进行造林,要控制株行距为(3-4)m×(5-6)m。实际密度还要与造林密度、当地的立地条件结合进行确定。
2.4 造林后抚育工作
2.4.1 修枝
完成造林工作的前3年,此期间需要重视树冠培养,并将根系发育作为重点关注,不用对修枝进行修剪。随着林间逐渐进入郁闭状态,此时即可展开修枝工作。修枝作业的时间,要按照当年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如果修剪时间在夏季,能够对伤口愈合进行促进,并将萌生的徒长枝条减少,但具体时间要保证避开害虫产卵期。作业时使用的工具保证足够锋利,这样能避免切口发生劈裂问题。如果树的规格较小,可以采用平切的方式修剪。如果树的规格较大,其切口部位要保证略微凸起,这样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树龄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在完成修剪后,树冠和树高相比,占比会逐渐降低,头5年的比例,一般在2/3左右。在第6-10年左右时,会达到1/2左右。如果时间已经>10年,一般处于1/3左右。如果将其作为行道树,可以将树冠适当增加,不能大强度地进行修剪,在适度修剪情况下才能促进树木后期生长。比如,生长6年的个体,相比没有修枝的林分,修枝树高增幅>13%,胸径增长>14%。
2.4.2 肥水管理和间伐
如果条件允许,底肥可以在栽植期间同时施入,或者在完成造林后,在林间空隙部位种植绿肥。每年和当地土壤湿度、天气条件结合,完成灌溉工作。对于间伐来说,在造林完成的5-7年左右,此时树木会逐渐开始郁闭,然后可展开首次间伐管理[3]。和林分内树木的长势、密度、培育目标等相结合,对最佳的间伐密度进行确定。通过间伐处理后,林间的株行距,一般为(2-3)m×(2-4)m。在造林的10-13年左右,此时要再次展开1次间伐,在这次的间伐处理后,树木的株行距为(3-4)m×4m。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根据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劣留优原则展开,同时也要遵循留中有砍原则间伐,以此保证间伐质量。对于人工小叶杨来说,如果林内的树木密度大、长势好,可以隔行、隔株的展开间伐,但如果林分情况不佳、长势不足的情况下,就要采用非等距方式间伐。林间郁闭度如果<0.7,此状态下不用间伐处理。
2.5 病虫害防治
2.5.1 腐烂病
腐烂病在此树种中比较常见,发生后会对树木造成严重损害,危害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叶梢和主干。这种病害发生率较高,疾病初期会有病斑出现在树干处,用手进行按压,会有水流渗出,散发出酒糟味。在进行防治时,要通过多种方法将栽培质量加强,同时做好树木的养护。利用混交林方式也能起到一定防治作用的,如果植株病害情况比较严重,要将其拔除后集中销毁,以此减少疾病病原。进行整枝处理时,可选择波尔多液,涂抹在伤口部位,在每年的春季刷涂白剂。在疾病的发生初期,可在病斑部位纵横0.5cm刀痕切除,最深达木质部即可,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涂时,可选择70%托布津200倍液。
2.5.2 杨扇舟蛾
这种虫害在造林工作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同时具有分布较广的特点,会严重危害到小叶杨。此类害虫每年能繁殖3代-4代。进行防治时,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虫苞摘除,然后彻底消除虫蛹和幼虫。如果树高不足12m的幼龄林,可以使用青虫菌乳剂,进行喷洒来防治,树木如果已经达到2龄-3龄期,可以采用25%灭幼脲1000倍液进行喷洒。对于用药困难和疫情严重的高大树体,可于树下胸径部位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把氧化乐果油注入其中。树木的胸径,如果处于10cm左右,一般控制2-4mL的用药量,可以使用原药,也可以使用1倍稀释液,完成注药工作后将药口封好。
3 结束语
小叶杨自身生长能力较强,而且抗旱固沙作用显著,能够在青海地区顺利生长,所以在青海当地成了广泛种植的树木。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出此类树木价值,需对小叶杨育苗技术加大重视,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做好造林工作,以此将种植质量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小叶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红,何志瑞,张玉涛,等.小叶杨的形态特征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3):133-135,142.
[2]袁志华.干旱地区小叶杨育苗及造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2(4):49-51.
[3]王锁平.小叶杨育苗及造林技术的研究[J].农家参谋,202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