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思考

2024-06-10 04:24谭卫东盖薇
国际公关 2024年8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经济全球化

谭卫东 盖薇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精准找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有效的思考措施,包括科学协调产能过剩行业、增加产业集中度建设、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及规范农业产业化等,可以在全面优化产业结构的情况下,有效保障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使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与产业结构优化内容相匹配。

关键词: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我国相关部门要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明确农业、工业与服务行业的发展位置,将高新技术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中,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

(一)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

不同国家的市场资源各不相同,跨国企业将内部生产线中的各个环节分配到全球的各个区域中。跨国企业将不同类型的产能放置在全球的各个区域中,科学缩减生产制造成本,使经济市场更具适应能力。在产业链全球化的过程中,供应链也面临重组。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也包含供应链重组。当前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已将物流、销售与生产等环节分配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该项举措的全面影响下,优化配置更多资源,并不断缩减操作成本。重组供应链在实际操作中还改变了企业的发展状态,使企业更具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理念,保障经济效益。

(二)贸易全球化

当前各个国家地区间的联系正变得愈加紧密,随着贸易合作的增多,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也得到适当控制,壁垒内容正逐渐缩减,国家地区间正逐渐加强自由贸易意识。同时,在全球贸易交流中,国家地区要主动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将产业结构与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相结合,确保国际间贸易的适应性,提升贸易交流效果。[1]贸易全球化成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方向,要全面关注国家地区间的贸易交流服务情况,确保贸易服务始终处在理想状态。

(三)服务业全球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跨国服务行业数量正急剧增多,并形成了多种服务形式,如云服务、在线教育与远程医疗等模式,都能提升服务效率,缩减国家地区间的服务成本。服务全球化在快速发展中增加了服务内容与形式,利用全新技术全面规范服务内容。比如,将医疗行业中的多项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打造出较为全面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在该系统中,广大患者可全面检测自身身体状况,并利用线上问诊、线上挂号等系统进行远程医疗。当前国家地区间的服务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得到有效扩展,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不断降低服务成本。

(四)数字经济全球化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传统经济模式已发生较大转变,全新经济模式下可迸发出全新经济动力。[2]当前多个国家地区正快速涌现共享经济、在线支付与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随着新型商业模式的逐步增多,交易效率稳步提升,不断缩减交易成本。此外,随着数字经济的普及,国家地区间的交易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由此前的线下交易转化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方式,在提升交易效率的基础上,保障相关交易的安全性。数字经济全球化已成为难以逆转的全新发展趋势,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时,要将数字经济与国家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明确数字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确保整体交易质量。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新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正持续推进。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区域经济合作。利用对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强化,帮助更多区域国家顺利推动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发展进程,为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全新动力。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全球治理系统也正在逐步完善。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正面临较大压力,要进一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系统。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为全球治理系统带来了一些问题,存在部分规则执行不公平、制定不完善等不良现象。在面对全球治理系统中的具体问题时,要增加对规则制定执行监督力度,使全球治理系统中的各项事务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更具有效性、公平性。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为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动力,还要不断加强多边主义,利用更为规范的国际合作来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在全面观察经济全球化发展新需求后,我国相关部门还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全面探究国家内部的产业结构,科学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对内部产业结构进行全方位优化,使产业结构的整体发展规划更具可操作性、持续性,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三、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协调产能过剩行业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我国各个地区都要全面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并科学协调产能过剩行业。工业与服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维持适当比例,该项比例对产业结构会产生较大影响,要协调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行业。当前我国多个地区存在第三产业生产供给不足、第二产业产能过剩情况,由于两种产业的比例出现严重失衡而降低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下,要全面发展区域产业经济,并优化产业结构比例,科学协调产能过剩行业。首先,要将先进技术手段投放到农业产业发展中,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更好地巩固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位置。其次,面对第二产业产能过剩等不良情况,要同时运用市场与政府部门的调节能力。比如,政府部门可制定详细的产业政策,利用全新的政策制度来把控产能,并利用合适方式关闭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对企业生产能力进行精准控制,借助政府 “有形的手”来控制第二产业过剩产能。还要利用市场内部 “无形的手”来调节区域投资结构,科学调整消费、生产间的内在比例。最后,相关部门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时,还要合理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服务水平。要全面探索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下第三产业的服务要求,合理调整服务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增加第三產业的服务人数,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质量。相关部门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精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增加产业集中度建设

