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林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術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博物馆作为研究文物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主要场所,文物的陈列和储存工作是关键所在。为此,在博物馆发展建设流程中也应当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主流趋势,切实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为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基础。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和满足。众所周知,知识传播和储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博物馆。在这样的情况下,博物馆工作人员务必要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加以重视。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也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领域成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博物馆文物的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以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运用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运用的要点,综合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全新的参考意见。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有利于文物展览形式愈发多样化。博物馆文物展览形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受场地限制、难以保证游客的鉴赏时间和空间,还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坏。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博物馆文物展览形式更加多样化。具体来说,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将文物数字化后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这样一来,游客就可以通过数字化展示来了解文物,不必亲自到博物馆现场也能享受到观赏文物的乐趣。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文物的虚拟修复和复原,让游客看到文物的原始面貌,增强观赏体验。
有利于文物相关信息实现数字化存储。博物馆内所陈列的文物不仅展示了其自身的外形、图案以及材质等相关信息,而且还蕴藏着雄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信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即使我国文物保护意识和修复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依然有一些文物由于年代久远亦或是其他不可控因素而出现破损。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字化技术应运而生,将其合理运用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不仅能够借助新兴技术实现文物信息的精准收集和记录,有利于专业人员深入研究文物历史信息,而且还能够把扫描记录当作文物修复工作的主要参照凭据,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质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有利于文物管理工作实现动态化。运用数字化技术扫描记录博物馆文物相关信息,有利于文物展览、文物修复以及文物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当在博物馆内部建立健全文物管理数据库,把文物实体、有关档案信息以及数字化信息录入数据库中,这样文物管理人员不仅能够精确检索文物存放地、历史信息以及保管方法,有利于文物管理人员对文物保护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与掌握;而且还能够实时精确录入文物保护情况以及修复工作等信息,有利于文物管理人员科学规划并调整文物保护工作方案,从而切实提升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水平。
有利于博物馆之间实现文物资源共享。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之间的文物资源共享应引起关注和加强。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不仅有助于提高文物的利用率和展示效果,还能促进不同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但以往博物馆之间的文物共享通常需要经过上级审批,不仅手续繁杂,而且耗时耗力。再加上文物极为珍贵,一般情况下文物不能外借。若是将数字化技术合理运用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则能够迅速精确地检索文物有关数据信息,并将其上传至对应文物数据库,这样其他博物馆也可以展览文物信息,从而实现博物馆之间文物资源共享。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运用的要点
结合博物馆实际情况。与传统且落后的博物馆发展形势相比较,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深化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为此,博物馆管理人员务必要全面结合博物馆文物的结构特性、发展现状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文物数据库。并在开展文物有关工作的流程中,不论是文物展览还是文物保护,都应当建立精确且详细的目录,以此来实现文物的精细化管理和分类,从而加快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建设步伐。
实时明确博物馆建设要点。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运用是一个涉及面广泛且复杂的领域。为了更好地实施数字化文物保护,文物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数字化文物的建设要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分类。文物信息的收集是数字化技术建设的基础。管理人员需要对文物进行全面认知和掌握,根据文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采集设备和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物,如书画、陶器、青铜器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采集手段和技术,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采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文物的安全和保护,避免对文物造成损害或不必要的损失。科学处理所收集的文物信息也是数字化技术建设的重要环节。管理人员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细化、优化和分类,以便更好地录入管理系统。对于文物的图像、文字描述、尺寸等信息,需要进行分类、编码和录入,建立完整的文物信息数据库。同时,还需要采用专业的软件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以实现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和交互。此外,数字化技术建设还需要考虑文物的分类和编码。根据文物的不同类型和特性,采用不同的分类和编码方法,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和技术标准,以确保数字化文物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建立博物馆历史文物数据库。在当前新形势下,博物馆管理人员务必要全面认知并掌握馆内各个文物的相关数据信息,在全面结合博物馆实际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博物馆历史文物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物数据采集信息的高效化和精确化,从而有利于博物馆更好地储存和运用有关文物数据信息。
建立文物展览网站。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软件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博物馆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建立文物展览网站,才能吸引更多游客鉴赏文物,深切感受文物的魅力。为此,在建立文物展览网站的流程中,管理人员务必要合理运用视频和声音等多样化形式凸显文物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同时在网络建设流程中,管理人员还应当对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加以重视,以此来切实提升游客对博物馆的认可度。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创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当前新形势下,博物馆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创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对管理系统的服务升级加以重视。同时,还应当全面落实文物图像和视频等信息的储存,并进行备份管理,以此来切实保障文物数据信息长期保存的同时,还具备精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在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流程中,管理人员还应当实时更新馆内文物资源信息,变革工作人员服务管理形式。具体措施如下: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运用统一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是重要的基础。因为在文物数据库中既涵盖文物本身特征的描述,也包含图像、视频等资料以及文物的存储和保养方法等详细信息。这就需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立足于博物馆工作的要求,确保文物分类存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博物馆管理人员还应当明确划分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从而切实保障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提升文物管理质效。全面整合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的纸质信息、视频信息以及图像信息等,将其录入博物馆数字化管理系统中,并加以备份,从而切实保障文物数据信息存储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博物馆要想全面发挥文物本身应有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宣传,那么就必须加快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步伐,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鉴赏。同时还应当与第三方技术机构合作,以此来实时建立专项管理系统,并全面结合馆内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际现状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建立功能模块,以此来保障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常态化和自动化,切实提高馆藏文物及数字化信息的安全防护力度。
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虚拟现实技术虽然能够带给游客沉浸式的文物参观体验,这样即使是在博物馆闭馆的时候,游客仍能够全方位鉴赏文物,但是因为成本和技术的约束,致使此技术成果只能适用于某些特定场所,而且针对馆内文物的保护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为此,合理运用新兴数字化技术,并凭借网络平台来展览文物,不仅能够打破文物参观场地的约束,而且还能够带给游客直观、立体的参观体验。
加大历史文物的研究力度。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机构,其发展目标之一是深入研究历史文物,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因此,博物馆管理人员应重视加强历史文物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有效加强研究人员对历史文物的认识程度,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具体来说,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文物信息。通过数字化扫描、摄影和三维建模等技术,可以将文物外观、结构和纹理等细节信息进行完整记录,并建立数字化档案。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基础,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监测文物的保存状态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好,從而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将数字化技术和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整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且还能够切实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为此,博物馆务必要全面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加快数字化文物保护建设步伐,从而切实保障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安全和质效。
(作者单位:永登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