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数据时代档案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档案文化建设思路、方式、载体建设等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文化建设的整体质量。大数据时代的档案文化建设,一方面,在理念上有所转变,将档案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推进;另一方面,在档案文化具体建设过程中要主动将数字信息技术、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融入档案文化建设,提升档案文化建设成效,打造档案文化建设品牌,丰富档案文化传播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档案文化;高质量;数字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档案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持,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多元化手段,也使档案文化建设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档案文化也呈现出信息化、可视化、个性化、多元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对档案文化建设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如何提升档案文化建设层次性和系统性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之上,找到数字信息技术与档案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进一步提升档案文化建设成效。
一、大数据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关于档案文化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王英玮在《档案文化论》中指出,档案文化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从狭义层面看,档案文化是指能够真实記录人类在实践过程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载体以及所形成的档案信息,这一定义也被称之为档案实体文化;从广义层面看,除了档案实体文化以外,还包含人类在实体文化成果之上管理和利用所创造出来的新的档案文化及其所采取的活动方式。档案文化内涵丰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真实记录,档案文化形成要基于档案这一前提,如果没有档案客观真实记录,任何关于档案文化研究会成为“天空之城”,没有具体根据。因此,在档案内容研究过程中,应将档案与文化结合起来,用档案来解读文化,用文化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在档案与文化相互作用中加深对档案文化建设的理解。
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在档案形成过程中会以不同形式、不同载体出现。传统档案主要以文字、图表等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又增加了声音、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够真实储存人类社会实践的各种信息,档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真实面貌的再发生,档案文化在档案管理的基础之上,对人类社会活动实践规范所形成的具有规范性的文化架构,档案文化形成的过程需要以研究档案作为前提。同时,随着档案文化发展,也会对人类社会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在档案与档案文化的交互影响下,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前行。随着档案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档案文化研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所形成的档案文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以通过研究档案文化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而为新时期人类社会实践提供方向和驱动力。
二、大数据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
文化的发展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应将档案文化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建设也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艰巨性和困难性,结合目前大数据时代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影响,深刻总结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体现出来的显著特征,提升档案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档案文化建设具有其一般性特征。一是基础性。档案记录的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交流观念、重大事件,通过对档案的分析和提取,能够形成基础档案文化,是人类基础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二是客观性。档案容不得掺假,需要从客观角度收集和整理档案信息。因此,所形成的档案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可用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档案文化,也继承了档案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特点;三是档案文化具有时空性特征。档案信息收集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记录真实的社会活动,脱离了时空背景就难以起到凭证性作用。因此,所形成的档案信息必须以明显的时空特征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档案文化,也兼具着时空性特征。
大数据时代档案文化具有的个性化特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档案文化建设形式,也使档案文化具有个性化特征。传统档案研究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总结和分析特定时空档案信息,形成一般规律总结,从而整体化呈现这部分重要的档案资料。随着越来越多数字人文技术的运用,使得档案研究变得更具体细致,完全可以结合某个项目或片段的档案研究,使档案文化研究变得更具个性化。在技术加持之下,使档案文化研究也降低了门槛,原来只有档案管理部门或专家团队以本部门的档案为基础展开文化研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和共享变得更为便捷,无论是档案工作者,还是高校学者,甚至是普通百姓都可以研究感兴趣的档案文化,使档案文化建设变得更为宽泛化、具象化。
三、大数据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为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文化建设成效,积极推进档案事业发展,有必要给予档案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足够重视,并从现实角度出发,积极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一方面,注重档案文化传承,主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建设的信息化路径,实现档案文化研究与信息时代发展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强化档案文化价值,形成档案文化具体思路,打造档案文化建设品牌。此外,还要提高档案文化管理水平,形成更丰富的档案文化建设成果,更好地指导档案工作实践。
1.注重档案文化传承,探索档案文化建设的信息化路径
档案文化的诸多特性决定了档案文化建设的特殊性。新时期,档案文化在推动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档案服务信息需求,支持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为此,在档案文化传承过程中,一方面,将档案信息收集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扩大档案收集范围,既要注重传统纸质档案资料的整合,也要收集数字档案,在此基础上加工纸质档案,并按照相关要求转换,形成能够被储存、被利用的数字化档案,存储到档案数据库之中,为后续档案文化研究提供丰富载体;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档案文化的指导性作用。档案文化建设的价值在于档案文化能够对档案事业发展起到积极影响。因此,在档案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要创新档案文化传播路径,主动将档案文化建设与档案事业发展深度结合,更好地指导档案具体工作,发挥好档案文化的特殊价值。
