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坚
身着盛装的侗族小朋友手牵手,一起去参加“春社节”。
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龙额镇的龙额侗寨就会迎来一年中最隆重的“春社节”。节日里,侗族同胞开展祭“萨”、吃“社粑”、品油茶、盛装游行、“捞社鱼”等民俗活动,祈福国泰民安。
侗族妇女在穿戴银饰,侗族银饰十分精美。
侗族婦女相互打扮,精心梳妆,准备参加节日活动。
“春社节”是龙额镇附近的侗族同胞纪念“社神”木阿的传统节日。“春社”到来时,寨中的族长、寨老齐聚鼓楼下,举行庄重的“请社神”仪式,之后,隆重的“赶社”“捞社”便拉开序幕……
相传古时侗乡有一位著名厨师叫木阿,因为直言被皇帝错杀,后被追封为“厨神”,侗家人把木阿称为“社神”,把他遇难的日子即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称为“社日”。
“春社节”是龙额侗寨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胜过春节。节日当天,侗族同胞都会身着盛装不约而同来此相聚,以吹芦笙、跳侗族舞蹈、邀喝拦门酒的形式欢度节日。此外,他们还以“捞社鱼”、对歌、品油茶等形式走亲访友,联谊情感;年轻人会以节为媒,踏春约会。前来参与节日盛典的侗族群众会组成不同的游行队伍,盛装出行,让围观的游客和群众目不暇接。
祭“萨”是节日里活动的重头戏。“萨”为侗语音,意为至高无上的大祖母、始祖母,是侗族最敬仰的女神。在寨老的带领下,人们来到“萨坛”,由主祭人向“祖母”敬献“祖母茶”,人们围绕“萨坛”形成数圈,然后载歌载舞,用歌声表达对“祖母”不尽的怀念。
节日里最热闹、最受欢迎的活动是“捞社鱼”。在一块大水田里,全寨男女老少手拿捞鱼工具在捞鱼。突然,随着一阵炮响,一群抹黑脸打扮怪异的男青年跳进水田里四处跑动搞怪,时而大叫奔跑,时而将捕到的鱼或者泥巴扔向捞社的人群和田边围观的群众,把“捞社鱼”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侗族妇女准备参加盛装游行。
每个村寨都会把本村的特色食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侗族妇女身着盛装,戴着传统银饰,挑着“社粑”参加游行。
“捞社鱼”就是侗族群众在田里捞鱼。
一位侗族男青年正在参加“捞社鱼”活动。
在“捞社鱼”活动中,将脸涂黑的侗族男青年奋勇向前,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
“赶社”活动地点是在野外,而不是在寨里,田坝或放牧坪都可以作为社场。人们从四面八方相聚社场,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交换农副产品。侗家姑娘穿上新衣裳,佩戴各种银饰,系上绣花围腰和编带,手提刺绣荷包,包里装着酸鱼肉和糯米饭,三五成群,满面春风,在社场上邀请中意的后生共进午餐。小伙子们则购买糖果送给喜欢的姑娘,初次相识的对歌结情,早有交往的则重叙旧情,约定下次相会的时间。
到了晚上,本寨的小伙子、姑娘分别邀请外地的小伙子、姑娘到自己的寨里做客吃“社饭”。席间,一些小伙子用棕皮、布块蒙面,扮成侗家妇女模样表演“捞社鱼”,诙谐地唱起侗歌向姑娘们吐露心迹,欢乐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深夜。
目前,“春社节”已逐渐发展成为侗族青年男女春游及谈情说爱的重要活动以及农村集市贸易的交流会,对促进民族往来、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