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剑
保护古建筑文物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提高对古建筑的重视程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做好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结合管理要点,减少对古建筑文物的损害,推动保护工作进展。本文从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入手,结合实际案例,针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妥现象,通过科学管理,为后续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提供参考,此举对于古建筑文物传承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建筑文物是传承文化的载体,由于修建年代久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因此需要修葺与维护。而规范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古建筑文物价值的关键。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类型
古建筑修复工程。即使用现代化修复工艺对其修复,将其内部装饰和外观还原。通常,古建筑修复工程需要对古建筑文物勘察,确定使用的材料,保证最大限度还原古建筑,保留其文化价值。不当的修复工程,不仅无法保存古建筑原本价值,还会破坏古建筑原貌,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表1是古建筑工程与一般房屋建筑的修复成本对比,能够看出古建筑项目消耗的成本更高,因此把控古建筑修复细节尤其重要。
表1 古建筑工程与常规工程项目费用占比
项目名称 人工费占比% 材料费占比% 其他费用占比%
(常规建筑项目) 38 42 19
古建筑项目1 75 18 9
古建筑项目2 23 56 23
古建筑项目3 35 21 44
文物封存保护工程。古建筑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是留存至今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如果不加以保护,会使得古建筑变得更加破旧,所以需要采用特殊工艺对文物进行处理,减少对古建筑文物的影响。
古建筑科研保障工程。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古建筑对于考古和历史领域,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性研究,保证工作长久开展。研究期间,古建筑结构完整,是对科研工程的一项保障。古建筑科研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古建筑修建,作为考古工作场地。
文物展览开发工程。部分古建筑随着时间发展,其外表经过修复而还原,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开发工作。通过科学设计开发,推动文物展览开发工程进程,这一环节涉及的施工内容较多,不仅需要对原本的古建筑文物进行保护,还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维系古建筑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如图1)。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常用施工技术
古建筑勘察。古建筑勘察工作是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常见技术,通過科学勘察能够确定古建筑此时的状态。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具体的修复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方案,保证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修复、加固等决定。古建筑文物勘察与现代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相似,均是秉承着安全原则。尽管使用的安全手段不同,但是检查内容多是针对结构损伤等入手。只有明确古建筑损伤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保存古建筑价值。
钢筋混凝土施工。古建筑开发与保护,会使用混凝土作为结构支撑主要材料,经过装饰后,将混凝土结构装饰成与古建筑相同的外观。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与古建筑主体结构接触,避免对古建筑的木质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其腐蚀等不可逆的后果。
钢结构施工。古建筑文物在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存在临时性建筑以及遮盖类建筑,此类建筑耐久性较差,使用钢结构能够保证其临时承载需求。钢结构易于拼接和拆装,是综合成本和效率的最佳选择。
木结构施工。古建筑结构多是木结构,连接方式多为卯榫结构。对其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使用木结构和金属连接,代替传统的卯榫结构,加强对木质材料的防腐处理,使得木结构耐久性更高。完善木结构施工技术,能够保持结构与古建筑文物一致,提高修复质量和质感,提高建筑文化价值,不会造成过多的影响。
木结构修复和加固。现代化背景下,经过专业技术检测,古建筑文物自身存在诸多不稳定性,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消除不安全因素。加固与修复是技术标准,需要与勘察工作同时进行。不同的古建筑文物也需要应用不同的修复技术,科学选择技术是古建筑文物修复工程的管理要点之一。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建立现场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为了规范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实施,需要明确现场各部门和人员权责,建立现场责任制,能够对现场进行科学处理。确定相关工作权责,由负责人带领工人在现场进行施工修复,做好区域施工管控。开展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时,严格执行责任制度,将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通过制定奖惩措施,加强现场管控,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带给工程的影响,需要提高施工单位的专业性,加强现场管控,同时对文物周边地区规划,加强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避免施工期间现场管理质量下降,减轻保护单位的压力。