新时期,在推动档案文化传承过程中,将数字人文技术与档案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从理念传播渠道层面和展现形式入手。一要改变传统档案文化建设思路。传统档案文化的建设参与主体少,项目进展缓慢,能够形成的档案文化成果缺少普遍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文化建设成效,也难以获得社会关注和政策支持。因此,要主动改变传统建设思路,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在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主动求新求变,在观念上有所更新,既要看到大数据时代对档案文化建设提出了新技术要求,也要看到新技术对提升档案文化建设层次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还要以全新理念看待档案文化建设,主动寻找档案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路径,并围绕具体问题开展档案文化建设,更好地体现档案文化价值;二要创新传播渠道。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不断拓展档案文化建设成果的传播渠道,档案文化建设成果是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集中体现,提升档案文化建设成果传播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档案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无论是档案管理部门,还是档案文化建设主体都应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新媒体或短视频平台等传播档案文化建设成果。例如,可以利用某信公众号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档案文化传播平台,也可以利用微博定期发布档案文化建设成果,同时,还可以对实体档案文化载体展开某音介绍,对档案文化蕴含的风俗习惯、价值理念更好地传播;三要利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实现档案文化线上传播。传统的档案文化传播需要物理空间,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才能够有序地引导社会公众参观档案文化成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來,完全可以利用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档案文化成果搬到线上供更多人参观,扩大档案文化的影响范围。例如,可以打造在线虚拟展览厅或3D虚拟展厅,展示档案文化成果。在虚拟展厅,人们可以沉浸式地
体验档案文化,更方便了解档案文化成果形成背后的故事,拉近民众与档案文化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升档案文化建设成效。
2.强化档案文化价值,探索档案文化建设的品牌化路径
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对档案文化内在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展开深入挖掘,打造档案文化建设品牌,提升档案文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要充分认识到档案资源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档案文化建设需要以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源作为基础。一方面,要确保档案资源的真实性和可用性,要通过对档案资源的鉴别,确保这些档案资源是对真实历史信息的记录,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所形成的文化才具有价值,才能够继承档案资源的独特属性,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下的档案文化全方位地呈现给受众,能够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真实、丰富的历史,加深对档案文化的认知,看到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敢于大胆创新文化建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技术赋能方式为档案管理部门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技术手段,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品牌意识,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强化档案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唯有形成品牌意识才能够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形成更大范围的档案文化传播。同时,也能够形成一批具有研究价值、时代意义,并能够得到社会公众肯定的文化建设成果,以此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文化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
在档案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够为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提供支持。一要坚持档案文化特色品牌建设思路。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档案文化资源,这就要求在档案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特色建设思路,只有“人无我有”才能够吸引人们关注档案文化成果,主动参与到档案文化品牌的建设之中,在特色文化建设思路的基础上不断整合特色档案文化资源,形成更具有教育价值、历史价值的档案文化成果;二要坚持档案文化品牌营销思路。“酒香还怕巷子深。”在档案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营销思路,通过举办档案文化成果展、邀请上级领导参观、组织文化游学等多种方式,提升档案文化品牌营销范围,使更多受众了解档案文化成果;三要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到档案文化品牌的建设之中。档案文化品牌建设如果仅仅依靠档案管理部门势必在建设过程中会举步维艰。在大数据背景下,更应该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档案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向政府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要主动联系新媒体宣传档案文化,吸引社会公众通过志愿服务方式传播档案文化新成果、新内容,通过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成效。
3.提高档案文化管理水平,探索档案文化建设科学化路径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要求在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也要将现代化作为主导方向。档案文化并不是随机创造出来的,档案文化建设也要遵循内在规律。唯有不断提升档案文化管理水平,才能够确保档案文化建设思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新时期应将提高档案文化管理水平作为重要方面。一方面,形成系统完善的文化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加大档案文化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通过制度机制建设,为科学化档案文化建设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除了制度机制建设之外,在档案文化管理方面还要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入手,提高档案文化管理水平。从档案管理手段创新层面看,档案文化参与主体应借助先进技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通过搭建档案文化管理信息系统,能够系统整合复杂的档案信息,分门别类地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在专题数据库中形成专项文化研究项目,实现档案数据库资源与档案文化研究的一一对应,提升档案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区块链技术在档案文化管理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借助区块链技术能够将形成的一系列档案文化建设成果存储到不同的节点,即使因硬件或网络攻击等造成档案信息丢失,也能够从其他节点上复原,确保档案信息存储安全;从管理模式看,传统档案文化管理模式思想落后,在管理过程中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管理与维护。新时期,可以通过建立监控系统全方位监测档案文化的生成过程,对出现的逻辑错误或信息错误及时预警和纠正,提升档案文化生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层面看,大数据时代对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综合素质。因此,必须教育培训档案人员,丰富其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能够更好地整合档案文化资源,形成档案文化课题,创新档案文化成果。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档案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档案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档案文化具备的基本特征角度分析,明晰档案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看到档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之上围绕当前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诉求,积极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崔淑芳.大数据时代高校校史档案资源利用平台构建研究[J].档案管理,2020(01): 121-122.
[2]王林娜,刘静一.文化创新视域下的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17(06):71-74.
[3]罗彬彬.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策略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7(S2): 4-6.
[4]曹筠慧,管先海,孙洋洋.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档案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探究[J].档案管理,2017(01):27-29.
[5]白海珍.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思路[J].山西档案,2016(05): 50-52.
作者单位:延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作者简介:严亮(1980—),男,汉族,陕西延安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