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英强
摘要: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着眼于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深入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科研条件,梳理新质生产力在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堵点卡点,从推进要素兴农、强化科技支撑、夯实人才基础、贴合产业走向等维度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农业强国
*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兰州理工大学)项目(21SZJS620107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并在后续的相关会议中全面论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五方面的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立足一域,面向全国,强调因地制宜,为各地区、各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共识提供了思想指引与理论遵循。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农业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成色和质量,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高质量发展还是存在明显短板弱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则为如何在新发展阶段上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要素升级:为农业综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核心,以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及其优化组合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能够通过催动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的深度结合,重塑农业生产力要素,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将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引入农业生产力系统,使其要素发生优化与重组,具体表现为“数智化”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数智化”农业劳动者可以依托科技创新接触到密集的行业前沿信息、丰富的产业前沿技术与高级的生产技术培训,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技术素养,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力。“数智化”农业劳动资料可以通过数据信息的共享与数字化基础设备的升级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释放农业生产者的盈利空间,打破农业粗放型生产的壁垒,提升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数智化”农业劳动对象则能以科技创新扩展农业生产范围、强化信息、数据等非物质形态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技术跃迁: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能够以更具前沿性、突破性、颠覆性的科学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化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融合力度。各地区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数据+算力+算法”融合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采集+分析+挖掘”一体化的数据观测系统。可以通过实时分析土壤墒情、水质变化、作物长势等数据制定更为精准的种植方案,降低农业生产的时间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二是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种业发展,健全种业自主创新体系。分子育种、基因编辑育种等先进技术能够培育出抗逆抗病性更强、宜机宜饲度更广的优质种质资源。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现代种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与产业化程度,更有利于纾解传统农作物受制于自然环境影响与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弱质性难题,为推进种业振兴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智能技术能够推动“机械化耕种收”技术模式的形成。智能技术能够促进精准播种、智慧灌溉、植保无人机等智能生产方式与设备的广泛应用,优化灌溉收割、播种施肥、除病虫害的作业速度与精度,降低农业生产的人力成本,强化农业生产的韧性与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竞争力,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化抓手。
(三)产业革新:增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态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新质生产力能够依托高新产业释放“质变”与“量变”的协同效应,增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态势,为走好走稳“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绿色有机+中国品牌”的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产业支撑。一是新兴产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有利于优化传统农业产业的要素结构,增强传统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三链同构的统合性。特别是以新兴产业赋能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与食品工业的发展,为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满足多元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与品牌、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保障。二是依托新興产业的溢出效应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规模性的“量变”,即实现特色农业的产业倍增。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应以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抓手,推动形成一大批加工强县、产业强镇、农业强市,构建起“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并通过实现特色农业产业的产销两旺、产值翻番与规模扩大来增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态势,助推我国由特色农业大国向特色农业强国转变。
(一)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在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存在高标准农田等保障设施建设受阻与传统农业基础设施转型难度大两大困境。一是部分地区受土壤肥力水平偏低、水资源约束比较突出的地理因素制约,农田建设始终存在重灌溉设施,轻排涝设施建设的问题,对于突发强降雨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偏弱。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不高、任务重、亩均投资标准低等短板依旧突出、与实现打造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目标仍具有一定差距。二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农业基础设施的融合度不高。大部分农村县域的数字经济基础较弱,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户创收对传统农业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再加之网络通信、铁路干线、仓储物流等覆盖不全面的现实堵点,部分先进技术的应用会释放出一定的负面发展效应,传统农业基础设施向现代化转型的鸿沟亟待进一步弥合。
(二)数据要素潜能薄弱
数据是关键的基础性资源与战略性资源,更是重要生产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畅通数据要素流动是助力农业发展由“经验化”向“数字化”转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力手段。但从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来看,数据要素潜能薄弱、数据要素互通不流畅等问题仍然突出,需要进一步增强数据要素赋能农业发展的加速器、优化器与增量器作用。具体来看,部分地区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短板,数字农业的开发面临周期长、成本高、维护难等现实问题,无法充分激发数据要素的正向效能。数据赋能效应的不显著,一是会阻碍城乡数据要素流动桥梁的搭建,加大示范性农业区交换发展要素、推广先进技术的难度,无法有效纾解偏远山区、欠发达县域突破农业生产落后的技术壁垒的发展困境。二是会降低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数据信息链条的碎片化与堵塞化会导致产品与市场、农户与消费者之间出现信息错位、沟通不畅的现象,会极大地影响市场动态信息的共享,尤其是在收购价格、市场需求、消费走向等关键信息的获取上出现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仍需进一步打破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壁垒,释放农产品销售的潜力空间。
(三)新质农业人才短缺
