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耕读文化的守正创新,其根本功能是能够保持历史文化古镇的“古意”,摒弃的传统文化自卑和焦虑,增强认同感和自豪感,让耕读文化在与现代文化和谐共生同时为后者注入底色和深层动力。嵩口古镇在耕读文化的守正创新中,走出了“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的特色发展道路,对以“耕读文化”形塑文化氛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文化”是一对辩证关系,一方面“以人化文”,铸就了文化,另一方面又“以文化人”,文化塑造着人们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自信是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以农耕文明为底色的中华文明,耕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耕读文化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走来,也在现代化、工业过程中迎接时代的挑战和检验,因此耕读文化的守正创新,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主题中的应有之义。广大乡村是耕读文化的“记忆容器”,是耕读文脉传承的主要空间载体,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全面”性的必然要求,要通过乡村耕读文化的守正创新,提升文化自信,为乡村全面振兴激活深层和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耕读文化
文化自信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强烈认同及对其创造力与发展前景始终坚信并执着追求所呈现的文化样态。文化自信是以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为基础,而呈现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和自觉的行动。文化自信具有主观性、对象性和包容性等特征。
耕读文化的价值
传承文化基因。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华文明起底于农业,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不断熔铸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耕读文化,“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以耕读为基础的农耕文脉,是中华文明长寿绵延,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密码。耕读文化是中国人勤劳朴实,崇尚文化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动因,是构建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德性文化的基础。
提升文化软实力。从本质上来说,精神上的动力更加具有持续性和坚定性,是支撑国家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化自信,产生于文化的交流和对比当中,作为中华文明之根的耕读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其“德性”内核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竞争为普遍特性的“智性”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后者形成补充与平衡,从而对外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对内耕读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基和血脉,是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和文化基因的天然载体,能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盛世修文,一个国家、民族进入上升和黄金发展时期,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力量形成良性的互动阶段,体现在人们会主动挖掘本民族文化的精粹,并不断从中找到自我肯定、自我认同的价值来源。耕读文化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群众。比如在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美育的环节,通过耕读文化培育天人合一、家国情怀、仁爱孝悌、自强不息等价值追求和文化修养;耕读文化能满足精神文明需要,凝聚人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乡土中国的集体记忆,耕读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村向心力的精神之“钙”;耕读文化有利于助推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繁荣文化。从农业技术、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古建筑、书籍、传统美食等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耕读文化的深刻印记,可以通过耕读文化脉络的梳理,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多元一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地域性文化动力。
耕读文化面临的挑战。耕读文化形成发展于传统农耕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上具有深厚的基础性意义。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耕读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乡村是耕读文化的记忆容器,建筑、乡风、历史遗产等都是耕读文化的载体,然而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开发或者保护不足,这些载体都在不同程度地消失。城镇化同时伴随着农业的现代化,耕读文化所依托的半耕半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更,耕读文化存续的社会基础改变了,耕读文化也随之萎缩。文化影响力的下降,在传统农耕社会,耕读文化凝结并反哺社会发展,在维系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引领精神追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下,耕读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传统耕读社会的远去而式微。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的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对比强烈,通过对比,对耕读文化从自用而不自知的状态,变为自觉而不自信,对耕读文化的认知更多是物质匮乏和精神落后的记忆,认为其与现代化格格不入,属于历史“糟粕”,应该丢弃。此外,虽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人们开始重视文化振兴,对寻根文化认同,重塑文化自信的需求,让耕读文化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但现实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乡村耕读文化的守正创新
乡村全面振兴号角吹响,乡村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要趁此东风,促进耕读文化的守正创新发展。重塑耕读文化“记忆容器”,作为耕读文化沉淀下来的物质文化形态,比如人文地理风貌、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人等都属于耕读文化的“记忆容器”,为耕读文化的血脉赓续提供了空间场域,人们可以借助這些介质沉浸生动地体会和品读耕读文化,但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基本功能正在历史演进中逐渐消逝或褪去。因此,要坚持保护为原则,通过重塑“记忆容器”,促其活化利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唤醒耕读文化集体记忆,农耕文明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地域性差异较大,而耕读文化则是其“最大公约数”,通过挖掘传统耕读文化资源,开展创新性的耕读文化活动,能够唤醒耕读文化集体记忆,在情感回归中寻求价值认同。挖掘耕读文化的现代价值,耕读文化的“记忆容器”和集体记忆,是耕读文化待取用的资源和载体,而耕读文化的生命张力则在于其现代价值,能够通过耕读文化来回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这种需求不是简单地让人逃离现代化的城市,回归田园牧歌,晴耕雨读的具体生活模式,而是要通过耕读文化血脉传承、价值追溯,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指向,并以此来弥合城市化、现代性的不足和缺憾。总之,从文化的载体到灵魂,耕读文化的守正创新,需要克服文化“复古主义”和“现代性崇拜”的极端,保存“记忆容器”,唤醒集体记忆,重塑其现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嵩口古镇耕读文化的守正创新路径
