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春
(恭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广西恭城 542500)
杉木属于一种速生用材树种,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现已被广泛种植于广西[1]。枫香属于高大落叶乔木,生长高度可超过30 m,性喜光,温暖湿润的气候更宜种植,并且枫香即便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中也能生长,具有深根性,主根粗长,抗风能力强,在湿润肥沃的红黄壤土中生长良好。枫香生长速度较快,秋冬落叶量大,对林地肥力恢复有促进作用。当前,广西恭城县积极开展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工作,已初见成效。本文重点对恭城县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杉木与枫香进行混交,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不同树种具有各自的生长特点,在营养空间要求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混交种植中,不同树种的根系会有不同的生长方向。并且,不同树种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混交可形成遮阴,有效促进树木生长[2]。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时,杉木根系较浅,通常会向水平方向生长;而枫香根系较深,会向下生长,并且其生长速度快于杉木,能够为杉木遮阴,避免杉木受到阳光直射。此外,杉木与枫香混合种植,能使种植区域立地条件有所改善,使土壤中具有更加丰富的营养元素,生态效益较高。
混合种植杉木与枫香,相比于纯林种植,林木质量更高,并且因为两者成熟期不同,所以进一步增加了林木使用可能性,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升林木质量[3]。若想确保林木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应将重点放在林木质量上。将杉木与枫香混合种植,获得的树干质量高于纯林种植,尤其是杉木,混合种植模式下,由于为其营造出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树干表面更加光滑,树体也更加笔直。2)促进林地生产力提升。混种的科学实施,可缓解纯林种植易发生病虫害等不良问题,植株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平均胸径上,均要高于纯林,可有效提升林地生产力[4]。
恭城县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 413.7 h,年平均气温20.1 ℃,年降水量1 453.1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其自然条件适宜杉木与枫香生长。恭城县坚持“生态立县”30 余年,林业生产技术基础扎实,林业产业发展状况良好。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的推广,可促进恭城县乃至广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林业可持续经营与利用,对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质量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恭城县积极开展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恭城县三江乡南江源村的1 林班31 小班。共计种植约6.66 hm2示范林,其中7 杉3 枫3.33 hm2,5 杉5 枫3.33 hm2。恭城县确定试验示范林地并进行林地土壤实际调查,通过整地技术、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建立推广示范林,确定杉木与枫香混交的基本原则、最佳密度配比和主要技术方法,并在林分生长过程中进行抚育管护、养分管理和生长调查,建立经过科学实践的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及推广示范林。
恭城县杉木与枫香混交高产栽培中,混交比例包括7 ∶3 和5 ∶5,通过大量的数据测量,得出混交比例为7 ∶3 的栽培模式,年均树高生长量1.5 m 以上,年均胸径生长量1.5 cm 以上;混交比例为5 ∶5 的栽培模式,年均树高生长量1.20 m,年均胸径生长量1.49 cm。可见适合恭城县种植的杉木与枫香混交比例为7 ∶3,这为当地今后的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恭城县在完成杉木采伐迹地清理工作后,需要开展除萌工作。通常情况下,当萌芽条长至25~50 cm时,就需要开展除萌工作。将杉木树桩左右位置2 株长势良好的芽条保留,同时通过人工培土护桩的方式,保证芽条健康生长,避免出现折断情况,每667 m2树桩保留量为160 个。
在枫香育苗过程中,可选择层积沙藏法开展催芽处理工作,当枫香种子露白超出90%时,即可进行播种。每667 m2播种量控制在15~20 kg,播种后薄薄地盖上一层土,厚度不可超过1 cm。枫香苗木出土后20 d 内,开展移苗工作。此环节不仅要注重水肥管理,还应重点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当枫香幼苗生长至30~60 cm 时出圃。
种植杉木与枫香前应做好选地工作,以酸性或中性红壤为宜,土壤疏松肥沃,厚度超过40 cm,还应具有较强的排水性及通透性。选好种植林地后,进行整地工作。将林地中存在的杂草、杂灌清理干净,确保其中不存在碎石等杂物,将种植区域平整好,使林地具备杉木与枫香混合种植的条件。随后,挖规格为50 cm×40 cm×30 cm 的种植穴,并施放钙镁磷肥200~250 g·穴-1,随后回填表土至穴深的1/2,将土肥搅拌均匀,再将表土回填至稍微高出穴面3 cm 左右。选择同龄的杉木与枫香作为混交造林树种,保证株行距为2 m×2 m,每667 m2种植167 株,混交比例为7 ∶3或5 ∶5,即7 行杉木3 行枫香或5 行杉木5 行枫香。
