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波 叶贵生,2 王 旭 周长征,2*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中医临床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发生率较高的退行性病变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60%老年人存在膝骨关节炎[1]。膝骨关节炎以膝关节活动异常以及关节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西医治疗多采取改善生活方式、服用软骨保护药物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局部理疗、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等,但存在不良反应多、治疗费用高、周期漫长等问题[3-6]。中医学称膝骨关节炎为“膝痹”,周长征教授认为其为风寒湿邪外侵、肝肾亏虚或者是劳损所致,久病则病邪渐深入络,痹阻局部,故缠绵难愈,在治疗上宜辨证配合补肝益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治法。周长征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半生,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有独到见解,文章浅析如下,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卷之一·经络·经穴起止》中载:“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界为十二,实出一脉。医而不知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7]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遍布全身,因位置形态不同可分为别络、浮络、孙络等,各司其职,担负着沟通气血、抵御外邪等作用。“久病入络”理论由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次提出,如其《临证指南医案》所云:“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8]不仅提出了久病入络的理论,且在“络主血”的基础上强调了辛香理气、辛柔和血的治法。但溯其源流,《黄帝内经》中可见一斑,如《素问·痹论》中“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9]就是对其比较形象的表达。《灵枢·血络论》言“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目黑以浊”[10],即久病则邪气入络,不能正常排泄,病变局部瘀血阻滞,表现皮肤颜色会加深[11],可见,“久病入络”的病机实质即久病邪气阻络,局部瘀血凝滞不去。张仲景基于此病机,开使虫类药物辛温化瘀通络、治疗内外杂病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2]。王清任亦指出:“治痹若温热发散风寒不愈,利湿降火去湿热无功”,是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日久由虚转实,则化“已凝之血”,确立了“痹证有瘀”的理论[13-14]。
综上,久病入络理论实际上阐明了疾病由气到血、由浅入深、由深到重、缠绵难愈的发展过程[15],揭示了病邪留滞、络脉瘀阻的病机实质。
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为关节的退行性变化,因此也被称为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膝关节肥大性关节炎和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等,在发病之后关节软骨硬化,关节骨质增生,导致膝关节的间隙变窄,并发生关节疼痛和红肿,严重时出现积液[16]。膝骨关节炎初期,其疼痛症状大多可通过口服止痛药物控制,往往得不到患者充分重视,随病程进展,邪气日深入络,痹阻局部,而造成症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17]。周长征教授认为,膝骨关节炎在病机实质上,属于肝肾亏虚为本,“萎”“痹”为标,同时外邪亦可趁机入侵膝部,或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筋骨不得濡养,但不论何种证型,局部均存在气血不通,这与“久病入络”的病机内涵是一致的。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纷繁复杂,年老体衰气弱,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及外伤劳损均能导致膝骨关节炎之发生。其证型多样,外邪侵犯人体肌表腠理,由经入络、由气入血,可生肝肾亏虚、寒湿阻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等证,然不拘何证,局部都存在瘀血痹阻,筋骨不荣,诸症遂生,进一步发展又可与他邪博结,形成恶性循环,症状日益加重。
根据证型之不同,周长征教授辨证采用补益肝肾、除湿散寒、除湿清热、行气活血等治法,灵活配伍虫类、藤类等药物活血化瘀通络,同时注重补益正气,固本培元,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3.1 补益肝肾,化瘀通络 本法适用于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多由年老体衰,肝肾亏虚导致,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年老则气血亏虚,肝气衰弱,肾气不足,膝部筋骨不得濡养,发为此证,临床多表现为膝部疼痛反复,时轻时重,筋骨萎软,活动不利,或伴畏寒肢冷等肾阳虚症状,或骨蒸潮热、头晕耳鸣等肾阴虚症状。
周长征教授临证多根据肾阳虚阴虚之别遣方用药,肾阴虚以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酒山茱萸、茯苓、川牛膝、土鳖虫、炒地龙、墨旱莲、酒女贞子、生当归、醋延胡索、盐泽泻、牡丹皮);肾阳虚则多用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枸杞子、酒山茱萸、牛膝、鹿角胶、盐杜仲、盐菟丝子、制附子、肉桂、当归、土鳖虫、炒地龙、甘草);若疾病后期,阴阳偏虚不明显,而经络不通之证尤显,则多以补肾活血汤加减(药用:熟地黄、枸杞子、酒苁蓉、盐菟丝子、炒地龙、土鳖虫、醋延胡索、烫骨碎补、续断、红花、盐补骨脂、酒山茱萸、盐杜仲、醋没药、独活、当归、牛膝);由于感受风寒湿邪缠绵不愈,导致后期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则又多以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独活、槲寄生、桂枝、党参、盐杜仲、茯苓、防己、丹参、秦艽、细辛、川芎、赤芍、当归、熟地黄、牛膝、土鳖虫、炒地龙、醋延胡索)。
