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莉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助力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立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多样化和便捷化,而传统纸质教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落实统编本教材中所强调的知识融合与拓展?如何实施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跨学科学习要求,为跨学科教学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在学校“七彩教育”办学理念的倡导下,结合我校20多年“全景式阅读”及情境教育实验校的探究与实施,我提出了“全景语文”的教学主张,强调以创造真实场景为基础,不仅在教学中突破学科边界,使学生在广阔的学科领域中学习语文,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供多样化、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全景式的语文学习,以收到全人员、全时段、全场景、全领域、全方式、育全人的效果,让语文教学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
一、“全景语文”的内涵解读
“全景语文”教学重在一个“全”字,它以多元智能、全语言学习、儿童心理学等理论为依据指导,借鉴“球形全景技术”思想,重新认识和整体把握语文教学的深层意义和实践价值,采用多样化课程形态、多元化学习方式,调动语文教学活动的全部信息资源,构建沉浸式、融合式、交互式学习环境,形成语文学习的外全景;激发学生的全部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全面体验,提升情感、沟通、合作、交流等非认知因素的作用,形成语文学习的内全景。在内外全景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搭建内外全景沟通的桥梁,建构跨界、多维、立体、开放的“大学科”“大阅读”“大课堂”,引导学生在阅读、习作及口语表达等各方面融会贯通,从“语言实践—理解运用—审美创造—评价反思—参与社会—文化自信”方面,帮助学生达成知识、思维、智慧、文化和精神成长的贯通,实现由“教孩子语文”向“用语文教育孩子”的转变,培养“完整”而有素养的时代新人。
二、“全景语文”的课堂教学
“全景语文”课堂教学,即360 度全方位地构建多元开放、立体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并指导学生熟读和精思,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在阅读、习作、口语表达等各方面融会贯通,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传统课堂模式,多项课程助力“全景语文”教学
“全景语文”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形态,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授课,还包括实地考察、实践体验、项目学习、社会实践等形式。通过丰富的课程设计,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跨学科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我们探索出小学语文全景阅读教学的“377”教学范式:“3”是指“三重”,即重过程、重反刍、重积累;第一个“7”是指“七度”,即课堂的温度、广度、深度、高度、宽度、适度、效度;第二个“7”是指课堂教学的七个环节,即口语表达、创设情境、自读体悟、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检测评价、拓展延伸。“377”教学范式并不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完整实施,而是坚持“保底+创造”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学情基础和教学现场等灵活掌握,弹性适应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每一堂课。
如《四季之美》是一篇充满诗意和情感的散文,通过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们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内对这篇课文的简单阅读上,还采用多维度的课程形态,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校园的“七彩半亩田”,让学生亲身感受四季的变化。在春天,我们观察百草园的中草药生长情况,亲自种植,体悟生命的力量;夏天,我们欣赏繁花盛开,品尝亲手种下的黄瓜,感受夏日的欣喜;秋天,我们扫落叶,摘石榴,整理菜园,感受秋天“碧云天,黄叶地”的空旷;冬天,我们开展冰雪课程,堆雪人,打雪仗,感受冬天的静谧与快乐。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四季的美丽,加深对《四季之美》中描写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其次,我们从语文课程出发,拓宽学习领域,以“红色四季”“沙与四季”“品茗四季”“悦读四季”“生长四季”“七彩四季”等综合性学习,将文化美与艺术美、閱读美、运动美、创作美、生长美等相融合,使儿童的语言、观察、思维、审美与实践呈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和谐之美,促进跨学科学习高品质进行。通过以上多项课程,我们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真实丰富的语文世界,让他们在感知四季之美的同时,培养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不仅学会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生活,体验生命,实现全面成长。《四季之美》这篇课文在“全景语文”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窗口,通过多维度的学习形态,让学生深入感知四季的美丽和变化,从而增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创设融合式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全景立体
“全景语文”教学构建沉浸式、融合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学习,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我校作为李吉林情境实验校,积极践行情境教育思想,以生为本,让学习方式全景化。课堂上教师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场景,学生在这一场景中全身心、全方位地体验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更大程度实现语文学习的选择性、自主性、趣味性。如《彩色的梦》一课,教师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现出富有想象力的彩色梦境,也展现出儿童眼中的五彩世界。体会“滑过”的妙用时,加入了花样滑冰的短视频,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也理解了画笔的轻盈欢快。诗歌语言贴近儿童,充满童真童趣,读来朗朗上口又韵味十足。课堂上,创设美、智、趣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提高朗读教学效率。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升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3.跨学科学习,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全面、丰富
“全景语文”教学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通过主题整合和资源整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从而增强综合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我校多年来一直进行全科阅读的探索,即各科教师共同参与,围绕本学段共读书目,从各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更全面、更立体地阅读。学生不仅将阅读内容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对阅读的主题理解更加透彻。如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于一切都是新鲜的,就像一粒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汲取营养,不断生长。所以我们选取绘本《小种子》作为共读书目,师生共读,携手在阅读中构建属于学生的精神图谱,体悟生命成长的快乐。以语文学科为主,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学习阅读方法,学会阅读封面、了解作者、读懂内容……从小种子在飞行和成长中的困难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不同时期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同,需要坚持梦想,不惧困难,并结合学生入学100天这一特殊的纪念日,回顾小种子们的成长历程。