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全区域谷子产业发展优化对策

2024-06-10 05:50张林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3期
关键词:谷子小米生产

张林田

(临汾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山西 临汾 041000)

谷子抗旱、耐瘠薄,且营养丰富,是改善民众膳食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优质小杂粮。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天然农产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对谷子的需求量也呈现上升趋势,谷子产业发展对适种地区的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谷子在满足人民膳食健康需求以及推动种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临汾市是山西省谷子主产区之一,具备谷子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传统的农艺栽培优势。临汾属于丘陵山区地区,土壤发育较好,养分含量较为丰富,形成的深重黏化层主要为褐土,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在1%左右,符合谷子生长的土壤条件;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有利于谷子生长发育;秋季温差较大,有利于谷子灌浆。全市的谷子产品正以品种多、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被省内外食客大众所热捧称道,已逐渐形成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营销品牌。本文根据临汾全市谷子产业的种植情况,探讨了优化谷子产业发展新对策。

1 临汾市谷子产业基本现状

临汾市近几年的谷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一直在恢复性增长。传统优质品种正在被新育优质品种取代,产区分布逐步聚集,产业集中程度逐年提高,促进了优势产区的形成;克服了小规模谷子种植鸟害严重和轻简化种植加工技术水平低下等自身缺陷,谷子生产和加工集中度逐渐提高;加快了谷子产业向规模化转变,种植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以除草剂简化栽培谷子新品种为基础,配套了精量播种机和联合收获机等机械化生产,实现了谷子全程轻简化生产方式,改变了几千年的谷子人工间苗和人工除草的落后生产方式,同时解决了生产效率低下问题,将单户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20 倍以上,极大地促进了谷子由传统小农人力畜力原始生产方式向现代产业化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土地流转形式进行谷子规模化种植,山区仍以小农户种植为主,种植面积在0.33 hm2以下占比仍在70%以上。全市谷子种植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山的大宁县、永和县、隰县、蒲县、吉县、汾西县、乡宁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翼城县等十余县较高海拔的丘陵山区。近年来,临汾市谷子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小米加工产业规模增长近10 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到10余个,形成了一大批谷子(小米)区域公用品牌,不同级别的区域品牌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如“大宁红皮小米”“浮山神山贡米”“浮山米家垣小米”“翼城隆化小米”“安泽墚上绿红谷小米”“安泽荀贤小米”“晋古牌金米”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小米产品,通过了“有机产品”生产、标志和销售、管理体系3个方面认证。全市种植生产的谷子,加工行业用量大约占到15%,种类及用途共有5 种。一是主食功能化产品,如小米糕、小米挂面、小米馒头和小米煎饼等;二是发酵酿造产品,如小米饮料、小米香醋、小米白酒和小米黄酒等;三是方便食品和膨化食品,如小米方便面、小米锅巴、小米营养粉、小米饼干和小米方便粥等;四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小米胚芽油、小米膳食纤维、小米化妆品等;五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如绿色食用小米、有机农产品小米、绿色小米煎饼等。

2 谷子生产机械化应用状况

2.1 深松整地

谷子用地一般是用拖拉机与之相匹配的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一般在秋季进行,间隔3~5 年深松1 次,土壤含水率在15%~22%时,深松深度要>250 mm。深松后还得再用旋耕机浅旋,使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

2.2 机械播种

目前农机市场上谷子播种机型多样[1],可调控谷子精少量播种机改变了现有多数播种机存在的播种量大、均匀性差、可靠性低等技术难题,实现了精少量播种(150~500 g/0.067 hm2),既节省了种子,减少了间苗工序工作量,又减轻了经营户劳动强度,提高了种植生产效率,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穴距、播量、播深等可调整,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方式和当地自然条件。还有部分农户利用手扶拖拉机配套小型播种机和人工播种交替进行播种,播种时间为6 月上旬,地表下50 mm 温度保持在零上15℃即可播种,播种深度30~50 mm。

2.3 田间管理

播种前,按20~30 kg/667 m2的量施足谷子专用肥,并在8 月人工追肥1 次。7 月草害防治,采取化学除草和人工拔草两种方式交替进行。谷子种植基本位于山坡之上,机械及人工浇水均无法实现,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提供水分。谷子机械化的中耕机械很少使用,实施面积相对也极少,大多数是人畜力中耕机,这些机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谷子中耕除草大都采用人工钩锄作业,而1个人1 d作业不足0.034 hm2,生产上没有专用的谷子中耕机械。

