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琴
(崇信县果业局,甘肃崇信 744200)
目前,甘肃省崇信县苹果种植面积达0.3 万hm2,年产值达3.5 亿元。传统苹果产业主要以精耕细作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过去几十年崇信县苹果产业发展迅速,不仅带领果农致富增收,而且培育出享誉中外的崇信苹果。但是,随着劳动成本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以及社会观念的日益改变,传统苹果生产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特别是时间窗口极窄且过度依赖人工的套袋和疏花疏果工序等问题,对苹果产业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为了更好地促进崇信县苹果产业发展,必须积极创新苹果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推广和研究省力、轻简的苹果栽培方式。在当前背景下,以崇信县为例,研究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乔化老树种植模式不仅人工作业强度大,而且不利于机械作业,这势必会对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密植种植模式可以有效摒弃乔化老树种植模式弊端,促进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该模式采用宽行窄株栽植,便于机械化管理,可以有效节约管理成本,在苗木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矮化砧,嫁接长枝型、中短枝型、短枝型品种。此种模式主要采用以下3 种建园规格。1)长枝型品种和脱毒矮化自根砧M9-T337,种植密度控制在1 650 株·hm-2,株行距控制在1.5 m×4.0 m;2)中短枝型品种和脱毒矮化自根砧M9-T337,种植密度控制在2 850 株·hm-2,株行距控制在1.0 m×3.5 m;3)短枝型品种和脱毒矮化自根砧,种植密度控制在4 800 株·hm-2,株行距控制在0.7 m×3.0 m;4)乔化砧品种,种植密度控制在840 株·hm-2,株行距控制在2.0 m×6.0 m。乔化砧树型多数为自由纺锤形,矮化自根砧树型多呈细长纺锤形[1]。
加强果园土壤改良是保证果树长寿高产的关键性因素,以往果园肥料施加以化肥为主,而这也导致果园土壤健康状况不佳,有机质含量连年下降。而应用果园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果园土壤肥力,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有利于果树健康生长。崇信县果园土壤普遍存在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合理应用生草增绿技术、有机肥沃土技术、有机质提升技术,应用2 年以上果园土壤pH 值即可提高0.5~1.0,有机质含量增加4~5 g·kg-1[2]。同时,果园要引进水肥一体化设备,以实现水肥耦合自动化、一体化,进一步提升果园土壤质量,显著增强果树抗逆性、抗病性,为果树免套袋轻简化栽培奠定坚实基础。
果园群体结构密闭,果树间缺乏透风性、透气性,不仅会造成大量化肥、农药及劳力不必要消耗,而且不利于果园机械化作业开展。因此,要通过树形改造和间伐,使冠层由多层变单层,由密变稀,由高变低,为果树轻简化免套袋作业创造良好条件。在对果树树形改造时,要遵循轻甩放、去大枝、落树头的基本原则,去除重叠交叉的大枝,将树型高大的果树改造成树型中等的果树,果树主干高度保持在2.5 m 左右,提高果园的通风透光性。同时,甩放枝条,以促进花芽形成,确保果树无大小年,连年丰产[3]。在对果树间伐时主要采取3 种间伐方式,即株行同时间伐、隔株间伐、隔行间伐。通过开展间伐作业,打开果园风道和光路,便于果园开展机械化管理和农事操作。
以往的土壤清耕管理模式会对果园表土稳定性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果园土壤养分失衡加剧,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而通过种植功能植物及果园自然生草,不仅可以使果园生态得以明显改善,而且可以为害虫天敌提供越冬、繁殖、栖息场所,显著增加果园害虫天敌数量,进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同时,果园自然生草还有助于稳定地温,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为果树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崇信县老果园大多建设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如今已呈现两老特征,即“栽培模式老”“树龄老”,不仅导致苹果品质连年下降,还严重阻碍了轻简化栽培和机械化作业的实施,因此老果园改造已成为大势所趋。传统老果园改造通常会先伐老树,再栽植新树,这种改造模式会形成一个很长的中断期,在中断期内果农缺乏经济收入来源,并不值得推广。因此,在对老果园进行改造时,要创新改造模式,采用先栽植新树后砍伐老树的改造模式。这种改造模式既不会形成中断期,影响果农收入,又能将老果园改造成标准化、现代化果园。
在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模式下,由于缺少纸袋的隔离和保护,苹果极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如何在保证果品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病虫害防治成为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大量实践表明,果树病虫害的有效和可持续控制需要依赖精准防控、精准选药、精准检测等技术举措,具体实施策略如下。1)应用病虫害监测技术,摸清农药更换及栽培模式演替造成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同时要对果园大部分病虫害予以精准监测,以探明果园现有的病虫害基数;2)在精准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害的具体种类精准施药,在施药时要选用广谱、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3)在对果园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要优先采用天敌投放、迷向、诱杀等生物、物理、生态防治措施,实行绿色精准病虫害防控[4]。
