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也是教育教学的丰厚给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曾明确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各学科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同配合,形成有机整体。蕴含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形成“3+2+N”全科覆盖的教学模式。而2022年版课标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学科以理解和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以涵养高尚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为重点,以全面提高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新课改后,如何加强和融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关注点。
“品鉴经典月文化”是我在学生学习过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月迹》之后,开发的一篇语文名篇与传统诗词文化相融合的文化课。以《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为依据,结合2022年版课标,立足学情,引导学生在共读经典、融会感悟、情感升华的过程中,获得经典的滋养、情感的升华,提高综合素养,在夯实语文要素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一、共读:创设文化情境,深度解讀文本
1.创设生本位的文化情境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文化情境。如,可以通过听故事、学唐诗、画意象等活动导入教学,也可以通过文化周、艺术节等校园活动,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作为学科融合教学的良好契机。在“品鉴经典月文化”一课中,我便以诗画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神秘的月亮不知让多少人魂牵梦萦。“月”文化更是在中国大地延续千年。
师:(出示月亮图片)驻足月下,同学们眼中的月亮又是什么样子呢?
(生答,略。)
师:真美!如此美好的月亮,在古人笔下,还有很多美丽的称呼呢。
师:(出示)宋代陆游在《月下作》中写道:“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初月如钩,故为“玉钩”;圆月如轮,在传说中广寒宫又冰凉清冷,所以也叫冰轮。(课件配合)玄月似弓,故而又称玉弓、弓月。诗中有云“夜寒北斗垂金柄,月落西山藏玉弓”。除此之外,对月亮还有“银蟾、玉兔、银钩、银盘、玉镜”等美妙形象的称呼。
师:可以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天空的这轮明月,从未停止过想象与神往。
课堂伊始,借助美妙的“月图”与诗句切入,引导学生回忆、感受月亮的柔美,为课文语言的感受和月文化的品读做铺垫。同时,借助月亮的别称,了解传统文化中古人对月的想象和美丽传说,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激发学习月文化的兴趣。
2.选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文化与语文的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典籍、图片、视频、音乐、文化遗产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本课第一板块“找寻‘文中月”部分,在原有学习体验的基础上,我用镜头式的多幅月影图不断地让学生读、品、悟,回味散文《月迹》的诗意描写,深刻体会月亮的动静之美。
3.引导启发式的共读模式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都离不开读,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以读为本”,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教学也不例外。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体会文中的语言艺术,陶冶思想情操,获得情感体验,读是最重要的途径。共读的过程也应是共思、共悟的过程,教师可设置有助于深度理解文本、获得情感升华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步入启发式的共读模式。如:
师: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月迹》,大家已经学习过了,让我们带着对“月”的这份想象与神往,再次走进文中的经典之处,调动你所有的感官——眼、耳、口、鼻、身体……细细品味作者笔下的这轮月亮。
(师播放课文节选音频朗诵)
师:再次听读品味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甚至摸到了什么?
(生答,略。)
师:袅袅的、款款而来的月亮,带着淡淡香味的、甜甜的月亮。同学们,你们都有诗人的潜质。贾平凹这篇散文回味深远,情味悠长,他笔下的月亮在镜中,在院中,在河里……在追逐月亮足迹时,你认为哪一处的月亮最美?
(师出示散文文字,生交流。)
生: 我觉得镜中月最美。
(师出示:那竹窗帘儿……)
(生读)
师:这镜中之月,时而像轻移莲步的美妙女子,“款款的”,时而像调皮、淘气的孩子,“悄没声儿地、溜进来”“长了腿”“爬着竹帘格儿”,作者生动表现了月亮的动态之美。
生:我觉得院中的月亮最美。
(师出示: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
(生读)
师:“玉玉的,银银的”是月亮圣洁的颜色,满院子的白光诉说着月亮的柔美和幽静,静谧的夜色让我们感受到月亮的静态之美。
生:我觉得河中月、眼中月非常美。
师:“四时景物皆成趣”!孩子们一路追逐着月亮,感受着它的月形多变,寻找着它遍布的足迹,最后竟进入了“我们”的眼睛里——你觉得“月迹”在作者心中还代表什么?