3.2 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本法适用于寒湿阻络型膝骨关节炎,本证多由气候湿冷导致,亦与居住、工作环境密切相关,或自身贪凉喜冷,不加保养节制所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致使关节肿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关节重着,屈伸不利。周长征教授临证多采用蠲痹汤加减(药用:当归、羌活、姜黄、黄芪、白芍、防风、甘草、土鳖虫、炒地龙、茯苓、木瓜),而临证治疗此证时,结合南方地区湿气尤重,故体质多湿多痰的特点,常重用茯苓(30 g)、木瓜(15 g)以化湿。
3.3 清热除湿,化瘀通络 本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膝骨关节炎,本证多因气候湿热所致,风湿热邪痹阻局部,致使膝部气血不通,症见膝关节灼热疼痛,痛不可触,遇冷得缓,或兼发热口渴、心烦、尿赤等。周长征教授多运用自拟风湿热痹方加减(药用:黄柏、牡丹皮、淡竹叶、牛膝、赤芍、土茯苓、绵萆薢、薏苡仁、盐车前子、醋延胡索、生地黄、三七粉、大黄、山木通、炒地龙、土鳖虫、甘草)。
3.4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本法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单纯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多见于跌扑损伤之膝骨关节炎早期(此处列举方药,以供临床参考),周长征教授早期多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生地黄、醋延胡索、三七粉、川芎、赤芍、当归);后期本证多夹杂他邪入络,主症见膝关节刺痛,痛有定处,局部僵硬,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周长征教授多运用定痛活血方加减(桃仁、红花、醋乳香、醋没药、当归、秦艽、续断、蒲黄、醋五灵脂),根据兼证之不同,灵活配伍他类药物,同时配合我院肢伤熏洗方外用(药用:生当归尾、川芎、赤芍、红花、土鳖虫、伸筋草、秦艽、海桐皮、风仙透骨草、蜈蚣、桂枝、鸡血藤、醋三菱、醋莪术、泽兰、威灵仙)活血化瘀。
陈某,女,52岁,首诊时间2021年5月24日,因左膝关节反复疼痛2年,再发加重1月余就诊。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呈钝痛,并伴有活动不利、早期僵硬感,初起症状时轻时重,经休息可有缓解,此后症状呈渐进性加重,患者自行间断服用布洛芬胶囊、双醋瑞因胶囊及使用外用膏药症状可有缓解,但稍停药症状即反复。1月前患者打扫卫生后左膝关节疼痛再发加重,自行使用上述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口苦而不干,舌暗红,苔腻,边有齿痕,舌下络脉紫暗迂曲,大便黏腻,小便黄,纳寐欠佳。家属反映患者情志易怒,平素易急躁。外院曾诊断高血压病,规律口服“施慧达”降压,自诉血压控制可。查体:左膝关节皮肤完整,稍红肿,压痛明显,左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左膝关节X线示:①左膝关节退行性变;②左股骨外侧髁局部骨软骨损伤;③左膝关节腔少量积液。左膝关节MRI示:①左膝关节退行性变;②周围软组织肿胀;③左膝关节腔积液。BMD示:骨质疏松。西医诊断:①左膝骨关节炎;②骨质疏松症;③高血压病。中医诊断:膝痹(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除湿,化瘀通络。方用自拟湿热痹症方加减,药用:黄柏10 g,牡丹皮10 g,淡竹叶5 g,川牛膝10 g,赤芍10 g,土茯苓15 g,绵萆薢15 g,薏苡仁15 g,盐车前子10 g,醋延胡索15 g,生地黄15 g,三七粉6 g,大黄5 g,山木通10 g,炒地龙10 g,土鳖虫5 g,甘草5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温服,并嘱患者清淡饮食,注意休息,畅调情志,适当功能锻炼,控制血压。
2021年6月8日二诊:患者诉疼痛较前缓解,红肿已消,失眠较前稍好转,予首诊方去大黄、山木通,加酸枣仁20 g、黄芪30 g,续服14剂。
2021年6月22日三诊:患者疼痛明显好转,偶于活动量大时会出现,膝关节无红肿,肢体活动受限较前明显改善,睡眠、情绪等诸症较前改观,续服二诊方14剂以巩固疗效。
后多次电话回访,患者诉左膝关节无明显疼痛,仅在重体力活后稍感隐痛,睡眠、情志较前均有明显改善,嘱患者清淡饮食,少进滋腻之物,减轻体力劳动,避免膝关节长时间负重行走,平时适当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按:患者素居南方,气候湿热,且平时多喜食辛辣重油食物,因此体内多湿多痰,湿从热化,湿热内蕴,发为膝痹,且舌脉症均符合湿热蕴结之证。患者但停对症止痛药物即症状反复,亦为湿热难祛所致。周长征教授运用自拟湿热痹痛方加减施治,方中黄柏性寒,走下焦,可清热燥湿;牡丹皮除清热泻火,尚可活血化瘀通络;淡竹叶性味甘淡,《本草纲目》言其“去烦热,利小便”[18],与车前子合用,可导湿热从小便而出,且淡竹叶可去患者心中烦热,绵萆薢、薏苡仁亦可利湿除痹;土茯苓可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延胡索可活血,利气,止痛;生地黄甘寒,可凉血滋阴;取少量大黄、三七粉、山木通、炒地龙、土鳖虫、川牛膝、赤芍逐瘀通络,诸药共用,共奏清热除湿,化瘀通络之功。此方破血逐瘀之力尤强,不可长期使用,故二诊去大黄、山木通,减其攻破之力,专事祛除湿热,加用酸枣仁20 g改善患者睡眠,黄芪30 g顾护正气,三诊则效不更方,续服以巩固疗效。此方组方严谨,用药得当,故疗效显著。
西医治疗膝骨关节炎手段有限,疗效不尽如人意,中医学博大精深,着眼整体,辨证施治。膝痹乃内因外邪,作用于膝,成痹日久,经络受之,因而膝痹的治疗,在注重补肝肾、散寒湿、除湿热之外,均需注重祛瘀通络。周长征教授从医半生,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秉持“久病入络”的理念,灵活运用虫类、藤类等药物通络祛瘀除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地域、气候、体质不同,治疗思路存在区别,局部络脉阻滞亦有轻重,临证运用尚需灵活配伍,随症加减。中医工作者要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中医药”的号召,努力探索,为膝骨关节炎等患者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