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4-06-09 15:53张敏
科学咨询 2024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院校

张敏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创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模式显得尤为迫切。这种创新不仅涉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而且需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意义。高职院校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互联网工具、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升其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这将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推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

(一)课程思政的定义

课程思政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为目标的教育实践。课程思政强调课程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现象、历史进程和人生意义的思考[1]。课程思政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展现出对党和国家的坚定忠诚与责任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出强烈的公民意识。同时,课程思政注重教育的过程性和互动性,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讨论、互动式授课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和互动,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思政的基本要素和核心特征

课程思政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巧妙地融入课程之中。这包括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以及其对社会、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这些理论内容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学会如何在实际中运用。课程思政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学科课程的始终,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与启发。教师通过在课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价值观选择等方面的内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2]。此外,课程思政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与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独立判断能力。同时,课程思政还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教师应积极引入实践环节和实践案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思想,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了解,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思政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课程思政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使他们具备对党和国家的坚定忠诚和担当精神。通过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3]。此外,课程思政还格外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教师通过引入实践环节,增强师生互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为将来的实践工作和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发展现状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历史演进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历史演进可追溯至改革开放初期。当时,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社会变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4]。1990年后,伴随着国家高职院校的扩招及学科专业的不断丰富,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因此,部分高职院校率先在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课程,并将其确立为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标志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初步探索,旨在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加深。进入21世纪后,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大对课程思政的投入和关注力度。近年来,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职教育的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课程思政不仅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而且强调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高职院校也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如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一些问题逐渐浮现,亟待解决。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课程内容显得单一,缺乏应有的多样性和实践性。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得他们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一些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以讲授和单向传递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了他们思考和表达的能力[5]。其次,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思政理论知识方面水平不足,难以有效传授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学校缺乏具备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的教师,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再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在评价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定性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和思想品质的全面评估。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会使学生误解课程思政的真正意义,从而降低其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中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实践资源和机会的有限性制约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实践性,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并切实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发展路径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

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发展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以某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师培养计划为例,该校制定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培养计划,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该计划涵盖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深化、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更新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参与这些培训课程,教师们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思政教育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巧,进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在新教师入职时,该校还为他们分配了经验丰富的思政教育导师。这些导师不仅在教学工作中给予新教师悉心指导,而且助力他们的专业成长。通过定期的面对面交流和反馈,新教师们能够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积累教学经验,并逐步成长为思政教育领域的佼佼者。此外,该校还鼓励教师进行课堂观摩与反思,组建教学团队进行合作研究。通过课堂观摩,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而教学团队的建立则促进了教师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与结构调整

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方面还应注重课程设置与结构调整的优化。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该校在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首先,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该校开设了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专业思政课程,如计算机专业设置了“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网络伦理与安全”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将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其次,该校还注重实践思政课程的设置。通过开设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课程,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意义。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该校还开设了综合思政课程,如“人文素质拓展”“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等。这些课程涵盖了人文社科、公民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课程设置与结构调整,高职院校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使用在线讨论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为例,某高职院校的教师便采用了这一创新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互联网工具创建了一个在线讨论空间,供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和深入讨论。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发表观点、回复他人发言,共同探讨课程内容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同时,教师会针对每个课程单元或主题,精心设计与专业发展、社会热点、伦理道德等紧密相关的问题和话题,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并促进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辩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多元思维。此外,教师还会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本原因、影响及其解决方案等,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通过使用在线讨论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在课后或课间随时参与讨论,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而且利用互联网工具的便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和知识视野,有效增加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这一创新方法也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动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评价体系建设与完善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中,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评估思政教育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环节。以学生自评表的运用为例,某高职院校便成功引入了这一评价工具,用于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情况。该校根据思政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了一份包含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思想理论学习等方面评价指标的学生自评表。每个指标都有明确的描述和评价标准,便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在课程结束或学期末,学生需要对照自评表的各项指标,对自己的思政素养进行客观评分和深入反思,并填写相关内容。教师则会收集学生的自评表,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评价,对学生的思政素养进行综合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教师会与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的讨论,针对评价结果给予具体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学校还会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自评表数据以及教师的评价结果,全面了解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学校可以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调整和改进,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并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教师通过引入学生自评表这一评价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反思意识,而且增强了他们对自己思政素养的认知和发展动力。这一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评价角度和反馈渠道,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政教育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课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估与保障

(一)效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为了科学评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与质量,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相应的效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应全面涵盖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体来说,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思想品德的发展情况、实践能力的展现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6]。在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估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填写自评表、完成反思作业等方式对自身的思政素养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则可以结合课堂观察和作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同时,高职院校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反馈。高职院校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综合评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而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制度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是确保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首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思政教育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全面统筹、协调课程思政的开展工作。该部门应具备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制定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和计划,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7]。其次,为了确保课程思政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如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师任职要求等,以确保各项思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寻求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与支持,共同推动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例如,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讲座,以拓宽学生的思政教育视野和增强实践体验。最后,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学校可以更加便捷地管理和监测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决策层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课程思政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高职院校可以将以上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制度的综合体系,通过明确的管理职责、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合作的资源支持,确保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和不断优化,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和有效实施思政教育提供了参考与启示。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成功实施课程思政,不仅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学校领导层的坚定支持与引导。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持续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我们才能真正达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既定目标,培育出具备高尚思想道德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