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野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是高校落实全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是高校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顺应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发展趋势[1],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让青年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铸魂固本,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让在外求学的青年学生不忘家乡魂、不忘家乡人、不忘家乡情,在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中“强本领、淬思想、守初心”:用社会实践建立起在外学子与家乡团组织联系的桥梁纽带,拓宽了“三全育人”实践育人的主渠道,实现了平台载体举措创新[2]。
随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正式下发,团中央以“返家乡”社会实践为切入点,面向全国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新探索、新拓展正式拉开帷幕。“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在不断推进完善中逐步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
2019 年是全国“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试点探索阶段,累计270 个县区5 万余名青年学生参加;2020 年,全国157 个县区辐射带动了1300 余个县区48 万余名青年学生参加;2021 年,通过统一部署、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临时团支部等方式,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参与学生数持续增长;2022 年,全国467 个县(市、区、旗) 辐射带动900 余个县(市、区、旗) 组织开展活动,超20万青年学生报名参加[3]。2023 年是“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第5 年,涵盖全国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60 个重点开展县区(覆盖160 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重点开展县区作为典型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其他县区,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5 年来,“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在各省市地方政府、各级团组织关注和支持下,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越发彰显,实践领域从2019 年的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和兼职锻炼四个方面拓展到2023 年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八个方面。同时,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出现了实地调研、红色寻访、疫情防控、社区报到等项目类型,社会实践工作的科学性、时代性、实效性不断增强,深度和广度不断提质扩面,社会实践工作逐步向长效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变。
当然,“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仍然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一方面,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分配不均,地方政府和团组织认识度不高,与之对应的就是“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一些社会实践项目缺乏顶层设计,就实践谈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受青年学生寒暑假实践限制,部分社会实践项目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在经过实地走访、充分调研、实地征询部分省市、高校团组织意见建议的基础上,2019 年由团中央组织开展,经历了试点探索、不断完善、重点探索三个阶段,发现了主体不明晰、分工不明确、任务无规划等问题,相关问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尤显突出。当前,“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集中表现在制度建设、组织架构、活动流程、标准建设,以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固化稳定的工作模式,更有利于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发展。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按照“团中央统一规划,省级团委统筹指导,市、县团委自主实施”的工作原则,一般来说以县(区) 级团委为实施主体,需要县(区) 级团委发挥“生源地”主导作用,这对于人手较少、信息化手段不够畅通、工作压力较大的县(区) 级团委来说,很难做到与每一个离开家乡在高校求学的大学生随时随地保持信息畅通,求学在外的青年学生难以及时了解、接收到家乡发布岗位信息。
高校团委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发动力度不足。“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经过多年积累,社会影响力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在绝大多数高校、绝大多数青年学生心中,只有“三下乡”才是真正的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大学生参与人数和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返家乡”社会实践作为新的社会实践形式,社会各界对其缺乏了解,高校对其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实践结果还未系统地纳入到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学分体系中,这导致部分学生工作积极性不高。
生源地团委、实践单位和高校团委有效沟通途径也有待加强,尤其是生源地团委和实践单位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真实情况很难全面了解,也是影响“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主体是青年学生,受其学习成长经历等限制,在主观能动性、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不够成熟,实践单位满意度不高。实践单位对“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的青年学生总体认知不足,很多实践岗位没有及时配备专人开展实践指导工作,或者相关工作直接由县(区) 团干部代劳。后者对岗位职责了解有限,指导多停留在思想引导、工作流程等层面,与岗位设置的初衷不符。另外,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没有配备足额经费保障、不能给青年学生提供食宿等现象时有发生,青年学生工作时间未被有效利用、活动质量不高等状况频繁出现。
