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减少出血的技术改进168例报道

2024-06-10 06:02欧炫蔚刘建和赵彦良周文博王光李沛石鑫李炯明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根治性游离韧带

欧炫蔚 刘建和 赵彦良 周文博 王光 李沛 石鑫 李炯明*

1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三病区,昆明 650101

2 祥云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祥云672199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位的最常见癌症,男性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4 倍[1],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LRC 已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如何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更加精准和安全,是泌尿外科医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实践中发现的易导致LRC 出血的环节,针对性地对手术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创新性改进,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我院实施LRC 的男性膀胱肿瘤患者168 例,均采用控制术中出血技术。年龄32~85 岁。肿瘤临床分期为T1~T3b,其中T1 期13 例(反复的复发性及多发性肿瘤),T2 期127 例,T3 期28 例。所有患者术前经膀胱镜活检或诊断性电切病检确诊为膀胱恶性肿瘤。通过CT 或MRI 进行临床分期,评估肿瘤有无局部和远处转移。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审批(2022-5-10)。

1.2 方法

1.2.1麻醉及体位 全麻气管内插管;患者取仰卧位、头低脚高30°体位,肩托固定肩部。

1.2.2手术入路经腹腔入路,常规5点法置入Trocar 建立手术通道。

1.2.3手术要点解剖双侧输尿管下段至膀胱壁;游离双侧髂内动脉至脐动脉,于臀下动脉远端用Hem-o-lok 夹闭脐动脉(不切断),以减少膀胱及前列腺动脉供血;双侧输尿管之间切开腹膜,游离输精管和精囊,沿狄氏筋膜充分游离前列腺后壁,远端尽可能达前列腺尖部,同时充分显露出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侧血管蒂的内侧面;清扫盆腔淋巴结时,先切除髂外淋巴结组织,再完成对髂外及髂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的游离,紧贴盆壁和骶骨前面将闭孔淋巴结向膀胱侧壁方向游离(即从脂肪的外侧和后方进行游离),充分显露闭孔淋巴结与盆壁和骶骨之间的各血管交通支,并将其逐一切断,将闭孔淋巴结整块游离至膀胱外侧,暴露出膀胱侧韧带的外侧面;切断脐动脉,显露出膀胱侧韧带的内侧面及外侧面,夹闭侧韧带内血管后将其切断;游离显露前列腺侧血管蒂的外侧面,紧贴前列腺包膜将其切断;分离耻骨后间隙,显露前列腺及耻骨前列腺韧带,从前列腺韧带外侧切开盆内筋膜,游离前列腺尖部两侧及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dorsal vascular complex,DVC)外侧壁;缝扎切断DVC,解剖膜上部尿道,行原位尿流改道者,紧贴前列腺尖部用Hem-o-lok 夹闭尿道后将其切断,尖部尿道切缘阳性者,切除膜部尿道。

2 结果

本组168 例膀胱癌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时间120~190 min,平均155 min。根治手术出血20~300 ml,平均86 ml。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168 例患者中,110 例行回肠原位尿流改道,45 例行回肠Bricker 尿流改道,13 例行输尿管腹壁造口。术中7 例患者输血,输血率4.17%,无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术后1 例出现继发性直肠瘘,行横结肠造瘘,3 个月后经肛门成功修补直肠瘘口。

3 讨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由于手术范围广、需要切除的器官组织多、手术时间长等原因,术中出血往往较多。文献显示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术中出血达105~2000 ml,输血率28.6%~98%[2~6];LRC 术中出血量55~810 ml,输血率5.4%~30%[4,5,7~12];机器人辅助LRC 术中出血100~1000 ml,输血率7.7%~24%[2,3,5,6,8,11]。相比开放手术,机器人辅助LRC 术中输血量更低,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13~15]。术中出血不仅会影响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及对器官解剖的辨认,导致手术效率降低,邻近器官损伤风险增加,而且术中输血还可能增加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16~18]、影响患者预后[19,20]和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和输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LRC 手术过程复杂,只有处理好手术中每个环节的出血,才能使总的出血量减少。我们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注意到,LRC 术中出血通常发生在清扫闭孔淋巴结、切断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侧血管蒂以及处理DVC 等环节。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对手术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改进。

主要改进点包括:⑴根治手术进行前先阻断双侧脐动脉(髂内动脉终末支)[21],具体方法为从髂血管分叉处解剖出髂内动脉及其分支,于臀下动脉下方用Hem-o-lok 夹闭脐动脉,以减少膀胱及前列腺的动脉供血;⑵清扫闭孔淋巴结时沿盆壁和骶骨前面进行,即从闭孔淋巴脂肪组织的外侧和后方游离,这样可充分显露出淋巴脂肪与盆壁和骶骨之间的血管交通支,用超声刀将其切断,将整块淋巴脂肪组织向膀胱壁游离,显露膀胱侧韧带的外侧面[22],避免从闭孔淋巴脂肪组织的腹侧面向骶骨和盆壁方向游离,后者容易损伤到淋巴脂肪内的血管导致出血;⑶完成闭孔淋巴组织游离后,切断作为解剖标志的脐动脉,充分显露出膀胱侧韧带内的动静脉,Hem-o-lok 夹闭后切断;⑷紧贴精囊外侧及前列腺包膜游离前列腺侧血管蒂的内侧面,尽可能在筋膜内进行游离切断侧血管蒂;⑸处理DVC 时,先游离开前列腺表面的脂肪组织,显露出前列腺包膜及耻骨前列腺韧带,于耻骨前列腺韧带外侧切开盆内筋膜,将肛提肌从前列腺包膜钝性分开,清晰显露出DVC 外侧壁,在前列腺尖部缝扎后切断DVC 及尿道[23],尿道海绵体断端的出血可通过球囊尿管压迫止血。

通过上述控制出血技术的应用,本研究明显减少了LRC 术中的出血,术中视野和对组织器官的分辨始终能保持较清晰,保障了手术安全顺利地进行。168 例患者LRC 手术时间120~190 min,平均155 min;术中出血20~300 ml,平均86 ml,术中输血率4.17%;无中转开放手术和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相比文献报道LRC 术中的出血55~810 ml,输血率5.4%~30%、术中严重并发症0%~8.9%[4,8,9]、中转开放手术0%~5%[4,5,7,8,10,12],在减少术中出血、输血以及严重术中并发症和中转开放手术方面都具有优势。本研究7 例患者术中输血的原因包括术前患者存在贫血;多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导致术中局部粘连严重、渗血增多;根治性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过程中的组织出血。

综上所述,采用LRC 前先游离阻断双侧脐动脉、沿盆壁和骶骨层面游离闭孔淋巴结、精细解剖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血管蒂、缝扎切断DVC等方法和技术,可有效减少LRC 术中出血,降低手术的输血率。

猜你喜欢
根治性游离韧带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根治性切除术疗效对比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