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迁移式问题链 构建运算的一致性

2024-06-09 10:10:44冯佳美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4年5期

冯佳美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数与运算”主题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在教学“小数四则运算的再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以核心内容“计数单位统领小数四则运算的一致性”为统领,以问题链为抓手,设计了“关联加减、迁移乘法、类比除法”的迁移式问题链,以建立小数加、减、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的运算”的核心本质,感悟运算的整体性与一致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

【关键词】迁移式问题链;运算的一致性;小数四则运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数与运算”主题中指出,要让学生“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然而,五年级学生在学完小数四则运算后,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往往是孤立的,缺乏对小数运算算理一致性的全面认识。

从教材的编排情况来看,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受整数加减法正迁移的影响,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意义。然而,在小数乘除法的学习中,教材并未结合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展开教学,而是引导学生依据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将其转化为整数乘除法进行运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弱化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引导学生建立小数加、减、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融通算理与算法,整体构建运算的一致性,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链,有效支持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建构过程。在教材中小数四则运算相关内容教学结束后,笔者设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再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在核心内容“计数单位统领小数四则运算的一致性”的统领下,以问题链为抓手,设计了“关联加减、迁移乘法、类比除法”的迁移式问题链。通过问题链帮助学生建立小数加、减、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运算整体性与一致性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

一、聚焦核心内容:计数单位统领小数四则运算的一致性

核心内容体现了数学学科本质,有助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强的迁移价值。因此,深入理解与把握核心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应用。那么,运算一致性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对此,史宁中教授指出:数的建构与数的运算都是基于计数单位进行的,所有的运算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变化。加法是计数单位个数的合并,减法是计数单位个数的拆分,乘法是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除法则是计数单位个数的递减。因此,运算一致性的核心内容就是计数单位。

(一)计数单位如何统领小数加减法?

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时,首先要统一计数单位,然后再计算计数单位的个数。例如,在计算小数加法0.42+0.3时,可以将其看作“4个0.1加3个0.1加2个0.01”,结果为“7个0.1加上2个0.01”。但这种表示方式不能直观显示计数单位的个数,故教师可以将计数单位统一为更小的单位,如0.01,把加法运算变为“42个0.01加30个0.01”,结果得到“72个0.01”。减法运算同理。如0.42-0.3可以看成“42个0.01减30个0.01”,结果为“12个0.01”。因此,在计数单位的统领下,小数加减法的运算体现为计数单位不变,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二)计数单位也可以统领小数乘除法吗?

在小数乘除法运算中,计数单位相较于小数加减法有所变化。具体表现为:在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时,如计算0.2×0.3,可先将其转化为“(2×0.1)×(3×0.1)”,再简化为“(2×3)×(0.1×0.1)”,最终得到“6×0.01”。在这一过程中,新计数单位通过两个原计数单位相乘得到。在进行小数除法计算时,如计算0.06÷0.3,可先将其转化为“(6×0.01)÷(3×0.1)”,再简化为“(6÷3)×(0.01÷0.1)”,最终得到“2×0.1”。这里的计数单位则是通过两个原计数单位相除得到。尽管小数乘除法的计数单位有所变化,但其核心依然是围绕计数单位的个数进行计算。无论是乘法还是除法,都可以归纳为“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进行运算,计数单位上的数字与计数单位上的数字进行运算”。

综上所述,以计数单位为核心内容教学小数乘除法,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保持前后连贯,还能帮助学生整体建构对小数乘除法的理解。

二、提炼核心问题:小数四则运算一致性的迁移式问题链

郑毓信教授曾强调,“问题引领”的研究重点是“核心问题的提炼与加工”。教师应基于教材编排内容,立足实际学情,聚焦核心內容,精准提炼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提炼的问题进行深度加工,形成问题链,以链条式结构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主线。在“小数四则运算的再认识”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以小数加法为学习起点,进一步设计“关联加减、迁移乘法、类比除法”的迁移式问题链,为学生的探究与迁移搭建支架(如图1)。

(一)关联加减,寻找一致性的“敲门砖”

在这一内容的学习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意义。为此,教师从加法运算开始教学,先让学生借助“百格图”涂色表示“0.42+0.3”,再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表示“0.42+0.3”的涂色过程。是选择4个0.1加上3个0.1,再加上2个0.01,还是选择42个0.01加上30个0.01?大多数学生是选择42个0.01和30个0.01进行涂色的,因为在统一计数单位0.01后,可以直接看出计数单位的个数。由此得出,小数加法的算理是“求有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一学习经验顺向迁移至小数减法的算理表达上,以促进他们对小数加减法算理共性的深入思考。

有了加法运算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减法运算时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教师教学时,先分析学生的涂色作品,再让他们结合相应的算式进行表达。例如,0.42-0.3可以表示为“42个0.01减30个0.01,还剩下12个0.01”。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小数加减法之间的算理共性在于一致性,这也是整体建构的关键点。因此,核心问题“小数加减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成为将知识迁移到小数乘法的“敲门砖”。

(二)迁移乘法,打通一致性的“隔断墙”

小数乘法虽然和小数加减法一样,都表示“求有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但与小数加减法不同的是,原来的两个计数单位相乘会创生新的计数单位。因此,感悟乘法“计数单位的变化”就成为建构运算一致性的“隔断墙”。

在初步感悟“求有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之后,學生自然会产生猜想:“小数乘法会不会也是在求有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计算0.2×0.3,并比较(2×3)×(0.1×0.1)与(2×3)×0.1两种结果,分析其计数单位是0.1还是0.01(即0.1×0.1)。根据计算结果0.06,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出计数单位为0.01。但随之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计数单位是0.01?”为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感悟小数乘法计数单位变化的原理。学生在充分探究后,通过与小数加减法算理进行比较,发现小数乘法的算理也是“求有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不同的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两个计数单位相乘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

(三)类比除法,巩固一致性的“顶梁柱”

“小数除法还是在求有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吗?”是本内容教学中的最后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建构运算一致性的“顶梁柱”。为此,教师基于先前对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融会贯通,充分利用直观的微课,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计数单位变化的原理。

在教学0.06÷0.3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借助长方形的面积模型进行讨论。通过将0.06视为长方形的面积,0.3视为长方形的长,从而将0.06÷0.3转化为“已知面积和长,求宽是多少”的问题(如图2)。那么,算式0.06÷0.3就是在求“宽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即求宽这部分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以及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确定宽这部分的计数单位个数,需要进行以下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确定计数单位。由图3的涂色部分可知,正方形面积表示的计数单位是0.01。而长这部分的计数单位为0.1,故通过0.01÷0.1就可以求出宽这部分的计数单位,得到0.1。第二步,确定个数。长方形面积表示的计数单位有6个,其中一行有3个,可以排列成2行,由此可以得出0.1的个数为2个。最后,将求得的计数单位与个数相乘,就可得出宽为2个0.1。在上述师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动态的微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计数单位变化的原理。

迁移式问题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教师应围绕核心内容,设计核心问题,并以序列问题链为教学路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推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巩子坤,史宁中,张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新视角: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6):45-51,56.

[3]鲍善军,朱曙光.“一题一课”的教学价值、设计与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2(7/8):12-16.

[4]郑毓信.中国数学教育的“问题特色”[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1):1-7.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云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