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
现概述元宇宙的内涵和背景,分析公共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推广的特征和开展无障碍阅读推广服务的难点,并结合国内相关文献,提出元宇宙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数字人技术在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推广中的实践应用,继而做出风险研判。
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源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2021年起,元宇宙一词在国内各个领域被频繁提及,关于元宇宙的定义,各界有不同的说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开办研讨会,将“元宇宙”定义为“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1]。清华大学学者沈阳将“元宇宙”总结为“三维化、三元化、三权化”[2]。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提到,“元宇宙是数字与物理世界融通作用的沉浸式互联空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有望通过虚实互促引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3]。
元宇宙及其核心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能帮助图书馆实现智慧化升级转型,打造数字化阅读空间,保护传承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产物,未来将成为元宇宙虚拟空间中的常驻场景,作为“稳定器”“加速器”存在。
无障碍阅读推广
自2019年阅读推广这一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公布以来,图书馆等相关文化部门便积极开展培养公众阅读意愿,提升公众阅读能力的各项阅读促进服务,持续推进全民阅读。视障、听障、肢残等弱势群体由于身体情况,在阅读方面面临一定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4]。而公共图书馆有保障弱势群体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义务。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弱势群体提升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帮助弱势群体丰富精神生活,保持积极心态。图书馆馆员在策划无障碍阅读推广服务时,必须把读者的身体情况、心理感受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考虑在内,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无障碍阅读推广要将规律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目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方式丰富多样,包括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博、官网发布宣传内容,在馆内进行海报展示并与读者进行交流等。弱势群体接收阅读推广相关活动资讯的渠道单一,因此,宣传会成为活动前期的难点。对于常态化、长效化的无障碍阅读推广活动,公共图书馆应该将活动时间固定下来,以便读者养成定期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习惯。无障碍阅读推广活动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于弱势群体在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和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可能面临安全隐患,因此,图书馆馆员要做好应急预案,提前告知读者节假日期间和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发生时顺延无障碍阅读推广活动,以此确保弱势群体的出行安全。
无障碍阅读推广要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冬季地面易结冰,夏季台风、暴雨多发,所以,弱势群体特别是肢体残疾、视障读者到图书馆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时间主要是4—6月、9—11月。在此期间,为帮助更多残障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多开展参与门槛低的活动,如阅读和朗诵比赛、无障碍电影播放等。在残障读者出行困难的时间段,则可以采用在线开展无障碍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式,如通过网上竞赛、线上培训等,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另外,在保障普遍性的基础上,也可以选择适合弱势群体的阅读推广方式。针对视障读者的无障碍电脑培训活动能帮助视障读者通过读屏软件和键盘组合键学习打字,使用通信软件、媒体播放器和浏览数字图书馆信息。由于不同视障读者的电脑知识、年龄、学习速度、视力情况不同,因此,可以将其划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从而帮助视障读者有效地参与相关活动。
无障碍阅读推广要关注和尊重读者需求
弱势群体的认知、心态和身体状况不同,在参与无障碍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馆员为其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对于积极乐观、能较好地适应阅读推广活动的读者,馆员需要在他们提出需要时为其提供帮助;对于比较敏感的读者,馆员需要持续留意,并在必要时给予其帮助,不能太过积极;对于阅读进度较慢、适应能力较差的读者,馆员应帮助其跟上大家的进度。在阅读推广活动结束后,对于读者提出的意见建议,馆员应该认真记录并衡量其可行性;对于不热衷于发表意见或建议的读者,馆员可以通过他们的活动频次和活动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参与意愿。
元宇宙与无障碍阅读推广文献研究
无障碍阅读推广也面临着部分难题:阅读推广形式固化;受限于弱势群体的身体条件,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有限;由于存在畏难情绪,弱势群体总体的阅读进度稍慢;等等。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现尝试探索借助以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为核心技术的元宇宙,解决无障碍阅读推广面临的难题。当前,围绕元宇宙与阅读推广、元宇宙与无障碍,国内学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第一,元宇宙与阅读推广。郎林芳等从知识生产者、知识传播者、知识消费者三个视角提出了元宇宙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模式[5]。盛琳涵分析了元宇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共同特征——去中心化、沉浸式体验、社交属性[6]。胡安琪构建了元宇宙场域下图书馆“沉浸+体验”式线上阅读推广模式[7]。司莉等探索了虚拟数字人在阅读推广、智能问答和用户培训方面的应用[8]。
第二,元宇宙与无障碍。郭亚军等通过ChatGPT(聊天式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赋能弱势群体服务场景,解决了AI翻译准确性问题与深层次情感交流[9]。郭亚军等认为要从优化资源整合和定制虚拟服务等多点突破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服务建设[10]。赵伟等阐述了无障碍通用设计中的虚实互补和智能化图形色彩设计[11]。
可以看到,当前针对元宇宙与阅读推广、元宇宙与无障碍两个领域的横向研究较为广泛,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关于元宇宙与无障碍阅读推广的研究较少。
基于元宇宙的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推广
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打造涉及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虚拟空间。增强现实技术运用传感技术、智能交互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将计算机的文字、图片模拟仿真后与现实世界巧妙融合,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增强。基于此,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入口与延伸。
