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韵,窦丹波,顾思臻,曾 铖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
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通常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临床表现为排粪质稀汤之便,有时呈水样状,每天反复排泄,甚至多达10次以上。现代中医将其归纳为“泄泻”范畴[1]。“泄”和“泻”在病情上并不相同,据《黄帝内经》记载,泄症状表现为粪出少而势缓,而泻的症状表现为粪大倾泻而出。唐宋之后,将泄、泻并称,便有了“泄泻”之病名。该病病因复杂,病情诡谲多变,目前西医对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止泻药、微生态制剂是常用药物,虽能控制临床症状,但治疗缺乏针对性,复发率高[2]。《素问》记载“脾病者……飧泄食不化”,又言“胃脉虚则泻”。可见,慢性泄泻的发病与脾胃相关,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脾胃升降相辅相成,升清降浊功能影响人体脏腑功能[3]。若脾失健运,肠道传化功能失常,脾虚下陷则发为泄泻。中医治疗慢性泄泻能有效地针对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且具有安全性高、治愈后复发率低等优点[4]。
窦丹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治及慢性病、大病中医综合治疗,尤擅长运用升清降浊理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在长期的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窦丹波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的发生与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有关,若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则大小肠传化功能失调,最终发为泄泻。治以升清降浊、补中益气之法,临床疗效明显。笔者跟师学习期间颇有心得,现将其运用清浊理论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梳理和总结如下。
1.1 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是慢性泄泻的主要病机 脾与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何为“清、浊”?《黄帝内经》曾多次提及,“清”为水谷精微物质,“浊”为饮食水谷消化之后的糟粕。脾主升清,乃脾之功能;胃主降浊,乃胃之作用。“升”为上升,“降”为下降。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到人体各个部位,以保证人体正常运行[5]。胃将人体代谢之“浊物”下降至肠道。只有胃部降浊功能正常,谷物在人体肠道内才能正常腐烂。胃部蠕动功能正常,才能促进“浊物”正常排出体外,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6]。可见,升清降浊功能是脾胃最基本功能[7]。但若在病理状态下,清阳上升受阻,或者不升反降,浊阴之物无法下降,甚至不降反升,两者互相影响,反其道而行之,可发为内脏下垂、泄泻、痞满、痞证等。而清浊升降颠倒、气机混乱,则人体代谢的有害物质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排出体外。病理产物在体内长期滞留,形成水湿、血瘀等外邪之物,则导致慢性泄泻的发生和发展[8]。
1.2 多脏腑失衡导致气机逆乱清浊不分 中医认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脾胃位居中焦,是心、肝、肺、肾四象的枢纽。四象的左升右降与中焦的作用密不可分,与脾胃升降密切相关。而脾胃的气机升降也需要四象的带动[9-10]。中气为枢,脾气升有助于肝肾升,肝胆疏泄有助于脾胃升降功能的发挥。肝气疏,肾水温,胃降浊,心火下,肺气布,大肠通畅,人体正常运转。可见,脾胃升降功能可波及四象,同样“五位一体”的学术四象可用于脾胃病的治疗[11]。脾胃病的治疗总体应以调节升降为基本大法,兼从心肝肺肾四脏辨治该病。遵循中医整体论治的原则方能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应用中,调达肝气、宣肺理气有助于调节脾胃升降,使得气机通畅。
清浊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原概念”,在金元朝时期初步形成,在明清时期该理论得以进一步发展。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黄帝内经》是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理论基础,首次将天地清浊思想引入到中医学。天地生成之初气未分之类也,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类比于人,人身清阳,浮阳气为清,厚沉阴气为浊。下焦而升,上焦而降,清者升浮而浊者降沉[12]。
