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宇 刘 博 李宝成
(1.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2007 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颁布,体育中考制度在我国开始执行。文件中明确指出: 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从而保证学生锻炼的时间,提升青少年的各项身体素质,缓解与遏制青少年体质健康逐年下滑的趋势。实践表明,体育中考已经成为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重要且有效途径。
随着体育中考制度在我国全面实行以及积极效应的逐渐显现,从国家到地方逐年加大对体育中考的重视,体育中考分值随之逐年增加。这就使得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高度重视体育中考成绩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从之前的被忽略状态转变为万众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锻炼意识,促进了其积极锻炼行为的形成。然而,作为应试教育产物的体育中考其消极效应也逐渐显现: 有些学校教学内容以考试项目为主,导致学生体育成绩虽然很高,但未掌握相应的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虽然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提高了,但日常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长此以往,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身心感到疲劳,体育学习倦怠由此出现。据此,研究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在分析初中生体育学习倦怠特征、成因的基础上,从动机转变视角,提出改善初中生体育学习倦怠的具体策略,期望本研究成果能为中考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对于倦怠(burnout)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70年代,最早源于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例如护士、社会工作者、医生等。美国心理学Freudenberger 首先提出“倦怠”的概念,描述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所体验到的一系列消极症状,表现为由长期的工作压力引发的情感和生理耗竭,对待服务对象不够细心,工作成就感降低。随着社会竞争逐步提升,各行各业中的倦怠现象逐渐显现,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也随之深入。其中Maslach 提出的职业倦怠三因素模型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该模型认为职业倦怠可以表现为三种消极心理状态,即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和情绪耗竭。从职业视角看,学生的职业就是学习,职业倦怠理论上也应存在于学习活动中,而反复、枯燥、单一的学习环境很容易造成倦怠感的形成,因此职业倦怠逐渐发展到学习领域,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由此产生。Schaufeli 等人在前人基础上首先提出学习倦怠的定义,即学习倦怠是由一定环境引发的学习心理障碍。国内研究者借鉴以往研究并结合我国学业情景,最终将其定义为学生因教学环境要素,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业压力等导致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等心理要素下降,以及退缩、退出等行为出现(肖灵子等,2023)。
体育学习的特殊性导致体育学习倦怠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性。体育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技术、技能的学习与应用;不仅需要感知觉、注意、记忆等心理系统参与,更需要神经系统、骨骼肌系统、呼吸系统参与;不仅是脑力消耗,更是体能消耗。体育倦怠不仅体现在心理层面,还体现在生理层面,抑或是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叠加所造成的综合性表现,即所谓的“身心俱疲”。由于体现为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上,体育学习疲劳、体育运动疲劳对个体心理、行为影响将更加深刻与持久。此外,体育教学方式、内容、设计等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不同,加之体育中考制度下衍生出的“异化”体育教学活动,更容易引发体育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其一,体育课成为“训练课”。朱琳(2012)指出: 一些学校未按体育教学大纲的安排,体育课以提高学生考试项目能力为主要目的,忽略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有很多地区和学校,学生的体育成绩很高,但没有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这种单调的体育教学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体育学习枯燥乏味,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其二,体育中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伴随着体育中考改革制度逐步深入,体育考试科目增多与难度增大问题逐渐显现,这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不是为学生的健康,而是迫于升学压力而为之;也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兴趣,学生不能在体育课堂中找到自己的特长,只学习固定那几种项目,不能满足学生真正的喜好(谢卓锋,2008)。
从表层看,外界教学环境的缺失与不足是导致初中生体育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深层次讲,环境、动机、行为三者具有密切联系,体育教学环境不足与缺失产生的倦怠行为是个体动机不足所导致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认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是由以下三个动机促使的。其一,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即从事某种活动是由于自身爱好和活动本身乐趣的动机。其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即从事某种活动是由于迫于外在压力,如奖励、惩罚等动机。其三,无动机(amotivation),即缺乏对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这三类动机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一个事物连续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可从一个状态转化为另一个状态。体育教学过程实质就是让学生从无动机向外在动机,直至内在动机转化的过程,即不想参与体育学习转变为不得不参与体育学习,最终愿意参与体育学习的行为转变。大量研究表明,迫于外界压力、奖惩、分数等诱因引发的动机与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表现为不得不参与,是迫于外界压力所产生的,是学习倦怠产生的根本所在。而基于挑战、兴趣、能力感提升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内在动机生成,由此产生的行为更为持久。