在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模式下,要对“四虫一病”予以重点监测。桃小食心虫采取喷药防治措施;梨小食心虫主要用迷向丝进行防控;棉铃虫、绿盲蝽主要可以通过果园生草的方式进行防控;轮纹病主要在雨后和雨前进行防控。通过打造平衡果园生态,充分利用生物种间关系,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综合应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防治技术应用。实践表明,应用健康植保技术,果园叶病发生率可以控制在6%以内,虫害发生率可以控制在5%以内,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可达95.8%,化学药剂使用量可减少54.9%。
在苹果栽培管理过程中,疏花疏果是重要环节,传统疏花疏果模式流程烦琐,对人工的需求量较大。为应对此问题,专家团队研发了疏果剂和疏花剂,以实现疏果疏花机械化作业。疏果可以使用萘乙酸+6-苄氨基嘌呤,疏花可以使用6-苄氨基嘌呤+硫代硫酸铵,需要进行2~3 次疏果、2 次疏花,即可使果树3 果及以上率达18%,双果率达12%,单果率达70%,具有良好的疏花疏果成效[5]。使用疏花疏果药剂不仅疏花疏果成效显著,还可以施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从而提高疏花疏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相关统计显示,相较于人工疏花疏果,采用药剂疏花疏果可以节约成本3 000~4 500 元·hm-2,节本率高达80%[6]。
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技术措施和技术理念在示范应用过程中,主要采用推、学、研、产相结合的模式,种植基地、专业院校、科研机构、推广部门要加强合作,充分展现各自优势,构建集推广、研究、生产、开发于一体的系统,并在系统中将综合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在推广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技术时,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线上推广以网络营销推广和电视、广播宣传推广为主;线下推广以举办农民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为主,每年可以开展2~3 次农民培训班或现场观摩会,以提高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效果,确保当地果农熟练掌握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技术。
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应用的社会成效体现在以下6 方面。1)产量增加。果实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在同一水肥和管理水平下,免套袋栽培的产量均明显提高,每667 m2果园可以增产10%左右。2)品质提高。通过免套袋栽培,果实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和累积明显提高,苹果果皮厚、韧度好,果实硬度好、抗病抗逆性强,糖度比套袋苹果可提高3~4 个百分点,口感明显好于套袋苹果。3)优化品系应用。选用红思妮可嘎啦、巴克艾、九月奇迹、阿森泰克富士和福布拉斯富士5 个国际国内前沿品种,实施免套袋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7]。4)种植模式先进。矮化密植模式建园,采用高纺锤形、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管理方式简单。5)实现机械作业。自根砧建园果树树冠小,可以全程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管理措施落实进度快、效果好,节约人力和成本。6)缓解用工压力。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没有套袋、摘袋及人工疏花疏果操作,所需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少,可以释放大量人力投入社会生产。
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节约了苹果生产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和物资成本,根据果园种植经验得知,套一个纸袋的人工成本为0.1 元,购买一个纸袋的成本为0.05元,而摘纸袋需要分2 次进行,且摘纸袋过程中需要进行垫果、转果、摘叶等相关操作,需要耗费的人工成本为0.2 元,加之苹果疏花疏果环节节省的人工费,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模式下,每667 m2地可节约生产成本800 元左右。2)提高苹果销售额。相较于套袋苹果,免套袋苹果单果重量更重[8]。并且因为免套袋苹果接受日照时间更长,所以香气更浓,口感更好,营养价值相对更高。相关统计显示,免套袋苹果普遍667 m2产高于套袋苹果300~400 kg。
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技术不仅免去纸袋使用,节约了纸张资源,而且还解决了白色污染,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相关统计显示,每公顷果园需要使用的纸袋重量高达1 200 kg。同时,为了帮助套袋苹果着色,果园还需要铺设反光膜,每公顷果园需要使用的反光膜质量高达150 kg。套袋苹果采收后,反光膜、纸袋往往铺满果园,随风偏移后,很长时间得不到降解[9]。而应用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反光膜、纸袋等物资损耗,进而减少农业废弃物,节约石油及木材原料,有利于能源节约及生态保护。
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较于苹果传统栽培模式,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需要在诸多方面做出改变。应用老果园改造或建造新园的方式,打造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化果园,然后从精准植保、健康树体、健康土壤等方面应用新技术、新理念,以减少果园病虫害基数,增强果树抗病虫害能力,强壮果树树体,实现苹果免套袋轻简化栽培,进而减少苹果生产人工投入,切实提高苹果品质产量,更好地推动崇信县苹果栽培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