(生答,略。)
师:是的,美留在心中也是有痕迹的。“月迹”便是贾平凹把对美好事物的热情追求,浓缩到对“月迹”的追逐之中,这份含蓄隽永的美,如诗如画,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当我们心中有了这份美好和追求时,我们也已拥有无垠广阔的天空。
这一板块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月迹在作者心中还代表什么?”挖掘对“月迹”的深度解读和阐释,引发学生的思维从品悟文字到思考人生哲理的迁移,达到朱熹所说的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的境界。
二、融会:立足核心素养,开展跨界整合
1.巧妙融合经典,感悟诗文内涵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关键在于找到它们之间的融通点。诗词里有天地、有历史、有社会、有故事、有人生、有情怀。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是学生文化素养积淀的必由之路,也是助推学生语文學科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如本课第二板块教学片段“引经据典,品读‘诗中月”:
师:贾平凹让我们在动与静之中感受到了月亮的柔美与灵动。追溯历史,古人们也写出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作和佳句,或童真童趣,或相思情深,或明理深邃。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吧。
(1)童趣月。
师:以儿童的视角来看月,月便有了童真与童趣,我们跟着读一读吧——
(师播放语音,配图配诗句。)
(2)相思月。
师:古人为了功名生计,背井离乡,总喜欢望着月亮思念故乡,于是,便有了向明月寄怀的情思。诗中的月亮牵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更是一种慰藉。大家读一读这流传千古的佳句吧——
(师播放音频配诗句)
(3)哲理月。
师:当诗人经历了人生的曲折与磨砺后,诗中之月便有了一份哲思。
(课件插入视频或动画的解读)
(4)盛唐月。
师:中华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唯有唐诗独领风骚,其大量的咏月诗也成就了这个文化鼎盛的时期,让月文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情结流传至今。
(师出示)
师:月的文化内涵是诗人们所赋予的。这是月与诗的完美结合,也是月与人的完美结合。追溯历史,早期描写月亮的佳句应属《诗经》中的这一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皎洁的月光下,一位白玉般的佳人,正跳着舒缓柔美的舞蹈,令思念她的人忧心悄悄。自此,这一轮明月捕获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
师:同一轮明月,在李白眼里是思念,在李贺眼里是壮志,在王维眼里是向往,在张若虚眼里是漂泊。在贾平凹眼里呢?贾平凹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浏览一下,看他字里行间借月亮寄托的又是什么呢?
生:月亮是陪伴,是幸福,是温暖。
师:月是温暖的陪伴,是心灵的寄托。
本环节由散文到诗词,设计了“童趣月”“相思月”“哲理月”“盛唐月”几个板块诗词的学习与感悟,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借助多媒体,以唯美的画面、优美的配乐,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创设问答情境,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小视频,有问有答、有思考、有感悟,还原给学生一种可视的美、可感的美、可叹的美,深入解读诗文的意境和哲理。调动学生的感官,放飞学生的想象,通过“月”文化的解读和欣赏,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探索经典、感悟经典文化的兴趣。
由贾平凹的散文到经典诗词,再回到散文的作者心里,通过作者的其他篇章感悟贾平凹散文的创作背景和人物心理,体会同一轮明月,因作者的生长环境、人生经历的不同,以月抒发的情感也不同,所以寄托的人生思考也不同。
2.提升思想境界,拓展视野广度
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将语文教学的内容从书本向外拓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只“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因此,无论是教材中的课文,还是古典诗词,在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感悟、体会的基础上,更应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度解读,感悟其中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充实学生的头脑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教师应当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板块三“知人论世,感悟‘心中月”为例,在前两个板块学习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心中之月”的深度解读,结合孔子、周总理等学生熟悉的人物典故,谈古论今,激发学生对于生命哲理和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从此环节对“月迹”含义的引申和拓展,更预示着对“月”文化精神内涵的文化传承。
师:无论诗歌还是散文,无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还是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感悟,作者笔下的月从不单单指明月。所以,“月迹”是月亮留给我们美好的印迹,是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圆满结局的象征,月亮代表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师: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多少古人、伟人心怀明月,留给我们后辈的那抹“月迹”又是什么?
(师出示课件1: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圣贤孔子在音乐方面造诣很高,他听了《韶》乐以后,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他欣赏古乐已经专注到了痴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典故流传后世,给后人无限启发。)
(师出示课件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敬爱的周总理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发奋读书,成为国之栋梁,这是他年少时就立下的远大志向,这种精神力量激荡了多少少年和国人的心。)
三、合美:关注语文素养,延续文化血脉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是从单一走向合美的过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激发学生高尚的家国情怀,延续传统文化血脉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准则。诵读引发思考,思考挖掘内涵,内涵激发表达,表达引向写作,写作丰盈生活。在学科融合中,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学好语文,受益终身。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提升,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
1.拓展教学广度
学科融合教学应切合立德树人的要求,将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把教学内容置于鲜活的情境中,延展学习的广度。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触动,引起共鸣,引发思考,并将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字、讲述或其他媒介输出,在师生间、生生间搭建起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2.厚植教学深度
学科融合教学不是多学科的简单介入或叠加,而是在提炼、确定核心主题后的有价值参与。以本节课为例,设计以“品鉴经典月文化”为主题构建教学线索,从传统文化和语文学科中挖掘相契合的学科融通点,提炼教学内容,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3.提升教学高度
由文本到思想,由事迹到人生,发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育人价值,在学生心中埋下崇德向善的种子。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指向价值引领,在融合教学中协同育人。
某种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师生责无旁贷的义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在新时代得以传承。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高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