综合理论与实践,虽然内在动机是理想状态、是最终目标,但通常情况下它是由外在动机,甚至是无动机转变过来的。实践中外在的奖励与惩罚是促进个体行为产生重要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作为外在奖惩措施的体育中考制度能有效促进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行为,对于改善运动机能、身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实践体育教学活动如果始于外在动机培养与激发,同时又止于此,就会导致不得不参与的倦怠心理与行为产生。因此,如何有效转化动机就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外界环境须通过满足人们与生俱来的三种心理需求,促进动机内化、转化,这三种需求分别为胜任需求(个体能体验到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掌控和能力发展的感觉)、自主需求(个体能体验到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选择的感觉)和关系需求(个体能体验到在与他人关系相处中爱和被爱的感觉)。当外界环境能满足个体的自主、胜任以及关系三种心理需求时,人们就会在完成任务时产生自由感、能力感、控制感和选择感,由此维持或提升自主性动机水平,此时的行为将更加主动、持久,质量更高,行为效果更好,同时产生积极的健康效应;反之,当人们感受到的自主、胜任以及关系需求被阻碍、未得到满足时,个体会体验到较强的被操控感,展现出较为频繁的被动行为或无助、放弃行为的无动机状态,此时的个体忽略了内在需求与奖励,更加关注外在规范及结果,不论是行为的持久性还是行为效果都大大降低。
如前所述,外界环境须通过满足人们与生俱来的三种心理需求,促进动机内化、转化,进而生成积极、持久的锻炼行为,避免体育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因此,预防与缓解初中生体育学习倦怠的动机策略应从满足个体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关系需求入手,构建日常体育教学设计、方法与内容等。具体策略如下:
构建满足自主需求的体育教学活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从学生视角思考。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其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锻炼,主动获取健康。其二,挖掘学生内在资源。要维持学生的内部激励资源,首先需要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分析、分享与合作的机会,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最终形成有效学习的策略。其三,提供合理、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教与学不同主体、不同经验、不同需求的客观现实注定其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疑问和矛盾,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更是倾听者、调整者和优化者,因此在矛盾产生过程中应提供合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构建满足胜任需求的体育教学活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让学生正确认识、了解自身能力。胜任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主观判断,能力具有客观性,可以用客观方法与标准进行测量、评价,但对能力的认识与了解则存在较强的主观性,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经验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解释。其二,帮助学生建立成功感。通过自身努力达到预期目标是建立成功感的具体路径,而成功感、成就感与个体胜任感有着密切联系,建立前者能有效改善后者。实践中需要结合学生个体或群体实际体能、技能情况设置相应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内容,过高或者过低难度水平都无法有效提升其成就感。其三,建立以努力为途径的胜任感。从归因视角看,努力是个人能掌控的稳定因素,个人努力程度是自己掌控的,可由个人意愿进行调整、变化。“付出—回报”“努力—结果”的因果联系是人们的共识,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努力—能力提升—能力知觉提升—胜任感提升”的逻辑链条就具有了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通过可行性、可变性的个人努力最终提升对某种、某类任务的胜任感也就具有可行性、合理性。
构建满足关系需求的体育教学活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体育教学不仅需要运动知识、健康知识,更需要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纠正、练习等形式,“手把手”“面对面”地进行直观互动形式的运动技能传授,在此过程中,大量且高质量人际互动必不可少。这不仅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个体的关系需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手把手”“面对面”的交流过程,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耐心解答,以此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关系需求。其二,注重群体氛围的建立。从属于某一群体,被群体所接纳、认可是关系需求的重要表现。课后体育社团建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被社团所接纳、认可,融入社团中,通过团体、集体分工与合作,激励与鞭策的群体效应,提升运动参与。例如,社团成员身份是社会认同、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志,可以利用任务分配、实施、完成等情况判定个体是否能成为该社团成员之一,即利用社团成员身份获取提升个体或群体运动参与的行为及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团体展演、知识与技能传播、赛事组织等校园活动形式扩大群体知名度,或通过群体内部个人评价、奖励等方式提升个体从属感、认同感、意义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