杉木与枫香混合种植后,往往在幼苗期生长速度较快。不过在其生长环节,林地中的杂草也会快速生长。为避免杂草对杉木与枫香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恭城县在种植当年应开展2~3 次除草抚育工作,为杉木与枫香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还应开展施肥与培蔸工作,从而在清除杂草的同时,促进杉木与枫香健康生长,避免出现倒伏等问题。从种植后的第2 年起,每年开展1~2 次追肥工作,主要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施入量为300~400 g·株-1,为杉木与枫香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快速生长,直至郁闭成林。开展追肥工作时,将林中杂草清理干净后,在两棵相邻树之间挖出25 cm 深的穴,放入肥料后回土掩埋。杉木与枫香成林后,应注重抚育管理,杉木与枫香种植后8~10年,通常林木已经郁闭成林,恭城县此时应开展初次抚育间伐工作;杉木与枫香生长13~15 年,需要进行第2 次抚育间伐。此项工作的开展,应按照去小留大、去劣留优、去密留疏原则,保证林木生长质量。
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中往往会面临病虫害问题,因此恭城县种植人员应重点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5]。实践环节以预防为主,重点提升造林品质,加大抚育管理力度,确保杉木与枫香林地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与通风性,及时清除林地中的枯枝落叶,将病虫害源消除,为林木健康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增强林木抗病能力。杉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炭疽病、赤枯病、芽枯病、金龟子和双条杉天牛等病虫害的影响,对此应做好针对性防治工作。炭疽病防治过程中,可选择50%多菌灵500 倍液或者1%波尔多液等。赤枯病防治环节,可选择50%退菌特600 倍液或者70%百菌清700 倍液进行喷施。可喷施多菌灵溶液防治芽枯病。选择敌百虫300~400 倍液,应对金龟子和双条杉天牛等虫害。枫香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喷施百菌清2 000 倍液;若发现害虫,可喷施甲胺磷1 000 倍液。
为更好地发挥出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的实际作用,恭城县应重点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快速落地实践。并且不断创新改良,提升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成效,促进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持续发展。恭城县相关部门应借助多样化的措施,强化技术推广宣传。现阶段,恭城县在杉木与枫香混交种植推广方式上,既可选择制作杉木与枫香混交种植公益视频的方式,也可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如自媒体平台等,实现广泛宣传,进而获得良好的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推广效果。恭城县也可重点发展混交林区的生态旅游项目,实现杉木枫香种植与商业发展良好结合。借助这样的方式,在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的有效推广[6]。此外,恭城县应重点进行技术性人才培养,为杉木与枫香混交种植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借助杉木与枫香混交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等,以点带面,使更多的种植户了解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
杉木与枫香混交种植涉及内容多,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物力与人力[7]。恭城县在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过程中,应处理好各环节的关系,从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杉木与枫香混交种植存在较多技术要求,且均可归纳为种植改良、栽培和推广3 个基本环节。因此,具体工作中,可借助县林业局的信息及技术优势,开展林木良种选育工作,积极借鉴林农种植经验,通过培育与引种,进行林木改良品种推广,同时提升杉木与枫香改良品种比例,从而有效提升杉木与枫香混交林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恭城县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了解杉木与枫香混交林的价值所在,加大推广与扶持力度,为杉木与枫香混交林的营造提供充足资金。政府部门可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制定补贴政策,进一步提升林农的积极性。政府部门还应制定奖励政策,对积极应用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造林的林农,给予相应奖励,从而提升其应用该技术的积极性,发挥良好的技术推广作用。
虽然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具有较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重点提高该技术的科技含量。恭城县林业部门应积极与当地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借助其人才资源,深入研究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同时不断创新与完善,使该技术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此外,重点引进先进的人才与设备,为高技术水平人才提供相应福利待遇,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其积极投入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推广中[8]。
杉木枫香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不仅对当地林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还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恭城县应加大探索力度,从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的各环节入手,探究高效栽培技术手段,保证杉木与枫香混交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