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淼
福田中学坐落在风光无限的罗浮山脚下、美丽的东江河畔,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让学校处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火红的木棉花开得正盛,一阵清风拂过,摇曳的木棉花像在回应琅琅的读书声;而校园中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则像在呼应周镜平的工作状态。“跟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快乐。即便人老了,心也是年轻的。”
梦为人师:追忆从教之路
周镜平的爷爷和外公都是教师,从小跟着外婆长大的他,经常听外婆讲起外公从教的故事。“外公是十里八村的‘文化人,大家都很尊重他。”从那时起,“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
1982年,周镜平考入初中,遇到了自己“人生的恩师”,是他当时的班主任。“她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看到寄宿生夜晚入睡后才肯放心离开。她的办公桌就在我们教室后面,只要没有其他事务,她都会坐在那里批改作业。”从那时起,“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就在周镜平心中有了“模子”。直到现在,他始终要求自己像恩师那样每天坚持早到校、晚离校。“恩师的许多教学理念,我受用至今。我对自己学生、自己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都在沿用她的模式。”
1991年,初从教的周镜平遇到了学校的校长。“我称他为‘我的第一任校长。那个时候,很多教师都买了摩托车,但是他直到退休都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他对自己很抠门,但是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又非常慷慨。他经常让我们去听他讲课,也经常去听我们讲课,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在这种‘双循环+复盘模式的培养下,我们的业务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当时我们初中有56名青年教师,后来几乎都评上了高级教师。”在“第一任校长”身上,周镜平悟到了青年教师培养之“道”。或许从那时起,“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就成了他上下求索的一个课题,并在多年后成了落在他肩上的一份责任。
善为人师:知识、爱心、责任心
多年来,周镜平有许多次走出乡村学校去城市工作的机会,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这里。“这些乡村的孩子们是真的舍不得离开我,我也深知他们的不容易,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以后的路会走得很艰难。”他教过的孩子们,尽管已经毕业多年,但遇到人生重要抉择时,首先想到的还是求助周镜平。
在语文教学上,周镜平的心得可以概括为“一个走进,两个走出”:“心理上要走进学生、读懂学生,如此才能了解他们的兴趣点,进而更好地传授他们想学的知识;格局上要走出校园、走出书本,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延伸知识的范围。”语文课上,周镜平会穿插着给孩子们讲政治知识、经济知识,讲乡村振兴、食品安全等。“围绕教材,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讲,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这些知识不仅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还能转化为他们写作文的素材,可谓一举两得。”在作文课上,能清晰地看到他的教学思路,那就是“阅读美文—学习范文—习作美文—点评美文”: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美文,找出美文美在哪里、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然后再让孩子们动笔写作,最后一起点评孩子们的作文。
“培养孩子不仅要用知识,还要用爱心和责任心。”周镜平说,“我们用爱心培养孩子,孩子长大后也会很有爱心;我们用责任心培养孩子,孩子走上社会后也会很有责任心。”
有一年,体育生小南高考失利后很想复读,但家里拿不出复读费,便向周镜平求助,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小南筹足了学费。小南也很争气,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去了九潭镇做体育教师。“小南成为老师后,在学校和少年宫免费为参加广东省青少年体育大赛的孩子们辅导。他自己有过被老师关爱的经历,也把这份爱心延续了下去。”周镜平欣慰地说。
作為年级的分管领导,周镜平会在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逐一检查教室的灯、电风扇、窗户有没有关,确定没有问题后,才会离开学校。“只要是我负责的工作,从来不需要校长督促。既然是我的责任,我就应该把它做好。”而在工作之外,他每年寒暑假都会化身为志愿者,在少年宫开一个国学免费培训班。培训班上,他每天一坐就是三个小时,等孩子们回家后,还会继续在办公室认真批阅孩子们的作业,“我内心很快乐,一点都不觉得累”。周镜平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引导他们做一个对工作、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不唯人师:孩子们的“大朋友”
周镜平关注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只要发现有值得表扬的地方,便会适当奖励,“千方百计”地给予他们更多肯定。孩子们把他当作好朋友,喊他“老周”。很多人觉得这样不礼貌,但周镜平却乐在其中。
对待那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周镜平经常找他们聊天、谈话,从来不用严肃的态度,而是说一些“俏皮话”“口头禅”,偶尔和他们“开开玩笑”。就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这些孩子已经“迷失”在了周镜平的“精心策划”中,不自觉地拉近了和他的心理距离。有时他会把鸡蛋带给某个孩子;有时他会和孩子一起边吃边聊,偶尔穿插着批评教育,“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不会有逆反心理,全程很认真地和我交流”。有时候,他带着某个孩子去看电影,之后来一个“回马枪”——让孩子谈一下观后感,“抓住一切可以进行教育的契机”。
为师之师:青年教师的领路人
伴随教育事业薪火相传的是教师职业的代际相助。作为学校的教研室主任,周镜平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培养青年教师。
学校里,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组成“师徒组”,周镜平是整个团队的领路人。大家约定了固定的备课时间,第二天的课要在前一天下午集体备课。每位备课教师先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其他教师随之提出修改意见,形成“集众人智慧于一身”的备课案例,“青年教师一边听一边学,慢慢就能学会如何备课和讲课了”。周镜平还带领青年教师们听课、评课,一起填写听课评价表,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听、怎么记,“让他们知道这节课的亮点在哪里,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周镜平并不止步于将青年教师“领进门”,而是一直跟踪他们的成长情况。在他的办公桌上,青年教师们的跟踪评价表是他经常翻阅的资料。每当他们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进步,周镜平都会在学校升旗仪式上进行通报表扬。有一位青年教师的课题没有申报成功,来请教周镜平。经过他的修改,课题最终得以成功立项。
于周镜平而言,当初选择从教,是家庭熏陶和恩师引导的必然;30多年来一直扎根乡村,则是心底的那份责任感使然。被恩师影响的他,又作为恩师影响着更多的孩子们;而他传递的那份责任感,也将转化为孩子们敬业奉献的人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