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祺
一次平常的数学测验中,高一学生小杨的成绩比班级平均分低了2分,回家后遭到了父母的严厉训斥。这位素来乖巧听话的女孩找到我,向我求助:“本来我就已经很难过了,父母的每句话更像一把刀,扎在我的心上。我觉得压力好大,不愿学习,也不想上学了。”
咨询室里,小杨的脸色略显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周身透露出满满的疲惫感。我示意她坐下,轻声问道:“你昨晚睡得好吗?”她摇了摇头,低声说:“不好,我一直在想父母说的话,心里很乱。”我给她倒了杯水,试图给她一些安慰:“我有一个小绝招,或许可以帮你今晚睡个好觉。”小杨抬起了头,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问道:“昨晚父母说了些什么让你感到这样难过?”小杨沉默了片刻,回答道:“我说不出口,那些话太难听了。”
我试图帮她找到情绪的出口:“你最近常听什么歌?”小杨说:“汪苏泷的《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我知道这是一个好的契机,说道:“那很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把那些令你感到难过的话想象成歌词,融入这首歌,尝试在过程中去感受情绪的变化。”她闭上眼睛,眉头微微皱起。过了一会儿,小杨突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睁开眼睛说:“老师,这太搞笑了,但我觉得舒服多了!”
看着小杨的笑容,我知道她放松了下来:“你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吗?为什么这次的话会像刀疤一样,留在了心里?”她告诉我,自己从小对父母言听计从,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学业期待,只是如今总感到力不从心,听到的话却越来越刺耳,实在是觉得难堪重负了。
交流中,我很是感慨。原本,小杨完全可以在放学后有条不紊地查漏补缺。然而回到家中,紧张的氛围却总会加剧她原本已经非常压抑的情绪。这次训斥之后,她不仅难以集中精力去学习,甚至还产生了厌学倾向。
在安抚了小杨的情绪之后,我开始在沟通中发掘她的内在力量。我了解到小楊是班长,平时人际关系也不错,于是让她尝试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如果分别从父母、同学、好朋友和自己的视角出发,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那会是什么?”小杨给出的答案是:不成熟、负责、温暖和努力。我进一步追问:“如果你真的不上学了,谁会比较在意?”她回答道:“父母肯定最在意,他们会不停念叨;然后是我自己,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轻松,但很快就会焦虑;接下来是好朋友,其实我也很舍不得她们;最后是班里的同学。”
我能察觉她正逐渐从自己的情绪困境中走出来,开始以更客观的视角看待这件事情。从业这些年来,我确信学生情绪问题的背后还反映了他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包含着对自主性的需要。于是进一步询问:“也就是说,最在意你是否上学的还是父母,而你其实不想听到他们的唠叨。实际上,你自己也很在意是否继续上学,那么不上学符合你的个人期望吗?你究竟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她沉默了,思索片刻后说:“老师,我好像明白您的意思了,这个决定确实不成熟。我好像一直为了他们而活,而实际上,我自己本来就是努力的,该有自己的方向。”说话间,小杨的眼眸亮了起来。
当天晚上,我收到小杨的短信:“老师,跟您聊完心情好了许多。今天编了好几首歌,哈哈哈哈。”我回复道:“真棒。你不是被书写的纸,而是执笔的作曲家。你的生活由你自己谱写。”此后,小杨没有再主动找过我,后续我在与她的班主任进行交流时,得知她的状态始终稳定,也再没有过休学的想法。
在小杨的故事中,我窥见了许多家庭亲子关系的缩影。很多家长往往企图通过批评来鞭策孩子的成长,却未能充分意识到这种言辞可能带来的伤害。而所有的教育者都应正视这种可能的伤害,及时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理解且倾听、包容且支持,而后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表达,以适合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治愈”型情绪价值。因为,他们的眼睛清明了,路才能走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