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 孙俊峰 杨春骋 高玉婕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交流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当前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交流的合作模式和趋势,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实施路径。另外,讨论了交流机制的完善与优化、资源整合与合作平台建设、国内外交流经验借鉴与学习、交流成果评估与效果提升、风险与挑战的应对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路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推动教育发展和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促进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一、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现状分析
(一)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概况
国内职业教育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 《高等教育法》 《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1]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产教融合,致力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在课程设置方面,高等职业院校更加注重与实际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以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二)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交流的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开展合作交流使用了多种不同的合作模式。这些合作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和需求的合作合理安排。学生交流项目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去国外学习和实习的机会,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经验。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就业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学位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同时获得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学位认证的机会。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相关课程,并满足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学位要求。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还能够增加他们的国际化背景和就业竞争力。[2]联合研究项目使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老师能够开展共同的研究项目。通过共享实验室设备和研究资源,研究人员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合作发表科研论文,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推动学科的发展。教师培训与互访交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可以开展教师培训项目,提供教师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教师之间的互访交流可以促进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的交流,共同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
二、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现状
(一)语言和文化差异
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中,语言和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语言障碍可能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业表现。学生可能面临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难题,需要额外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而文化差异则可能导致学生对新的环境和教学方式的不理解和不适应。[3]一些教育体系强调记忆和传统的教育方法,而另一些教育体系则注重思维灵活和创新的教学理念。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感到困惑和不适应,需要时间和努力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学分转换和课程认证
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中,学分转换和课程认证是一个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导致学生所取得的学分无法对等认可或难以转换,学生需要额外学习或课程重修,延长学业时间和增加学习成本。由于学分和课程认证存在差异,学生可能需要经历烦琐的流程和程序,努力使自己的学业成果得到公正认定。
(三)教师培训和师资交流
教师培训和交流在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中也存在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培训标准和教育理念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教师在跨国交流中面临认证和培训上的困难。一些国家的教师培训注重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而另一些国家更注重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方法。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教师之间在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存在隔阂和不同步。教师之间的互访和合作也面临时间安排、成本承担和教学方式的适应等问题。
(四)资金和资源不平衡
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中,资金和资源分配不平衡是一个现实问题。发达国家往往具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支持,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交流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机会和资源上的不平等,进而可能影响学生成果和学术合作的效果。资金有限可能限制了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机会,资源不平衡也可能导致学校和机构无法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和设施,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三、高等職业院校国际交流的实施路径
(一)政策和法规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这些政策和法规应该涉及交流项目审批、资金支持、学分转换和学位认证等方面,明确合作的要求和标准。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高等职业国际交流的管理和协调工作。[4]这个部门可以负责制定指导性文件,推动交流项目的落地执行,为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提供咨询和支持,在政策的落实上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政府可以鼓励高等职业院校与相关国际组织、外国使领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项目。
(二)交流项目与机构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制订交流项目计划,明确交流的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求,确定具体的交流项目,包括学生交流、教师交流、研究合作等。在项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地域实践和国际合作的需求,确保项目的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高等职业院校需要配备相应的团队和资源来支持交流项目的实施。这包括国际交流办公室的设立和人员配备,负责项目策划、组织协调和后续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和场所支持,确保交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为了加强机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建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办学机构或合作研究实验室等。这种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并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平台,促进教学与研究的深度合作。
(三)师资培训与互访交流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研讨会、交流访问等。通过参观、交流和学习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可以开阔眼界,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在高等职业院校方面的成功经验。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与国际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共同研究项目、教学改革合作等。[5]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互动和合作,可以深入了解对方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从而借鉴并融合双方的优势,共同提升教育质量。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借鉴国内其他高等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推动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四)学生交流与合作项目
学校开展学术交流过程中,交流项目的设计阶段应明确评估目标和指标,以确保项目的可衡量性和可比较性。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学术成绩提升情况、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程度、学校国际声誉和国际合作伙伴的反馈等。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数据,依据评估指标,对交流项目进行全面评估。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建立交流成果的跟踪系统,及时了解和记录学生和教师在交流项目中的学习和成长情况。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学术论文、项目报告等形式,搜集和总结交流成果的具体表现,以便更好地评估交流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交流成果的评估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成绩等手段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具体的数字结果。定性方法则可以通过面试、观察和访谈等方式获取详细的描述性信息,深入了解交流活动的影响和效果。
四、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优化研究
(一)交流机制的完善与优化
需要建立健全的交流合作机制。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或框架协议,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责任和权益,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在协议中应明确交流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方式,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及时解决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可以建立专门的交流管理机构或部门,负责交流项目的规划、组织和管理,确保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该机构应设置专职人员,具备国际交流经验和外语能力,并配备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设备和场所等。[6]将交流活动的管理专业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加强交流机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高等职业院校还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和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交流项目和合作模式。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交流机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需求的教育交流。
(二)资源整合与合作平台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与联盟建设。建立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合作研究项目、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活动。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交流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建立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综合平台,提供交流项目的信息发布、合作机构的联系和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参与的选择。通过整合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和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和支持。建设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协会和学术组织也是重要的资源整合和合作平台。这些组织可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的发展和标准的制定。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合作研究。
(三)国内外交流经验借鉴与学习
许多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成熟的国际交流机制、合作项目和运行模式。可以研究他们在交流项目设计、师资培训、学生支持等方面的经验,借鉴其成功之处并加以适应,以提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关注他们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交流项目和课程设计方面的经驗,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并在共同发展中取得更多的收益。还可以学习其他地区或国际组织的经验和做法。[7]许多地区和国际组织都致力于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交流,他们组织了各种交流活动和项目,并积极推动政策和法规的完善。我们可以参与他们组织的活动,了解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政策倡议,学习他们在交流推动、资源整合和合作平台建设方面的做法。
(四)交流成果评估与效果提升
建立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评估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如学术成果、学生学习成果、师资培训效果、机构影响力等。通过明确评估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可以对交流项目的具体效果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面试访谈、实地考察等。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和教师参与交流项目的感受、学习成果、问题和需求等。同时,还要关注学校和社会的反馈和评估结果,以便获取更全面的评估信息。在评估的基础上,要及时调整和优化交流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优化和完善交流机制、加强资源整合与合作,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化进程,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传熙.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0(04):52-59.
[2] 吴焱,唐荣玉.从 “国际可交流”观察贵州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9(02):30-36.
[3] 孙卫芳,吴建国,孔凯,等.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J].世界教育信息,2020(S1):81-84.
[4] 梁林园.“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5] 马爱洁,刘薇,张雪梅,等.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的研究: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4):154-155.
[6] 钱闻明.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2):43-46.
[7] 黄日成,黄春波,林燕红.国际化背景下桂港高等职业院校合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0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