到了金元时期,李东垣在此基础上对清者升、浊者降的理论进一步做了阐述,并以此理论描述饮食运化。系统的升清降浊理论在此时期形成。李东垣对脾胃病的理论和治法均有深刻的认识。《脾胃论》记载“脏腑升降浮沉,脾胃为枢”,“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以滋养周身……清气为天……浊者为地”,“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升降失常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李东垣创制了诸多治疗脾胃疾病的经典方剂,如益气聪明汤、补中益气汤和升阳益胃汤等。上述方剂仍在广泛使用,堪称脾胃病应用清浊法治疗的典范[13]。
明清时期,脾升胃降相辅相成的理论进一步得以发展和实践。以周慎斋及其徒弟为代表的众多医学家认为,“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凡治百病,先观胃气之有无”,将“理、补”作为脾胃虚弱时的第一元机。用药方面,其倡导使用甘温之品,灵活应用保元汤、理中汤等方剂,形成了宣清导浊的治疗理论[14]。
过往诸多医者认为慢性泄泻仅仅是因为脾胃虚弱,造成肝气郁结,命门火衰,治疗常以疏肝、温扶肾阳等为主。窦丹波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慢性泄泻患者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多数患者症状表现为:手足不温、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小腹坠胀、腰膝酸软、完谷不化。因此,调和阴阳二气最为关键,升清泄浊为该病治疗的切入点。窦丹波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的治疗原则是升清泄浊、通因通用、推陈致新、安和脾胃,即:运化脾气,升举清气,润肠泄浊。该病病位虽在小肠、大肠、脾、胃,然治疗上当标本兼顾,以升清降浊、补中益气为大法,兼以升阳、润肠,并根据病情灵活辨治。
3.1 升清降浊,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小肠在胃之下。糟粕之物由此而归于后,随后进入大肠,经过大肠的燥化而成大便,排出体外。脾升清,主运化,脾气虚则导致精微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运化。胃主降浊,有水谷之海之称。保证水谷的正常传导和疏泄是胃的主要功能。胃气虚则受纳功能受限,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减弱,直接导致肠道传导和分泌清浊的功能降低[15]。另外,脾运化水液,脾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湿邪痰浊之物内升,聚集体内,阻碍中焦气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发为腹胀、嗳气、泄泻之症[13]。脾胃互相影响。若中气虚弱,脾胃功能失调,则运化失职,清浊出入失调,相干而下,发为泄泻之症。窦丹波教授认为治疗慢性泄泻需要以补中益气、升降并用为核心,以恢复气机运行为目的,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同时临床上应依据患者的症状辨证加减。窦丹波教授以柴胡、升麻来和解表里、升举阳气。方中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有和解表里、升阳益气之效,可推陈出新,消散饮食积聚;升麻则性微寒,味甘、辛,可升举阳气。两药合用,可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平衡阴阳,升降有序,泄泻之症可自此而止[14-15]。相关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补中益气汤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共153个,治疗泄泻、腹痛发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等特征[16]。
3.2 寒热并调,辛开苦降 慢性泄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患者多采用纷繁复杂的方式治疗,甚者存在滥用抗生素、温热药物和清寒药物轮流使用。寒热之气聚于中焦,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临床表现为大便泄泻不止,舌苔多呈白腻之态,整体呈现虚实夹杂之象。窦丹波教授针对该症状的患者多选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半夏泻心汤主要由黄芩、黄连、半夏、干姜、人参、炙甘草和大枣7味药物组成。全方辛开苦降、寒热平调,具有攻补兼施、调理气机和调和阴阳之效。临床应用时可依据患者症状辨证加减。窦丹波教授常配伍山药、炒麦芽、木香、佛手、砂仁、豆蔻等药物,以达补脾益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和燥湿化痰之效。网络药理学研究[17]显示,半夏泻心汤可对慢性泄泻的核心靶点产生调控作用,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其抑菌、抗炎的功效。
