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红 安 阳 马武开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古代医家根据疾病特点,又有“历节病”“白虎风”“鹤膝风”等病名。《素问·痹病》篇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指出了风邪、寒邪、湿邪是痹病产生的重要原因[1]。风药,是指具有熄风、解表、祛湿等作用的一类中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点[2],故在痹病、泄泻等疾病运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药性与痹病特点结合,探讨“风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运用。
痹病的产生与风湿邪气关系密切,除《素问·痹论》以外,《素问·评热病论》也有“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的记载,这是对于本病病因的最早认识。华佗《中藏经·论痹》曰:“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载“痹者,……由人体虚,故受风湿邪也”、宋代严用和《济生方》言“痹,皆因体虚滕理空疏,受风寒湿三气而成”,均指出体虚为内因,感受风湿邪气为外因。根据机体受邪偏重不同,古人还对本病进行归纳分类并进行命名。风邪性善行而数变,具有善动不居、游走不定的特点,病位游走、行无定处,患者关节常常呈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痛无定时,古人将其称为“行痹”或“风痹”。寒邪,其性凝滞,寒邪伤人,易致所伤部位之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致阳气受损,失其温煦,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是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故称为“寒痹”或“痛痹”。湿性重浊,湿邪致病,常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胶着难解,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也称为“湿痹”或“着痹”。
机体感受风邪、湿邪日久不愈,则会进一步侵袭人体经脉、筋骨、脏腑,发病在春则为筋痹,筋痹日久不愈,再外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肝痹;在夏则为脉痹,脉痹日久不愈,再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心痹;发在长夏则为肌痹,肌痹日久不愈,再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脾痹;发在秋则为皮病,皮痹日久不愈,再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肺痹;发在冬天则为骨痹,骨痹日久不愈,再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肾痹。痹入五脏者病程长、病位深、邪气盛而正气虚,故预后最差,痹在筋骨间则久疼难愈,生活困苦,痹在皮肤间则最为轻浅,故临床上本病应当早期及时干预治疗,防微杜渐。
现代研究[3]表明风湿邪气与本病关系密切,就证候要素分布而言,在10种证候要素中,“湿”邪(约占29.6%)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病理要素,“风”邪次之,约占15.8%,“寒”邪第三,约占12.7%;就证型而言,一项对1602例患者进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4]表明,高达97.8%的患者与风寒湿证有关,主要涉及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且这些证型多见于本病早期。对40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回顾分析[5]显示,风寒湿痹证占比为52.6%,占比最高;风湿热痹证次之,占比为16.0%。对近10年9494篇文献研究[3]发现,风湿痹阻型则是占比最高的证型,约占26.2%。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风寒湿邪气对本病的影响,在本病的病因病机及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修园《时方妙用》谓:“深究其源,自当以寒与湿为主,……是痹不外寒与湿,而寒与湿亦必假风以为之帅,寒曰风寒,湿曰风湿,此三气杂合之说也。”虽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而风为百病之长,但临床上痹病属寒湿者居多[6]。临床不可拘泥于此,要综合判断,如寒湿郁久化热,转为内郁邪热,可表现为寒热错杂证。就体质而言,机体阳气不足,阴气盛,阴气助长寒邪之势,可表现为寒象,合而为风寒湿痹证;机体阳气偏盛,阴不足,偏胜的阳气与偏胜的风邪相合,可出现热象,表现为寒热错杂或风湿热痹证。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体质结合临床症状、舌苔脉象加以分析。
“风药”之名首见于唐代《外台秘要·卷十七》:“冷加热药……风加风药。”[7]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载“羌活气微温,味甘苦,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风药也”。“藁本气温,味大辛,此太阳经风药”[8],将羌活、藁本归为“太阳经风药”,初步奠定了风药理论的基础。其弟子李杲在其理论指导下将防风、柴胡、羌活等20味药物划分为风药,同时指出“……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描述了风药具有升阳等特点[8]。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提出:“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9]描述了风药具有质轻、气盛的特点。基于前人理论指导下,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风药,具有解表、祛湿、熄风作用,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点,据相关[10]统计,此类药物高达117种。