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苹
(前郭县东三家子乡蒙古族中心小学,吉林 松原 131125)
赫尔巴特在对教学功能的阐述中是这样描述的:“教学最高的境界与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人的德行”。这是一句对教育综合要素的概括性评价。在具体应用于各学科教学时,根据不同学科特性展现出各异的表现。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塑造和培育个体德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语文教学改革以先行者的角色,积极探索益智、立美、成德等方向,为课程育人功能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立德育人”理念提出前,语文教育侧重于字词句篇的学习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尽管古代有“文道相合”的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育仍遵循“以识字写字为起点,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为核心”的路径。因此,语文课程更多发挥了奠基作用,其他功能则相对较弱。实际上,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学习者须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即人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任何文本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尤其随着统编教材的不断改进,多样体裁被纳入教材,品德培养更为全面。如低年段的小歌谣《明天去远足》《人之初》《夜色》等,除语言文字学习外,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须改变旧有认知,拓宽对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认识,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要发挥小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将学生置于学习核心地位。具体而言,须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摆脱固有理论,观察班级和学生情况,提炼学生疑惑,结合教材进行实用性结合。统编版教材中,德育要素丰富,涵盖人格价值、伦理道德、生命体验等多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整,关注学生生命质量。例如传统文化类文本在低、中、高年段均有涉及,但中高年段占比较高。学生具备传统文化阅读基础后,教师可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拓展课外学习,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接受知识和品德双重教育。师生间形成动态对话关系,关注学生真实学情和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因需创新。
在这种关系下,语文知识从静态、僵化的公共知识属性转向动态、以人为本的个人知识属性。学生更注重个人知识积累,为“转识成智”创造条件,这也是课程育人的物质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引导者和助手。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己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更愿意积极参与学习,自主探索语文世界的奥秘。此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学方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小组讨论、课题研究、戏剧创作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节奏,课程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语文课程在这种关系下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养的转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教师则更好地发挥了引导和辅导的作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更加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教学要素都是发挥教学德育功能不可忽视的载体。教师必须将每一个要素的德育价值先做纵向探析,再把每一个要素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德育因子做横向的整合。以教材的深度挖掘为例,教材中的文本在进入教材之前,都是文学属性的文章,面对不同的阅读对象。但要进入教材中时,则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筛选或修改,使其符合教育的需求。教师据此解读和使用文本时,其实是站在文学性、知识性、育人性等属性的交界点上,一方面保留其原生价值,一方面发挥教学价值。如四年级的《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等神话故事蕴含着丰厚的人格教育价值;《飞向蓝天的恐龙》《夜间飞行的秘密》《千年梦圆在今朝》等科普文章蕴含着科学精神的教育。即使是一篇小小的歌谣都会因为文字的优美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审美向美之心。所以,教师对教学因素的挖掘是带有“二次创作”的性质的。
当教师深入分析了每个独立要素蕴含的育人价值后,接下来就要把各个要素进行统整。如教材在和学生进行结合时,学生当前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的可能性都要纳入教师的考量要素中。这是学生最真实的状态,是教师判断其“最近发展区”,从而设定有效的教育路径最可依靠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据。在语文课中加入德育因子必须以语文的本体属性为第一要义。因为很多教师在语文课程中加入德育因子时,会出现偏离语文学科属性的情况,如过多地介绍文本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德育主题为讲授要点而忽略了字词语篇的教学。为此,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具体、可操作且有针对性,同时兼顾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以五年级的《搭石》为例,其所在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是提高阅读速度,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立足于传授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上,即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尝试使用默读、抓住关键词句、逐句阅读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设为体会乡亲们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三维目标的设定过程和呈现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搭石》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自然而然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复阅读,获得了情感层层递进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对接的教学目标才是可以实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目标的。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实在”的要素,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展开的。教师和学生在共同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迭代,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内容载体,拓展阅读的内容,整合课外阅读资料,成为教学内容的另一个重要支柱。教师需要慎重地选择教材之外的内容,提炼出和教材相关且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意义的文本,让教材内外形成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德育因子。最常见的文本拓展来自古诗文的教学,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开始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随着文本储备量的增多,教师结合教材中热爱祖国山河、养成民族精神、赞颂英雄精神等德育素材对古诗文进行分类,再以整合的形式推送给学生,课程的育人化功能就会更加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这是语文在课程属性之外又可以推进的另一种优势。若干要素集合在一起之后,配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
语文学科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学科,如果只是采用说教的方式,很难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如果再加上育人的任务,则会让学生更加心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对语文课程中包含的德育因子进行相关的梳理之后,教师需要选择并合理地运用一些策略去做好语文课程的育人工作。首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情境教学法仍然是一种单位效能极高的教学方法,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广泛普及。除了传统认知中的音频视频观看,微课、情景剧等,更加立体的教育形式也可以被归入情境教学法中,在学习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章时,可以组合使用,让学生获得知情意行一体化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为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文字优美的各类文章创设相应的场景,让学生获得如临其境之感,能够自如地调动个人的情感经验,这是实施德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其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无论是培养语感还是学习语言文字,都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读。学生是在“自读”中产生的“自悟”,这种“悟”具有独特性,也是教师观察学生绝好的机会。例如《花之歌》是一篇蕴含丰富想象的散文,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受到的教育至少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各种花适应外部环境的生命态度,二是体会优美的文字,提高审美能力,得到情感熏陶。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至少三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这篇散文,鼓励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想象,甚至可以用画笔、用表演进行层次更加丰富的表现。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和作者思维碰撞的机会,学习成为一种个性化的行动,每个人都可以针对这篇散文发表自己的见解,把文章的内涵抽丝剥茧地呈现出来,从而以“花”为基点去了解更广大的自然和生命。这就与我们在上文所言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遥相呼应了。伴随着学生越来越熟稔地运用各种阅读方式获得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会被更多地激发出来,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具深度的认可与尊重,使得他们愿意为语文学科投入更多的精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对方式的选择和运用看似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点,但却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语言文字中去探求认识生活、认识生命的途径。当语文能够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与生命时,才是德育最好的表现。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头脑风暴、课外拓展等多样的方法让语文的实践性得以很好地凸显,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体会其中的意蕴。以《搭船的鸟》一文为例,这是一篇散文小品,其文字恬静优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生趣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与美好。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可以结合教材中已有的《翠鸟》《鸬鹚》等进行学习,搭建一幅“群鸟”图,让学生通过各种读的方式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带来的那种美好的感受不断进行强化,然后请学生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在这里,学生的感性积累处于越来越丰厚的发展状态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帮助学生或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对这些文章主题思想的总结。紧接着教师再为学生推荐《鸟的天堂》《鹰》等课外文章,让学生以这样的路径自学。几篇文章不仅在主题上一脉传承,更为难得的是,学生的自主能力会得到锻炼。教师在组际交流和全班交流时,除了表达对课文的认知,也可以说一说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哪些思考与感受。这是一种从公共知识转向个人知识最典型的例子,但其又不仅限于对知识做出转向,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程度进行了考查,让学生的学习品质同时得到了培养。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可以隐含在任一内容和任一环节中,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结合所有可以利用的要素做德育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实践。
综上可见,语文课程蕴含着深厚的德育资源。这种资源的呈现表现出了语文课程在育人过程中的绝对优势。因此,教师要走出传统的学科认知视域,摆脱对语文教学窄化和泛化的认知,一方面从外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居于课程学习的中心位置;另一方面从内部链接各类教学要素,激活语文课程隐含的德育内容,使其串联成一个语文教学和德育贯通的体系,最终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策略去实现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