3.3 健脾益气,疏肝理气 肝主疏泄,位居下焦,食气入味,全赖肝木疏泄。肝清阳不升,则水谷疏泄不通。肝气疏达有助于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肝失疏泄,则中焦失调,运化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痰瘀、水湿之浊物滞留体内可发为泄泻[18-19]。肝主情志,患者泄泻日久不愈可导致情志不畅。肝气不调,气机瘀滞,则加重脾胃虚弱的症状[20-22]。窦丹波教授认为该类患者在健脾益气的同时需注重疏肝理气,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治疗。方中白术、党参、山药、茯苓可益气健脾,除湿;肉豆蔻、莲子可补脾涩肠,健脾开胃;白扁豆、薏苡仁可健脾渗湿;砂仁化湿醒脾;桔梗能宣开肺气,通利水道;吴茱萸可温中散寒;五味子则收敛固涩以助止泻;车前子可利小便以实大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以达五脏皆安之效。相关研究[23-25]亦发现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能调节胃肠激素,调节肠道菌群,加速胃肠黏膜的修复,调节免疫功能,加速疾病的痊愈。
患者,女,39岁,2022年3月9日初诊。主诉:腹泻久治不愈。患者诉腹泻数月有余,时轻时重,偶感浑身乏力,对症用药后减轻,停药数日后又复发。本次腹泻因外出过饮寒凉品导致,下腹隐痛,大便质稀,日行四五次,有黏液,偶会滑泻而出。晨起恶心,喜温,喜按。舌质淡,苔腻微黄,脉沉。曾自行服用蒙脱石散、肠炎宁以及汤药,症状稍减轻,停药后复发。既往无严重内科病史,彩超检测无异常,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慢性泄泻;辨证:寒热夹杂。治法:攻补兼施,调理气机,调和阴阳。方选半夏泻心汤,处方:黄芩15 g,黄连15 g,干姜6 g,制半夏9 g,薏苡仁30 g,山药15 g,炒麦芽30 g,木香12 g,人参6 g,佛手10 g,砂仁6 g,炙甘草6 g。7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饭后温服。
2诊:2022年3月16日,患者诉大便基本成形,日行一两次,下腹隐痛感减轻。守初诊方继服,14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饭后温服。
3诊:2020年3月30日,患者诉大便基本恢复正常,腹痛感消失,但仍感觉浑身乏力。予初诊方去干姜,黄连减至6 g,加黄芪15 g。14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饭后温服。
后随访,患者诉乏力感消失,诸症缓解。考虑到患者慢性腹泻日久,身体虚弱,嘱其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中益气,助其固本,处方:黄芪15 g,炒白术15 g,陈皮6 g,升麻9 g,柴胡9 g,神曲15 g,茯苓30 g,焦山楂30 g,制半夏9 g,厚朴9 g。14剂,水煎服,1剂/d,150 mL/次,分早晚饭后温服。
后患者定期复诊,以3诊方为主加减治疗,现状况平稳,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久病体虚,素体虚弱,初诊时腹泻已数月,脾胃功能失调,气机不畅,不能受纳水谷,观其脉象可见气虚有寒夹湿,可见,久病不愈导致寒湿血瘀之气汇聚在肠道内,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逐渐发展为慢性泄泻。脾胃中伤,本已虚弱,再加上饮食不节,过食寒凉之品,形成寒热夹杂之症。脾胃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故选用半夏泻心汤。半夏为君药,具有燥湿化痰、调脾和胃之功。臣以干姜可解表散寒;黄连、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热开痞。佐以麦芽、山药、木香、佛手、砂仁、人参、薏苡仁健脾和胃,行气利湿,补中益气。使以甘草补胃气而调诸药。全方辛开苦降,攻补兼施,共奏调理气机、健脾化湿、调和阴阳之效,可恢复中焦脾运,调畅中焦气机。2诊时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大便基本成形,大便日行次数减少,下腹部疼痛感减轻,故守原方继服以进一步控制临床症状。3诊时患者泄泻症状明显缓解,但浑身乏力症状尚未缓解,正气衰退导致,故去干姜,减少黄连用量,增加黄芪,以补中益气、调理气机为主。后期随访时患者诉已无泄泻症状,以补中健脾、固本培元为治则,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焦山楂、神曲消食健胃,行气化瘀;半夏、厚朴、茯苓健脾燥湿,降气化痰。
慢性泄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窦丹波教授认为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到人体各个部位,以保证人体正常运行。胃将人体代谢之“浊物”下降至肠道,促进“浊物”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运转。升清降浊是脾胃的基本功能,若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则大小肠传化功能失调,最终发为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