激励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要勇敢自信,最后学生把梦想写在种子卡片上,放入梦想土壤,期待开出梦想之花。数学教师则借助小种子落地的情境和《猜猜我是谁》游戏,带领学生复习了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应用、加减法算式的互相改写,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心理教师带领学生从游戏出发,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种子的努力,激发自己的内在力量,努力去开放自己的梦想之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用画笔积蓄成长的力量,创造生命的奇迹,让每种色彩都盛开。体育教师通过三项室内体育项目,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耐力和反应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运动。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在《小种子》的律动中尽情律动,尽情歌唱。全学科共读,全学科育人,帮助小种子的成长只为遇见最好的自己。全科阅读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之后的一种检验,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知识、思维、心理、品质的历练和提升之旅,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4.注重情感和价值观培养,树立学生的全景价值观
“全景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念,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感知情感、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情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在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威海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其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全景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在学习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学生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通过真实的场景参观和实地考察,让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感受历史的厚重,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增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热爱之情。如学习完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课文后走进威海党性教育基地,重温历史,一起探寻百年来留下的红色印记;走进刘公岛,深刻认识“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
三、“全景语文”的实施策略
1.强化单元主题意识,衔接课堂内外,帮扶学生走好“起步路”
“全景语文”打造主题整合课堂,凸显特色。采用“以一带一”群文整合阅读和“以点带面”推动完整性阅读,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运用全景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全面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丰富地表达、不断地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阅读教学目标的导引下,实施逆向教学设计,推进教、学、评的一致性,突破传统局限,聚力思维引导,夯实阅读基础。
2.制订全景阅读的阅读策略,分层靶向施策,引导学生走好“自主路”
坚持以学生为立场,横向上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现状,划分出不同层级;再从纵向上根据各层级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特性,研究分析其原有素养、现有素养和将来素养,从而有的放矢地制订出合适的培养目标和个性化的阅读策略。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当务之急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科学培养。“全景语文”响应时代呼唤,立足现状反思,紧扣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实用、精要、易懂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指引下,充分发掘、合理协调,科学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遵循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着眼于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品质的提升,有效地落实教学活动。例如,精读研读,深入体味;难点析读,深化提升;美点赏读,炼字对句;扎根于文,提升语用;阅读批注,随感随想;比较阅读,习得方法;无声默读,培养习惯;全脑速读,掌握结构;略读浏览,获取信息;兴趣猜读,读思结合;跳读章节,发展主线。
3.实施“大阅读”工程,突破传统形态,助推师生跑出“自由路”
以全新视角重塑的小学“全景语文”大阅读工程,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阅读活动全部纳入课程设计范围,将渗透式的阅读学习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全景语文”打破了三大传统:一是打破阅读类课程的“选修”地位,渗透进必修课程中,实现“无缝阅读”。二是打破“唯语言类”学科边界,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疆域。三是打破阅读类课程的静态模式,将语文阅读与社团活动、班会活动等相结合,促进表达和分享,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呈现出多样性、超越性和融合性的积极转变。
4.构建全景式阅读体系,系统推进,实现师生跑出“创新路”
探索以读为载体的“全景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观,以读写结合为载体的“全景语文”教学的策略表达观,以特色课程为载体的“全景语文”教学的内容全景观,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全景语文”教学的儿童发展观。
5.构建全景阅读的评价体系,创新探索,赋能师生走向“未来路”
“全景语文”注重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重在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突破单一性,推进评价内容多样化,不仅是知识、能力,还包括非智力因素;推进评价方式多样化,有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组间评议等;推进评价手段多样化,包括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诊断式评价等。探索阅读素养评价的创新,借鉴PISA测量法,实施阅读测评,科学建构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标准等。聚焦表现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为学生搭建戏剧节、新诗会、学长课堂、辩论赛、自编书、影视融合等多种跨学科平台,学生在积极的“全景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不断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开阔文化视野,充满文化自信,知识、生活和生命深刻共鸣,实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促进创造性成长。研究多维评价、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等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全景阅读的评价体系,促进全景式阅读的實施。
“全景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我将坚持“全景语文”教学,积极探索和创新,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由探索、全面成长。通过“全景语文”的实施,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丰富的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有独立生活能力、有理想信念的新时代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高区沈阳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