细化施工项目各部门职责。古建筑文物修复效果质量,关乎建筑的历史价值和遗产传承,也关乎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作为施工承包单位,需要做好细化施工管控,从多角度进行科学处理。以战略性眼光看待这一问题,需要做好全面部署,对古建筑文物进行施工管控,提高文物施工管理质量。
需要对各区域施工修复工作划分,保障施工工作有序开展。促使各个部门形成紧密联系,能够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做好后续工作部署,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内容,组建不同项目小组,设立采购、管理等部门。对现场各个环节有效监督,形成各部门分工协作;项目经理需要对现场进行质量、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在规定范围内,对建筑进行修复。监督环节中,则需要与监管部门配合,保证验收质量,提升施工质量。落实安全卫生管理条例,采取抽样检查,对施工工艺评定,保证古建筑文物修复质量。工程质量监督与文明施工,需要经理负责监督,对现场修复进度协调管控,对人员和建筑材料科学分配,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古建筑文物修复工程现场,应有项目负责人,对现场实时监管,遇到技术问题时,协调现场进行科学处理,避免对文物造成损害。总工程师承担着技术指导与检测等工作,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重要指标,做好技术检测与测量等工作,才能避免返工现象。此外,古建筑文物修复工程资金有限,需要控制项目整体开支,协调管理的同时,缓解单位的成本压力。通过现场科学指导,保证修复的规范性,承担起编制和施工责任。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生成相应的影像资料。
科学管控资金。工程进行新项目前,需要针对性开展预算工作,预算工作包含材料、设备等成本投入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单位根据有限的预算对修复工程全面把控。古建筑文物修复工作相对复杂,需要支出的资金数目较多。加上古建筑文物修复涉及较多不可控因素,导致工程可变因素较多,预算构成更加复杂。需要在进行成本编制过程中,兼顾所有特殊情况,保证修复质量,优化工程预算。
加强人员培训。古建筑文物修复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增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保证工作人员通过考核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技术交底、配合工作,切实保障现场修复管理质量。发挥人员优势,在保障施工效率的基础上,推进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肩负起自身工作责任。根据各个项目实施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培训,按照项目规定完成日常工作,做好质检、监察等工作,保持古建筑修复人员队伍知识更新,将修复与高新技术结合,做好人才培养规划,为古建筑文物修复工程开展提供保障。
借鉴行业先进技术与经验。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表现出较多类型,行业内使用的修复方法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增多。在工程开始前,需要修复单位充分考虑古建筑文物自身价值,能够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加强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达到推动古建筑文物高质量修复的目的。
BIM修复。传统的嵌补、换新工艺无法满足现阶段古建筑文物保护需要,需要实行更加精细化的保护手段。并寻找新材料和新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材料的基础上,实现修复创新突破,弥补传统技术工艺的不足。
对于现代化的古建筑文物修复工程而言,需要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通过科学配比分析,确定不同修复结构的功能机理,测量其物理力学性能变化。针对性使用材料和技术,对结构加固处理,提高结构抗压力、抗剪效果,还可以使用BIM技术对古建筑做模型分析,结合模拟试验分析古建筑性质变化,对材料科学管理使用,实现修复工程精细化管理。修复方面,还可以探索新的修复材料,发挥材料性能,提高修复质量,如无机纳米技术、有机物杂化技术等,能够有效对相应的材料修复完善,增强结构性能,保证古建筑的耐久就行。碳纤维则能够强化环氧树脂寿命,提高结构抗疲劳性,有效加固受损结构。探索更有效的材料和加固工艺,在遵循修缮原则的基础上对古建筑修复,提高修复的精确性。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修复。与传统古建筑文物修复手段相比较,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人们能够利用的修复方法更加先进。选择三维激光扫描对古建筑修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拓展。通过对古建筑全方位扫描,收集三维数据模型,从而在计算上呈现立体的三维古建筑模型。通过对古建筑数据分析,研究房梁、墙体细节,进行局部建模,通过对模型观察,找出需要修复的区域,进行针对性修复。扫描后的古建筑能够建立三维模型,便于后期进行修复和查询,将记录完整保存。结合数字技术对其修复,克服传统修复方法的局限性,是古建筑文物修复工程中的技术变革,对于古建筑修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字技术修复。数字技术在北京某古建筑修复工程得以应用,应用VR、AR技术与全息投影结合,对建筑城墙进行修复。现如今,北京保存的古城墙数量越发稀少,难以恢复以往城墙高大的形象记忆,加上大量建筑、交通设施占据原本属于城墙的空间,阻碍了修复工作开展。运用数字技术对古城墙修复,针对城墙轴线连接,同时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術,对城墙进行虚拟再现。结合多重技术呈现的效果叠加,提高数字技术在古建筑文物修复中的可行性。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构建城墙需要的空间,精准确定城墙修复区域。利用全息投影摆脱固定场所的限制,有效对建筑进行跟踪。运用光学信息学实现古建筑裸眼在线。对城墙遗址调查,确定具备使用数字技术条件的区域,进行完整的遗址修复,提高古建筑价值。新科技的发展,势必为古建筑修复带来新的可能。数字技术在古建筑文物中的应用,能够传递古建筑文物价值,将古建筑修复与城市功能相结合,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中,使其长久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将古建筑文物传承下去,针对古建筑保护措施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维护、规范化管理能够保护古建筑安全,并挖掘其潜在价值。针对保护施工而言,也需要强化人员专业技能和保护意识,更好地推动保护工程开展,有效保护古建筑文物,将保护工作落实,增强古建筑文物的文化底蕴。
(作者单位:山西省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