新质农业人才是前沿农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但当前仍存在较为突出的农业人才缺口,具体表现为基础农业人才自生性缺口与高端农业人才吸引力缺口。一是农业人才自主培育基础较差。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会直接影响源头性农业人才的自主培养。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大班额、大数额”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办校规模仍存在较大差异,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区位偏远的乡镇地区对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基础教育梯度性差距亟待进一步弥合。二是对高端农业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一方面存在人才引进政策扶持力度乏力的问题,部分偏远地区在落实人才政策方面存在补助落地周期长、财政支持力度不到位的弱势环节,存在刚性引才的弊端;另一方面存在基础科研环境薄弱的问题,从相关数据来看,2015—2020年,财政农业科研经费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的占比逐渐减少,由4.02%下降到3.76%,呈现出“边缘化”趋势,尤其是在动植物生命信息感知、农业传感器、精准作业装备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上的投入仍有欠缺。农业基础科研存在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高端农业人才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与产出核心成果的空间,同时也会降低对高端农业人才的吸引力度。
(四)产业融合效应不显著
提高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是提升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来看,农业产业融合存在效应不显著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横向融合的乘法效应不显著。农业是具备经济、休闲、教育等多维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可以通过集聚、重组、革新产业要素实现产业的横向融合,培育出农业新业态以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并释放出产出高倍速增长的乘法效应。但从现有的文创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业态来看,农业产业的品牌价值与社会认可度仍存在大幅度提升空间,欠发达地区优质龙头产业数量少、规模小等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横向融合与乘法效应的正向释放。二是农业产业纵向融合的加法效应不显著。农业产业以生产功能为中心点,通过与上下游产业链条的衔接实现产业的纵向融合,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初次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的融合发展。生产要素的叠加投入与生产环节的高质高效是促进产业纵向融合、释放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供给增加、单一产业拓展等加法效应的关键因素。但部分地区存在农业产业链延伸不充分,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生产加工销售链条成本高等现实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加法效應的释放。
(一)推进要素兴农,加快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新质要素加快新型农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新质生产力能够增强数字、信息、人工智能等新质要素赋能农业基础设施提质扩面的渗透力。一是深化新质技术要素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结合。通过智能节水、集成测土施肥等绿色智能技术的应用增强农田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耕地质量;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要素整合土壤墒情、病虫监测、远程灌溉等功能,实现田块精准管理,以期强化高标准农田等配套设施的基础硬件作用。二是以传统农业基础设施数智化转型为重点,大力推动5G技术、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农业基础保障设施中的普及与应用,促进农业物流、农业服务、农业销售向数智化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增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储藏能力和长距离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站点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拓展农业电子商务培训,智能农机作业培训等数智农业服务板块,增强农民的数智化素养与作业本领;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信息渠道,加大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与农产品销售的融合力度,推动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适配,为农户增产增收注入可持续动能。
(二)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驱动力。但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来看,仍然存在关键核心农业技术与重点农业科技领域“卡脖子”的问题。因此,要实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积聚新动能这一目标,就要一体推进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开放创新。一是要持续推进原始创新。要在创造农业新技术的过程中集中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农业科技攻关,特别是要在种业科技原始创新上实现新突破,防范种业“低端锁定”风险,破除“引进—落后—再引进”的种业技术恶性循环,为向育种4.0时代转型提供原创性农业动力。二是要持续推进集成创新。农业科技“卡脖子”问题的症结并非单项创新技术的限制所导致的,而是源于创新系统的复杂竞争。要在实现颠覆性前沿性农业技术的攻关突破中促进领域、学科、产业的交叉集成,实现以“点突破”带动“面突破”的系统创新,通过触发“1+ 1>2”的集成效应,激活更多农业新质生产力。三是要持续推进开放创新。要在坚持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农业开放战略基础上推进农业科技的开放创新;通过引进与借鉴国内外农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形成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相耦合的正向合力,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化农业体系的融合性与结合度。
(三)夯实人才基础,大力培育新质农业人才
新质农业人才是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最活跃的主体性力量。因此,要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就必须全面做好新质农业人才的培育工作。首先,要筑牢新质农业人才的培育平台。要充分整合国内高等农业院校、高校农业科研实验室、重大农业科技工程等平台资源,结合地域农业发展实际与农业科技前沿构建现代化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为培育一批既能推动地方农业发展、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团队积蓄后备力量、夯实源头性基础。其次,要深化农业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高校要将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培育新质农业人才的目标任务相结合,动态调整学科结构、突破学科界限,形成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文社科技术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大农科”,扩展学生的农业知识结构、涤新农业知识体系,培育具备复合型能力的高质量农业人才。最后,要优化培育农业人才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在评价导向上破除“唯课题、唯资历、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加快形成以创新质量为主的成果评价导向,为农业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风气。二是要加大对重大共性关键农业技术的资助力度,支持农业人才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提升待遇标准。要使农业人才研有所得、果有所值。
(四)贴合产业走向,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新质生产力能够牵动农业领域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迭代革新,使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呈现出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的发展特征。要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新机遇,切实贴合产业走向,以“精”“广”为着力点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一是要构建现代化“精”農产业。要充分整合农业产业要素,设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专精”布局,实现产业科研主线与发展主线的精准匹配,通过打造一批聚焦于农业疫苗、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新兴农业产业的集聚性区域,构建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传统优质产业”层次分明、各有所长的“梯次形”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二是要构建现代化“广”农产业。要充分拓展“农”的边界,以第一产业为原点,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依托现有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科研条件,深化产业域融合,推动农业种业产业、农业加工产业、农业服务产业等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锚定智能化、基因化、健康化等新农业赛道,形成细胞育种产业、农业云、掌上牧云等农业新业态,构建起覆盖层面广、涉及领域新、产业功能全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晓波.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3(01):33-42.
[2]方江涛,白佳飞.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2023(12):25-28.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