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治疗面肌痉挛护理分析

2024-06-12 18:48:00潘洁夏建妹张明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鼓腮面肌面瘫

潘洁 夏建妹 张明敏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半面痉挛,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出现阵发性、非自主性抽动,致该侧睁眼困难及嘴角歪斜,病程多迁延,严重影响患者面容和生活质量[1]。目前,开颅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被认为是治疗HFS的最有效方法,但并发症发生率高,相关死亡率达0.5%~1.0%,临床广泛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2]。本院成功开展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技术[3],不仅提高HFS治疗的安全性,避免术后诸多严重并发症,效果显著。本文探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围术期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本院HFS患者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31~79 (60.13±10.1)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健侧卧于CT操作台,头下垫软枕,穿刺点局麻后用射频套针(SMK套针)于CT引导下穿刺至患侧茎突后缘面神经管处,拔出套针针芯,后沿套管置入配套电极。反复调整射频针尖位置,直至测试电极尖端周围组织的电阻维持在250~550 Ω,再进行感觉、运动电刺激测试,确认针尖位置无误后,设定60℃给予标准射频30 s,若患者鼓气无漏气,则将射频参数中温度上调5℃,再行下一个30 s,直至患侧鼓腮稍漏气、闭眼时下睑稍费力,即停止操作。拔针后立即在穿刺点局部贴上创可贴。

1.3 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9例(90.6%)患者面肌痉挛完全消失,3例(9.4%)肉眼不可见抽动,但有面肌抽动感觉,4例出现一过性耳颞区轻、中度疼痛。所有患者均遗留面瘫,面瘫程度控制在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8]Ⅱ~Ⅲ级,伴感觉减退但无触觉障碍,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住院 (3.86±0.9)d。随访3个月,于术后第2个月患者面瘫程度开始有减轻趋势。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1)术前宣教:健康教育贯穿整个住院过程,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心理状况等因素,个性化讲解HFS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治疗经过,并发放科室自制的面肌痉挛围术期健康教育单,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HFS以及该射频热凝手术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同时告知该新技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重点告知术后面瘫出现的原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何治疗与护理以及恢复所需的大致时间等,充分的沟通是患者满意度的保证。(2)术中配合要点动作训练:从确定拟行手术开始,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及闭眼动作训练。①鼓腮运动:闭紧上下唇向外吹气,使两腮鼓起,再回收至自然状态,反复进行30次,再鼓起两腮保持15 min,或让气体在两腮间反复运动30次后再鼓起两腮保持15 min,4~6次/d;②闭眼动作:闭上双眼,停顿2 s后睁眼,反复进行10~20次。若患者双眼睑不能完全闭合,指导其用示指指腹按摩眶下缘,再用力闭眼10次。(3)完善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行红外热成像技术协助诊断,头颅CT、颅脑MRI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符合手术标准。术前禁食、禁饮4~6 h。术前一晚及手术日晨分别进行面部皮肤消毒,采用爱护佳消毒液10 mL加入温水1,000 mL稀释后清洗面部,保留1 min后用清水洗净,共2次。更换手术衣裤,并静脉留置套管针备用,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由专人护送至CT治疗室。

2.2 术中护理 (1)安置体位:安置患者于CT操作台,健侧卧位(患侧向上),头下垫软枕,防止耳廓等受力部位发生压力性损伤,并在耳垂前后放置CT定位栅。(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低流量(2 L/min)鼻导管吸氧,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当手术医师给予射频热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鼓腮漏气及双眼闭眼程度不一致的情况,一旦患者出现鼓腮稍漏气、闭眼时下眼睑稍费力时,提示手术医师结束治疗,并记录停止射频热凝治疗时的时间和温度。(3)术中心理护理:手术时患者需要短暂离开家属陪伴,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仪器及医务人员,并接受手术,会不同程度造成患者恐惧心理。若患者在术中存在持续的恐惧,无法冷静客观向手术医师反馈即刻感受,不仅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术中管理难度增加,甚至造成手术终止,还易使手术医师对疗效判断产生偏差,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因此术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CT治疗室护士在患者入室时热情迎接患者,核对患者信息,同时主动自我介绍并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动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在安置体位、监测生命体征的同时了解患者存在的疑惑,针对患者提出的疑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解释。安置体位后尽量在患者可视范围内进行护理工作,既便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又能减轻患者恐惧感。

2.3 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2 h内卧床休息,2 h后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即可在家属陪护下离床活动。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采用下床三部曲,预防跌倒。(2)饮食:术后2 h即可进食。因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面瘫,患侧咀嚼肌肌力可能下降,饮食宜选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如粥、面条、馄饨等,不宜过冷、过热,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进食需咀嚼的食物,建议使用健侧咀嚼。进食后指导患者及时用温水漱口,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预防口腔感染。(3)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术后面瘫导致的生理功能改变及面部肌肉恢复情况过度忧心,心理压力过大。护理人员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后,用轻柔的话语向患者及家属重点介绍面瘫的相关知识以及良好的预后,缓解其负面情绪,树立治疗信心,以轻松愉快的状态接受治疗。同时鼓励家属陪伴患者训练鼓腮运动。(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面瘫:面瘫是该技术治疗HFS常见并发症。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8]评价患者的面瘫程度:Ⅰ级正常无面瘫,Ⅱ级轻瘫,Ⅲ级中瘫,Ⅳ级中重瘫,Ⅴ级重瘫,Ⅵ级全瘫。评估患者面瘫程度<Ⅲ级,无需治疗干预即可于数月内恢复。但仍应指导患者做好面部保暖工作,即冬天避免冷风直吹,夏天避免凉水洗脸;咀嚼不便者可选择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软食,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面瘫程度≥Ⅳ级者,需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西医常应用营养神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中医则选用中药汤剂、针灸、穴位按摩等方法,增强机体功能和局部组织代谢能力,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提升面部神经功能。②局部血肿:穿刺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局部形成血性肿块,也是术后并发症之一,无需特殊处理,一般经1~2周可自行吸收。本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部血肿。

3 讨论

对于HFS的发病机制,JANNETTA等[4]于2005年提出的微血管压迫理论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基于这一理论,MVD术成为目前治疗面肌痉挛的主要方法。郝杨等[5]提出“MVD是目前治愈原发性HFS的唯一方法”。但MVD需开颅进行手术,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并发症风险,包括听力障碍、脑脊液漏、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小脑梗死甚至死亡等[6]。而本院采用治疗靶点为茎乳孔,较为表浅,手术无需进入颅内操作,因此不会引起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亦不会造成脑脊液漏、听力障碍等情况,仅可能出现患侧不同程度的面瘫,明显提高HFS治疗的安全性。该技术是本院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原创性新技术,在治疗方法、围术期护理、心理干预及康复等方面均有其特点,总结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格外重要。术前护理的重点是鼓腮及闭眼动作训练,既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同时又能提高术中患者配合度,协助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心理护理是HFS患者整个围术期护理的要点、难点,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充分沟通、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构建正面情绪,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面瘫不可避免,术前充分告知与沟通,术后积极观察与护理,患者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面肌痉挛方法之一。术前充分沟通及宣教,配合要点动作训练,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重视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体位、饮食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保障患者安全,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鼓腮面肌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基层中医药(2022年4期)2022-07-22 07:53:06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32
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老人常鼓腮有助消化
益寿宝典(2018年14期)2018-01-27 18:53:04
闭唇鼓腮防脸塌陷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常鼓腮 助消化
保健与生活(2014年3期)2014-04-29 00:44:03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22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