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背景下利用绘画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024-06-10 10:15:40陈丹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绘画活动语言表达能力探索

陈丹

摘 要:语言是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最简单、直接的途径就是语言表达。会说话的人会特别受欢迎,在人际交往中也如鱼得水。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最快的一个年龄阶段大概是2-5岁。在这一年龄段里,孩子的词汇量会迅速增长,会更愿意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绘画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部分幼儿的兴趣所在,通过绘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发展。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因此,通过家校共育推进绘画教学,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绘画活动;语言表达能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3-0049-03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幼儿在进区活动时间,都愿意选择在美工区画画。画画时,他们经常会互相交流,如“你画了什么?你用的什么颜色?我画的这个是……”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通过绘画表达各种新奇的想法。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其为孩子刻意创造语言环境,不如通过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创造语言表达机会,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兴趣。在绘画创新教学中,可创设家校共育模式,鼓励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以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利用绘画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创造“自由”绘画机会,激发幼儿表达欲望

我们知道,并非每个幼儿都对绘画活动感兴趣,每个幼儿绘画的水平也存在差异,如果过度强调构图和色彩搭配的合理性,会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可以合理地引导幼儿进入绘画情境中,让幼儿尽情表达自己所想,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要想让幼儿自主进入绘画情境中,幼儿园教师还应当联合学生家长做好对幼儿的鼓励和支持工作,在恰当的时间对幼儿进行指导,并在幼儿创作完成后表达鼓励和支持,这样能够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自主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绘画自信心的建立。

大班幼儿的思维活跃、想象大胆,而且他们的想象不容易受到现实生活的限制,往往倾向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在“四季的变化”活动中,喜欢表达的孩子会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经过交流后,教师可让孩子在纸上画下自己喜欢的季节,不规定幼儿的绘画方式,也不管是否有涂颜色,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交流。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可适当引导促进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孩子们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欲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画,将画交给家长并请家长对自己的画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由此增加幼儿的自信心,让相对内向的孩子也逐步愿意表达。

(二)读懂幼儿涂鸦,理解幼儿内心世界

《兒童的一百种语言》提到,“教师要具有越过高墙的眼睛,才能看见孩子的思想;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走近幼儿,更深刻地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所悟。”幼儿用稚拙的线条拼接出莫名其妙的形状,也许在成人看来画面并不精美,构图并不完整,但是在幼儿眼中却非常美好,他们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一座城堡,这里有公主,这里有一片草地……”听了他们的描述,我们才恍然大悟,开始学习欣赏这种美好。例如,一名幼儿的画上用灰色画了一团团的圈圈、长短不一的竖条、大小不一的叉叉……教师根本猜不出来他画了什么。然后幼儿却绘声绘色地开始描述:“有一天下起了太阳雨,我穿着雨衣在雨里玩,接着又下起了雪,还刮了风,我被吹到天上去了,大树也倒了,到处都乱七八糟的……”这就是幼儿眼中的世界,也是幼儿的好奇心和童趣的体现。有时候看似毫无意义的线条,却能表达出幼儿丰富的内心想法,因此教师要耐心仔细地听和看,不对幼儿的想法作任何干涉,而是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并用真诚的眼神回应他们,鼓励幼儿尽情发挥想象,大胆自由地表达。老师和家长认真的倾听,不但能帮助幼儿缓解紧张焦虑的心情,还能使幼儿变得越来越喜欢与人交流,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此环节中,家长还能从幼儿的涂鸦作品中读懂幼儿内心,及时完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推动幼儿后续全面发展。

(三)引导幼儿讲“画”,促进幼儿相互交流

很多幼儿都喜欢把自己的画讲给别人听,他们经常把在家画的一些画带到幼儿园来给老师和好朋友分享,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画作故事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可利用碎片时间,请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画作故事,鼓励幼儿把自己一天中有趣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或不理解的事情都画下来,与大家分享。让幼儿能够畅所欲言,在讲述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讲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让大家明白他的意思,还可以鼓励其他幼儿积极提出问题。在此环节中,幼儿园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在绘画创作时的状态以及绘画思路,便于教师对绘画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充分发挥家校共育模式下的绘画活动的优势,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刚开始描述画作时,大多是没有逻辑性的,有些幼儿还会提出和画面内容毫无关联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在幼儿讲述后再总结一遍,让幼儿模仿教师的说话方式,复述教师总结的内容。久而久之,幼儿会明白,一幅生动画作的呈现,不仅需要画前的思考,还离不开绘画完成后的生动讲述,重复的语言表达训练可以使幼儿逐步从无意识的讲述发展到有逻辑的讲述阶段。