嵩口古镇的文化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耕读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等方面。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嵩口古镇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守正创新之路。
以自然为“衣”原貌保存记忆容器。嵩口古镇以其突出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而被世人所知,被誉为“民间古民居博物馆”。至今,嵩口古镇还存有160余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建筑,是承载耕读文化的记忆容器。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嵩口古镇注重顶层设计,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原貌、尊重历史、尊重个性的思路和原则,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对自身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并系统梳理整合的基础上,以文化价值为导向,实施保护性规划策略,通过节点改造,环境整治,最大限度地活化原貌古韵,延续古镇历史文脉。早在2011年,嵩口镇就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保护和发展规划》,是福建省首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该发展规划划定了古镇的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共三个保护层次,严格规划和明确名镇保護范围,其中,核心保护范围内,除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这种立足原貌整体、活络原住民、非空心化的方式,实现了对古镇自然生态保持,文化古迹保护和原有社会形态保留的统一,达到了文化场域留存,文化记忆容器重塑的目的。比如,嵩口古镇的张元干故居、古渡口、宁远庄、鹤形路等均是在原貌整体保存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修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在时空交错中触摸和感知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此外,那些随着传统精耕农业远去而退出人们生产生活日常范围的农耕物品,如古石槽、土砻、耕具、蓑衣等则以文物的方式保存和陈列在嵩口古镇民俗博物馆中,继续“诉说”着古镇乡土的农耕文明故事。
以传统“魂”唤醒文化集体记忆。活化静态沉寂的文化遗产,在记忆空间的保护留存的基础上,重在“活化”,历史和文化要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记忆里寻找,即唤起文化的集体记忆。在文化集体记忆唤醒中,嵩口古镇的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留住人。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嵩口古镇以浙江周庄“非空心化建设、不迁徙大量原住民”的经验为借鉴,在以“自然衣”原貌保护古民居、古建筑等基础上,让人住在镇上、留在村里,在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挖掘传统特色文化,培育乡村旅游业态,实现古镇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和谐统一,让古镇因人而“活”,较好解决了“空壳、空心、闲置”等偏远山区城镇化常见问题。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静态文化遗产活化。在物态上,嵩口通过修复直街、横街、米粉街等古街巷,重现古朴风貌;在业态上,打造了酿坊、布点、竹编等特色商铺、手工作坊,传承传统工艺;在生态上,通过古风装饰、色调调整、绿化遮掩等方式,使古民居、古院落呈现特有风韵,同时又软化新建筑的突兀性,使“新”“旧”并存并自然过渡。在留住人,活化物的基础上,将耕读文化传承从“历史惯性”升华为“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传统文化魂的升华,自觉赓续文化血脉。在“自发”的状态下,老屋古厝旧街承载历史的同时也印刻着农耕时代物质匮乏和生活贫瘠的记忆,是现代化过程中,人们想要“逃离”的部分,因此,需要将空间场所、物质载体和历史记忆上升为文化传承,从而激发当地民众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嵩口在古码头改造,古法古风修复了古渡口及其临近的天后官、关帝庙、石砌古街的同时,通过民俗节日、文化节点重现古码头昔日繁荣场景,提升自豪感。通过古居、民俗、地方史志等专题讲座,升华文化内涵,传承古镇农耕时代的聚落群居文化、乡绅文化、圩贸文化、庄寨文化以及家规家训,在“看得到乡愁、摸得到乡愁、记得住乡愁”中,唤醒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实现耕读文化的自觉保护和自信传承。
以现代为“骨”实现融合发展。嵩口古镇在依托自然和传统挖掘文化深度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和创造,以现代“骨”实现融合发展。在物态上,新旧融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古街区古建筑古商铺的修缮中,在修旧如旧实现原貌保存的同时,引入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深度文创设计,通过改造内部空间结构、添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如卫生设施、网络宽带等,使古色古香与时尚环保相结合,让古民居在现代化“重生”中实现活化利用。在管理上,注重发挥“原住民”的主体和能动作用,创新经营方式,通过租赁、托管、补助等多种形式,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共建共管共享,更好接轨“现代骨”。同时,嵩口古镇的治理过程中,重视发挥社区公益精神,组建义务消防队,组建以“诗社”为介质的共同学习体,提升人们对古镇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产业上,把智创、文创、农创等引入乡村,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奖扶措施,结合咖啡、书、茶、工艺品等元素开设现代化业态和服务,让年轻人看到乡村市场的巨大潜力,投身古镇的振兴发展,促进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种力量源自共同的血脉基础和文化基因。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耕读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着对内的内聚力和对外的辐射力的作用。耕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非自然而然,自发历久弥新的过程,从嵩口古镇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的模式中,可以看到耕读文化守正创新路径和经验。乡村耕读文化守正创新发展,要以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明为根本,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为依托,以政府、企业、居民、游客为主体,深挖耕读文化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中的推力和拉力,同时又让其成为地方发展的“推力与拉力”。
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增强‘文化自信教育中的耕读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SZS21049)。
(作者单位:福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