在全面规划产业结构时,要让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增加企业集中度建设。影响产业集中度建设的要素包含政策环境、技术水平、产业竞争与经济发展等,要利用有效方法科学控制。比如,为更好地把控经济发展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要合理平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扩展国内市场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障产业集中度。[3]针对产业竞争来说,若想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要全面打造产业集聚效应,合理搭建各部门专业合作系统,重组产业结构,提升资源整体使用率,引导不同产业形成多个集群,继而提升产业竞争性。要利用合适方法不断增强技术水准,优化产业生产的各环节,利用对多环节的持续性控制,切实提高生产率并缩减生产成本,为区域企业整体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政府部门要利用国家采购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精准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遭遇的资金不足问题,为不同类型企业创建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产业集中度可得到有效控制。开展产业集中度建设有助于规划产业发展状态,相关部门要全面审查不同产业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各项不足,并运用合理方式加以解决。

(三)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水平

首先,企业管理层要全面研究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大力开展体制建设。相关部门要革新当前科研体制,将市场当成促进发展的向导,将企业作为科研主体。搭建学习、科研技术与生产充分融合的系统,科学优化配置企业内部的各项科研资源,将该类资源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其次,管理部门还要明确自主创新能力在企业中的重要位置,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自主创新认知。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在科研技术上存在的多种不足,并增加对科研技术的投入度,切实提升自主创新水平。还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建设公共平台网络,增加与其他企业沟通交流,强化自身自主创新水平。最后,还要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度,利用更多资金全新规划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比如,企業管理层要科学设计科研项目,根据项目实施的各项细节规划科研经费,并为项目设置标准研发中心,确保科研项目实际效果。企业管理层还要加大与区域高校的合作力度,扩展科研合作范围,将内部生产和科研项目充分结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要全面探索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下的各项细节,将细节内容与科研技术有机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科研项目与当前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相符。

(四)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对东中西部不同类型的产业进行转移承接。全面改善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不良现象,打造东中西部共同发展的全新局面。一方面,东部地区要主动发挥引导作用,率先调整内部产业结构,严格控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例,使各项产业发展状态较为均衡,保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合理性。政府部门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可适当增加外资数量,并严格把控外资企业的发展质量。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要关注中西部产业结构变化状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时,中西部区域管理部门要主动发现内部资源优势,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经济获得健康发展,不断缩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政府部门也要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4]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增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科学性,引导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精准开展产业对接。相关部门要全面规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各个地区都要明确自身资源优势,将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切实保障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还要定期审查不同位置产业结构调整状态,观察其各项资源的运用水平,在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发展质量,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规范农业产业化

在优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规范农业产业化,不断增强第一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农业为我国的第一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极大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结果,因而要全面规范农业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与农业产业充分结合,规范化经营第一产业。要支持与鼓励农业相关的大中型企业,增加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数量,将机械化经营引入到农业发展中。相关部门还要搭建农户和龙头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管理机制,帮助广大农户减小市场风险,满足广大农户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各项需求,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为更好地把控农业产业在结构调整中的整体竞争力,还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相关部门要定期审查农业生产过程,明确农业生产的各项细节指标与标准,找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利用合适的方法精准解决,保障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持续性调整打下较好基础。相关部门还要合理控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状态,规范农业机械化操作过程,明确不同类型机械设备操作内容,利用更多资金投入,有效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持续性,确保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效果。

四、结束语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相关部门要全面优化整合产业结构,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严格规范数值指标,利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董曦丹.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2022(07):45-47.

[2] 邓策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2):105-106.

[3] 贾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5):3-4.

[4] 崔光野,马龙龙.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生产流通高质量发展之路[J].时代经贸,2021,18(01):11-15.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经济全球化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邛崃市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培养创新思维,生物课堂的“魂”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