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招华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崇和实验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调整教学方式,保持学科深度,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政策带来的趋势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契机,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提质增效,不仅符合当前政策需求,也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提质增效的概念涵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优化学科教育,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要求。针对“双减”政策,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可通过精简课程内容,聚焦于关键的道德伦理和法治原则知识点,以提高学科教学的深度和质量。提质增效的教育包括实践性教学的加强,通过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提质增效旨在建立更为灵活、高效、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提质增效将实现学生品德培养的加强。通过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学生能够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不仅对个体的发展有益,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教育体系的调整应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一在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技术、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法治概念,从而提高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提质增效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互动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考的习惯,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态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为其个人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角色扮演是生动的情境教学形式,能够有效辅助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学习效率。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投身于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分配特定的社会职业或生活背景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不同社会群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模拟商家、消费者、教师等角色,引导学生从各种视角切入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角色想法和立场,还有助于培养其共情能力,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深刻地理解他人的需求、期望和挑战,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道德情境。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思考并解决各种道德与法治问题,发挥创造力,提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学会有效地表达和沟通自己的观点。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学会沟通交流》教学为例,情境设定为一对朋友之间发生了分歧,其中一位学生感到被对方冷落,情境教学目标是教育学生学会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并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学生A和学生B在一个小组活动中产生了分歧,A觉得B没有尊重她的意见,且受到了B的冷待,教师安排学生A和学生B分别扮演对方的角色,即A扮演B,B扮演A。在换位思考的情景中,学生A以学生B的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到B的感受和想法,学生B以学生A的身份回应,尝试理解A的立场和情感。在换位思考后,学生A和B回到原始的学生身份,分享彼此在扮演对方时的感受和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解决分歧,强调尊重和倾听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素养,以及理解他人立场的换位思考能力,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够真实感受对方的情感,在讨论中是否能够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进行反馈和总结,分享在换位思考中的体验,强调理解和沟通在解决分歧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领域中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数字化教材设计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的重要方式。教师创建交互式的数字化教材,包括教材案例的模拟、学生参与的问答环节等,该设计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科学习,提高学科深度。同时,制作图文丰富的多媒体演示,结合实际案例和生动图像,以展示教材知识点,如通过图表、图像和短视频,生动地呈现不同道德与法治概念,使抽象概念更加直观易懂。此外,教师可以开发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相关的动画短片,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概念,通过生动的动画吸引学生的视觉注意力,提高对法治知识的兴趣和理解。数字化教材设计和教学动画与视频相结合,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时更加生动、深入地参与,并在不断互动中提高对法治概念的理解。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为例,在数字化教材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图文丰富的幻灯片来呈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如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拓展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微课设计方面,为了生动展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中医草药知识的贡献,教师制作一段富有创意的教学动画,动画以李时珍的视角为主线,通过插图和配乐,生动展示他在草药研究中的艰辛历程。同时,透过互动式元素,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他对各类草药的系统整理和详细描述。教学视频还可以包含专家对《本草纲目》的解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在中医草药领域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古代科技”如何“耀我中华”。通过具体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数字化教材和教学动画视频能够使小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古代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让学生在互动中形成对古代科技的深刻理解。
教师要确保讨论话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选择探讨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生活的影响,或者以日常生活中的友谊、公平等为切入点,使学生更容易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概念与实际情境相联系,通过选取有关学校、社区或家庭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话题并参与讨论。话题确定后,开展小组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分组时确保每个小组内有不同观点和思考方式的学生,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的重要素养。小组内的开放性问题要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特定知识点不同侧面进行思考,在引导性提问中通过连贯的问题串联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探讨道德和法治问题,促使学生形成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为例,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学校中享受到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例如,学生可以分享在学校中的言论自由、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同时也可以讨论在维持课堂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等方面承担的义务,该话题案例紧密关联学生的日常经验,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享其在学校生活中的一项权利和相应的义务。例如,一个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组织活动中的参与权利,另一位学生分享在学校图书馆的自由借阅权,小组其他成员则提出问题或分享对方可能忽视的义务,通过和谐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拓展思维边界,提升学习效果。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提出开放性问题:“你在学校中享有的权利是否受到一些限制?这些限制是否是合理的?”接着,通过引导性提问,例如:“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我们有责任确保言论不会伤害到他人吗?”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权利的合理行使和与之相关的义务,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思辨意识,使讨论更加有深度。
在挑选实际案例时,着眼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感知,确保案例与其日常生活有关。选取与学生年龄相符、易于理解的案例,例如学校活动中的决策、学生之间的冲突处理等。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分析,学生更容易投入讨论,因为学生能够直接从自身经验中找到共鸣,进而理解伦理和法治的内在问题。引入案例时,教师需要使用生动且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抽象的法治概念,将复杂的伦理原则简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教学内容的简化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将抽象的法治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体验。在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讨论过程,突出每个学生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决策过程、涉及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促使学生形成对伦理和法治问题更为全面的认识,总结环节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培养了学生对案例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中的法律》教学为例,选择一个邻里纠纷的案例,例如两家之间的物业纠纷或噪音问题。学生通过该案例能够了解在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法律纠纷,包括涉及物权、噪音扰民等法律原则,进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法治手段解决纠纷。在介绍案例时,要简化涉及的法治概念,例如,解释物权时可以用房屋、土地等生活化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在家庭或社区中的权利。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噪音问题时,解释法治原则如何平衡邻里关系,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法治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在讨论结束后,通过反思和讨论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案例中法治原则的适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提问:“法律是如何帮助解决邻里纠纷的?”或者“你觉得案例中的法律处理公平吗?”来促使学生反思法治在案例中的作用,形成对法治概念的全面认识。在法律案例中,学生将深入地理解法治的运作方式,并学会将法治原则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实际运用法治原则的能力。
社区参与项目是将小学生带入社会实践的有力手段,也是学生践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平台,符合“双减”政策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要求。教师在组织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整合其他学科内容,例如语文、科学、数学等,使社区参与项目成为跨学科的综合实践,并通过社区参与项目提出解决方案,形成全面的社会责任观。在参与项目前,进行社区调研学生需要了解社区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等形式,为社区参与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此外,利用社交媒体或学校内部平台,教师和学生分享社区参与项目的经验和成果,学生以撰写文案、制作短视频等形式,与社区居民、其他学校分享其实践成果,该社交互动能够扩大项目的影响力,激发更多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关注。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为例,为了发扬仁爱的传统美德,教师组织“邻里悉心关怀计划”项目以关爱孤寡老人,学生结合《论语》中的“仁爱”观念,通过朗读和解析深入理解传统美德,跨学科整合使学生在行动中不仅表达关爱,还能理解仁爱的深层内涵。在教师和学生活动前将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包括走访孤寡老人家庭、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心理状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社区居民的建议,以更好地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调研反馈将为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实践项目结束后,学生可通过发布照片、撰写关爱日志等形式,分享与孤寡老人的互动,以此让更多人了解活动,分享将仁爱的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提质增效能够加强学生品德培养、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有效结合信息技术、组织深入的课堂讨论、引入实际案例分析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