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志向和情怀感召以及保护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2024-06-09 15:53张大朋石景东姜淏予
科学咨询 2024年5期
关键词:志向海洋笔者

张大朋,石景东,姜淏予

(1.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2.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一、撰写本文的初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4]。所谓“解惑”,不仅是解答学生在知识上的疑惑,而且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以教师自身的情怀感染学生,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16世纪至18世纪,是一个“争霸海洋”的时代。在这一阶段,控制更多海洋面积的国家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殖民地。世界近代史是海洋霸权的更迭史,也是新兴海洋强国的崛起史。550年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与海洋开发紧密相连。哪个民族能够抓住开发海洋的机遇,哪个民族就能在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无论是临海还是内陆,都深刻影响着其前途和命运。历史上的世界大国,如15~16世纪的葡萄牙和西班牙、17~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都凭借海洋控制了世界的命脉。正是依托海洋,西方国家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引领全球化浪潮[5-8]。因此,在21世纪,我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必须坚定向海图强的信念,精心经营海洋。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们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然而,地球三分之二是海洋。我们如果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向海洋寻求空间和资源[9-34]。这一理念不仅对我们这一代重要,而且需要传递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牢记向海图强的使命。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我国海洋战略的关键。该专业培养的涉海专业本科生对于实施向海图强战略至关重要。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年龄和专业技能优势,为大学生树立精神榜样。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个人的成长经历,探讨远大志向、情怀感召以及保护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在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笔者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经验和见解,能为同行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海洋——曾经的苦难历史

近三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大航海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些发现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始财富积累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和商品倾销市场。他们利用坚船利炮开拓市场,建立殖民地,随后便开始了残酷的掠夺与压榨。而这三百年,正是我们中华民族闭关锁国的三百年,也是我们逐渐从辉煌走向衰落的三百年。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帝国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国门。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八国联军在海上登陆,攻占大沽炮台。淞沪会战中,日本海军对中国进行全面海上封锁和轰炸。中国国民党海军在江阴海战中自沉战舰,悲壮地阻塞长江航道,以延缓日本海军的进攻。近代中国有海却无有效防御。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南海周边国家对我国南海石油资源的疯狂开采和侵占。这些历史让每一位海洋科技工作者痛心疾首。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大都是从海上发起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曾经,我们的海军无法保卫海洋领土,力量弱小,甚至需要海军战士用生命去换取胜利。

幸运的是,我们都度过了那些艰难岁月。曾经,我们敢于在海上与敌人拼刺刀,敢于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海军展现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我们的海洋领土。如今的海军,已经拥有了航母、驱逐舰、护卫舰和核潜艇。这些辉煌成就,与一代代船舶与海洋科研人员的持续努力密不可分。大学生正是下一代涉海科研的希望与接班人。

三、远大的志向和情怀感召在育人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谈及海洋时,不仅应从军事角度对自古以来就属于我国的海洋领土进行长期且有效的管理与保卫,切实维护国家海洋领土的主权,而且应从工程技术层面关注海洋丰富资源的持续开发和有效利用。实际上,长期的资源开发和持久的工程,是对海洋主权最有力的证明。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式海洋结构物与浮体的支持。“浮体”在海洋工程领域中,特指那些浮于水面或悬浮在水中的各类海上施工与工程装备设施[18-44]。

作为一名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笔者曾为我国在海洋石油开采方面的技术和能力不足而感到痛心。在军事上,我们无法触及;在工程上,我们难以实现持久开发[45-65]。至今,笔者仍清晰记得,硕士入学复试时的那份热血与不甘:“我来自内陆,但从小就有一个海的梦想,因此,本科选择了这个专业。然而,经过四年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船海专业虽大却不强。看看如今的南海局势,想当年,菲律宾、越南、文莱等小国在南海掠夺了我们大量的石油,那是我们民族的血液啊!作为这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肩负着沉重的责任。如果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会感到无比骄傲。”也许,正是这份赤子之心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我的硕士生导师朱克强教授,让他选择了我作为他的学生。

朱克强教授不仅在学术上对笔者进行引导,而且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笔者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有一次,朱克强教授派笔者参加一个行业内的学术会议。回来后,笔者与他分享了参会心得,并表示如果有机会站在那个平台上,笔者可能会讲得更好。朱克强教授听后鼓励我:“我非常支持你的想法!”笔者深感自己的成长,与最初的梦想、朱克强教授的鼓励密不可分。

古语有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自身的品行端正,无需命令,学生自然会效仿。老师品行不正,即便发出命令,学生也不会服从。结合笔者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一个好的老师应当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用自己的情怀和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成才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因此,当笔者成为一名教师时,笔者深刻意识到,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不只是身份和角色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引导。

四、人类的前进始终与好奇心相伴—论保护孩子对未知的好奇心

北京八中的初中生张亦琛因对航天科技的浓厚兴趣而受到社会关注。在得知我国长征七号火箭首飞失利后,他深感惋惜,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致信给科研人员,详细分析了失败的可能原因。他的分析逻辑严谨,表现出一定的科学素养。更令人赞叹的是,他对星辰大海的向往之心。长七总设计师范瑞祥和总指挥孟刚在忙碌中抽空给这位少年回信,鼓励他继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值得称赞的是,这位少年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回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份关心都得到了认真对待。孩子是我们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正如梁启超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位初中生的经历让人欣慰。社会依然有人在悉心关注孩子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求知欲,懂得如何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成长。这是一项长期且意义深远的任务。我们应该向那两位优秀的航天科研人员学习,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当孩子们充满干劲时,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有了接班人。

回首历史,我们曾历经磨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终于站了起来,逐渐富强。如今,我们正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我们已经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然而,我们仍有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些技术无法用金钱购买。要突破这些核心技术,科研人员还需要进行长期、持续的努力。而孩子们,正是科研队伍最重要的后备力量。因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保护他们那颗向往星辰大海的心,就是在捍卫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五、结束语

笔者深信,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是竭尽所能地鼓励和保护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对于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挫折,我们应给予坚定的鼓励,让他们怀揣远大理想,勇往直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笔者深知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同时也庆幸自己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这些教育理念。

如果未来在笔者的班级中,有孩子因为年少时听到我的一番话而立志投身于祖国的海洋科研事业,并在二三十年后成为海洋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那将是笔者此生的最大骄傲。即便笔者的学生中没有人直接从事海洋科研工作,他们只要能从笔者曾经的教诲中感受到民族的自豪与荣耀、坚韧与奋斗,激发内心的力量和探索未知的勇气,那便足够了。毕竟,除了广阔的海洋和星辰,还有无数的高山和峡谷等待他们去征服。除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地下世界的未知也同样吸引他们去探索。他们完全有可能在其他领域攀登高峰。

只要孩子们怀揣着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他们未来必定能成为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孩子们,努力吧!笔者也会加油,争取尽快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你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志向海洋笔者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