县区团组织、实践单位与高校团组织沟通不畅一直是“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一大阻力。县区团组织人手有限,对参加活动的学生了解不足,直接导致岗位提供与工作人员匹配度低,学生满意度低、离岗率高、工作获得感低等情况时有发生。高校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4],学生实践成效、个人成长收获差异较大。对中途个人原因放弃实践、导致岗位“空设置”的青年学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性约束等,与之对应的奖励机制更是无从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5]各级团委要整合政府工作部门、高等院校等调研资源,要加强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提早布局谋划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召开线上线下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听取高校团委、县区团委和学生的意见建议,摸清实际情况,做到精准掌握需求,了解问题困难,提出解决方案。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具体开展方式是县区实施、高校动员、地方招募、学生双向选择,这就需要省级团委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工作要求,明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团组织的工作任务,让各级团组织在合作链条的相关环节发挥相应作用,将校内优势力量与校外基层需求贯通衔接[6]。高校要提前布置,开展广泛的宣传动员,由专人对接上级团组织,进行政策解读、岗位发布,引导组织优秀学生先行报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扩大宣传覆盖面。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培训、据实出具学生在校表现证明的工作。在引导青年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让学有所长的学生能真正地将所学所长反哺社会。要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加强对“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的深入宣传报道,深入挖掘各省市、各地区、各学校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表扬积极组织、指导和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优秀成果的有关县区团委、高校团委、实践单位、品牌项目及个人等,切实提高“返家乡”工作的有效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优势。按照“团区县委+县区直属部门+各级团组织”的方式,摸排各单位、乡镇(街道)、企事业需求,收集提供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志愿服务、兼职锻炼等岗位。在了解各方需求后,团区县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 平台等广泛发布报名公告,通过建立专项微信群、现场咨询、专人接听电话等方式为广大返乡大学生解疑答惑。政府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活动经费,探索建立“返家乡”双导师(企业导师+高校导师) 聘用制度。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导师,由高校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导师,在加强对实践学生的培训指导和日常管理的同时,尽量避免随意离职现象发生。深化校政合作、校地合作,高校团委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社区的联系,为学生搭建更多载体和平台。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经过了5 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其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这就需要各级团组织在优化实践路径、提升内在动力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要将社会实践工作融入到质量管理与过程管理PDCA 戴明管理循环理论中。从“P(计划)—D (实施) —C(检查) —A(处理)”四方面优化青年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化路径[7],是该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P”即整体规划、优化部署;“D”即扎实推进、科学实施;“C”即强化考核、奖惩并举;“A”即有效沟通、不断完善。
具体来说,各级团委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层层有设计,人人有责任,环环有沟通,事事有回音。
一是想事在前,做好整体规划统筹。省市团委一体化设计“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总体要求;县区团委积极开展访岗拓企工作,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合理设置实践岗位,明确实践要求;高校团委要在青年学生引导、专业特色对照、育人职责明晰、岗位宣传动员、相关实施保障等环节上下功夫。
二是实干在先,实施过程做好保障。省市团委做好过程监督;县区团委做好过程指导;高校团委要一岗一晰,设置专门实施方案,重点打造“一地一类、一校一品”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模式,推进这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双向考核,建立合理奖惩机制。省市团委做好指标规划;县区团委做好考核评价;高校团委通过对社会实践的青年学子进行过程监控,如通过用人单位的阶段性反馈和县区团委最终的结果性考核反馈,了解青年学生的综合表现,明确了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完善的方向,同时按照企业岗位周期和工作具体要求,对标对本,科学划分评价单元[8]。通过举办校、院两级的社会实践工作交流大会、成果汇报会等,展现青年学生实践风采,彰显实践育人成效。
四是事后干预,拓展育人整体链条。省市团委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开展调研,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县区团委注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的青年学生跟踪培养,注重参与到青年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中,提升青年学生对“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的认可度;高校团委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重视考核评价结果及其运用,必要时聘请上级团委及实践单位专员对本校青年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考核评价情况进行梳理分析[9];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岗位上,通过具体项目对接、专业技术对接、管理服务对接等,在沟通协调、组织表达、服务管理方面的能力得以展现,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同时通过第三方反馈,明确了自身的优势、特长和短板,知晓了努力方向,实现了自身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优化改进。只有持续改进和完善“返家乡”社会实践方案与计划,坚持在发展中提质增效[10],新时代大学生实践育人新格局才能逐渐形成。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的机制体制正在形成,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基层工作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诠释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在努力奋进中释放青春激情,在“返家乡、赞家乡、爱家乡”中服务家乡人民,在躬身实践中提升自我,争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