如“风类第一药”防风,《医学启源》言其“气温味辛,疗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之仙药也……”《主治秘要》曰“身去上风,梢去下风。又云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其用主治诸风及去湿也。”[11]其不但能发散风邪,走窜行气,还能祛湿散壅,而其辛燥透达之性味,喜动,向上向外宣散,可疏达肝郁、发散郁火、祛风除湿止痉,配伍以祛风、活血药可祛风通痹止痛,如当归拈痛汤,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痛,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动物实验研究[12]结果发现防风石油醚提取物可抑制TNF-α诱导的HFLS-R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通过抑制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下调AQP1的表达,进而发挥治疗关节炎的作用。动物研究从现代理论出发为风药治疗疾病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关于风药治疗本病现代药理研究并不多。
“风胜湿”理论由五行生克理论演变而来,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金元名医张元素《医学启源》,将药物五类,其中包括“风升生”,奠定了风胜湿理论的基础。李东垣在《兰室秘藏》“圣人立治之法,既湿气大胜,以所胜治之,助甲木(胆气)上升是也,故经云:风胜湿”[13],对其理论首次做出阐释,他认为风药质轻味薄,法象风木属性,如春气升发,具有升发少阳的作用,而少阳胆者,春应之气也,人一身之清气非此不能升,充分将其理论运用于临床。明代赵献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升阳风药治湿的看法,《医贯》载:“夫湿淫从外而入里,若用渗淡之剂以除之,是降之又降,乃复益其阴,重竭其阳……反助其邪之谓也,古用升阳风药即瘥。”[14]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或再加风药”明言治湿有风能胜湿之特色法[15]。由此可见,此理论在各个时期广泛运用于临床,也由此诞生了许多经典方剂,如独活寄生汤。该方出自《备急千金药方》,为祛湿剂,全方重用风药独活、桑寄生为君药,且风药约占全方一半,独活辛散苦燥,张元素言其“治风须用,及能燥湿”[16],王好古言其:“两足寒湿,痹,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17],尤善祛足少阴经之邪气,故本方以独活祛风除湿、活络通痹、散寒止痛、养血和营;桑寄生祛风除湿、止痹痛;配合细辛、防风辛窜,祛风止痛、燥湿散寒以祛邪;秦艽升散,助其祛风寒、胜湿除痹之力;辅以川芎增强祛风之力,风药之至,湿气乃除。为方剂中风药胜湿法运用的典范。现代药理研究[18]表明本方能够降低患者DAS28、HAQ、VAS评分,降低多种炎性细胞因浓度,减轻滑膜充血肿胀程度,从而减轻关节炎性积液,也是祛风胜湿的临证体现。
钱某,女,45岁,于2022年9月20日初诊。患者双腕关节、指间关节、双肘关节、肩关节、双膝关节疼痛3年余,再发加重5天,四肢多个关节胀痛,屈伸不利,工作生活等活动受限,晨僵超过1小时,阴雨天气疼痛加重,既往纳眠欠差,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细弱。查:RF 28 U/mL,血沉23 mm/h,CRP 10.15 mg/L。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本次就诊要求纯中药治疗,根据舌、脉、症,诊断为痹病(风寒湿痹)。治则: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方选防己黄芪汤加减:生黄芪20 g,防己12 g,防风18 g,桂枝15 g,苍术12 g,茯苓12 g,细辛6 g,独活15 g,羌活10 g,怀牛膝15 g,络石藤10 g,威灵仙9 g,淫羊藿15 g,降香15 g,薏苡仁15 g,生姜15 g,大枣5枚,甘草 10 g。15剂,水煎煮,分早中晚3次分服,服药后以周身微汗为佳。二诊(2022年10月8日)患者感肢体晨僵、麻木等症状稍缓解,嘱其继续服用上方。三月余后复诊,患者述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天气变化未见复发,予以黄芪桂枝汤加减内服以培护营卫,扶正祛邪,具体处方如下:生黄芪24 g,桂枝15 g,白芍12 g,防风18 g,生姜10 g,大枣6枚,独活 15 g,羌活10 g,海风藤10 g,甘草10 g。间断服药半年余,随访诉情况稳定,未再复发。
按:该患者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微浮,长期纳眠欠佳,脾脏亏虚,气血津液耗伤,风湿邪气乘虚而入,久而为痹,风湿邪气阻滞筋络,故患者肢体关节疼痛,症状时轻时重,阴雨天气病情加重。参照《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中“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予以防己黄芪汤加减,临床取得较好效果。方中生黄芪益气升阳固表,利水兼通痹;防己祛风除湿,健脾利水;防风、细辛祛风通痹止痛,透邪外出;独活、羌活、海桐皮、海风藤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怀牛膝、淫羊藿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患者脾胃功能失常,气血亏虚,津液运化不利,水湿内停,予以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生姜、大枣补中益气,降香理气止痛。诸药合用佐以甘草调和诸药,兼补益脾气。后患者关节症状缓解,四诊合参,予以黄芪桂枝汤调和营卫,补益津液,扶正祛邪以收尾。后患者症状未见复发,两次方药均加入风药,辨证施治,效果俱佳。
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可以看出痹病配伍风药是本病常见组方规律,在痹病运用中可以增强祛湿之力,但万物皆有度,因风药过用可致伤津耗气,故临床中应当视情况酌情使用,若必要情况大量使用下,可予滋阴类中药以顾护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