(四)循序渐进,丰富幼儿的表达内容

幼儿绘画的内容在起步阶段都是比较简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也会趋于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画面的内容描述也逐步多元化,语言表达也变得丰富起来。

例如,在“我的幼儿园生活”绘画活动中,最初,幼儿画的都是简单的桌子、椅子,描述的内容也就寥寥几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师在日常生活的渗透教学,幼儿的观察力不断提升,画作的表现力不断提升,再次绘画时,画面也变得丰富,画面中可能会有排队喝水的场景、午睡的场景、户外游戏的场景等,有些细心的幼儿还画出伙伴穿的花边公主裙和头上的小兔子发夹。幼儿从最开始画不满一张纸到后来能画满几张纸,装订成小书。在学期末汇报中,教师可鼓励幼儿向父母展示小书,讲一讲自己在幼儿园度过的时光,让父母看到自己在绘画方面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当父母看到孩子从之前寥寥几句简单表达到如今的丰富表达,都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幼儿语言表达逐渐流利,描述的内容不断丰富;观察事物也更细致入微,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五)引入绘画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表达

绘画中的游戏活动应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符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自主性和绘画自信心。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开展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联合幼儿家长设计兼具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完成语言表达和绘画创作。家长在活动中担任鼓励者的角色,为幼儿提供心理支持,让其建立对绘画创作的信心,同时促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表达自我,提升绘画教学活动成效。

例如,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设计“变变变,画出新朋友”为主题的绘画游戏,由家长为幼儿安排绘画材料如颜料、笔、不同形状的直尺和纸张等。教师说明幼儿在此绘画活动中的任务,即:在纸上随机画出不完整的动物形象,如某种动物的脚、头部等,完成后将其传递给下一位幼儿并向其描述自己所画动物的特征,下一位幼儿需要根据上一位幼儿的描述完成画作,直到将此动物完整展示出来。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家长可以一同猜所画动物,然后由画作的第一位作者说出正确答案。

(六)融入情境創作,促进幼儿语言表达

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可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创设对应的绘画情境,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将生活元素引入其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积极分享搜集到的绘画素材,还可在分享过程中通过互帮互助来完成画作。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引入,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进而提高幼儿绘画实践能力。

例如,围绕“景色”绘画主题,教师可以联合学生家长带领幼儿深入实际生活,让幼儿在自然界中感知各种各样的景色,通过与班级其他幼儿交流分享,丰富画作内容,更好地启发幼儿的绘画创作思维。另外,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在幼儿的绘画和语言表达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相关的景色主题视频,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幼儿描绘视频中的景色或事物,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以此充分发挥出情境创设的优势,为今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应用生活化材料提供契机。

(七)引入绘画展示项目,促进幼儿语言表达

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自主性的提升主要基于自信心的建立。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绘画作品展示环节,让幼儿将作品展示出来,并请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使幼儿获得指导和鼓励。通过这一绘画教学环节的引入,能够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幼儿创作好的绘画作品张贴在教室墙上,让家长到课堂上欣赏幼儿创作的作品。其次,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站在讲台上向其他幼儿和家长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并分享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难题。最后,教师可以与家长一同对幼儿作出综合评价,通过鼓励性语言肯定幼儿的绘画行为、审美观点和个性化见解,确保他们在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尊重及认可后持续积极参与绘画活动,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逐步提升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绘画活动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创造了良好的训练条件。在家校共育模式下,通过探索契机的创造、情境创设、游戏引入、成果展示等教学手段,将绘画活动和语言训练活动结合起来,可帮助幼儿不断完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郑秀琼.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提升说话能力.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

[2]陈芳.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科学大众(中国科学教育),2015(6).

[3]王鸾君.绘画日记--幼儿心灵深处的自然表达.幼儿教学研究,2014年第03期.

猜你喜欢
绘画活动语言表达能力探索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27:21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59:27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06:18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0: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8:01
浅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
考试周刊(2016年6期)2016-03-11 10:02:47
日媒:新型美中军事健康关系在互相“探索”
环球时报(2013-09-12)2013-09-12 09: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