弱势群体可以通过佩戴相关穿戴设备、登录虚拟账号、借助摄像装置和身体传感器等,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图书馆场景中,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在虚拟图书馆中,弱势群体可以基于普通读者的虚拟形象自由探索图书馆空间,参与图书馆活动;可以转变场景的色彩、视角,实现语音文字的转换;也可以参与所有的阅读分享活动、学术交流活动、讲座和培训活动。在虚拟图书馆中,弱势群体可以在有限的活动空间内阅读无限的虚拟书籍。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为元宇宙经济活动保驾护航的数据库。区块链将数据储存在块中,以时间链条链接,通过多节点输入、点对点传输、算法加密、去中心化等模式,确保数据不被窃取和篡改。
2022年,《马拉喀什条约》正式对我国生效,其可以帮助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无障碍格式作品,为无障碍文献阅读和无障碍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素材。《马拉喀什条约》要求“将无障碍格式版的发行和提供限于受益人和(或)被授权实体”“对作品复制件的处理保持应有注意并设置记录”[12]。这就需要重视对无障碍格式版文献的保护。为此,可以借助区块链算法加密和点对点传输功能,提高无障碍格式文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无障碍格式文献被盗用与流失。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授权实体可以将受益人对无障碍格式版文献的转换要求、文献转换过程以及最后的无障碍格式版本保存在区块链中,以便监管部门全过程监督。
数字人
数字人是运用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出来的,存在于虚拟空间的人物形象。数字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发明。
数字人的运用有助于解决无障碍阅读推广领域馆员不足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一对一精准服务。数字人具备情感表达和感知能力,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关怀、陪伴和个性化阅读支持。数字人具备适时出现和隐藏的功能;对于弱势群体中需要阅读帮助的读者,数字人可以为其提供及时的帮助;对于不愿表露身份的读者,数字人可以做到不过分关注。
数字人可以测试线下的无障碍阅读推广活动场景。在由数字孪生技术创造的与现实一模一样的无障碍阅读推广虚拟场景中,数字人可以模拟弱势群体参与培训,帮助图书馆馆员评估活动风险,做好预案工作。
元宇宙无障碍阅读推广的风险
第一,成瘾性。元宇宙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和对现实的“补偿”效果可能会引发成瘾性。基于元宇宙,视障人士、听障人士、肢体残疾者能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阅读体验。当他们回到现实世界时,可能会产生回避、厌弃和否定现实的消极情绪。
第二,安全性。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是群众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现实世界的图书馆中,馆员、安保人员、志愿者、热心读者等会共同维护图书馆的秩序;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他们能及时发现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而在虚拟图书馆中,人们拥有虚拟身份,场景的安全性和弱势群体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还有待考证。另外,对图书馆和元宇宙支持系统在一般和特殊情况下数据资源的获取权限,还需再进行相关讨论。
第三,有可能失去阅读兴趣。弱势群体进入虚拟空间后,可以参与之前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的各种社会文化生活。这意味着其可能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在此背景下,如何持续吸引读者参与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图书馆未来需要面临的新挑战。
第四,数字鸿沟加剧。一直以来,弱势群体中健康状况较好、较年轻、知识储备较为丰富的读者是无障碍阅读推广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数字素养更高,对元宇宙背景下可能发生的阅读推广变化也有更强的适应性。然而,目前弱势群体中数字素养较低的读者面对Web3.0浪潮下可能面临的认知和学习困难,可能更难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从而拉大与其他读者之间的差距,进而加剧数字鸿沟。
综上所述,在Web3.0浪潮下,元宇宙及其核心技术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元宇宙与图书馆建设的研究持续被关注和实践。相信未来,在元宇宙及其核心技术的支持下,弱势群体的无障碍阅读推广活动将实现突破性发展,弱势群体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会发生颠覆性改变。
(作者单位:上海图书馆)
[1]高雅丽.中国科学报:元宇宙如何释义?一个热词引发专家研讨[EB/OL].(2022-09-23)[2024-04-01].http://www.cnterm.cn/xwdt/mtgz/202209/t20220923_716247.html.
[2]沈阳.元宇宙的三化、三性和三能[J].传媒,2022(14):21-22.
[3]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 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EB/OL].(2023-08-29)[2024-04-0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9/content_6903023.htm.
[4]朱基钗,高蕾,孙少龙,等.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EB/OL].(2023-09-18)[2024-04-0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4605.htm?name=aging.
[5]郎林芳,黄世晴,王珏,等.元宇宙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发展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3,42(10):55-63.
[6]盛琳涵.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新路径的研究与探索[J].图书馆,2023(06):86-91+111.
[7]胡安琪.元宇宙场域下图书馆“沉浸+体验”式线上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3(02):66-71.
[8]司莉,马小景.元宇宙视角下虚拟数字人赋能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3(06):62-68.
[9]郭亚军,庞义伟,周家华,等.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技术优势、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J/OL].图书馆论坛:1-11[2024-04-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30706.0916.002.html.
[10]郭亚军,张鑫迪,寇旭颖,等.元宇宙赋能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服务:壁垒突破、体系构建与路径探究[J].图书馆论坛,2024,44(02):20-31.
[11]赵伟,林雨辰,张尔科.元宇宙赋能无障碍通用设计的思考[J].世界建筑,2022(11):48-49.
[12]国家版权局.《马拉喀什条约》2022年5月5日对中国正式生效[EB/OL].(2022-05-05)[2024-04-01].https://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20/3566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