2.4 机械收获

谷子一般在9月上旬开始收获,主要采取人工切穗的方式完成,只有部分平整地才能采用谷子收获机收获。以前谷子收获绝大多数是采用人工收获,费时、费力、费工,仅有少数使用其他作物割晒机来分段收获,收割面积也不太大,这些割晒机又非谷子专用割晒机,而是小麦割晒机,性能并不理想。近年来,先继引进谷物联合收获机进行示范,特别是用久保田稻麦收获机实施谷子收获作业,取得不错的效果,谷子联合收获走上了正常化发展轨道。

2.5 秸秆处理

人工切穗后,将秸秆保留在原有耕地表面,于次年4月利用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实施秸秆还田作业。

2.6 机械干燥

目前,大多采取自然晾晒干的方式。谷子烘干机械化技术及其设备正在进行开发研制改进试验应用示范推广。

3 临汾市谷子产业发展前景

3.1 发展“政府+农户+基地+企业+科研”的新模式

针对谷子小米产业发展需求,与当地政府密切结合,逐步形成了“政府+农户+基地+企业+科研”产业发展模式,从产业规划、品种培育、种植技术、加工销售、品牌创新的全产业链来推进谷子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比较完整的规模生产大市[2]。在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的同时,打造市级谷子产业龙头企业,培育规模以上小米精深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销售小米总产值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当可观,占到农业产值的20%左右;直接带动脱贫户及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3.2 龙头企业带动零散农户种植模式

临汾市以打造国家级小米产业品牌为战略目标,做好建基地、抓科研、上项目、拓市场、塑品牌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安泽县、浮山县和翼城县发展了标准化绿色小米基地,积极采用规划地块、品种种植、技术规程、施肥标准、收购价格的谷子产业基地科学管理办法,生产优质绿色谷子,带动农民户均增收3 000元,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农业转型支柱产业。

3.3 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新型装备技术

3.3.1 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技术

实现了“精量播种+穴播+施肥+铺膜”一体化,既实现了机械化播种,也实现了免间苗的目的,使谷子播种、施肥、铺膜、间苗的4 个环节,合并为一个环节来完成。农用遥控直升机在谷子生产中的应用,既生产效率高,又喷洒得效果好,不仅减少了人力,而且避免了农药对人体伤害,可谓是高科技让谷子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3.2 谷子联合收获技术

谷子联合收获机的使用,将过去传统谷子的“人工收割、打捆运输、晾晒轧场、人工翻场、把式扬场、人工装袋”等收获脱粒环节,变成了一次性联合作业的集中生产环节,起到了省时省工的作用。

4 临汾谷子产业发展优化措施

临汾有种植谷子的先天优势,为了保证临汾市谷子(小米)产业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除了积极组织研发适合丘陵山区谷子生产的中小型机械,提高机具的适应性、可靠性,力争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扶持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条件较为成熟的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点,建立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带动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经营外,还要从以下3 方面优化谷子产业发展,促进谷子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全市粮食安全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可靠的保障。

4.1 优化谷子生产空间布局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竞争力等优势,利用谷子环境友好的特性,在季节性休耕区、压采地下水区等干旱半干旱区及生态保障区域,合理布局发展谷子生产,加紧建设谷子高标准现代产业园区、谷子良种繁育基地、绿色高效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倾斜扶持培育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化全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谷子产业可持续发展。

4.2 支撑全产链科技融合三产发展

借助谷子生产全产业链科技支撑技术体系及跨体系交叉学科团队,加强优质品种专业化培养选种,促进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性集成模式,做好产后加工、产品开发和营销管理工作。在谷子药食同源、健康饲料标准、谷子平衡膳食配伍等方面,强化科研技术协作攻关;在谷子主产地区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多个谷子全产业链推广示范区,遴选培育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把大数据、信息化、云计算、智能化等技术应用在谷子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市场营销、日常膳食搭配、质量追溯等领域,全面提高谷子产业的科技水平,突显谷子产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4.3 完善谷子生产多元化技术推广培训体系

利用各种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模式与经验做法,推广使用丰产优质品种和现有成熟的栽培技术,提升谷子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云平台、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化应用技术,探索运用“互联网+”条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手段,逐步实现谷子产业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和高效化,促进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3]。

猜你喜欢
谷子小米生产
传递
打谷子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杜小米的夏天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谷子栽培技术
HOW TO CORRECT GRAMMATICAL MISTAKES OF CHINESE ESL STUDENTS IN THEIR COMPOSIT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